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镇》影评的评论之评论 狗镇之主

《狗镇》影评的评论之评论




  没想到人间竟然会有这样一部电影。我承认,《狗镇》完全颠覆了我的电影观念。这部电影跟“娱乐”、“消遣”以及诸如此类的词汇毫无关系。它用舞台话剧的方式演绎思想,沉闷,压抑,把观众的“欣赏”转化成“审视”,不由自主地审视人类的灵魂。
  
  我是在2010年第二期《随笔》杂志上读到谢宗玉的一篇文章,《<狗镇>,一部颠覆整个人类价值观的影片》之后,才对它感兴趣的。谢宗玉的解读让我目瞪口呆。他是一位让我敬重的散文家。但在此以前,我还从来没有读过他如此深刻的文字。对社会、对人生的剖析如此通透,毫不留情,一笔一笔,把人类灵魂的衣饰逐渐剥光,裸露出不堪目睹的丑陋。
  
  应该说,谢宗玉的思想锋芒,得益于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的启发。从冯提尔的简介中知道,这位伟大导演的大部分作品,都自己兼任编剧。我有理由相信,《狗镇》也是如此。幸运的是,冯提尔的电影表达,在谢宗玉那里被清晰地捕捉到了,而且用文字准确地阐述出来。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它需要一个敏锐的同时对人类灵魂极为关切的头脑。换成另外一个头脑,结果就不一样了。身为著名学者的李银河女士曾经对这部影片写过两篇评论,但都莫名其妙,惟一的收获是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
  
  看过《狗镇》之后,我把谢宗玉的文章又重读了一遍。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会伴生真实的疼痛和对人类深深的失望。
  
  谢宗玉说,格蕾丝的出现,“让狗镇的人们有了掌握别人命运的机会,内心的邪恶一时受到极大的诱惑”。他说得没错。人类总是这样,在群体当中,只有在各方实力相当的时候,才会彼此表现出彬彬有礼的一面,一旦平衡被打破,强势的一方,便会迫不及待地向弱者释放邪恶的狼烟。影片中的恰克对格蕾丝就是这样干的,其他所有的人,包括葛雷丝的恋人汤姆,也是这样干的。往大的方面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大同小异。这很好理解,在国家里说了算的,是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当下的国际风云,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格蕾丝来到狗镇最初的一段时间,狗镇居民对她还是比较友好的。尽管她的外来者身份,不足以让她跟狗镇居民平起平坐。俗话说,人不求人一般高。格蕾丝有求于狗镇居民,只好矮人三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她用自己的善良、热情和助人为乐慢慢赢得了狗镇的好感。这一度让谢宗玉想起另一部电影《天使艾美丽》。他说:“按道理,格蕾丝完全可以像艾美丽那样,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将一个平庸的社区演变成人们安居的乐园。”是的,完全有可能。但为什么“最后的结果恰恰相反”呢?关于这一点,谢宗玉没有加以详细解说。但我觉得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它不应该被忽视。在影片中,冯提尔举重若轻,仅仅通过三张海报就完成了对这一过程的宣示。三个瞬间,一步步加大了格蕾丝和狗镇居民间的地位差距,同时也把狗镇的善良一步步转化成了邪恶。
  
  第一张海报,寻人启事,寻找离家出走的女儿。格蕾丝逃出了黑社会的掌控,来到狗镇,由于前面无路可走,回头又等于自投罗网,只好听从汤姆的建议,留了下来。但这时候狗镇居民对她是怀有戒心的,不知道她是什么人,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来到这里,所以都不愿意跟她接触。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不也是这样么?我们会跟一个初来乍到的陌生人亲密接触么?不过很快,警察来了,第一张海报出现了。狗镇居民悬着的心,放下来了。噢,没什么大不了的,格蕾丝仅仅是离家出走而已。他们开始对格蕾丝表达热情了。对格蕾丝的帮工请求也不再拒绝,但只让她干一点儿可做可不做的小活儿。格蕾丝为了表达对狗镇居民的感激,却是尽全力去做,主动去做。时间稍长,狗镇居民过意不去,还共同商议,决定给格蕾丝一点报酬。这时候的格蕾丝,虽然地位低于狗镇居民,但距离并不大。所以狗镇居民对她表现出了善良的一面。不过在内心深处,他们对她还是有一点轻视的。他们认为,格蕾丝的种种做派,都是为了讨大家喜欢,以便留在狗镇。这一点,连小孩子都“看”出来了。
  
