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写作十讲》笔记 时评写作十讲 pdf

《时评写作十讲》笔记

第一讲 评论的知识准备

多看新闻

要对时事新闻保持着关注的习惯,不仅仅是一般读者对新闻那样的关注,更要以一个从业者和专业者的角度去关注新闻,关注每天的国内大事和国际时事,不仅看报纸和网络,还要上网络论坛,在论坛上看报纸上看不到的内幕和行家的分析。对时事热点要如数家珍,外行人谈起的某个热点,你起码要比别人了解得更多一点点。

写评论的人,为什么要关注时事呢?

1 培养时代感

首先,通过日常的关注,培养你的时代感,也就是对你身处的这个时代有基本的认知。

培养时代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你的文章有时代感。知道你身处怎样的一个时代,你的选题,你的语言,你的观点,还有你的立场和判断,都会贴着这个时代,反映这个时代,融入这个时代,带着这个时代的味道和温度,而不会脱离这个时代。

2 训练评论思维

其次,关注时事新闻,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评论思维。

看新闻,不仅是看新闻,还要在关注新闻的时候形成自己对新闻的看法,要在看新闻时自然地有这样的意识:如果让我去评论这件事,我会怎么去评?看每一条新闻的时候,其实潜意识中都会有自己的判断,都在默默地进行着评论。在不断关注中,渐渐会养成一种评论思维、评论思维方式。看到了,有了表达冲动,写出来,恭喜你,你终于入门了。

3 培养时事联系感

再次,关注时事新闻,可以培养你的时事联系感。

写时事评论,很多时候不是仅就一条新闻说事,而是考验一个人将不同新闻联系起来的能力,从看起来没有关系的新闻中寻找联系,从今天的这条新闻想起一个月前的另一条新闻,在比较中凸显一种观点。由此及彼,正说反说,旁征博引,将近来一系列类似的新闻结合起来评论,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还有,持续并习惯地关注时事,会让你的文章更贴近现实,你的观点也更有现实感。

理论怎样运用于时评中呢?两个原则: 其一,最好不要照搬概念,而要在理解和掌握后用自己的语言将理论表达出来,明白易懂,没有术语,也没有复杂的长句和从句之类;其二,要使用理论工具去分析,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和“炫耀”,不少新学者在文章中使用理论,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卖弄,卖弄的结果,只是生搬硬套的罗列。理论运用到评论中,一要贴切,二要有鞭辟入里的分析。

第二讲 评论的附加值

一、 写评论要比读者知道得更多

评论的附加值就是那些“你知道得比读者更多的信息”:读者能通过读你这篇评论获得他所不知道或者忽略的信息和知识,你的评论中包含着你独家的信息、独到的判断或者独特的价值认知,或者是读者虽然明白某个道理,但不能像你这样以明白和精彩的方式表达出来。换句话说,让读者读完你评论后产生一种恍然大悟或有所收获的感觉。

附加值是“附加”在什么上面的“值”呢?是附加在新闻报道上面的值,即超越新闻已预设的判断和已包含的信息,用你独到的分析告诉读者从新闻中看不出的结论和读不出的信息。这样的“附加值”,正是人们在读了新闻之后还要来读你写的评论的理由。

二、亲身经历讲故事 “我”的附加值

作为一个评论编辑,我并不喜欢看那种站在云端上玩弄宏大概念、谈论大问题、空泛地抽象说理的“大话评论”,而喜欢那种放低身段、脚踏实地、从自己熟悉的身边小事和切身经历说起的“小我评论”。从自己的经历讲故事,能让文章有一种“我”的附加值。

“我”的故事,“我”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让大家在生活的“共鸣”中悟到一个道理,这就是“我”的附加值。

中青报《青年话题》专门设立了两个这方面的栏目,“校园来信”和“百姓说话”,鼓励评论作者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说起,以自己的经历为评论由头。如今许多学生在校园中就开始写评论,我常跟他们讲,你们不要动不动心怀天下,写那些事关金融安全、三农问题、政治改革方面的宏大评论,最好还是从身边校园内的事务、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写起,金融和政改,你的认知水平还停留于很浅的层次,写这样的文章你只是从网上搜一些资料写,写不出什么新意来。而谈你身边的事情,学术腐败,校园民主,发表论文的经历,评奖学金的过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等,你很熟悉,又有亲身经历,这样的话题才是你的优势。写这样的话题,你的评论才会有附加值。

