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虎孙坚之死 江东猛虎孙坚
无论孙坚是被射死的,还是被石头砸死的,似乎都不是预先布置好的巧妙陷阱,关键的地方在于孙坚仅率领少数人马进行追击,甚至可能是一人一骑追击败军。暂且不说“穷寇勿追”是兵法的常理,从敌方刘表军的角度来说,看到敌军少数兵马追来而且主帅孙坚又在其中,就算只是个兵卒级别的人物也会想到反击,更何况岘山又是如此险要的地形,这个便宜如果不占那刘表军的智商就有大问题。孙坚有戴红头巾的习惯,所以刘表军从乱军中认出孙坚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甚至不需要黄祖或者吕公的指令就可以送孙坚归西。江东之虎于胜仗之时突遭狙杀,真可谓乐极生悲了。
曾记得听过一句话,再勇猛的人也会被一支箭射死,从孙坚单独追击敌军这种冒进之举来看,很难说孙坚具备大将之风。从孙坚一生征战来看,他陷入险境已经不止一次,在攻打黄巾军波才部曾经单骑追敌深入而负伤坠马,在与董卓部将徐荣交战之时也陷入险境后来与部将祖茂交换红头巾而逃脱性命,这一点遗传基因还传给了他的儿子们,孙策因为轻身无备而死于刺客之手,孙权有射虎冒险的爱好,孙翊也因为刚猛的性格而被部下暗杀。所以孙坚应该是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猛将,而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将。
孙坚不欠缺智谋,他在驻守西凉的时候提醒上司要警惕董卓的野心,足见其远见卓识,然而真正在战场上,孙坚常胜的秘诀却并不是智谋,而是个人武勇和气势,阳人之役中孙坚大败董卓军并且斩杀华雄就是因此,这种战法在常胜的同时也非常危险,此外孙坚没有向孙坚和孙策那样留下大度用人的气魄,却像孙策一样喜欢杀戮,在讨伐董卓的路上因为私怨而用诡计杀掉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给人留下性格狭隘的印象。孙坚妻子吴氏的娘家曾经评价说孙坚为轻狡之人,对于他的品德没有太好的评价。但是对汉室孙坚确实怀有忠义之心,目前的史料没有记载说孙坚存在着称王图霸的异心,在讨伐董卓的路上,孙坚始终作为袁术军的一员而奋战不懈,他之所以会保留玉玺而不献给袁术,是因为不能信任袁术的关系。但是,孙坚之所以会如此卖命地讨伐董卓,一方面是对于国家的忠烈,一方面也是希望在奋战中提高自己的声望。
在孙坚有生之年,还是将自己当做袁术的客将的,从孙坚死后部属轻易被袁术接收,可知他似乎暂时没有脱离袁术而独立的野心。在当时,曹操是袁绍的客将,刘备是公孙瓒的客将,孙坚是袁术的客将,可见袁氏当时权力何等如日中天以至于代表三国的英雄都屈居于下,但相比曹操、刘备,孙坚的独立性更差,还不能说是一方诸侯,所以曹操刘备可以说是君主,而孙坚至始至终都只是武将。
再回到孙坚之死这个问题,罗肇前先生的《三国战争史》说孙坚跨江击刘表是讨伐董卓战争中的一环,我认为则应该算在袁绍袁术争夺天下的前奏。袁绍与袁术兄弟因为袁绍想另立新帝而失和,袁绍拉拢了曹操和刘表,而袁术联合了孙坚与公孙瓒,最后孙坚于讨伐荆州战役之中战死,公孙瓒被袁绍打败,袁绍也在孙坚战死两年后被曹操在匡亭击败,被赶出荆州南阳郡而迁往淮南地区,从“南阳袁术”变成“淮南袁术”。孙坚虽然是江东基业的始祖,也是扬州吴郡人,但本身在江东一块并没留下什么底子,他在讨伐黄巾时转战徐州与扬州的交界处,之后又调往西北方的凉州,再任职于荆州南部的长沙郡,北上讨伐董卓之后以豫州的阳城为据点,所以所谓的孙坚跨江击刘表应该是从豫州阳城,也就是从河南南下往湖北出兵,而并不是从江浙一带逆流而上出兵。由此可见孙坚没有在江东地区长期任职,日后的江东基业,其实和孙坚关系不大,主要还都是孙策打下的。
如果孙坚不在岘山战死,那么他在消灭刘表之后有可能割据 荆州,并且作为袁术的后盾与曹操对峙,或者直接将荆州献给袁术,他们的地盘将是现在的湖北河南一带,“淮南袁术”与“江东孙策”可能就不会出现了,而曹操在兖州豫州一带也难以发展壮大,所以甚至孙坚也可能抢先一步迎接献帝,并因此自立,三国历史存在改写的可能。
更多阅读
杨虎城能不能不死? 杨虎城
我在2014年5月4日发表了文章《真实世界的决策是复杂多变的 ----以西安事变为例》之后,脑子中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杨虎城能不能不死? 这是因为:杨虎城基本上算是白手起家。他年轻时就在家乡组织打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后来又参加
鼬鼠之死 鼬鼠之歌
鼬鼠之死有一只勤劳的鼬鼠,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地寻找、储存食物,建的二十多个“粮仓”都装满了,十只鼬鼠一生都吃不完。直到有一天,鼬鼠老了,跑不动了,它躲在自己的粮仓里,准备安度晚年。没想到,后来它饿死了。原来,鼬鼠的牙齿长得非常快,必须
张成泽之死震撼中国 金正恩处死张成泽现场
朝鲜金正恩政权以极其快速、残忍的方式处决了朝鲜曾经的二号实权人物张成泽,震动世界。张成泽之死震撼中国,给中国出了难题,也让中国大陆民众反思中共独裁政权;中朝的商业合同或也泡汤。这次朝鲜共产党政权以极迅速、极残忍、极荒谬的
陈独秀之死 小说连载21 陈独秀之死
【陈独秀之死】(小说连载 21)【二十一章】 陈独秀和毛泽东都接受过很深的儒家文化熏陶,在性格爱好、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使他们具备了伟人的气质和素质,从而在众多豪杰中脱颖而出,成为众望所归的
转载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之一贞之死 恰同学少年的观后感
原文地址:《恰同学少年》观后感之一贞之死作者:小竹泉一贞,一名女学生,茶店老板的女儿,虽然不如陶斯咏那般大富大贵,然而也不至于落的割腕自杀的悲惨下场,这其中缘由究竟是为何?一贞在一个雨天,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撞上了一个不经意的人——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