  第二张海报,通缉抢银行的嫌疑犯。这是黑社会老大,为寻找格蕾丝耍的一个花招。这张海报一下子改变了格蕾丝的命运。它打压了格蕾丝在狗镇的地位,破坏了跟狗镇居民之间相对平衡的关系,倾斜的角度加大了,距离加大了。如果说第一张海报出现的时候,格蕾丝在狗镇的地位是正数的话,那么现在,已经变成负数了。狗镇居民的内心骤然起了变化,他们聚集在一起,以民主的方式,通过投票,决定延长格蕾丝的工时,同时还要减少她的薪水。也就是说,格蕾丝必须用更大的代价,为她在狗镇的居住权买单。狗镇居民并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对。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自己拥有了对格蕾丝的“合法”伤害权。对此,格蕾丝虽然并不情愿,但也无力反抗。到这个时候,狗镇居民终于对格蕾丝呈现出邪恶的嘴脸。冯提尔还嫌不够,他用第三张海报,继续打压格蕾丝。
  
  第三张海报,通缉绑架案的嫌疑犯。此举把格蕾丝一下子推向了深渊。以我对法律粗浅的了解,抢银行和绑架,其罪行肯定不在一个量级上,后者会更重些。我们不是“以人为本”嘛。这样一来,格蕾丝原来的负数就变成了更大的负数。那个过去整天板着脸的恰克,曾经由于格蕾丝的到来对生活绽放过微笑的恰克,第一个向格蕾丝扑了上去。他强奸了格蕾丝。警察就在门外,但格蕾丝不敢发出一点声响,只能默默忍受。这也是恰克所希望的。此后,当格蕾丝不堪恰克的折磨,打算逃出狗镇的计划失败之后,狗镇居民的面孔一下子变得狰狞起来。他们给格蕾丝戴上锁链,以防她再次逃跑。狗镇的每一个男人,都可以随意来强奸她。邪恶的晚会开始了。每个夜晚,都成了狗镇男人的节日。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杀手锏,如果格蕾丝不从,他们就举报她。到此为止,狗镇居民的善完全消失了,对格蕾丝而言,他们人人都是魔鬼,包括没成年的孩子。他们可以用各种花样奴役格蕾丝,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凌辱她,从中获取不同形式的快感。
  
  如果影片到此为止,也是可以的。对人性的诠释,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冯提尔好像并不满足。他要继续下去。他要让格蕾丝从厌恶强权走向对强权的认同和依附。转折点是汤姆对格蕾丝的举报。这个以狗镇道德代言人身份自居的人,也是狗镇惟一没有占有过格蕾丝的成年男人。其实他也很想那样干。格蕾丝给出他一个选择题:他可以威胁她,然后占有她;但如果是以恋人的身份,就不可以,必须是“自由结合”才行。面对身带锁链却态度坚决的格蕾丝,面对这道不好选择的选择题,汤姆脑羞成怒,毅然向黑社会老大举报了格蕾丝。他当时并不知道,那个象征强权的人物,竟然是格蕾丝的父亲。后面的情节出乎所有狗镇居民的预料。父女间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格蕾丝拥有了处置狗镇居民的权力。她没有感情用事,而是设身处地,非常理性地想为狗镇居民寻找一个摆脱惩罚的借口。但没有找到。她无法为狗镇居民辩护。于是,她下令杀光狗镇所有的人。枪杀恋人汤姆的时候,格蕾丝的手,没有半点颤抖。
  
