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嬴稷三 嬴稷的王后

嬴稷的“人质时代”

据史书上记载,嬴稷曾经到燕国做人质,史书上没有记载嬴稷是什么时间和为什么被送到燕国当人质的。

如果说嬴稷是在秦惠文王时代被送到燕国做人质的话,这表明赢驷的目的是为了联合燕国,而联合燕国的目的只有针对齐国。燕国和齐国接壤,齐国和秦国是当时强国,赢驷无时无刻不在为攻打齐国而努力,所以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另一个国家,以使燕齐两个相互接壤的国家相互攻伐。其实,嬴稷不是赢驷拉拢燕国的第一个工具。之前,赢驷曾经为了拉拢燕国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燕国的太子作妻子。

还有另一种说法:嬴稷是在秦武王时代被送到燕国的,在秦武王嬴当还是太子的时候,嬴稷可能对嬴荡的王储之位有很大的威胁,这使得嬴荡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他在登上王位不久就将嬴稷送到燕国去当人质,以解除嬴稷对自己的威胁,也是对嬴稷的一种报复。

但是后者明显站不住脚,因为嬴荡即位后,嬴稷对自己的威胁已经消失,如果嬴荡厌恶嬴稷,可能就不是是将他送到他国做人质那么简单了。因为后来的事实表明,嬴荡是一个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的,所以嬴荡一继位,便将张仪赶走。除了对张仪天生的厌恶外,也有其对连横政策并不感冒的因素存在。如果说嬴荡即位后为了要联合燕国,削弱齐国,这个推理也站不住脚。秦武王时代,秦国的焦点还是在三晋以及周王室的领地。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嬴荡将齐国纳入了自己近期的侵略计划。所以最可能的结论是,嬴稷是在秦惠文王时代被送到燕国作人质,目的是联合燕国,对抗齐国。

事情可能是这样:燕王姬哙禅让之后,齐军攻入了燕国,燕国几乎灭亡,齐军占领燕国之后不久,姬哙、子之相继被杀,赵武灵王赵雍从韩国将姬哙与秦惠文王女儿易王后所生的儿子姬职护送回燕国继承燕王王位。但是这一举动遭到了燕国太子姬平的反对。于是姬平随即对姬职发起进攻。在战争中,易王后为了支持自己的儿子姬职,就向自己的父亲赢驷求援,请求赢驷发兵支援姬职。赢驷为了支持自己的女儿和孙子,于是联合魏国的军队一起想燕国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最后联军将姬平的军队击溃,姬平被杀,赢驷成功扶植姬职为燕王。姬职继位后立刻与秦国联合,为了巩固秦燕联盟,赢驷便将嬴稷送到燕国做人质。

秦昭襄王嬴稷(三) 嬴稷的王后

我们无法找到嬴稷曾得到过赢驷宠爱的证据。种种史料证明,与自己同父同母的弟弟嬴芾相比,嬴稷也不是芈八子最喜欢的儿子。我们也无法知道其中的原委了。至少可以推算,嬴稷至少在燕国作了三年以上的人质。在此时,嬴稷对自己的未来可能没有抱什么希望,因为当时父亲赢驷已经立了哥哥嬴荡为太子,哥哥嬴荡身强体壮,正值壮年。而自己的母亲更喜欢自己的弟弟嬴芾。所以,嬴稷对自己在未来能登上秦国最高权力之位的结果恐怕是想都没有想过的。

但是命运总是难以揣测。公元前311年,在秦楚蓝田关大战后不久,赢驷便去世。他的儿子嬴荡继承秦王位,史称“秦武王”、“秦武烈王”或者“秦悼武王”这一年,嬴稷13岁。

秦武王嬴荡出生于公元前329年,是秦惠文王赢驷和魏国王室女子(史称秦惠文后)所生,据说,嬴荡从小英武果断,十分得到赢驷的喜欢。嬴荡继位时,韩、魏、齐、楚、越五国都派出了使者到秦国参加他的继位大典。在秦武王继位不久,蜀国的首领便发动叛乱,秦国派往蜀国的一个官员壮杀死了蜀侯,拥兵自重,还向秦国讨封。

蜀国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蜀族在现今四川建立的国家。开明五世之前,蜀国的都城建于广都樊乡(即今天的双流县)。到了开明九世建都于成都。开明十二世时“五丁力士”开辟了石牛道,打通了从蜀国至秦国的道路。

为了兼并蜀国,公元前316年,赢驷启用司马错征讨蜀国。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秦国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据说他是汉朝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八世祖。当时,巴国和蜀国相互攻伐,赢驷想趁机征讨蜀国,张仪认为此时秦国的应该进攻韩国。但是司马错认为如果此时秦国进攻韩国,会引来东方各国的攻击,不如改变策略进攻蜀国,这样就会使秦国的土地人口大大增加,也增强秦国的势力,减轻了秦国南方的压力,还可以利用蜀道进攻南边的楚国。最后赢驷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

