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
蔑——新华字典上的解释是劈成条的竹子。顾名思义,把蔑条编制成各类生活用品及生产用具的匠人称为篾匠,也可以称作竹匠,在中国,这是一行古老的职业。
历史记载,2000多年前战国时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用竹子编成的“竹笼”装上大量的鹅卵石投入岷江中,筑成了一条一百多丈的大堤,遏制了水势,把江水导入正流,这条“竹笼”修成的堤就叫“百丈堤”,是实实在在的“实事工程”,造福了一方百姓,这是我所看到的有关编织竹制品实用的较早记录。
随着历史的发展,竹子的用途更加广泛,制作技术也更臻完善。篾匠有一套专门的工具,如锯子 、凿子、刨子、剪子、钳子、刮刀、砂纸等,最主要的二件工具是“蔑刀”和“度蔑齿”,前者背厚刃薄而利,后者形如小刀,头上有一小圆凹槽,能起到导引篾条穿插编织的作用。
由于篾条柔软,必须要用竹子来作骨架,方能以架为基础进行编织,所以,扎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劈蔑更是个细致活,技术要求很高,没有数年的道行是劈不来的,蔑条不是中途断了,便是厚薄不匀,一般由师傅亲自操作。
篾条又分篾青和篾黄,篾青是竹子的表皮,相对于篾黄而言,质地更光滑细腻坚韧,篾黄可以劈几层,而篾青只得一层,常常用来编织蔑席,上世纪70年代,家中买过一张蔑席,托人拿到工厂的浴室里用热水浸烫,据说可防虫蛀。夏季高卧席上阴凉滑爽,直到后来乔迁新居,才心有不舍的扔掉。
除编蔑席外,篾匠还会编扎竹榻、竹靠椅、竹躺椅、竹匾、竹丝畚箕、竹箩头、竹篮等用品供人们选购,以前上市场买菜,人人挎着一只竹篮,说起来也是旧时的一道风景。如今买菜换成了塑料袋,虽然方便,但是用后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他的竹制用品也几乎都有了替代物品,所以这个行业到如今已是萎缩得几乎不见了踪影,别说80后、90后没有见过篾匠,就是70后恐怕也不太知道这个行当了。
虽然行当渐渐地消失了,“篾匠”无处可“觅”了,但是,对于老无锡有着深厚感情的市民们是不会轻易忘记无锡的昨天的,记得老北门莲蓉桥堍有条竹场巷,岸上垛着成堆的毛竹,沿河放着成片的竹排,这些记忆和“竹场巷”的地名一起记录着竹行当时的盛况。
对着渐行渐远的篾匠师傅背影,我要由衷的对他们说一声: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