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六卿 晋国六卿人才辈出
『为战国三家分晋,在此理清韩、赵、魏三家的来龙去脉』
韩氏
晋穆侯
曲沃桓叔
韩万
姓 姬
氏 韩
时代 春秋
国家 晋国
身份 韩氏宗主
父 曲沃桓叔
子女 赇伯
韩万(?-?),姬姓,韩氏,名万[1],谥号武。他是曲沃桓叔的儿子,曲沃莊伯的弟弟[2][3][4]。战国七雄的韩国的先祖。
伐翼[编辑]
前709年春季,曲沃武公进攻翼城,军队驻扎在陉庭(今山西翼城西南),韩万为御戎,梁弘为车右。曲沃的军队在汾水边的低洼地追赶晋哀侯,晋哀侯的骖马被树木绊住而停了下来。夜里,晋哀侯和栾共叔被俘。[5]同年,曲沃武公派韩万杀死了被俘的晋哀侯。
造父
造父,嬴姓,伯益的后代,蜚廉五世孙,中国历史上著名善御者。赵国的祖先,是颛顼、少昊的后代,将盗骊、骅骝、绿耳等宝马献给周穆王。周穆王让他驾车,西巡狩,见西王母,周穆王乐而忘归。后来,徐偃王反周,周穆王日驰千里马,大破徐偃王。于是将赵城赐给造父,从此造父为赵氏。
赵衰
赵衰
姓 嬴姓
氏 赵氏
名 衰
字 子餘
别名 趙成子
谥号 成季
时代 春秋时期
国家 晋国
身份 晋国趙氏家主
官位 晉國中軍佐
逝世日期 公元前622年
正妻 趙姬(晉文公之女)
妾 叔隗
子女 赵盾、趙同、趙括、趙嬰齊
趙衰(?-公元前622年),即趙成子,字子馀,亦稱成季,孟子馀,春秋時期的晉國晉文公大夫,造父的後代,他的祖父趙夙為晉献公將軍,替晉獻公征討霍國。趙夙生趙共孟,趙共孟生趙衰。
晉文公把他女兒趙姬給了趙衰為妻[1],生了趙同、趙括(并非“紙上談兵”的趙括)、趙嬰齊三個兒子。
趙衰爲了侍奉還是侍奉獻公的幾位公子進行了一課占卜,結果都不吉利。占卜到侍奉公子重耳時,結果吉利,他就去侍奉重耳。重耳由於驪姬之亂逃亡到在狄的翟,趙衰做隨從。翟人討伐廧咎如,得到兩個女子。翟君把年少的女子季隗給重耳為妻,年長的女子叔隗給趙衰為妻,生了趙盾。趙衰跟隨重耳在外逃亡,共計十九年,才得以返回晉國。晉文公所以能返回並且成爲霸主,大多是趙衰的計策。在逃亡到秦時,趙衰在席間吟了《黍苗》詩,讓秦穆公知道公子重耳想儘快回晉國。重耳回到晉國當上國君後,是為晉文公,趙衰做原大夫,住在原城,主持國家政事。
晉文公即位後趙衰仍在出謀獻策。文公即位第二年(公元前635年)的春天,周襄王因弟弟王子帶發難逃到鄭國居住,於是來向晉國告急。晉國剛剛安定,想派軍隊去,又擔心國內發生動亂,當時秦國軍隊駐扎在黃河邊,將要護送周王回京。趙衰便對文公說:“要想成爲霸主,不如護送周王回京、尊敬周王。周、晉是同一個姓,晉國不搶先護送周王回京,而落在秦國後邊,就無法在天下發號施令。今天尊敬周王是晉稱霸的資本。”三月甲辰日,晉國就派兵到了陽樊,包圍了溫,護送周襄王到了周都。四月,晉殺死了襄王的弟弟王子帶。周襄王把河內、陽樊地賜給了晉國。
趙衰回到晉國以後,在晉國的原配妻子堅決要求把他在翟娶的妻子迎接回來,並且讓翟妻的兒子趙盾做正宗繼承人,而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居下位侍奉他[2]。晉襄公六年(公元前622年),趙衰去世,他的諡號是成季。趙衰的兒子趙盾便繼承父親當上了晉國的重臣。
魏氏
遠祖始於春秋時期,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代畢萬為晉國大夫,後封於魏(今山西省芮城北),子孙遂以封地命氏。姓氏合一后,以魏为姓氏。后裔魏斯建魏国。
畢公高