同年秋,司马错奉命与张仪、都尉墨等率数万秦军从石牛道征讨蜀国,秦军和蜀军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镇)进行激战,蜀军大败,蜀王逃到了武阴(今彭山东),到了冬季,秦军完全占领了蜀国,蜀国灭亡。之后,司马错又趁势进攻巴国和苴国。

巴国最早建立在夏王朝前期,巴国的都城为江州,今天重庆市渝中区。巴国的立国始于西周立国后,西周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其中一个首领叫巴子被分封到了今天重庆市渝中地区。所以叫巴子国,通常简称巴国。巴国发展到最鼎盛的时期,其地域大致在重庆全境,北到陕南的汉水上游,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

春秋时期,巴国竭力扩张其势力范围,东渡汉水,与邓国相争,又同楚国缔结军事联盟,扫荡江汉小国,北进中原。此次司马错、张仪率领秦军全歼巴军主力,还把巴国国王俘虏,自此建立了800多年的巴国灭亡。

苴国是西南地区的一个国家,位置在今天四川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一代。公元前368年,蜀王分封弟弟葭萌到此,葭萌在此建立了苴国,国都在费城。

也是在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领秦军在吞并了蜀国、巴国后,又毫不费力消灭了苴国。秦灭巴蜀苴三国后,秦国在这些地方推行民族自治政策,将原来的蜀王降为蜀侯,赢驷还派陈仕到蜀国担任蜀侯。

但是令赢驷没有想到的是,陈仕依靠蜀地地势之利,拥兵自重,在自己晚年向秦国讨封。赢驷还没有来得及解决蜀国之乱,就已经去世。

嬴荡继位之后,立刻任命司马错为将,统率秦军征讨蜀地,司马错对蜀地十分了解,很快平定了蜀地的叛乱。

除了平定内乱,嬴荡还拿张仪和魏章开刀。在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死后的第二年,嬴荡就将对秦国居功甚伟的张仪、位高权重的魏章赶出秦国。当时的张仪在中国已经是天下闻名,他离秦入魏、二入楚国,纵横捭阖,拆散六国合纵,平灭巴蜀等等;至于魏章,在史书中也称其为“庶长章”,他是魏国人,生卒年月不详,他在丹阳之战和蓝田之战中率领秦军击败楚军。功劳不可谓不大。关键在于张仪和魏章的身份,他人都是客卿,而非秦人,正是他们的活跃,以至于秦国的政治一直有这些客卿掌控,嬴疾等一批宗族势力只能屈居客卿之后。没有资料显示嬴荡和张仪有什么矛盾,可能是尚武的嬴荡对张仪这种以舌头换取官爵的游学士子极为反感。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可以想见,在秦孝公和秦惠文王的不懈努力下,商君之法已经成功渗透到了每一个秦人的骨髓之中,因为拒绝以舌头换取官爵的游学士子和游侠是秦法所禁止的,加上嬴荡好战斗狠,这是继承了秦法“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精神,这也表示这位君王继位之后会很好的维护商君之法,所以小说家对于秦武王继位后会坏法毁法的看法纯属臆想。

公元前309年,赢荡效仿山东六国的政治制度,设立了“丞相”一职,并分别任命甘茂和赢疾为左、右丞相。

秦武王嬴荡一直没有忘记向山东六国进行扩张,有一件事情一直萦绕在嬴荡的脑子里。

早在秦惠文王时代,张仪向赢驷献计:秦军要想东进中原,那就先取韩国军事重镇、周都洛阳的门户——宜阳(今天河南洛阳以西25公里处,当时属于韩国的领土),以宜阳为跳板,控制东西二周的领地和周天子,以夺取象征权力的九鼎,挟天子而令诸侯,建立中原霸主之业。但当时赢驷忙着去征服巴蜀,使得这个计划搁浅。到了秦武王时代,秦国终于有实力实行这个计划,原因有二:一是秦军已经足够强大;二是韩国和楚国的联盟并不稳固。

公元前308年,韩国的丞相南公揭去世,嬴荡对韩国施加压力,使右丞相嬴疾作了韩国的丞相。这样使得秦国的势力向韩国高层进行渗透,为夺取宜阳做准备。这年的秋季,嬴荡派左丞相甘茂率领秦军数万进攻宜阳。

甘茂是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人,在进入秦国之前,甘茂游学天下,向诸位思想家求学,可以说甘茂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才。在秦惠文王时代,他就被张仪推荐给赢驷。公元前312,甘茂助左庶长魏章平定了汉中。后来他和司马错一起率兵平定蜀乱。此次,秦武王然他率军进攻宜阳,行前甘茂知道秦国朝堂上对秦军进攻宜阳计划充满了顾虑。为了坚定使嬴荡的信心,于是他便与嬴荡在息壤(今陕西咸阳东郊)订立盟约,内容大约是无论到了什么时候,秦王必须全力支持自己进攻宜阳。甘茂率领秦军一路东进,直抵宜阳。