当然,“我”的经历在阐释一个道理时可以用,但在作为逻辑推理中的论据时,就要慎用了。这种纯粹个人的经历,如果具普遍性还好,如果仅仅是个案,用你的经历推断出一个普遍的公理,就缺乏公信力了,论证效果就会很差。

第三讲 评论的表达效率

一、尽量少谈抽象概念

初写时评者,还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喜欢在评论中谈论一些抽象的概念,将过多笔墨用在给某个名词下定义、辨析某个大词的概念上面,这也是违反评论的表达效率要求的。像《论自由》、《论正义》、《论平等》、《论宽容》这类题目,可以做很大很大的论文,可以写成小册子,但不适合在时事评论中花过多的笔墨去辨析。时事评论应该尽可能在常识、共识、众所周知的意义上使用那些抽象的概念,以约定俗成的理解来用那些大词,而无须纠缠于这些概念的语义学分析上。

表达效率要求,评论作者在论证时应尽可能使用具体的事物作为论据,而不是抽象的。

二、评论的结构和节奏

表达效率,再就是考验我们缩写新闻和提炼新闻事实的能力。新闻评论,是依据新闻作出的评论。一开始就得引新闻,最好的是缩写和提炼,一般评论只有1000来字,新闻由头超过必须控制在200字以内。那就得对新闻进行缩写,把你想评论的新闻点提炼出来。缩写和提炼的时候,还是要忠实于新闻文本和真相,尽可能以简短的文字概括新闻的核心。一般在第二段中,你就得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了,这也是表达效率提出的要求。

初学评论者一个常犯的毛病是,进入评论主题的节奏太慢,起承转合之间很不协调,绕来绕去说半天都没有进入主题,在“起”上作过多的铺垫和说明,由于篇幅所限,很多时候刚“起”,无承无转无合,就不得不赶紧收尾了。

再就是,为了表述效率,在写作中要尽可能少地使用修辞和铺陈。

总之,写评论的时候一定要有全局性的节奏和结构意识,不能意识流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起承转合心中一定要有数。

表达效率的几个具体要求:

1 引述新闻时要尽可能简洁,当然,不能为了简洁而断章取义。

2 铺垫部分要尽可能短,快节奏地进入主题。

3 开始就要向读者言简意赅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言简意赅,就是观点应该比较短,最好能精炼成一句话,让读者很清楚地把握你的观点。观点是否言简意赅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能不能将观点浓缩到标题之中。

4 论述中引述别人观点和新闻事实时,要尽可能地简略,否则给人拖沓之感,影响评论的节奏感。

5 论点间应该有层次感,或并列,或递进,不要在一个论点上进行重复论证。

6 最好在结尾处以引人注目而又不让人有重复之感的方式重申你的核心观点。研究表明,前后呼应的“首尾效应”有利于加深读者对观点的印象。

表达效率,当然还要求出手迅速

过去形容一个人写新闻时出手快,有一个专门的词,叫“倚马可待”。新闻要快,要是不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迅速进行报道,第二天就成旧闻了。评论同属新闻,当然也需要快,快了,才有表达效率。既然是时评,就要密切地关注时事,紧贴时代脉搏,紧跟时事节奏,对每天发生的时事要有快速的反应。

其实,评论应该是分层的,第一时间的评论往往并不深刻,纸媒第二天的评论可以更深刻和独到一些,而隔几天后的“评论周刊”再针对此事的评论,可以提供更深刻和专业的视角。说这些,并非一味鼓励快而反对深刻、精致和独到,也并不认同那种过度苛求时效的做法。

三、表达效率让评论付出的代价

时评为了追求这种表达效率,有时候不得不放弃许多其他价值,在其他方面作出牺牲。评论的效率性,是以某种程度的模式化、快餐化、粗糙化作为代价的。

第四讲 评论的选题

时评的选题,就是选什么题材、针对什么话题进行评论的问题。选题的过程,就是一次评论价值的衡量过程:认为某件事有可评论的空间和应评论的价值,或认为这个话题比那个话题更有评论价值。

