对电影《泯灭天使》的14点分析和猜想 泯灭天使 下载

1、不要指望我完全看懂了这部电影,事实上我和你一样对这部布努埃尔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电影知之甚少。相对来说,我更擅长的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2、并不是每一部布努埃尔导演的电影都如《泯灭天使》这般让人抓狂,相比之下,大卫林奇的片子更让人挠头。同样是难以理解,布努埃尔是因为荒诞,大卫林奇是因为晦涩。布努埃尔的片子是一个大喊大叫的疯子,大卫林奇的片子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变态。

3、布尔乔亚:

《泯灭天使》是布努埃尔一部讽刺所谓布尔乔亚生活方式的荒诞电影。所谓布尔乔亚,就是英语资产阶级一词“bourgeoisie”的音译。

在影片的开始,房子中的大部分仆人们就莫名其妙的纷纷离开了这栋房子。

第二天早晨,仆人告知早餐无法准备是因为牛奶没有送来。女主人告知可以热咖啡代替。当连水都断掉的时候,布尔乔亚们不得不拿着原本用于装饰的中世纪风格的戟凿开墙壁中的水管,争先恐后地去接水喝,全无没有牛奶或咖啡就不能吃饭的问题。

但是,如果自来水也停了,凿开自来水管就会有水吗?

当这群衣着光鲜靓丽的布尔乔亚所崇尚的一切“高雅”、奢侈、品位、豪华、礼节、教养、歌剧、珍馐、美酒,一旦没有了底层劳动者的支撑,就根本无法那么体面的进行下去。

即便如此,一位贵妇人仍然认为,“我觉得社会底层的人才会对痛苦的遭遇无动于衷”。

对电影《泯灭天使》的14点分析和猜想 泯灭天使 下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是无法走出这栋房子,于是布尔乔亚们开始有摩擦、争吵、歇斯底里、相互讥讽、性骚扰……他们看起来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斯文扫地、风度全无。资产阶级的虚伪表露无遗。

4、小布尔乔亚:

所谓“小布尔乔亚”也就是小资产阶级,简称“小资”。尽管中国一度、包括现在都有着许多自认为很“小资”的人存在。但是我相信,这些“小资”里有相当一部分根本不知道“小资”这一词的意思和来源。更不知道“小布尔乔亚”就是“小资”。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对“小资”的这一自我认定悠然自得,因为小资似乎就是“高雅”、奢侈、品位、豪华、礼节、教养、歌剧、珍馐、美酒……的代名词。

当然,还有一个词,叫做“伪小资”。

《泯灭天使》电影26分钟55秒前后段落:

“我认为这非常具有独创性,我喜欢不同一般的东西”。

“我不喜欢但是出于礼貌我不会表态。”

“别这样先生们,别夸夸其谈了,我们迷上了音乐交谈……我的脚肿了。”

在豆瓣网和时光网开设主页之前,我只在如今看起来确实足够和谐、大杂烩和下三滥的新浪博客里开了个博客。后来因为政治和谐的问题,我的新浪博客遭到了封杀,新开设了一个新浪博客之后,出于狡兔三窟的原因,我打算在豆瓣网和时光网也开设一个可以备份自己文章的主页。另外一个让我在豆瓣网和时光网开设主页的原因就是这两个网站中某些用户转载我的文章,不注明是转载,不注明原作者,不注明原地址的行为实在让人恼怒。更不要脸的就是他们还有人转载我的文章之后加上了“原创”的标签。当然,我只要留言,关于我的著作权问题,我将保留以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权利,丫就怂了。

最初听说豆瓣网和时光网都是中国“小资”和“文艺青年”们的集散地。偶然在网上查找一些电影的资料时,在豆瓣网能看到那种标题就极其长、显得极其专业、极其强大、极其文艺的影评标题,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这是遇上高人了,就看你写的了!于是乎点进去一看——老子当时就他妈斯巴达了!你那影评标题写得比他妈驴的那玩意还长,结果正文一共没有三句话!我他妈小学2年级时候写给老师的请假条都比你这字数多,卧槽泥马,你这还好意思叫影评?

好在豆瓣网还是有不少人愿意耐心看一篇长文的。

在时光网,我倒是遇上不少人,“你的影评怎么写这么长啊?怎么让读者有耐心读下去啊?”

……

这的确是强大的问题,让我在几分钟之内处于石化状态,也根本不知道应该以怎样的答案去应对。在这几分钟之内,有N多种文字、画面、和无法具象化的情绪以蒙太奇、对切、渐隐、渐显、“溶”等方式飞速在我脑海中闪现而过,如果它们能被拍成影像,一定也很有趣:

“戴锦华,你影评怎么写这么长啊?都长得编成书了,怎么让读者有耐心读下去啊?”