宜阳是韩西的军事重地,城防坚固,秦军屡攻不下,双方相持到了公元前307年初。时间一久,嬴疾等人就劝嬴荡停止对宜阳进攻。好在嬴荡对进攻宜阳的计划是坚定不移。但是甘茂知道,如果战斗再无限拖延下去,秦王也会动摇。于是他拿出了自己的财产犒劳三军,以激励战力。秦军奋勇作战,在公元前307年春占领了宜阳,杀死了韩军六万人。甘茂还趁势攻取了韩国的武遂。自此,秦国通向洛阳的道路打开。嬴荡兴奋之极,他亲率宠将任鄙、孟贲精兵强将大举进攻洛阳。周赧王姬延知道周朝军队无力抵御秦军,只好出迎秦王。这一刻,秦国达到了建国以来几百年最辉煌的时刻。

赢荡进入洛阳后就直奔周室太庙,目的就是去看看放在那里的九个铜鼎。那九个宝鼎一字排列在殿堂之内。这九鼎原来是大禹时收取天下九州的贡金铸成,每鼎代表一州,共有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九州,鼎上铭刻着本州山川人物、土地贡赋之数。赢荡对九个铜鼎逐个审视,看到雍州鼎时,对众臣说:“这鼎有人举过吗?”守鼎人回答:“自从有鼎以来,没有听说也没有人见过举鼎,这鼎重达千钧,谁能举得起!”赢荡问自己的宠臣任鄙、孟贲二人:“你们能举起吗?”任鄙知道赢荡的性格,所以婉言辞谢:“臣只能举百钧之物。这鼎重千钧,臣不能胜任。”孟贲伸出两臂走到鼎前,说:“让臣试试,若举不起来,不要怪罪。”说罢,紧束腰带,挽起双袖,手抓两个鼎耳,大喝一声,只见鼎离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孟贲感到一阵晕眩,站立不住,幸被左右拉住,没有倒在地上。赢荡看了大笑道:“你能把鼎举高地面,寡人还不如你吗?”任鄙劝道:“大王万乘之躯,不要轻易试力”。赢荡固执不听,卸下锦袍玉带,束紧腰带,大踏步上前,任鄙拉着赢荡苦苦劝阻,赢荡生气地说:“你不能举,还不愿意寡人举吗?”任鄙不敢再劝。赢荡伸手抓住鼎耳,心想:“孟贲只能举起地面,我举起后应移动几步,才能显出高低”。于是,深吸一口气,使出全身力气,鼎被举起半尺,赢荡接着移动左脚,不料右脚独力难支,身子一歪,鼎落地面,正砸到右脚上,赢荡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众人慌忙上前,把鼎搬开,只见赢荡右脚足骨被压碎,鲜血流了一滩。等到太医赶来,赢荡已昏迷不省人事,仍然自言自语;“心愿已了,虽死无恨。”当天夜里,赢荡重伤而死,享年23岁。这一年,嬴稷时年17岁。

秦武王举鼎而死,将正处在上升阶段的秦国退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但也使嬴稷的命运为之一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9260.html

更多阅读

《通鉴》拾零之二------齐襄王的剽窃艺术 拾零

前一段时间,学术腐败之风盛行,其中剽窃之事尤多,同行之间,同事之间,甚至还有导师剽窃研究生的,为人所不齿,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在过去,领导要是剽窃了小科员的,就得另说,没准还剽窃出团结,剽窃出效益,用时下的话说,剽窃出正能量来。据《

王氏族谱(三槐堂) 王氏家谱查询

王氏族谱(三槐堂)王氏族谱初修纪略盖闻百世不泯有益于史乘者谱也明其本之所自出尊尊也别其支之所由分亲亲也尊尊亲亲之道尽而族之大本立矣吾始祖振环公由明从苏之阊门分立盐渎卜筑浮图栉风沐雨之劳方释田凿井之计是谋忠厚浑朴累业相

王刚第三任妻子与四岁儿子近照曝光组图 王刚近照

近日,知名博主长春国贸曝光了王刚第三任妻子与四周岁儿子的近照,引来众人转发。据长春国贸介绍,王刚儿子名叫丁丁,如今已四周岁了,在幼儿园上中班。图为王刚一家三口。(来源:长春国贸)在娱乐圈,有许多子承父业的例子。问到是否希望自己儿子将

被逐渐蚕食的秦庄襄王陵 秦庄襄王墓

先不说什么,先看看昨天拍的一组照片。这是陵墓南面。陵墓东边。土中发现的古瓦。陵墓北面唯一可以上去的路。上去的途中由南向北看,完全已经是建筑工地,挖的乱七八糟。陵墓周围施工产生的土方已经堆的和陵墓高度齐平了。

《资治通鉴》管窥5 田单与齐襄王 续资治通鉴

田单与齐襄王齐湣王死后,齐襄王匆忙即位。在乐毅的连续进攻下,除莒与即墨两城之外,其余齐地均被燕军占领,齐国岌岌可危。齐襄王仓皇逃入城阳山中。临淄市掾田单,从临淄逃出来后,受众将推举,担任莒、即墨二城的守卫。田单是一个足智多谋、

声明:《秦昭襄王嬴稷三 嬴稷的王后》为网友地獄男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