毕公高,姬姓,名高,周朝初年重臣。先后辅佐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史记》载毕公高与周王同姓,周武王把毕公高封到毕地(今陕西西安西南),為畢國始祖,《左传》称毕公高是周文王的儿子,东汉学者马融称毕公高是周文王的庶子。毕公高是晋国大夫毕万的祖先,也就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的始祖。
畢萬
畢萬,姬姓,毕氏,周文王庶子毕公高的后裔,春秋時期晋国的大夫。
畢萬在晉獻公之下任事。晉獻公十六年,晉國以「趙夙為御,畢萬為右」,攻滅了小國霍國、耿國、古魏國,晉獻公把魏(今山西芮城县附近)封給畢萬,並封他為大夫。
晉獻公去世後,四子爭立為國君,引發內亂。畢萬生芒季,芒季子魏犨跟随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是五贤之一,返国后继承魏氏。
后代[编辑]
毕万之孙因跟随晉公子重耳流亡有功,被封为大夫,称魏武子。前445年的三家分晋事件中,魏武子後裔魏文侯得周天子敕命,立为诸侯,建立魏国,晉國滅亡。
魏犨
别称 魏武子
姓 姬
氏 畢、魏
名 犨
谥号 武
国家 鲁国
官位 晋国大夫
父 芒季
子女 魏颗、魏悼子、魏锜
魏武子(生卒年不详)。姬姓,魏氏,名犨,谥武,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是辅佐晋文公称霸的“五贤士”之一,芒季子,毕万孙,以勇力闻世。
生平[编辑]
魏犨曾追随公子重耳出亡19年。后晋文公逃亡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其为大夫。城濮之战中,堵截楚国败兵,给予楚军极大杀伤。曾在一次与曹国战争中违抗命令,擅自进攻僖负羁并烧了僖负羁的家,而且在进攻的过程中受了重伤。让晋文公很不高兴,想下令杀了他,但由于他在紧急时刻表现出身体的强健,所以晋文公觉得他还可以继续打仗,才免去他的死罪。由于魏犨只是一介武夫虽然是晋文公手下主要将领,并没有得到晋文公太大的重用,直到他的子孙到晋悼公才得到重用,从而成为晋国的六大家族之一,为魏斯将来三分晋国打下基础。
中行氏 智氏
夏朝之时,夏天子少康迁徙往原(国)(国在远古时代为部落的意思)。
周文王十六子原伯受封原国,原国为晋国所灭后,后人以国为氏。
荀息(?-前651年),名黯,字息,本为原氏,稱原氏黯、荀叔,翼城縣息城人,春秋時代晉國大夫。晉武公滅翼國後,任武公大夫。晉武公滅荀國(今山西襄汾縣荀董村)後,以荀國舊地賞賜原氏為邑,原氏從此以荀氏。
假道滅虢[编辑]
晉武公逝世後,其子詭諸繼位,為獻公。當時,地處黃河南北的虢國(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是晉國向中原發展的首要障礙。晉獻公遂下決心滅虢,但滅虢又必須經過南部邊境的另一小國虞國(今山西平陸縣),而虞、虢兩國唇齒相依,關係又十分密切,晉獻公為此而作難。荀息當即獻計,請晉獻公可用北屈的良馬、垂棘的玉璧,獻給虞君,假道虞國而伐虢。
獻公十九年(前658年)任命里克、荀息率兵通過虞國,並會同虞軍,向虢國挺進,攻下虢國的下陽(今山西平陸縣東北)。獻公二十二年,晉國再次借道虞而伐虢,滅掉虢國,虢公逃往周地。晉師於返回晉國的途中,乘虞國毫無戒備,發起襲擊,滅掉虞國。晉獻公從策劃出兵,到借道滅亡虢國和虞國,前後用了約5年時間。荀息因滅虢襲虞有功,為獻公所重用。
驪姬之亂[编辑]
獻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晉獻公聽信寵妃驪姬的讒言,逼死太子申生,逼走了重耳和夷吾,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太子,並任命荀息為太傅,輔佐年幼的奚齊[1]。九月,晉獻公於病榻前拜荀息為相國,主持國政。
