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儿科学 西医儿科学 题库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故儿科用药时应按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和儿童期3个阶段正确选择药物,合理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1 新生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期生理和代谢过程正处于迅速发展和变化阶段,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过程也随之迅速改变,故其药物剂量不能单纯用成人剂量机械地折算,否则药物会过量而引起毒性反应,也可能因药量不足而影响疗效。

1.1 给药途径的影响

1.1.1局部用药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成人大,皮肤角化层薄,局部用药透皮吸收快而多,外敷于婴儿皮肤上可引起中毒的药物有硼酸、六氯酚、萘、聚烯吡酮和水杨酸,故要防止透皮吸收中毒。

1.1.2口服给药胃肠道吸收可因个体差异或药物性质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如氯霉素吸收慢而无规律,磺胺药可全部吸收。

1.1.3注射给药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因周围血循环不足而影响吸收分布,一般新生儿不采用。

1.1.4静脉给药静脉给药吸收最快,药效也可靠,但必须考虑到液体容量、药物制剂和静脉输注液体的理化性质及输注的速度。大多数静脉用药可安全地由护士给药,但戊巴比妥钠、地西泮等作用剧烈的药物在使用时有引起急性中毒的可能,应有医师配合。另外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等少数药物较一般药物更易引起危险,故给药应更慎重。

1.2 体液分布的影响
新生儿总体液量占体质量的80%(成人为60%),相对较成人高,因此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降低,排出也较慢。早产儿的卡那霉素分布容积较成熟儿小,,因而血药峰浓度较成熟儿高,可见早产儿和新生儿一样较成熟儿更易造成卡那霉素中毒,对听神经和肾功能造成影响。

1.3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新生儿的血浆蛋白结合力低不仅是因为新生儿的低蛋白血症,主要是药物不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因为新生儿体内血浆蛋白的性质有变化。另外由于胆红素、游离脂肪酸在血液中存在,就更减弱酸性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力。不易与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地高辛、吲哚美辛、苯巴比妥、保泰松、苯妥英钠、水杨酸盐等,磺胺药与血浆蛋白结合可与胆红素相竞争,且因磺胺药物对白蛋白亲和力比胆红素强,应用后黄疸患儿血中游离胆红素成分增多,代谢和排泄胆红素能力低下,加之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致使血中游离胆红素侵入脑组织,甚至造成核黄疸。安钠咖、氯丙嗪、维生素K、维生素K萘啶酸、呋喃坦啶、新生霉素、伯氨喹、磺胺类药物都可促进新生儿黄疸或核黄疸的发生。

1.4 酶的影响
新生儿的酶系统尚不成熟,某些药物代谢酶分泌量少且活性不足,诸如水解作用、氧化和还原作用等生化反应均低下。如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后,由于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结合成无活性的衍生物,造成血中游离的氯霉素增多,使新生儿皮肤呈灰色,引起灰婴综合征;新生霉素也有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磺胺类、呋喃类药物也可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的新生儿出现溶血。所以新生儿用药时要考虑到肝酶的成熟情况,一般出生2周后肝脏处理药物的能力才接近成人水平。如新生儿黄疸不退,说明其肝药酶尚未发挥充分的解毒作用,应及时请医生处理或给予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治疗核黄疸)产生酶促作用,使胆红素排出。

1.5 肾功能影响
新生儿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及肾小球过滤率较成人低30%~40%,对青霉素C的廓清率仅及2岁儿童的17%。很多药物因新生儿的肾小球过滤低而影响排泄,导致血清药物浓度高,半衰期也延长。此种情况在早产儿更显著,甚至可因日龄而改变。青霉素C对出生0~6d者半衰期为3 h,7~13 d者为1.7h,大于14d可接近儿童为1.4h,至1~2个月才接近成人。氯霉素在新生儿半衰期为250h,而成人仅为4h。所以在新生儿或儿童时期,药物剂量不能相同。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间隔应适当延长。这些药物有氨基苷类、地高辛、呋噻米、吲哚美辛、青霉素和呋喃类,新生儿肾功能的成熟过程需要8~12个月才能达到成人水平。