选题,也与选题者擅长的领域有关。关于这个方面,我在大学讲课时常与大学生们讲,你们在学校时当然也可以写评论,可在选题时,你们不要动不动就谈国家大事,什么房价高啊,医疗问题啊,这些不是你们所擅长的,你们应该选与校园相关的话题去写。因为你们身在校园之中,对校园事件、校园话题有切身的理解和独到的观察,在这个问题上,你们比一般的评论作者有优势。

选题,也与一个人的选题渠道和视野、与选题者所在媒体、所处的地域有关。

一个以评论为业的人,要把自己的评论使命与这个时代的使命结合起来,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呼应时代需求的责任感。

我们的评论家们在选题的时候,要有这样的问题关怀意识: 我将要评论的这个话题,与我们身处的时代是怎样一种关系?评论,不是个人的事情,不是小文人的创作,也不是孤芳自赏地玩弄文字,评论,是一种公民表达的实用文体,是在公共事务上运用自己的理性,必须与一个人身处的社会和时代发生关系,必须追问你评论的意义。

我常常以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行业为荣,为什么呢?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每天一篇评论,让我将自己与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紧密地联系起来。感觉自己的评论影响着社会,影响着时事进程,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舆论进程中有自己的声音,这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我评,故我在,我将我的评论与时代结合起来,就有一种与时代和社会共同发展的感觉。这就是意义。每一年年终的时候,我都会打开电脑翻阅一下这一年我写过的所有的评论,我个人这一年的评论史,就是这一年社会的发展史。

带着问题意识,等待新闻由头。还有一类评论选题是这样产生的: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形成了某种问题意识,但苦于缺乏新闻由头,无法与时事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时候就需要等待,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找到新近发生的某个由头时,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或者是自己一直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但这种思考比较模糊,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某天看到一条新闻时,突然触发了自己那种模糊的想法,对那个问题有了全新的想法和清晰的认知。

不过,无论是什么选题,出于表达效率的需要,最好选择一个引人注目的由头、新近发生的事件或公众熟悉的现象作为“引子”,即跟“时”结合起来谈。

选题是写作的起点,选什么样的题,往往决定着你评论的认知高度。选什么样的题,也决定着你是一个平庸的作者还是一个有洞察力的作者。很多人认为选题存在很大的偶然性,撞上什么题材就写什么,这样的作者往往是三流四流的。上流的作者,能主动地把握和选择题材,能通过自己独到的观察力发现题材,带着问题意识去选题,发现话题、制造话题并引领讨论。

第五讲 评论的角度

一、 角度不是迷信,角度非常重要

在新闻评论的角度问题上,我的基本观点是这样的。如果新闻事件本身有足够的新闻性,那么评论无须在角度上费过多的精力,充满新闻性的事件本身就让读者有了关注的兴趣,无论你如何切入,读者都会因为事件的荒唐而关注你的观点。

当事件本身缺乏足够的新鲜性、引人注目的新闻价值时,就需要新的角度进行弥补了,以新角度来补充旧话题、抽象问题带来的关注疲劳。

二、跳出思维局限 “无话可说”也是一种角度

虽然是老问题,但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职业评论员,无法在这样重要的问题上失语,不能不去关注去表达自己的见解。

评论的角度与批评的价值次序

第六讲 评论的观点与判断

观点,是一篇评论中最核心的要素,是评论的灵魂和核心。读者看新闻,想看的是“发生了什么”、“事实和真相是什么”,而看评论,则是为了知道“应该怎么看这件事”、“新闻反映了什么问题” 那就是评论的观点。新闻往往是提供事实,而评论则是提供判断。

一篇千余字的评论,可以缩减成百字以内的内容一言以概括之,这种能概括文章意思的精粹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观点。

作者写评论,往往都是先有某种概略、粗糙、模糊的观点。评论写作中所谓的“写作灵感”,其实就是妙手偶得的某个观点,由观点产生表达冲动,然后组织资料、寻找论据、梳理逻辑、构思结构、谋篇布局,最后由“百余字的观点”在论证中扩展成一篇完整的评论。编辑选稿,往往也主要先看作者的观点,然后再评判文章其他的要素:逻辑、文字、结构、文本,等等。