晉獻公病逝,荀息立年奚齊為國君。當時朝中大臣以里克和丕鄭兩位大夫為首,多數人反對擁立奚齊。里克借舉行獻公治喪儀式之機,刺殺奚齊。荀息遂立奚齊之異母弟卓子(驪姬之妹少姬所生)為國君。
里克、丕鄭在晉大夫騅遄和屠岸夷等人的幫助下,聯合發動家兵攻入宮廷,殺死卓子和驪姬,荀息深感有負於獻公,遂自殺。[2]
逝遨
氏 荀
时代 春秋时期
身份 晋国大夫
子女 荀林父、荀首
逝敖(?-?),姓不详,荀氏。他的儿子荀林父在晋景公时为中军将,是中行氏的祖先。
幼子荀首是智氏的祖先。
荀林父
氏 荀、中行
名 林父
谥号 桓
时代 春秋时期
身份 晋国上军将
晋国中军佐
父 逝敖
子女 荀庚
荀林父(?-?),姓不详,荀氏,名林父,因曾任中行之将,以官为氏,别为中行氏,谥桓,又称荀伯[1]、荀桓子[2]、中行伯、中行桓子[3]、中行林父,是逝敖的【】长子[4],知氏始祖荀首的哥哥。晋国中军将。
仕晉時期[编辑]
勸阻不成[编辑]
晉文公三年(前633年),其擔任晉文公的御戎出兵解宋之圍。晉文公四年(前632年),晉文公出三支軍隊以抵禦狄,荀林父將中行、屠擊將右行、先蔑將左行,從此以中行為氏。其後任上軍佐、中軍佐,至晉景公時出任中軍元帥,主持國政。
公元前620年,晉襄公死後,晉人討論立嗣君,都主張立年長的,派先蔑出使到秦國迎接公子雍。後因襄公夫人穆贏大鬧朝廷指責朝臣:「舍適嗣不立,而外求君」,執政大臣趙盾等人就背棄先蔑而立了太子夷臯,是為晉靈公,引發秦晉令狐之戰。晉以箕鄭居守、趙盾將中軍、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軍、先蔑將下軍、先都佐之,敗秦於令狐。次日,先蔑和士會逃亡到秦国。
先蔑出使秦國的時候,荀林父曾勸阻他,說:「夫人和太子還在,反而到外邊去求國君,這一定是行不通的,您不如藉口生病而辭謝不去,免得禍患降臨到身上。在一起做官就是同僚,我既曾經和你是同僚,豈敢不盡我的心意呢?」先蔑沒有聽從。等到先蔑逃亡出國,荀林父將他的妻子兒子和器用財貨全部送到秦國,說:「這是爲了同僚的緣故。」
慘遭戰敗[编辑]
晉成公七年(前600年),晉與楚爭強,荀林父率師伐陳,以救鄭,擊敗楚師。晉景公三年(前597年),荀林父任中軍元帥,執掌國政,率師與楚進行邲(今河南滎陽東北)之戰(即邲之战)。
荀林父統兵救鄭,到黃河,瞭解到鄭已和楚講和,就想回師,而將領之間意見分歧,中軍副將先縠擅自率所部渡河,荀林父不得已,被迫令全軍盡渡,駐軍於邲。楚軍由楚莊王親自統領,莊王起初無意與晉決戰,後採納伍參的意見,認爲荀林父新主中軍,號令不行,他的副手先彀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他們的三個統帥,也各自主張,因此打起仗來,晉軍必敗。莊王遂命孫叔敖揮軍北上,與晉軍對抗。
此時,晉將魏錡求為大夫未成,趙旃求為卿未成,便擅自向楚軍請戰,希望能造成晉軍的失敗。此時楚軍中亦有和戰的爭議,楚莊王採納伍參的意見,決定與晉軍決戰,並採納令尹孫叔敖的意見突襲晉軍。
孫叔敖見晉軍來挑戰,決意先發制人,命左、中、右三軍及楚王親兵布好陣式,掩襲晉軍。荀林父不意楚大軍迫近,驚慌失措,下令晉軍渡河後退,擊鼓宣佈說:「先渡河者有賞。」中軍、下軍爭相上船,先上船的用力亂砍攀登船舷的人的手指,船中的斷指多得可以用手捧起來。晉上軍因主帥士會早有準備,在敖山設伏應敵,得以不敗。楚莊王由此開始建立了自己的霸權,被列為春秋五霸之一。
重任原職[编辑]
