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的意义和应用 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本文来自网易博客(zhangxiaona0707的博客)

http://zhangxiaona0707.blog.163.com/blog/static/9680134520090861851683/

思维导图工具和基于思维可视化原理的理念引入到教育领域以来,已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和灵活交互的特征,在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项目中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在我国,目前关于思维导图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介绍和引进阶段,但是其潜在的教育应用的价值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技术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思维导图(MindMapping)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思维导图按照发散性思维的特征, 把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并且末端开放。由此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发散结构的。

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思维导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建构主义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它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社会在发展,知识也同样在不断变化, 即便是所谓的真理和规律,也是由人类不断发现、验证与总结出来的。所以, 知识应该是带有主观性的,是由个人自主建构的。由于每个人的经历、文化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所以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不一样, 由此,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也不相同。

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能够很好地体现建构主义的思想理念。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个人意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学生不管是利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温习功课,还是进行小组讨论和知识的应用与创新,都被赋予充分的自主权。导图由学生自行绘制、自我规划与自主调整,不仅可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述观点和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而且还给了他们想象的自由空间,以拓展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体现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思想。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知识的创新是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的。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学习者必须对新信息重新组织加工,将其与先前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以便刚好的理解新的知识信息。学生的先前经验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基础,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知识经验,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使其对事物的理解以一种“图式”的形式长期存储在大脑中。

学习需要交流与协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知识的建构必须以团体或者共同体为单位,通过对话协商、交流协作最终达成一致,并且不断地加以调节和整修。学生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就是要充分利用群体的智慧和技能,通过激烈的讨论,促使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小组作品还可以方便的进行交流,从而实现与他人之间的成果共享,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其他学生那里学到新知识。

建构主义强调资源与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学习过程中所设置的情境和提供的资源,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并促使向真实情景转化。思维导图就是通过给学生提供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来辅助教学的。利用思维导图辅助课堂讨论,学生处于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他们可以更加积极、更加自由地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知识的创新。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可分为左脑和右脑两部分活动区,左脑主要负责逻辑、词汇、数字、序列等,而右脑则主要负责节奏、色彩、想象、空间思维等,只有利用左、右脑两部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大脑的最佳潜能。而思维导图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不但调动了左脑的逻辑思维,而且激发了右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我们的左、右脑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记忆力,也使大脑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无论是在效率、效果还是效益上,思维导图都比传统学习方法更有效。

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信息的接收、加工、存储和提取等,其中每一步都要受到控制系统的作用。在这些环节中引入思维导图中,都大大提高学习绩效。

1、用于获取和存储知识

在知识的获取阶段,如阅读书籍,课堂学习,听报告和演讲,只要接收信息,都可以用思维导图做笔记。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把杂乱的信息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存储在人脑中,同时使抽象的知识以知识网络的形式存储起来,变得可视化。

思维导图的意义和应用 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2、用于交流和共享

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可以用于交流和共享,如协作学习、“头脑风暴”、师生交流、小组讨论等。

3、用于评价、反思和调控

运用思维导图的可视化优势,学生自己或者他人可以对认知过程和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反思、修改和调控,从而提升其认知技能。

4、用于知识创新和思维创新

人类的进步不仅要靠学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知识,这就要求人们将已有的知识进行组合、联系和联想,采用发散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进行知识创新,而这正是思维导图的优势所在。运用思维导图还能够将人类的不同智能用一种有效地方式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还会在不同智能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甚至产生一种思维的跳跃,将原本不可能的事物进行创造性的连接,激发一种超乎常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鉴于思 维导图的优势,它对于提高教学绩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思维导图遵循人类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所以它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没有限制的。思维导图不仅是增强记忆的工具,而且能够激发思维,开发智能空间,培养创新意识。因此,你将对于教育改革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7682.html

更多阅读

《四世同堂》的意义和价值 四世同堂时代意义

《四世同堂》的意义和价值舒 乙在抗日战争后期,由1944年初开始,在重庆郊外的一座小镇北碚里,老舍先生动笔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当年写了三十四段,取名《惶惑》,是为上卷,第二年全年又完成三十三段,取名《偷生》,是为中卷。抗日战争胜

浅析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和意义 支教的意义和必要性

内容提要:传统意义中,校园是象牙塔,是被世俗恶习沾染最少的地方。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越来越多的负面因素影响,高校校园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这显示出我们进行和谐校园建设的紧迫性和意义。和谐校园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诵经的意义和目的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诵经的意义如同我们眼前出现一位得以信赖的圣者、导师(释加牟尼佛),让我们学习做模范;虽然他已涅槃,我们无法从中直接得到指引。但,他曾经教诲过的、令大众受用的法,都一一由他的徒弟详细记录下来了。我们把经文念一遍,就如同佛陀站在眼前为

个人知识共享的意义和途径 知识共享的意义

个人知识共享的意义: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知识工作者,他的竞争力不但源于其已有的知识存量,更多源于他在已有知识结构上不断学习、创造和利用知识的能力。个人知识的共享,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知道的知识,并得到信息的反馈。知识的共享,不在

声明:《思维导图的意义和应用 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为网友柒汾離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