西医儿科学 西医儿科学 题库
2 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口服给药时以糖浆剂为宜;油类药应注意,绝不能给睡熟、哭闹或挣扎的婴儿喂药,以免引起油脂吸人性肺炎;混悬剂在使用前应充分摇匀。由于婴儿吞咽能力差,且大多数不肯配合家长自愿服药,在必要时或对垂危患儿采用注射方法,但肌肉注射可因局部血液循环不足而影响药物吸收,故常用静脉注射和静脉点滴。服用肠溶片或控释片时,不能压碎,否则其疗效下降,造成刺激,引起恶心、呕吐。
婴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患病后常有烦躁不安、高热、惊厥,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对镇静剂的用量,年龄愈小,耐受力愈大,剂量可相对偏大。但是,婴幼儿对吗啡、哌替啶等麻醉药品易引起呼吸抑制,不宜应用。氨茶碱虽然不属于兴奋剂,但都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使用时也应谨慎。

3 儿童期用药特点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的排泄比较快。但应注意预防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因为儿童对水及电解质的代谢功能还较差,如长期或大量应用酸碱类药物,更易引起平衡失调,应用利尿剂后也可出现低钠、低钾现象,故应间歇给药,且剂量不宜过大。激素类药物应慎用: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泼尼松等;雄性激素的长期应用可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小儿生长和发育。骨和牙齿发育易受药物影响,如四环素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着色变黄。孕妇、哺乳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4 当前儿科用药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药物在体内过程与成人不同。由于用药特殊化、复杂化,从而要求在药物品种、剂量、规格、用法等方面应更细致考虑。当前国内一些药物的剂型规格不完整,甚至不适合儿科临床使用,因而给患儿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许多人错误地把小儿用药看成是成人用药的缩减,造成小儿用药成人化,以致出现不少问题。

4.1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
目前,抗菌药的滥用现象较为突出,对非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不究其因,先用抗生素,有的甚至用价格昂贵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据统计,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时,使用抗生素者高达99%,对急诊患儿,有的首先给予庆大霉素,名曰“保险,勿需皮试”,殊不知导致了肾毒性和耳毒性的严重后果。另外对于儿科的感染性腹泻,有的不恰当地给予抗生素治疗,事实上婴幼儿感染性腹泻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既不能缩短病程,亦不能减轻腹泻症状,相反导致了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产生。喹诺酮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而成为20世纪年代后的主导抗生素之一,但该类药物可引起幼年狗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骨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软骨组织损伤。然而,临床的实际情况是12岁以下的小儿及孕妇中使用较为普遍,且用量偏大。

4.2 解热镇痛药滥用
当前含吡唑酮类的复方制剂(如氨非咖片、安乃近、去痛片、散利痛片等)仍有销售,其解热镇痛效果肯定,但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儿童使用时很易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应在用药前后检查血常规;又如新生儿使用含阿司匹林的制剂,由于新生儿胃内酸度低,胃排空迟缓,药物吸收慢,易在胃内形成黏膜腐烂。据英美以及其他国家有关资料表明,给发热儿童使用阿司匹林与雷耶(Rege’s)综合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Rege’s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部疾病,并与肝脏的脂肪变化有关,可出现于感冒、水痘等病毒感染之后,病死率高达50%;再如,感冒通用于儿童可造成血尿,因为其成分之一双氯芬酸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故对于生长发育阶段而肾功能发育不全的儿童应禁用。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但剂量不宜加大,3岁以下儿童慎用。