荀林父在這次大戰中指揮不力,未能說服主要將領服從他的意圖,也未能約束全軍統一行動,失敗慘重。晉師回國之後,荀林父請求處自己以死罪。晉景公打算答應,士渥濁(士貞子、士伯)勸諫說:「不行,城濮一戰,晉軍三天吃著楚軍留下的糧食,文公還面有憂色,左右問有了喜事爲什麽還憂愁?文公說是因爲楚國的子玉還在。等到楚國殺了子玉,文公才喜形於色,說:『沒有人能再來害我了。』這是晉國的再次勝利,也是楚國的再次失敗;楚國由此兩世不能強盛。現在上天懲戒晉國,如果殺了林父以增加楚國的勝利,恐怕會好久使我們不能強盛吧!林父事奉國君,進,想著竭盡忠誠;退,想著彌補過錯,是國家的長城,怎麽能殺他呢?他的戰敗,如同日月之蝕,哪裡會損害它的光明!」晉侯於是讓荀林父官復原位。此為「困獸猶鬥」之典故。
連續獲勝[编辑]
其後荀林父接受教訓,注意要使全軍貫徹一個明確的軍事意圖。他又指揮了一次示威性的伐鄭,目的是威脅鄭國脫離與楚國的同盟,與晉國重修舊好,晉軍很出色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晉景公六年(前594年),荀林父率師攻滅赤狄的潞氏(現今山西省潞城東北方)。因此戰功,晉景公賞賜他狄國臣屬一千家,也賞士貞子晉國的瓜衍並且對他說:「寡人得到狄國的土地是你的功勞,要不是你的勸諫,寡人已失去荀林父了。」
荀首
别称 知季、知庄子
氏 荀、知
谥号 庄
时代 春秋
国家 晋国
身份 知氏宗主
父 逝敖
子女 荀罃
荀首(?-?),姓不详,荀氏,名首,因被封于知,以邑为氏,别为知氏,谥庄,又称知季、知庄子。逝敖幼子,荀林父之弟。
前597年,邲之战之時,他担任下軍大夫,与兄长荀林父共同参战,在楚軍压倒的軍力前,晋軍崩溃,他的儿子荀罃被楚国俘虜。荀首俘虏了公子榖臣、射杀连尹襄老。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晋军大败之局。前588年,荀首提出楚共王異母兄弟公子榖臣交換自己的儿子荀罃,共王同意了。智罃回国之前謁見共王。先縠败亡,荀首为下军将,累迁至中军佐。前583年,荀首去世,荀罃继承为智氏家主。他的谥号为庄,史称智庄子、知庄子。
范氏
杜伯(-前785年),中国西周政治人物,杜氏。周宣王的大臣,尧之子丹朱的后裔。周宣王听说有女子危害周朝江山,把很多妇女、女婴都杀死了。杜伯劝谏,周宣王不听,杀死了杜伯,其子隰叔逃到晋国,作为晋国的士师,為晉卿士氏(即范氏)的始祖。周宣王后来梦见杜伯射杀自己,得病而死。
士蔿
姓 祁
氏 士
名 蔿
字 子與
时代 春秋
国家 晉國
身份 晉國士師
官位 大司空
父 隰叔
子女 士成伯士缺、士縠
士蔿(生卒年不詳),中国春秋時期晋国政治人物。祁姓、士氏、諱蔿、字子與。士氏之祖。在晋武公、晋献公手下为官,奠定了晉國發展的基礎。
晋公室桓庄之族(曲沃桓叔、曲沃庄伯之后)威脅国君的权力,士蒍為帮助晋献公清除桓庄之族,提出先消滅桓、莊之族中最強大的富子,然後再解決其它的公子公孫。前667年,士蔿先是離間富子,然後利用桓莊之族來消滅富子。明年,士蔿又離間另一較強大的遊氏,遊氏二子被殺。前669年,士蔿迫使群公子盡殺游氏之族,他又在聚地築城,請桓、莊之族的子孫都居住到聚邑來。冬季時,晉獻公出兵包圍聚邑,將桓莊之族全部消滅[1][2][3][4]。献公任命他为大司空,負責修築絳城,成為新的國都[5]。
公子重耳、公子夷吾势力壯大,士蔿叹道:“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因此致仕。
士会(?-?),祁姓、士氏,名会,因被封于随、范,以邑为氏,别为范氏,谥武,又被称为士季,随会,随季,范子,范会,武季,随武子,范武子。是士蔿之孙,成伯缺之子,春秋晋国中军将、太傅。
趙氏[编辑]
趙夙
共孟
趙成子趙衰 前636年──前622年
趙宣子趙盾 前621年──前601年
趙莊子趙朔 前600年──前597年
趙文子趙武 前583年──前541年