评论的境界: 一、把众所周知的道理讲清楚;二、讲出别人想不到的道理;三、权威;四、有情怀。

第七讲 评论的思维

一、 评论的批判思维

什么是批判思维?就是当面对一件事物时,不是用欣赏、赞美、鼓吹、叫好之类的眼光和角度,而是保持一种怀疑、质询、审视、揭露和批评的视角。一事当前,即使看起来是好事,也当以质疑为先,而不是忙不迭地去叫好。

当其他文体都取向赞美之时,这个社会需要有一种文体去扮演质疑和批判的角色,时评无法推卸这种挑刺的责任。为了社会的进步,时评要担当起那种让人感觉不舒服的角色。

一个再完美的政策,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它也可能有缺陷和漏洞,有政策的设计者没有想到的地方,有某种思维的死角和理性不及之处,需要目光锐利的时评家毫不留情地指出其缺陷。指出缺陷,既是为了补上漏洞,也是为了提醒决策者对制度可能导致的问题进行先在的防范。

一个再客观的制度,由于决策者的利益立场,也可能隐含着某种利益偏向,隐藏着既得利益者某种自利的安排,这时候,时评家要目光敏锐地发现这种包裹着利益的规定,并将其挑出来,吁求更公平的制度。

一种再完美的善,它也可能隐含着某种问题,它可能在个案上满足人们的某种道德感,符合人们的直观感觉,却不符合普遍的正义价值。正义优先于善,时评家这时要突破那种浅层的道德感和廉价的同情,而选择追求一种更深层、更普遍的正义。

公权力需要怀疑,而且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怀疑,这应该是时评家永远的格言。基于公权力的侵略性和伤害性,还有其巨大的合法伤害权,应该永远对公权力的所作所为保持质疑的目光,正像政治学常识所告诫我们的,要将其想象成一个随时会作恶的魔鬼,而不是想象成天使。不用担心这种怀疑和批判会伤害公权力的积极性,只有以不信任和“最坏可能的想象”为制度起点,才能在制度上保障一个有公信力的、好的结果。

人性需要怀疑,因为人性是复杂的,人性是自私和幽暗的。歌颂人性伟大的任务交给那些宣传家和鼓动家们,时评家应致力于发现和揭露那些幽暗的一面,并不留情面地去防范和鞭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这个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评论家应该就是这个社会的牛虻。

那些被赞美的事物需要怀疑,被捧上神坛的东西需要质疑,包裹着道德优势的人值得怀疑,喜欢把正义放在嘴里的人需要质疑,拿弱者和穷人说事的人需要怀疑。不是只批判强者,只批判制度,只批判别人,弱者也需要批判,个人也需要批判,自己骨子里那些劣根性和偏见同样需要反省和批判,不放过所有的恶,一切成为某种定论的东西都不能逃避质疑。这样的批判才算彻底,才是真正的批判。

我之所以强调评论者要有批判思维,还基于这样一种认知: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在一个批评不太自由的舆论语境中,当批评成为一种禁忌的时候,时评家更要争取那种批判的权利,争取更多的批判话语空间。不能自由地批评,那么,赞美就没有意义了。

二、不可不重视的求新思维

论最大的价值在于独到,独到的评论才能体现一个评论版的品质。

评论要避免成为新闻的配角和附庸,必须要有超越新闻的独立价值,这就是观点和观察的独到,要有某种“新”东西。避免重复那些众所周知的大道理,避免写那些每个人看新闻第一眼就能想到的观点。简单的道德批判是思想懒惰的表现。在一般人能想到的地方再作进一步的思考,你就会有新的发现。

第八讲 评论的逻辑

评论是一种讲理的艺术,在我看来,这种“理”,起码包含三个层次,其一是理性,其二是逻辑,其三是伦理。理性是知识论上的,逻辑是方法论上的,而伦理则是道德层面对这个职业的规范。三种“理”中,最基本的“理”应该是方法论层面上的“逻辑”。