4.3 把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当作绝对安全的营养药
不少独生子女家长及部分医师将微量元素与维生素视为“营养药”,长期或大剂量服用,例如微量元素锌,浓度达15mg/L则有损害巨噬细胞和杀灭真菌的能力,可增加脓疮病的发生率。因此在补锌时,应注意可能伴随的并发症。服用维生素应根据身体需要,若滥用和过量长期使用则会产生毒副反应。如有的家长将鱼肝油作为“补剂”长期给儿童使用,或者在防治佝偻病时使用维生素D剂过多,致使体内维生素AD浓度过高,出现周身不适、胃肠反应、头痛、骨及关节压痛、高钙血症等慢性中毒症状。

4.4 长期大量输注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有营养、解毒、强心、利尿作用。
不少医院把10%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新生儿常用的基本液,但输入过快可引起新生儿高血糖症。新生儿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回吸收量仅为成人的1/5,对糖耐受力低,胰岛细胞功能不全,胰岛素的活性低,因而过快或持久地静脉滴注可造成医源性高血糖症,甚至颅内血管扩张而致颅内出血。

5 小儿用药注意事项

小儿体格和器官功能等各方面都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用药安全越来越受到注意和重视。因此,小儿用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1 熟悉小儿特点,不滥用药物
了解小儿不同发育时期解剖生理特点、药物特殊反应,掌握用药指征,合理用药。尤其要注意在农村及基层医疗单位滥用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药和丙种球蛋白的现象。

5.2 严格把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
药物剂量应随儿童成熟程度及病情不同而不同。小儿年龄、体质量、体质强弱各有不同,用药的适宜剂量也就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肥胖儿童比例增加,血药浓度测定发现,按传统的体质量计算剂量,往往血药浓度过高,故肥胖儿童的个体化给药是一个研究的新课题。
另外要注意给药间隔时间,切不可给药次数过多、过频,尤其在疗效不好或怀疑过量,应监测血药浓度来调整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5.3 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
一般来说,经胃给药较安全,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新生儿皮下注射容量很小,且药物可损伤周围组织并吸收不好,故不适用于新生儿。较大的婴幼儿循环较好,可肌肉注射。婴幼儿静脉给药一定要按规定速度滴注,切不可过快过急,并要防止药物渗出引起组织坏死,不要反复应用同一血管以防引起血栓静脉炎。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药物极易透皮吸收甚至中毒,因此外用给药时间不要太长。

5.4 小儿禁用或慎用的化学药物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氯丙嗪、奋乃静、苯巴比妥、水合氯本钱、地西泮、氯氮革(利眠宁)、利血平、二巯基丙醇、维生素K亚甲蓝、甲基睾丸酮、苯甲酸钠咖啡因、山梗菜碱、毛花苷丙、地高辛、甲磺丁脲、呋噻米等。

总之,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有明显的特点,许多脏器(如心、肝、肾)、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且小儿肠管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肠壁薄,黏膜富于血管,通透性强,吸收率高,肾小球滤过率低,排泄功能差。而且小儿从心理上对药物的色、香、味及外观也有一定要求,故给小儿给药应将药理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紧密地联系起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029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三年级段“一站到底”题库2 一站到底题库

原文地址:三年级段“一站到底”题库(2)作者:小水滴“一站到底”——历史类(20)1.精忠报国形容历史上哪个人物最形象(岳飞)2.孔子是历史上什么时期哪国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3.卧薪尝胆是指历史上哪一位人物(越王勾践)4.12岁出使赵国的是谁?(

《一站到底》题库及视频32 一站到底选手有题库吗

《一站到底》题库及视频第【32】期《一站到底》是江苏卫视推出的一档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采用场上参与者分别单独厮杀的模式,让不同职业、社会标签的参与者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PK。这是一档形式新颖,趣味十足,在挑战中挖掘

开心辞典题库大全及答案 开心辞典题库大全

开心辞典 开心辞典网上答题 开心辞典题库大全及答案《开心辞典 超级题库 23000题》(点击即可阅读)超级题库及答案2万3千题(1)超级题库及答案2万3千题(2)超级题库及答案2万3千题(3)超级题库及答案2万3千题(4)超级题库及答案2万3千题(5)

声明:《西医儿科学 西医儿科学 题库》为网友冷風襲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