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西街
延伸阅读:
西街列屋成街始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4-741年),东起双门前(即今钟楼下),西至唐故城西门―――素景门(址在今孝感巷口)。
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王潮兄弟入据泉州,时值干戈荡析之际,为加强防御,乃于泉州城内创筑子城,设行春、肃清、崇阳、泉山四门。肃清门即子城西门,在当今西街新街与裴巷之间。
天佑元年(公元905年),王延彬权知泉州军州事,以其妹为西禅寺尼,因拓城西地以包寺。西街因扩城延伸至今甘棠巷口。
五代南唐保大年间(公元943-957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对泉州州城加重版筑,西城门(此时称“义成门”)又移至今西街西端与西环交叉路口,西街随之延伸。至是,西街路线基本定型。
西街成街至今历经了1300年的沧桑岁月,直至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拓改马路之前,沿街建筑时迁代谢,但至今尚未见有文字记载或图像记录。综合清道光《晋江县志》及近现代其他文献资料记载,清末明初,从西街头到五塔巷口直街中尚存的公共建筑有造士坊、多士坊、会魁坊、肃清门楼、父子承恩兄弟进士坊、清时名贤解元坊、进士坊、状元坊、都宪坊、恩荣坊、孝感坊、世科坊等。近百年来,西街因建设或破坏而发生了一些变化。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位于开元寺右、西塔前大街中的清黄培松“状元坊”,因坊主任广东协理提督时参与审判广州起义的革命党人,引起公愤,泉州中国同盟会支部遂发动群众将其坊拆毁。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旅菲华侨宋文圃购置肃清门外西街北侧粘氏旧厝,改建为大三开间双护厝,前至置大石埕,埕东南角辟门,上嵌石匾“洲紫新筑”。据近人陈祖泽《温陵探古录》称,粘宅一直保存明易学名家蔡清“蒙引楼”,宋文圃改建大厦时拆毁。
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泉州市政局拆西街至开元口,紫云屏不动,留于路中(后南移至今址),至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全线完成,并铺筑水泥路面。据悉,当时的承包者在收取一笔捐款(一丈宽店面须交三十元)之后,只是在西街头至井亭巷口一段,铺设石板;而在井亭巷口以西,则只铺上一层赤土。雨天路滑,行人稍不注意,随即跌倒。商店无法营业,只得以砖石让顾客垫脚,一时妇孺皆骂。又因廊沟修砌不直,污水不能流入西街桥,反而积聚于开元寺口。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基督教泉南堂牧师吴炳耀扩建泉西堂,包括教堂、钟楼和牧师楼,为砖混结构、欧式建筑风格。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拆卸甲第巷口“恩荣坊”。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街临街片区内南北两侧陆续盖起一批骑楼式洋房,约20余座,比较分散,除极个别地段,均未成片联群。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省政府因抗战下令拆除肃清门楼。
1956年开辟新华路。原西塔西侧西街两旁民居辐辏,南侧乃沪江陈姓翰林第,当街明广东提学检事赵缶“清时名贤解元进士坊”(在西踏前)与明都御史朱鉴“都宪坊”(在解元进士坊西,翰林第前)全部拆除。1973年再次拓展加宽。
1958年征用西街头粘氏、史、傅三座大宗祠及周围平房、闲杂地,建造福建省第一座宽银幕影剧院。影剧院前辟广场,濒街设置宣传广告栏,1959年落成。
1965年在肃清门楼遗址南侧,即会通巷与子城西濠之间辟建西菜市场。不久,濠沟沟面覆盖为路面。
1967年,翻建水泥路面。
1981年,翻修西街路面。
1998年,整修西街路面,包括自来水管改造和两侧合流制边沟扩容。
近年,开元寺将山门殿大门口两旁店铺拆除,建为八字外墙。旧时寺口两侧多为销售民间丹膏丸散古老中成药及青草药店铺,如“秋水轩”、“丹水堂”、“鹏山堂”等,后来部分铺子改营旅游纪念品。
据说整治保护后的西街,依托开元寺,将建成具有泉州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一条街。届时,绸庄、笔庄、扇庄,老范志的“神米曲”,春生堂的酒,源和堂的蜜饯,德化的名瓷,永春的老醋等将进驻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