看评论,一般人都注重看评论的结论,看评论者对一个事件或人物的判断。这是外行人阅读评论的习惯。而在内行人眼中,作为判断的结论当然重要,但他们更注意的是方法论,即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论据能不能支撑结果,论证和推理合不合规则,引用的事实是不是真的,等等。如果“方法”不对,结论再怎么符合公众的期待,都不是一篇成功的评论。

这种将论据和结论联系起来的论证过程和方法,就是逻辑。

逻辑无涉价值,它是一套比价值更优先的元规则。逻辑学是一门比较复杂和繁琐的学问,听听这些概念你的头就会大了,什么复合命题、联言推理、相容和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假言推理、模态命题,等等。不过,评论是一种公民表达的文体,它对逻辑的使用牵涉不到这么复杂的概念,论证时常用的逻辑也就集中在几种基本的推理上:演绎、归纳和类比。

五、评论中常见的逻辑谬误

1以偏概全

2推不出

3假性因果

假性因果,假性相关,也叫“后此谬误”(后此,故因此),即两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是虚假的,只不过是时间上先后发生,不是因为发生在前面,就是原因,不是因为发生在后面就是结果。历史研究上经常犯这样的逻辑谬误,因为某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前面,就把这个事件当作另外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冠以“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索”、“推动了进程”之类因果标签。强迫症的一大表现,就是在毫无联系的两个事件间扯上因果关联。评论者在归因时如果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就很容易陷入这种假性因果的谬误中。

4滑坡谬误

这个从名字也能看出谬误的意思: 声称某事之后将会发生一连串通常是可怕的后果,但却并无充分证据支撑该推论。这样的推论断定,如果再往前一步踏上“滑坡”,就必定会一路滑跌到沟底,亦即假定我们不可能中途停住。

避免滑坡谬误的最好方法就是,每一步的论证都拿出充分的论据,而不能忽略条件、含糊其辞地连锁推理。或然不能推出必然,滑坡之滑在于,用一连串弱关系、微相关的“或然”,在连环的推理中,推出一个吓人的结论。小案例

5概念偷换

这是实际中见得最多的逻辑谬误。因为概念非常容易被偷换。

与偷换概念类似的是转移论题。

《时评写作十讲》笔记 时评写作十讲 pdf

6诉诸非逻辑

使用非逻辑的方式代替论证。这些非逻辑手段包括权威、民意、情感、无知、道德、沉默、比喻等。

7反问谬误

评论中经常会出现反问: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假如你是受害者,你会有什么反应?以这样的反问进行反驳。这种把人推向具体情境、逼人设身处地考虑的道德绑架听起来很有诱惑力,其实是一种谬误。设身处地是不错,可是,即使我也作出同样的反应,也并不能证明我的反应是正确的。评判一种行为正当与否,衡量的标准是法律,而不是诉诸“同情”。

“言行不一”是一种伦理问题,而跟逻辑无关。你可以以“言行不一”来批评一个人的道德,而无法以此质问一个人的逻辑。只要其在逻辑上是自洽的,行为并不能否定其逻辑。

8稻草人谬误

也就是“假想敌”,这样的谬误常常出现在观点交锋中:设立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耙子进行批判。对手的观点明明是A,可为了自己批评的方便,将对手的观点推向某个极端或贴上某个标签,说成是B,然后对着B观点大加批评。

这样的谬误在争鸣中非常多,这体现了观点交锋的浮躁,不准确地解读对手的观点,而是戴帽子、贴标签或归类到某种主义,将对手的观点归类为某个公众痛恨的理念,那样就很方便自己批评了。

9虚假两难

在一个向别人提出的问题中悄悄地置入自己的倾向和结论,就是复杂问题谬误。

11词语歧义

词语歧义的谬误很好理解,就是因词语歧义而产生的谬误,这种谬误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偷换概念”。这种谬误在纸媒的评论写作中较少见到,因为写在纸上的文字,是很容易发现词语歧义的,纸上线性的阅读对逻辑有较高的要求。而广播电视评论中,就容易利用这种谬误故意偷换概念了,电视评论一播而过,没几个人会细细品味一句话一个词是什么含义,有什么歧义,是不是同音词,这种谬误轻易就能骗过读者的耳朵和眼睛。

