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份“课前三分钟”训练方案。具体如下:
一、训练的理论基础
(1)提倡共同参与性。“课前三分钟”训练,要求人人参与,给每位同学都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的平等机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学生从参与当中体味到语文的乐趣,就会逐渐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做”到“我想做”、“我要做”,最后达到“我能做”。
(2)宣扬竞争性。良性竞争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动机。学生在听别人演讲时,从中可以学到知识、受到启发,会在心中激发出要提高自己综合能力、与他人一较高低的愿望。学生把这一愿望付诸实践,就会受到锻炼,增长才干。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是无声的良师益友”。
(3)张扬创新独特性。在“课前三分钟”的训练中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奇”的原则,激发学生尽情张扬个性。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创新求异的思想,能促使学生主动去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有了创新,人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才能不断有进步。
(4)遵行循序渐进性。“课前三分钟”训练,分几轮进行,从易到难,逐步向“难”的层次努力,这符合人们认知事物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不分难易层次随意开展训练,或是一下子提高难度,都不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训练方案
“课前三分钟”训练,形式要多样,演讲的体裁不限,内容主题自定,充分给予学生发挥的自由,所受限制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符合他们渴求个性与自由的心理愿望,往往能使训练事半功倍。学生可讲自己、身边人以及名人的真实故事,还可出练习题等等。
三、训练益处
(1)活动时间短、受益面广。“课前三分钟”训练所用的时间不长,一般不会影响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受到锻炼的是全班所有的学生。满足了每位学生渴望向其他人展示自己才华的心理,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与平台,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竞争。
(2)训练负担小、收效大。“课前三分钟”训练,每个学生轮到一次训练差不多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尽管轮到的学生事前要做认真的准备,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一学期每人只准备三次,负担不重。而天天有人讲,天天听人讲,时间长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对学生走向社会从事各项活动均有很大的好处。尤其评析鉴赏训练对学生的益处最明显,不仅讲的学生提高了能力,就连听的学生与教师也获益良多,可以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再者每位学生训练完毕,其他学生的掌声可以调动起全班学生听课的热情,为上好每节数学课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