  “格蕾丝定律”,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细细分析起来,应该有两层含义。之一,当有关联的两个人或是两种势力之间的平衡倾斜到一定程度,强势的一方,就会情不自禁对弱势的一方实施伤害,而且乐于从这伤害中获利。之二,受尽凌辱的弱者一旦拥有强权,对另一方的报复就会变本加厉。从影片中,我们应该看到,狗镇居民虽然可恶,但罪不至死。格蕾丝的父亲显然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提出建议,杀一条狗并把它钉在墙上以示警戒。格蕾丝反对。她果断地否定了父亲的建议。
  
  对“格蕾丝定律”之一,可以用一条报纸新闻来辅证。谢宗玉在文章中也提到了这条新闻。中国北方的一个老农,把一个流浪的女精神病“收养”在家里,不但做自己的性奴,还逼她卖淫。十几年中,老农还把女精神病生下来的几个孩子全部贩卖。
  
  “格蕾丝定律”之二的辅证,借一句老话来说就行了。老话说:“奴才要是当了主子,会比主子更像主子。”
  
  总的说来,谢宗玉对《狗镇》的观感,我也感同身受。此外,我对自己深陷“格蕾丝定律”多年而不自醒,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痛恨。幸运的是,我终于知道,人类并不高于禽兽,甚至是低于禽兽的“道德”水准。“禽兽不如”,不是骂人的话,而是写实。谢宗玉说:“人类的善,是相对的;人类的恶,则是绝对的。人性中的善意像温室里的花朵难以培植,而人性中的恶因则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完全赞同。释放善还是恶,关键在平衡。可放眼全球,人类什么时候有过稳定的平衡?我由此想到,古人延续千年对性善性恶的争论,到此应该彻底画上一个句号了。
  
   感谢冯提尔,是他告诉人类,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狗镇》当中。
  
  ——摘自侯德云的博客


电影《狗镇》,是篇“寓言”,是篇可怕的“寓言”!

  作家谢宗玉在今年第二期《随笔》撰文,其标题称《狗镇:一部颠覆整个人类价值观的影片》。(对文中的某些论述,不敢苟同。)可见此片的内容,是够震撼人心的了。
  
   看过影片《狗镇》后,感慨颇多,一时难以梳理出个头绪来。随手写了以下几句观感:
  
   一
  
   人性本从兽性来,
  
   进化万年根未改;
  
   世有“合法伤害权”,
  
   脱去善装恶成灾!
  
   二
  
   人类道德积千年,
  
   邪恶残暴并不难;
  
   一朝抛出“诱惑物”,
  
   世间平衡靠强权!
  
  
   注:“合法伤害权”-------狗镇,来一为逃避恶的美好善良少女格蕾丝,后来她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狗镇的任何人都可欺辱、奴役她;狗镇的男人(除一人外。此人是她的恋人,最后,他表现的更恶,告密,出卖了她。)都强奸了她。对此,学者吴思说,就是狗镇的人们掌握了对格蕾丝的合法伤害权。
  
  “诱惑物”--------格蕾丝,对狗镇的人来说,就是一诱惑物。她没来之前,狗镇的人家,相互平和有礼。她来了后,狗镇的人们全露出了恶的劣根性。
  
  回想,文革和历次的政治运动中,那些有名望与无名望、死去和活着的受害者,就是人性中邪恶残暴的诱惑物。而那些运动中的施暴者,就是掌握了合法伤害权的兽性大发作!。
  
  电影《狗镇》所表现的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乡镇。但现实生活中的狗镇离我们并不远,狗镇居民的内心中的邪恶,在你、我、他的心里都会存在。问题是在于,当有这一时机是时,人身上善与恶的较量的结果如何?往时政治运动的所谓的“左派”打手和对受害者施以各种残暴刑罚,致死人命者;再如今时的高官贪腐、依仗权势玩弄、强暴女性者,可谓比比皆是。
  
   前一报纸言:
  
  一精神病女流浪者来到中国北方的一个村庄,被一名老汉收养在家,不但做了老汉的性奴,还强迫她去卖淫。结果这个村庄的一多半男性都成了嫖客。而流浪女十几年来生下的几个子女,都被老汉贩卖出去了。-------不知此地,是否也建有遍于国内各处的共产党、人民政府与公安部门?
  