12小众统计

就是仅仅根据个案作出推论。评论写作以个人体验、个人身边事、个人观察为依据时,特别容易陷入这种谬误。以个人体验为据,可以增加评论的附加值,但一定要意识到“个人体验”的局限性,认识到这种直接经验可能存在的边界,不能将一种小众统计和特殊个案作为普遍性的材料。

13实体化谬误

这是指把抽象的信念或假设的构想,当作是实在的事物所产生的谬误。评论作者一般都喜欢用他们所学到的那些抽象的理念、理论去分析时事热点,特别要注意这种实体化谬误,当将抽象的理论用到实在的事物上时,要考虑到理论中包含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当理论与现实发生冲突、现实不符合逻辑的推演和理论的推理时,不要首先去怀疑现实,更不能篡改现实以使其符合理论,而要检视一下理论本身的问题。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

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逻辑真的命题,不一定事实就为真。凡不合逻辑要求的命题,事实上一定为假;凡是真实的命题,它必合乎逻辑学关于命题的理论。

14感觉谬误

就是凭表象和感觉想当然地作出的判断和推理,符合人的直觉,但经不起逻辑的推敲。

评论写作特别要注意这一点,要纠正大众的感觉谬误,而不能跟着大众的感觉谬误走。

15烟幕谬误

就是制造烟幕,用复杂的前缀和形容词将谬误掩盖起来,从而混淆视线。

第九讲 评论的理性

虽然理性已被污名,但我仍认为评论应坚守理性,将理性视为评论最重要的文体属性。理性这个词被污名,我们所做的应该是为理性正名,而不是抛弃它任其被滥用。不能因为理性被歪曲、被利用、被当成宣传部门规训媒体的工具,评论者就放弃对理性的坚守了。

评论为什么要将理性摆在文体价值次序的首要位置?因为评论不是写给自己看的,不仅仅是喃喃自语的私人表达,而是写出来与别人沟通和交流。不像日记,日记是纯粹个人的事,而评论是一种带着浓厚公共性的文体。在大众传媒上发表评论,就公共话题面向大众发言,是为了寻求共识和赢得理解,为了与别人分享自己对某个事件和现象的理解,为了普及某种理念和传播某种思想,为了在某件事上说服别人接受你的理解。

既然评论是公共性的,是为了交流和说服,为了分享和传播,那一个人靠什么与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拿什么去说服别人认同你,凭什么让你的观点可以与别人进行分享?那就需要介质,这个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介质就是“理性”。你的文章只有讲理,只有坚守理性,才能使你的表达为人所理解,并实现分享、传播、说服和影响的功能。

在网络民愤前保持独立判断。

第十讲 评论伦理、评论版与评论员

一、应警惕的一些时评病

1 警惕拔高和过度阐释

首先,时评人要警惕那种喜欢拔高的“升华癖”。一事当前,总想着要对这件事赋予一些意义和光环,一二三四,体现了,彰显出,意味着,象征着将事件的价值进行升华,仿佛升华得越高越能显示出事情的重要,显示出自己的水平。升华得符合事实和贴近本原还好,拔得过高,升华得过火,离事物本真、朴素、原始的含义越来越远,将不属于事物本身而纯粹属于个人立场的观念生硬地套到事件上,就容易闹笑话了,也会让人厌烦。

与无限拔高和升华类似的习惯是无限地上纲上线,过度地阐释。上纲上线,尤其在批判的时候会充分地体现出来,给对方的错误扣一个大帽子,把对方归于某个标签之下进行批评。过度阐释,则通常表现为对某一个个案进行远离其事实的想象和阐释。比如,一辆车撞了一个打工者,有些人就会过度阐释成“富二代”群体的嚣张,阐释成富人与穷人的社会冲突。一个官员与平民发生冲突,就会阐释成官与民的对立。过度阐释者,能从一个非常细微的行为中,生发出某种宏大的意义和全称的判断,将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和宏大的价值观嵌进事件的分析,而不会就事论事就理说理。