“亚当斯密,你《国富论》怎么写这么长啊?怎么让读者有耐心读下去啊?”

……

“韩剧更长吧?那脑残玩意儿你也没少看啊?”

“同学,你毕业答辩的时候,你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过,你毕业论文怎么写这么长啊?怎么让老师们有耐心读下去啊?”

大概豆瓣网和时光网的一些人都觉得自己“很有独创性”,“喜欢不同一般的东西”?还是因为喜欢这些东西会让自己看起来更“不同一般”,看起来更“高雅”、奢侈、品位、豪华、礼节、教养……才去喜欢的?而且即使自己根本不喜欢,甚至没看懂,也要“出于礼貌,不会表态”是吧?

所谓豆瓣网和时光网里装B的一群人,本来不喜欢还要装喜欢,本来没看懂还要装看懂……

《泯灭天使》,一群布尔乔亚,本来能从这所房子里出去,但是却就是出不去。

5、一直以来,我都在按照《新青年DVD手册》上的电影列表来看电影,除此之外,我也确实缺乏其他的可参照系来看电影。不得不承认,这列表里确实有一部分我个人也觉得相当不错的文艺片,但是也有一些电影我需要耐着性子像完成任务一般地看完。更令我惊奇的是,这种片子在豆瓣网或者时光网往往还有一个相当高的评分!于是为了使自己的评分标准不那么脱离“大众”或者同样显得“装B”一些,我会给它一个至少不那么低的分数。我本来可以给它一个较差的评分,但是我却就是没这么做。

《泯灭天使》里屋子中的人们本来可以走出这栋房子,但是却就是走不出去。

6、作为一部超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去思考为什么这群布尔乔亚走不出这栋房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基调就决定了它对日常逻辑的消解。但是,你明白为什么他们就是走不出去那栋房子了吗?

7、在《泯灭天使》中,电影机位的设置,几乎没有给屋子里的布尔乔亚们任何视点权。布尔乔亚作为社会中较为富裕和具有权势的一个团体,却在该片的叙事语言中完全处于“被看”而不是更能体现权势的“看”的位置上,这完全就是一种戏耍。

8、熊与羊:

有人说熊与羊在片中的作用就是暗示资产阶级在褪去了虚伪的包装之后,就会显露出他们“人”的本质,或者说是“动物”的本质,要吃要喝。在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之前,我认为这是一种可取的说法。但是为什么是熊和羊这两种动物?我倒是觉得,猫和狗这些动物更为常见。或许羊还可以被作为这群饥肠辘辘的人的食物,绵羊在基督教中还有祭品的意思,而羔羊甚至也被指代为耶稣。但是小熊的作用我就无从思考了。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考虑,熊是黑色的,羊是白色的,黑白……

片中一个男人曾经吃纸,要知道,羊也是会吃纸的。

9、天使在哪里?

电影的名字被翻译为《泯灭天使》,其实我倒是觉得另一个翻译《毁灭天使》更为对应英文的原词。但是天使在这部电影中压根就没出现过,只在人物的对话中前言不搭后语地提到过而已。没有天使,为什么电影还要叫做“天使”呢?

其实这没关系,《重庆森林》里既没有重庆也没有森林,你不也看了吗?

同样的道理,死海不是海不也叫死海吗?海马不是马不也叫海马吗?蚂蚁上树里既没有蚂蚁也没有树,鱼香肉丝里也没有鱼,我敢肯定金师傅馄饨里面没有金师傅,毛家红烧肉里也没有毛泽东,但是你不也吃了吗?

不过《泯灭天使》中确实存在天使的形象,那就是门。别紧张,不是艳照门,与冠希哥无关。就在这栋房子里,很多房间的门上都有着基督教的形象存在。其中有一个是抱着婴孩的女人,这自然就是圣母玛利亚。还有一扇门上,画着一个带翅膀的人拿着似乎是一支长矛状的东西,这就是天使。但是恕我知识水平有限,仅凭这样一幅画,我还没有能力判断这到底是哪个天使。据我所知,基督教中没有所谓的毁灭天使,《圣经·启示录》里有关世界末日最后的审判一段有天使带来毁灭性灾难的描述,但是也没有明确提出“毁灭天使”这个概念。仅有米迦勒和加百列两个天使因为也掌管一些关于死亡的职能而也被称为死亡天使。究竟画里的天使是他们其中哪一位,我还看不出来。

