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 如梦令李清照ppt

【赏析】

酒后微醺乐悠悠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

李清照(1084-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这首词《如梦令》,作者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酒后回家),创造一个微醉最佳的境界(误入藕花深处),表现一种豪放潇洒的风姿(争渡,争渡)。这些都围绕“酒醉”来表现的,酒醉使诗人晕头转向,酒醉使诗人鬼使神差,酒醉使诗人振奋不已。“酒后微醺乐悠悠”,它给人感觉到喝醉了酒的女诗人生活多么潇洒、柔美、飘逸,英姿勃发。

全词共六句,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一、二两句写溪亭喝酒。“常记溪亭日暮”,在野外溪边的亭子里喝酒,喝得时间太长了,喝得也稍多了,太阳西沉,天快了晚了,这种荒唐的事至今还记得。开头点出了喝酒的时间、地点、背景。“沉醉不知归路”,因为酒喝多了,人晕晕乎乎的,好像感到醉了。沉醉,是醉到一定的程度,但又有酣乐之意。这时,连回家的路已经记不太清楚了。酒喝到如此的程度让人担心哪!“沉醉”二字透露出了女词人心底的欢快。“不知归路”,暗示了游兴沉酣、乐而忘返。

第二层,三、四两句写误入藕花丛中。酒是喝得是尽兴,天却晚了,不能不回家呀,“尽兴晚回舟”,来时诗人是划着小船来的,回去也要小船划回去呀。我们好像看到诗人踉踉跄跄从亭子上走下来,解开拴船的绳索,撑开小船向前去。划呀,划呀,可是,酒喝多了,头脑似乎不太清醒,船到底划向哪里,诗人也许不太明白。由于酒后发力,用力过猛,小船儿一头撞进了藕花丛中,“误入藕花深处”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毫无雕凿痕迹,却将一叶扁舟摇荡于盛放的荷花丛中。“误入”这里把诗人酒眼朦胧醉的憨态全部写出来,要在平时船划入藕花深处,要出多大的劲呀,今天不知不觉地撞进来了,这里把自己原来的主观愿望与酒后的神志模糊,作了对比与交待。又照应开头的“常记”(长久记忆),因为这首词遥追忆。

第三层,五、六两句写乘着酒兴奋力争渡。“争渡,争渡”,这里是指作者奋力划船的意思,而且巧妙地利用了《如梦令》词中第五句必须为叠句的规定,重复说“争渡,争渡”,表示奋力,再奋力。要把船驶出误入的藕花宕,诗人不得不使劲力气划船了,这里诗人动作很重,声音很响,也许是酒力的助升。诗人乘着酒兴,拚命地划着,而滩上的鸥鹭,它们本来开始晚休了。这些乌儿一向以为这里平安无事,现在如此的动作,乌儿们可吓坏了,它————们惊恐地扑腾腾地四处乱飞。“惊起一滩鸥鹭”。是谁打扰了它们,是李清照,是喝醉了酒的女诗人李清照,它们哪里知道呢?

这首词在艺术上,完全用了一种白描的手法,景色迷人,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平淡朴实,生动有趣,表现了李请照早期词引出新思,取寻常语度入音律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 如梦令李清照ppt

【原诗】

如 梦 令

南宋·李清照

常记1溪亭日暮,沉醉2不知归路,兴尽3晚回舟,误入藕花4深处。争渡5,争渡,惊起一滩鸥鹭5。

注释

1、常记:长久记忆。

2、沉醉:深入,程度深,醉到一定的程度但又有酣乐。

3、尽兴:尽,达到一定的程度。兴,兴致。尽兴:使自己的兴致得到极大的满足

4:藕花:荷花。《薛昭蕴·浣溪沙》:“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4、争渡:这里指奋力划船渡过。有注“怎渡”者,不宜从。

5、鸥鹭:鸥,鸟类的一科,羽毛多为白色,嘴扁平,前趾有蹼,翼长而尖。生活在湖海上,捕食鱼、螺等。鹭,鸟类的一科,翼大尾短,嘴直而尖,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亦称“鹭鸶”)、“苍鹭”、“绿鹭”等。鸥鹭,泛指水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8482.html

更多阅读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得这样好,游船戏酒,藕花丛中争渡。我料定是南方女子才有风致,北方女子是不会水的,或者应该说,她们不能与水

李清照宋词代表作欣赏 李清照代表作及赏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译文: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

声明:《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 如梦令李清照ppt》为网友毕业季加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