评论圈流行着一种对评论行业的误解,认为写评论比拼的就是阐释能力,谁能作出更新的、更高的、更宏大的、别人没有想到的阐释,谁的评论就更胜一筹,“就事论事”好像是浅薄、平庸的表现。其实,贴近事实本原的“就事论事”已成为一种稀缺的品质。

2 警惕大词、俗词和套话

时评作者常会追逐最流行的网络用语,并将这些词用到标题上和文章中。但如果用多了、用滥了、用得不贴切,看大家都用也跟着用,就让人生厌了。评论语言应该是活泼并开放的,将民间新鲜的、有意味的语言吸纳到写作中,但也要警惕那种语言的轻浮和庸俗,拒绝陷入一种被浮躁的网言网语所裹挟的流俗之中。

大词,也是一些评论人喜欢用的语言,尤其是刚开始写评论的人,喜欢用一些从学术文章中学到的概念和术语去写时事评论。比如“指涉”、“主体性”、“对象化”、“本体”、“能指”之类的词,还有一些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最新的理论。但评论人引介这些理论时,因为写作对象是一般大众,就不能直接套用那些比较晦涩的理论和艰深的概念,而应该在自己理解之后,用公众能够看得懂、喜欢看的、平白的报章语言将高深的理论表达出来。不能用报章语言表达出来,说明评论人自己还没有真正弄懂理论,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不得不仍借助和复制那些晦涩的概念。

评论人,也要警惕自己的语言形成某种套路,警惕自己的语言僵化成某种套话。一个作者评论写久了后,语言很容易僵化和套路化。语言用惯了,也为了节省写作的时间,提高表达效率,常会使用一些自己最熟悉、最常用、模式化的语言去表达。如果这套语言是清新灵活的,人们就会赞其为带有个人风格的评论语言;可如果这套语言是生硬僵化的,人们就会贬其为带着八股腔的套话。不少人都批评过时评的八股化,八股化中最显眼的就是语言的八股化。

作为编辑,我常会为这种现象感到惋惜: 一些新作者,他们的文章常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时间长了,这些作者文章写多后,我能明显地从他们的文--章中读到许多套路化的语言。比如有套路化的词语搭配,什么“权力流氓化”、“权力下的怪胎”、“权力状态”、“权力傲慢”、“权力美学”等。文章中会有许多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套话,这些套话如果删掉,一点儿也不影响文章的意思表达,仅仅是为了凑字数而套进来的,而且,这些套话似乎可以套到任何一篇类似题材的文章中去。

3 警惕自我设限

4 警惕自己的期待

5 警惕道德优越感

6 警惕修辞与比喻

7 警惕野鸡数据,学会咀嚼数据

8 警惕表达冲动

二、国内时评版的几种风格

简单介绍一下国内几家有代表性的评论版的风格。

1 《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

“青年话题”版是1999年由李方和马少华创办的。该版在创刊号上就强调了版面的定位:作公民表达的广场,倾听不同观点,倡导“大嘴小嘴都说话”。

2 《南方都市报》评论版

《南方都市报》评论不仅成为《南方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报系的一个品牌,也成为当下评论的一个高度。它以其尖锐、大气和使命感为公众所熟知,并引领起都市报评论的热潮。《南方都市报》评论自2002年创办以来,便以其新锐的观点和每天一版的密度、力度引发业界关注,2004年改版后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格,使“南都体”评论一纸风行。

在几年的发展中,《南方都市报》的时评已经形成了以社论、街谈、个论为主打产品,以宏论、来信、来论、推荐栏目为补充的多层次架构。社论关注中国时局的走向和转型社会的问题,个论彰显独特的认知价值,街谈小品文的形式关注本地有意味的新闻。

3 《新京报》评论版

《新京报》是“南都人”2003年北上与《光明日报》合办的一份报纸,评论自然带着“南都评论”的气质,但在融入北方文化后,形成了自己的评论风格:注重专业判断,崇尚客观和理性。