片名为《毁灭天使》,可以认为,片中的布尔乔亚们实际上处于一种被毁灭的过程中。他们的骄奢淫逸,或许就是带来灾难的缘由。当他们处于一种自己也无法理解的困境中,才临时抱佛脚地想起了上帝,说能从这里出去就如何如何地敬仰和侍奉上帝。当布尔乔亚们惊慌失措地从奢华的物质享受中挣脱出来,诚惶诚恐地奔向宗教的避难所,以为就此可以平安无事时,毁灭天使将他的矛头又指向了同样虚伪的天主教会。

影片的最后,布尔乔亚们和教会的神职人员居然又开始了这种奇怪的行为,没有任何阻拦,但是他们却纷纷不肯离开教堂。教堂的钟声又想起,一般来说,教堂在白天敲钟,可能是因为婚丧嫁娶,但是更多的是日间弥撒的信号。可想而知,就像那栋布尔乔亚们进去了之后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警察也不让别人随便进的房子一样。即使教堂响起了钟声,人们纷纷来进行弥撒,但是人们走到教堂的门口,却又毫无缘由地进不去。宗教这一维持布尔乔亚的社会最后的秩序也开始崩溃时,军队和警察在最后一幕鸣枪出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10、医生:

医生是布尔乔亚们里面唯一一个似乎仍然在任何时刻都还能保持理性和清醒的人。比如,在凿开水管,大家一拥而上抢水喝时,只有医生还在呼吁,长期没有喝水不能一次性喝太多等等。似乎导演或编剧本人不完全依赖阶级的方法对人进行分类,职业也是对人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任何社会,救死扶伤的人都应该得到尊敬。

11、鸡爪——手:

段落一:女人在听音乐的时候,从手包中拿出一张手绢,可以清晰地看见手包中还有不少白色的鸡毛和鸡爪。

段落二:睡在客厅中的一个女人醒来,随手拿东西吃。发现某个房间门开了,掉出一只手。这个女人试图叫醒旁边睡着的一个女人,但是随即自己就昏了过去。

段落三:女人在半夜三点,发现一只“手”径自从地板上“爬”了过来。她先是用一个金属雕像压住了这只手,但是不想“手”又爬到了她的身体上。女人拿刀去扎这只“手”,但是却引来了白天时候某个女孩的尖叫。

段落四:女人从手包中掏出鸡爪交给两个女同伴,要她们拿着鸡爪,一起祈祷。

这四个段落里的女人是同一个人。而且,鸡爪,手,或者说,爪,手,这是多么相近的意象。

我也想不出来为什么这个女人的手包中还带着鸡爪,这个鸡爪是什么意思?那只手又是怎么回事?无从得知。有人说那些白色鸡毛和鸡爪是用来进行非洲巫毒教仪式的,但是就我个人来说并没有找到可以证明的资料。唯一知道的是,在多部布努埃尔的电影中,“鸡”都出现过。

12、曾经一个故事,我只能记得住大意。说的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很小的年龄就能够画出很好看的画,被人们惊为天才。而且更加令人们着迷的是,这个孩子画的画,只在纸的下半部分作画,上半部分总是留白。这一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专家学者们纷纷从各种艺术的角度来品评和分析这种上半部分全部留白的画风的艺术含义。某天一个人问起这个孩子,为什么上半部分总是空着不画呢?孩子回答,因为我够不着。

13、我写这篇文章,也就意味着,我已经进到了那栋房子里,而且就是出不来。

14、你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进去而且出不来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7473.html

更多阅读

电影《救我》的一些感受 救我 电影床吻戏

昨天看过《救我》以后有一些感受,就写在这吧。《救我》中的女主角的根本动因是想出国。因为想出国,所以想顺利完成论文,所以不想怀孕,所以不得不色诱导师,所以不得不幻想男朋友不存在了(男朋友反对她出国),而男朋友不存在的最好方式是导师

关于电影《全城高考》的影评 类似于全城高考的电影

2013年2月9日 天气 晴星期六电影《全城高考》讲述了四个男女青年在高考倒计时30天之内发生的辛酸苦辣的故事,以及他们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刁蛮任性又霸道的任大小姐,特别喜欢小说家凌波漫步的文字,并非常期待和他见面;可是家庭生活与自己

第二性:对韩国电影《下女》的解读

林常树导演的最新作品《下女》前阵子参加了戛纳影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戛纳影展上,林常树导演这样说:“这是一部50年前的电影。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已经来到了2010年。我想拿这部电影反映韩国社会和国际社会。······韩国

声明:《对电影《泯灭天使》的14点分析和猜想 泯灭天使 下载》为网友到此为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