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青及其《对白云的赞美》 赞美蓝天白云的古诗词

我久居闭塞的山区,又无文化,幸亏朋友们不嫌弃,经常打个电话,聊聊世界的变化。昨天晚上有文友说:快上网看看吧,乌青火了!

乌青?谁?为什么?

晕了!

紧接着拜读了“梨花教主”的《由乌青诗歌说开去》,彻底崩溃了!

现将办公室诸友今天早晨花费一分多钟摹写的东东贴出来,不知还得体否?敬请乌青及“教主”指正!

对大海的歌唱

大海啊,真大

真的,老大老大

老大了

真地老鼻子大了

简直大死了

比俺家门前的水湾儿大老鼻子了

啊——

真要命了

俺家的鸭巴都跑来捉鱼了

大海啊,贼给力了

附乌青原文:

对白云的赞美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乌青及其《对白云的赞美》 赞美蓝天白云的古诗词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

附舒已与诗有关的管见,敬请方家指正:

关于诗的思绪——兼复网友潇湘与文友陈

前些日子,被网友潇湘点名了.自己当了十多年的学生,又教了十五六年书,当然明白“点名”的作用,也略知网络上博友间点名的意思与规则.只是觉得回答问题相对容易,提出问题却比较困难,尤其是自己对人生的许多问题还不甚明了的时候,搞不好要闹出笑话,惹出官司.昨天回家的路上,在县城碰上多年未曾联络的文友陈,寒暄间了解到他和我一样有些年没动笔写东西了,且最早搁笔的也是诗.他问我一些关于诗的话题,当时未能尽答.今天一并回答了吧.1诗会消亡吗?或者说,所谓的中国新诗会消亡吗?有此一问,是因为近二十年来随着时间的流走,写诗的人似乎比读诗的人还多.这不是说写诗的人多了不好,少了读诗的人却很可怕.这是现实.诗的市场越来越小的现实.虽然有很多所谓“大家”不以为然,但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想,诗在人类长河中是不会消亡的.中国新诗也绝不会如烟而去.诗的起源,无论是劳动说,还是宗教说,或者比我们的专家学者们研究的更复杂些.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最原始的诗,是口头的诗,是劳动人民的诗.中外皆然.散文、小说、戏剧、影视……皆是诗之后社会各方面的产物.历史有声.诗歌或许会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停滞、倒退.譬如中国新诗在当代,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走了一些弯路,但这符合事物发展的一 般规律,没有什么可以一帆风顺,永远向前,曲折迂回的前进也是前进,并且是前进的一般形式。毫无疑问,未来会对历史作出回应--精华就是精华,无法更改。故请诸君放宽心,发展是硬道理,诗歌无恙。2那么,诗是什么?这是个历来众说纷纭的问题,是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是个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古往今来,世界各地,圣贤先哲,定义无数,亦各有千秋,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所以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笔者认为,诗是恋情绵绵,亲情浓浓,是友谊深似海,是仇恨大如山;是柔情蜜意,潺潺而流,是嬉笑怒骂,喷涌不止;是劳动的号子,是生活的咏赞;是感念,是哲思,是警示,是批判;是群山座座,是小溪叮咚;是花草木石,是江河湖海;是沙漠戈壁,是草原牧场;是日月星辰,是鸡鸭鹅狗——是世间万物,是思绪联翩,是文学中的精髓。所以,大可不必费尽心思去思量,费尽口舌去争辩。多读,或许会在越来越真切的感受中越来越接近诗的本质。所以,诗实在是意会胜于言传的东西。凝固的定义怎框得住鲜活的它?3至于诗的流派,不仅名目繁多,纵横交错,而且有谁理得清分得明?以我的愚见,诗在古代好像没有流派之说,好像越是到了近现当代,旗号越是多了起来。就好像时下的药品:完全相同的成分,完全一样的作用,不同的厂家,或者同一厂家不同时期的产品,却有不同的名字,名望就大不相同了,似乎可以包治百病,达到了“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境界。实际上汤也没换,药也一样。铁定要变的是包装越来越靓丽,可能要变的是有效成分的减少疗效的下降,百分百要飙升的是价格!而那些真正治得了病的,因价位太低包装太普通,少有问津。又有多少流派是当时的作者打出的?有多少是后来的专家、学者、评论家有意为之的?更:李白、杜甫、陶渊明、“三苏”,荷马、莎士比亚、普希金、纪伯伦是哪流哪派?好像属于很多流派,又好像不属于任何流派。任何流派都有成就,都可捧红一位两位诗者,但似乎从未造就一位伟大的、不朽的诗人!4我们学诗,有“翻译”一说。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意思是说:江南又是春天。所谓“翻译”,一方面,只是个“意思”;另一方面,经过口语的稀释,诗便不再是诗,诗已经没有了诗味。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都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怪他们生不逢时,运气不济——那时无此奖项,二怪诗的一大特质:诗是不可翻译的。单就诗的韵律节奏而言,语言变了,它便完全丧失了原有的韵味与情致。所以,即便是“意译”,即便是最忠实、最得体的译诗,都无法译出其“精魂”,都让人难以感受到原作妙不可言的神韵!正因为如此,我们读翻译过来的国外大家的大作,觉得“名不副实”,就在情理之中了。只是要记住,既是传世佳作,必有妙不可言之处,阅读时多些自己的心眼儿好了。5诗,只与诗人有关吗?当然不是。这是个简单得无需说明的问题。每人心中都潜藏着澎湃的诗情。可以说,诗是全人类的。属于你,属于我,属于他,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和整个社会,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之光!所以,像我,只认识几个汉字而已,也装模作样地写上那么几长溜分行文字。所以,像诸君,虽不能说个个“太有才了”,但写几首小诗,为诗的发展做点什么总不难吧?舒已2007年8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8419.html

更多阅读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转 陈寅恪与傅斯年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1953年12月1日上午,汪篯带着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副院长李四光的亲笔信来到恩师陈寅恪家中,本想劝说老师北上到科学院任职,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不但劝说未成,连自己异常珍重的师生关系也弄丢了。下文汪篯按照老

《对我说谎试试》01-06玄奇俊人物分析 别对我说谎第一季01

我想说下玄奇俊,前几集中导演和编剧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信息。看似身份高贵,衣食无忧,前程似锦,但玄奇俊活得很辛苦,活得不快乐。他完全是为别人活着!为了弟弟舍弃自己的爱情,这个大家都知道,他和允珠是真的相爱,但是为了弟弟,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

新歌《对你太想念》 对你太想念

歌曲最初来自李洋拿过来的一首歌词,想让我作曲,后来他们的计划搁浅。而我的旋律已经有了相当的灵感,于是借用了他的歌名,全部重新按照自己的感觉写词。歌曲未完成之前,已经有三方面的人听到旋律感觉,都基本一致要求购买该歌曲。这首歌曲的

声明:《乌青及其《对白云的赞美》 赞美蓝天白云的古诗词》为网友紫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