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白宫大事记来源始末 阜阳白宫事件

阜阳白宫大事记(来源始末)——一个日本人引起的新闻奇观

2001年前后,安徽阜阳颍泉区苏屯乡一个叫杨庄小学的校长向国家申请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杨庄小学进入国家危房改造信息库,并被列入国家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项目之一。

但是由于中小学危房改造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国家每年投入的资金有限,再经过县(区)、乡镇的分配,落实到每个乡镇的危房改造资金相当少。杨庄小学校长想,国家的危房改造资金不知道要等多久,于是同时申请了国际援助。

国际援助申请资料从乡镇报到区政府,到阜阳市政府外事办,又到安徽省政府外事办,最后转到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每一个环节都被打回来补充资料,因此,这一申请过程一直延续到2003年“非典”之后。

2003年起,中日贸易摩擦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导致国际援助申请中断。

2005年10月,1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打电话给杨庄小学校长称,申请援助的资料弄丢了,让杨庄小学校长再寄一份资料。

2006年3月初,日方派调查员水谷准和一名随员陆静怡,前来学校考察。调查结果和申请内容基本一致,该申请于3月底得到日本外务省的批准,由日本“利民工程·人的安全保障无偿援助”对其实行了援助。

2006年3月底,8万多美元的援助资金到位。

2006年5月10日,杨庄小学开始施工,

2006年12月10日,杨庄小学竣工。

2007年1月,《农村·农业·农民》杂志下半月刊刊登《安徽贫困区建豪华办公楼,日本人来修小学危房》一文。

2007年1月18日,《农村·农业·农民》向网络媒体提供《安徽阜阳耗资千万建白宫式政府办公楼》一文,第一波炒作开始。

2007年1月19日,《农村·农业·农民》向网络媒体提供《安徽阜阳政府“白宫草坪”“学校破房水坑(图)”》文章,并带有倾向性报道:

“因为日本的援助,小学建起了一座12间教室的4层新楼,并于今年春天投入使用”。

2007年1月19日,《扬州晚报》刊登《撒了3000万阜阳政府建白宫》一文。

所有炒作均以此二篇文章为主线——以“耗资”、“撒”等字眼及与小学对比定性;在报道开始部分以“办公楼”外表与小学生的照片为对比,此后这一手法一直延用至2010年3月4号。

2007年3月11日,“清理政府部门豪华楼堂馆所”被列为“中纪委、监察部2007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闻发布

阜阳白宫大事记(来源始末) 阜阳白宫事件

同日,以《安徽阜阳政府“白宫草坪”“学校破房水坑(图)”》及《撒了3000万阜阳政府建白宫》文章为主线的“第二波炒作”开始。其中,以大河论坛“发展河南”版块发布有第一则贴子为最早:2007年3月11日18:29。

2007年6月22日,事隔1年零3个月后,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讨论这项申请而去走访颍泉区政府的日方人士发现,当地的政府大楼极为豪华,堪比巴黎凡尔赛宫,从豪华程度来看,建设资金足以翻建数百所小学。因而提出是否需要援助的疑问。

2007年6月底,《参考消息》转载。引起第三波炒作。主线依然是《安徽阜阳政府“白宫草坪”“学校破房水坑(图)”》及《撒了3000万阜阳政府建白宫》两篇文章为主线。

2007年8月26日,李国福被检察院带走,由此进入到第四轮炒作,炒作开始转向。在经久不息的炒作之下,央视于2007年9月24播出了《新闻调查》栏目。新闻播出后,炒作进入到了白热化。

2008年3月13日,李国福死。

2008年4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调查》,“阜阳白宫”字眼正式登场。互联网炒作进入到了第五轮,把李国福定性为“白宫举报人”,“阜阳白宫”性质从此有了“犯罪嫌疑人”的办公场所色彩。

2008年6月24日,《红网-潇湘晨报》刊登《以正义接近阜阳白宫事件真相》一文,引发第六轮炒作。

2008年6月25日,《上海法治报》A02版刊登《以正义接近阜阳白宫事件真相》一文,在其副标题中使用了使“阜阳‘白宫’事件主角张治安等被停职”;从此,继“阜阳白宫”后,“阜阳白宫事件”字眼正式登台;并被赋予了“非正义”的色彩和象征。炒作由此进入到第六轮,即以“真相”和“正义”为主题的炒作由此展开。