趙景叔趙成 前540年──前518年
趙簡子趙鞅 前517年──前476年
趙襄子趙無恤 前475年──前425年
趙桓子趙嘉 前424年──前424年
趙獻子趙浣 前423年──前409年
韓氏[编辑]
韓武子韓萬
韓賕伯
韓定伯韓簡 ?-前645年以後
韓舆
韓獻子韓厥 ?-前564年以後
韓宣子韓起 ?-前514年
韓貞子韓須 前513年-?
韓簡子韓不信 ?-前497年以後
韓莊子韓庚
韓康子韓虎 ?-前425年
韓武子韓啟章 前424年-前409年
魏氏[编辑]
畢公高。。。
畢萬。。。
魏武子魏犨 ?─前594年以後
魏悼子
魏昭子魏絳 ?─前550年以後
魏獻子魏荼 ?─前509年以後
魏簡子魏取 ?─前509年
魏襄子魏侈 前508年─前482年以後
魏桓子魏駒 ?─前446年
知氏[编辑]
前453年敗亡。
知莊子荀首 ?—?
知武子荀罃 ?—前560年
知悼子知盈 前559年-前532年
知文子知躒 前531年-前493年
知宣子知申 ?—?
知襄子知瑤 ?—前453年
范氏[编辑]
前593年成立,前490年敗亡。
范武子士會 前593年—?年
范文子士燮 ?—前575年
范宣子士匄 前574年—前547年
范獻子士鞅 前546年—?年
范昭子士吉射 ?—前490年
中行氏[编辑]
前632年成立,前490年敗亡。
中行桓子荀林父 前632年-前593年
中行宣子荀庚 前592年-前576年
中行獻子荀偃 前575年-前554年
中行穆子荀吳 前553年-?
中行文子荀寅 ?—前490年
更多阅读
宋词鹧鸪天 《为卿赋尽鹧鸪天》晏几道体 为卿一赋鹧鸪天
【鹧鸪天】《为卿赋尽鹧鸪天》(晏几道体)(藏头、尾、十六故事、十六唱)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编号:0000-01-11-08-01-17-01-00000】文伴君归(一唱)【白蛇传】《白蛇许仙》春意枝头云彩端,为卿一唱鹧鸪天。西湖翠
河北梆子l《打金枝》 韩俊卿河北梆子打金枝
河北梆子《打金枝》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六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
古代三公九卿与三省六部 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制
2009年01月27日9:49 来源:百度知道三 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军事、特指骑兵)、司徒(丞相之职)、司空(御史)。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
中國古代六部九卿 中国古代六部
六部 六部,從隋唐開始,中央行政機構中,吏、戶、禮、兵、刑、工各部的總稱。其職務在秦漢時本為九卿所分掌,魏晉以後,尚書分曹治事,曹漸變為部,隋唐始確定以六部為尚書省的組成部分。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禮》的六官,秦漢
刘长卿状元及第考 状元三及第
刘长卿为中唐著名诗人,在五言律诗方面最有成就,有"五言长城"之目。刘长卿进士及第之年,最早见于姚合《极玄集》卷下,谓"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虽未说"及第",但以同书其他进士及第者例之,此处"进士"即指进士及第。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