《新京报》身处京城,京城的学术资源和学者资源非常丰富,《新京报》充分利用了这种区域优势,与学界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新京评论”与学界的联系是整体性、全面性的。无论是从“新京评论”的作者群、评论编辑与学界的关系,还是从“新京评论”在京城学界中的影响、“新京评论”选题的价值立场来看,都是如此。正是与学者、学界、学院深入的关系,使《新京报》的评论拥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观点独到,思想含量很高,有深度,有建设性,有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提升了整个报纸在京城报业中的气质和品位。“新京评论”强调专业判断和专家表达,并不唯专家判断,而是主张分层次的表达。《新京报》评论追求积极、稳健、有见地的取向,这种取向尤其体现在社论上。他们的社论并不追求逞一时口舌之快的宣泄,而追求建设性和积极的态度。

4 《晶报》评论版

其一,对大事件的关怀。其二,务实而不凌空蹈虚。

5 红辣椒评论

红辣椒评论是湖南省政府网站红网所办评论频道,在网络评论圈有较大的影响。红辣椒评论最大的特色就是坚定的草根性。

三、时评家的风格

1 鄢烈山

鄢烈山现为《南方周末》资深编辑。20世纪80年代在武汉时就开始写杂文,后转向时评写作。90年代末在《南方周末》开设“纵横谈”时评专栏,让时评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体,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后以“柳雨灯”为笔名编辑“视点”版。

鄢烈山时评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对丑恶毫不留情,对权力毫不妥协。读鄢烈山的评论,能从他的文字中读到一种愤怒和悲悯,对强者作恶的愤怒,对受辱者的悲悯,并能被他的情怀所感染。

2马少华

马少华在《中国青年报》担任评论员和评论编辑多年后,转入大学从事新闻评论教育。由于其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并有将这种写作经验提升为理论并融入评论教学中的研究能力,更有对学生的负责精神,在业内享有“评论教父”之美誉。

作为评论编辑,马少华注重对不同观点的关注,认为编辑应最大限度地包容。作为评论作者,马少华评论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逻辑。这种重视甚至到了苛求的程度。作为评论教师,马少华推崇案例教学。

3 叶檀

从事财经评论写作的叶檀,应该是专家以专业知识进行时事评论写作的一个典范。叶檀原是复旦大学经济史博士,专攻政治史和经济史,博士毕业后进入上海社科院工作,两年后毅然从她觉得是“没有自由、充满规制、无趣”的书斋生活中逃离出来,而投入以时评影响社会的实践中,以高密度的经济评论写作阐述自己对市场的理解,被誉为“逃离书斋捍卫市场的女人”。

叶檀的经济评论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专业性较强。二是文章犀利。三是观点的逻辑非常严密。

4 郭光东

郭光东现为《南方周末》评论员,评论总监。郭光东的评论写得不多,但一出手,往往会成为经典。《国旗为谁而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7700.html

更多阅读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读后感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pdf

我向往那片宇宙的宽广,同样又惧怕它的神秘。—— 人就是这样矛盾,也许这个宇宙也并非协调的,而是矛盾的我先看了《银河系漫游指南》这个电影,被电影之中的趣味所吸引,在这个时代,科幻小说中对于空间旅行的描写已经成了一种烂大街的技术,结

港漫《风云2电影漫画》马荣成5卷完结PDF 风云 马荣成

风云2电影漫画故事情节讲述了东瀛霸主-绝无神,为夺中土皇权,擒下一众武林人仕,逼其臣服。就连步惊云及上代武林神话-无名亦成为阶下囚。聂风闻讯赶至。绝无神却展现他的可怕武学,先后重创无名及风云二人,而楚楚亦替步惊云挡下重击,昏迷倒地

《柳庄相法》上册 柳庄相法pdf

《柳庄相法》上册一、未出腹预知贵贱  此言腹中之胎。凡男抱母,女背母。或上或下为夭胎,或左或右为寿胎。贵胎动必停,匀自无毒病;贱胎腹内多动,其母常有病。  广鉴先生曰:男胎母气足,神常清;母胎气不足,神多乱。平常声清,怀孕必生福气

《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 早期教育和天才 pdf

首先得承认,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在这个权威缺失的时代,我们没有必要去为自己创造一个权威。纵观此书,作者提出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的主要观点有:1. 孩子生来存在天赋上的差异。2. 越早进行早期教育越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儿童的潜在能力是

声明:《《时评写作十讲》笔记 时评写作十讲 pdf》为网友红泪垂百事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