2009年7月1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安徽阜阳白宫事件所涉书记买官后大肆卖官》一文,“阜阳白宫”再次被赋予了“买官卖官”的“交易场所”色彩和意义,并进入到了第七轮炒作。同日,《现代快报》刊登《安徽阜阳白宫事件所涉书记卖官续:买官者仍在任》一文相呼应。在4天后,即2009年7月19日,网络炒作被启动,第七轮炒作进入高潮阶段。

2009年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阜阳“白宫书记”案披露不公开审判遭质疑》,并在文中首次对案件定性为“这是一场迟来的审判”——即迟来的“正义”。炒作进入到第八轮,即以“迟来的审判”和“不公开审判遭质疑”为主线进行的炒作。

2010年2月8日18:50,中国新闻网发布《阜阳“白宫书记”一审被判死缓自称无罪要上诉》新闻,第八轮炒作论调基本以此为基础。更兼有“其同伙被判六年”。所有报道中,惟《珠江商报》报道使用的标题是:《张治安一审被判死缓》,副标题是《张治安受贿、报复陷害和汪成报复陷害案宣判》,其余媒体无一例外的使用了“阜阳白宫书记”字样。以此为基础,对案情追溯等等的炒作进入到第九轮。

2010年2月9日,“阜阳白宫”、“阜阳白宫事件”、“阜阳白宫书记”(后被改为“安徽白宫书记”)、“阜阳白宫案”等百度进科词条相继被创建。

2010年2月24日,反击妖魔化阜阳行动展开;反击的第一篇文章《阜阳白宫:一只看不见的手》于24日发出。但当日被删无数,未造成太大影响。

2010年2月25日,第二篇反击文章:《阜阳白宫案vs唐弢之子案:眼球经济下盛行的“诛连”之风》发表。反响依然不大。

2010年2月26日,炒作进入到了第十轮。注:此次炒作痕迹太过明显,统一稿件内容及标题,并且从网媒到平媒,步调惊人一致,这在中国的新闻史上应该算是奇事一件。标题和内容一律为《阜阳白宫案配角曝光原检察长成原书记整人工具》。同日各报及各媒体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评论等同时发出,如同日南方周末发表《解析安徽阜阳白宫书记案配角折射官场权力制衡》、《白宫书记的罪与罚》文章;搜狐网转发的《浙江在线-钱江晚报》上的文章《安徽“白宫书记”配角曝光政坛相互倾轧致案发》等等,使炒作由主角(已判死缓)转向“配角”。为进一步炒作铺垫(即准备再次炒作类似“买官者仍在任”之类的话题)。

2010年3月1日,平媒与网媒炒作升级,当日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解秘阜阳白宫案的配角们”这篇文章。同日,反击文章《阜阳白宫:标题党们最喜爱的标题》发布;

2010年3月3日,《阜阳白宫:标题党拿1000万人开涮的标题》发布;

2010年3月4日 ,网络上以《解秘阜阳白宫案的配角们》炒作停止。各大网站转载的文章及各论坛文章开始删除。

2010年3月6日,反击文章《阜阳白宫&唐弢之子:阜阳与唐弢,动了谁的奶酪》发布。论坛上及新闻上(尤其在搜索阜阳二字时的“阜阳相关新闻”栏)已经是正面文章。

2007年3月7日02:45,网易再次转发《华龙网-重庆晚报》文章《解秘阜阳白宫案的配角们》。但此次已经不再出现“阜阳白宫”图片,而是将重庆晚报刊登原文的文章置于文章上方,同时也没有被大范围的转载(注:没有被大范围的转载也与正在进行的两会有一定的关系)。

炒作的方式一般使用三种,但无一例外使用“阜阳白宫”,目的便于吸引人的眼球以及在搜索“关键词”时被收录:

A论坛上的BBS转载及在原标题基础之上进行的各式论调(如在阜阳吧以“阜阳颍泉人”却把阜阳颍泉区当成阜阳颖泉县并且在文末加一句“我是颖泉人感到耻辱”字样)