   昨日,在网上见一贴:
  
  一对“贫二代”男女爱恋的大学毕业生,在温州地区一公司里打工,当普通工人(此二人,英语水平八级。目前,大学毕业生,当工人已不少见。有的是隐瞒了自己的大学学历,-----这真可谓是当代的“怪现象”之一!)后,女的被调到办公室做文秘。在此后的两年里,被老板性侵犯30余次。(点击此链接http://bbs.huanqiu.com/viewthread.php?tid=334223见详情)在实无可忍的情况下,他们二人向当地的公安部门报案。得到的回答是,不予立案。在此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受害人在网上自曝其受害经历。以求社会上的善,给以帮助。
  
  狗镇的现象,不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往昔,所宣扬的社会制度的优与劣,好与坏,实践证明,是笔糊涂帐。这不是人的一张嘴,就定砣的事!狗镇的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人类实力的不平衡,是人类施恶的最大诱因。人类的善,是相对的;人类的恶,是绝对的。
  
   可以这样说, 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混乱的邪恶史。
  
  ——摘自〈蓝天黑土间〉的博客。
  
  补充一下:好像是一位老先生的博?学者吴思并没有说,狗镇的人们掌握了对格蕾丝的合法伤害权。那是谢宗玉说的。

史上最强电影之最强影评---谢宗玉先生评《狗镇》
  

  晚上由于做一个央视宣传片的方案,想借鉴狗镇里的话剧布景创意,于是翻出碟来。原本只是想看看场景,结果不自觉又看了一遍。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在网上看了些评论,却感觉不得要领。
  
  无意中发现谢宗玉先生这篇文章,惊为天人!文章中的价值观乃至世界观本人深有同感,也让我对自己原本比较模糊的对社会的一些想法有了清晰的线条。叹服后转帖之,与朋友分享。
  
  
  
  《狗镇》:一部颠覆整个人类价值观的影片
《狗镇》影评的评论之评论 狗镇之主
  
    如果我的记忆没出错的话,《狗镇》(又名《厄夜变奏曲》)应该是近十年来,最震撼我的一部电影。电影是2003年出产的,我却在2009年岁末才看到。我的信息真是太闭塞了。好在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无论什么时候看,都不算晚。
  
  ……
  ——摘自《高则豪的电影进行时》博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8298.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要学习《高级英语》一类的阅读教材?

为什么要学习《高级英语》一类的阅读教材?今年四月在青岛,五月在成都,六月在德州我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之邀在该社组织的研讨会上就张汉熙教授主编、王立礼编的《高级英语》第三版做了三次讲话,我想将话内容梳理一下,加以补充与扩展,

★yzx:多重人格犯罪的商业化——《猜谜杀手》影评

★yzx:多重人格犯罪的商业化——《猜谜杀手》[影评]文/乐宗雪一句话影评:同样内容是多重人格犯罪的影片,我不觉得《猜谜杀手》在观感上能及《神探》(杜琪峰、韦家辉作品)的一半。(乐宗雪)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部被商业化了的犯罪影片

《冷山》影评 冷山 电影

观《冷山》影评冷山,是一个地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ColdMountain,它的英文名,却给人寒冷、肃穆之感。作者想到这个名字或许是因为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冷山虽然远离前线也笼罩在战争的恐怖之中。英曼,是电影的男主角,一个生活在

声明:《《狗镇》影评的评论之评论 狗镇之主》为网友薄情人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