B 在博客上纷纷转载,相互“印证”并引发议论;

C 使用VIDEO视频网站,转载和引用各式报道,断章取义。

D 借助“当地人”的“见证”来佐证文章内容,引发读者的想像空间。

阜阳白宫演进始末,止于2010年3月7日上12:00

附:《战后国际关系原则》节选

作者:艾伦·杜勒斯(美国前央情报局局长)

美国要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播种下混乱的种子,应该在他们不知不觉中把他们有价值的东西换成赝品,并使他们相信这些假的东西。美国一定能在他们国内找到志同道合者以及帮手和盟友,这就能使那些世界上最不驯服的人民,一场接一场地演出自身灭亡及其自我意识不可逆转地完全消失的规模极其巨大的悲剧。

我们要在国家管理部门制造混乱,使人不易觉察地、但是积极而始终如一地鼓励官员们的恣意妄为和贪污受贿,把不讲原则、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奉为美德。

我们要(他们)嘲笑诚实和正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谁也不需要的愚蠢东西,成为过去时代的残余。要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变成“粗野、撒谎、酗酒和吸毒”的国家,要促使(他们)相互之间出于本能的猜疑,反复无常,民族主义和各族人民的相互敌视,首先是对本国人民的敌视和仇恨等等。

所有这些东西应该巧妙的和使人不易觉察的方式加以培养,使之开出鲜艳的花朵。只有少数人才能猜测到或者甚至懂得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我们将设法使这些人处于无能为力的地位,使他们成为大从嘲笑的对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诽谤和宣布他们为社会渣滓的方法。

美国应消除(他们)文学和艺术的社会本质,使(他们的)艺术家疏远它,使他们不想去描写和了解人民群众内部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文学、戏剧和电影都来表现和颂扬人的最中南海的情感: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支持和鼓励那些往人的意识里灌输崇拜暴力、色情和叛卖行为的思想,简言之,灌输崇拜各种不道德行为的思想的所谓艺术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8551.html

更多阅读

蒙牛致癌门:2012年乳业定局被破!

  从2004年起,中国乳业就进入了梦魇,这个恶性的轮回被很多业内外人士称为“三四年大事”,意思就是说中国乳业三到四年必然发生大的事件。作为有好几家乳业客户的营销战略咨询公司,我十分关注中国乳业的局势变化。     从亲历2004年

张亮:打造中国乳业的强势品牌

三年中,圣元完成了一个营销神话。2004年,销售额5亿元;2005年,8.5亿元;2006年,完成15亿元的目标。当年,在“阜阳奶粉事件”中圣元一下捐出100万元,成为最早捐赠以及捐款额最大的奶粉公司。借此,圣元一下子名声大噪,随后营销迅速跟上

2016重大事件回顾 近几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回顾

 “阜阳奶粉”事件  2004年4月前,大量营养素含量低下的劣质婴儿奶粉从郑州、合肥、蚌埠和阜阳批发市场流入阜阳农村销售点。安徽阜阳市发生189例婴儿患轻中度营养不良、12例婴儿死亡的恶性事件。  在阜阳个别市场及商家销售劣

高德占富丽华事件始末 “高德事件”冲击波

欧国峰 赖洪平市场风险大规模积聚和名人效应相叠加,注定将掀起波澜。种种迹象表明,由张卫星任总裁的北京高德颐合金银制品有限公司坐庄炒金爆仓,导致 400余名投资者损失逾千万元的事件(以下简称“高德黄金公司”、该事件简称“高

华山医院乳膏基质一号 降质还是降价 中国乳品企业的抉择

降!降!降!乳品价格一降再降。这是消费者乐见的事情呀,但我担心的是乳品降的不仅仅是价格,恐怕还有质量。 有人问,近年来乳品市场怎么老出事呀?还有人问,牛奶怎么越来越稀了,口味这么越来越差了?消费者是最不会说慌的,他们的感觉恰恰说明近年来

声明:《阜阳白宫大事记来源始末 阜阳白宫事件》为网友拼搏奋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