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独具的曲周龙灯
作者:任建
长久以来,在河 北南部一带,每年元宵佳节,曲周最热闹,最有人气。究其原因,即是闻名遐迩、魅力独具的曲周龙灯的缘故。
曲周龙灯起源很早,据清世祖顺治十三年编纂的《曲周县志》等有关记载分析,曲周龙灯是由排灯发展来的。该版《曲周县志·卷之一·节序》记载了清初元宵节盛况,“上元前后为元宵,人家再祀天地、祖先,村落结山棚,提傀儡,会酒食。城市街心悬灯或彩笺作联句,巷缚火树银花,排灯做‘天下太平’等字,谓之灯山,香车宝马,彻夜笙歌,席间张灯,面粉作丸置汤中谓之元宵。”龙灯做节状,内放油捻子(现用电池灯泡),即是排灯的遗存,也是其命名为龙灯的由来。
曲周龙灯的造型别具一格,造价便宜,经济实用。龙体是用约半厘米宽的细竹蔑子,弯成一个圈子,用麻绳(现用铁丝替代)牢固地拴起,约两米为一串,串与串之间为节,龙节形如一个大冬瓜,节也是由竹蔑子十字交叉制成,内设一个铁卡子,用来夹灯捻,灯捻是用油炸过的火纸制成。节下面是舞龙把,长约两米。一条龙灯一般有七把或者九把舞龙把。龙头也是用竹蔑子制成,上有两个犄角、龙眼,内有龙舌,龙腮,龙牙,颚下有龙须。龙眼早年为猪膀胱,现在多用大灯泡代替。龙身上的鳞片由麻头纸分割成条状和鳞状,条状贴在腹部,鳞片贴在身上。麻头纸在颜料水中泡上色,阴干后,用浆糊粘贴在龙架上。龙须、龙尾、龙鬃是用麻染色制成。此外还有红色龙珠,由红纱制作,卡在两股叉上,可以转动。曲周龙灯为纸龙,舞动之时颇有“飞起玉龙三百万”的豪壮感觉。
曲周龙灯条数多,常年八九条,东街的龙灯为蓝色水龙造型,其他街村的为红色火龙造型。每年元宵节前数天,即开始糊龙。糊龙前,先摔圈子,是为检验圈子是否有松落,以便维修加固,同时也为熟悉或学习“玩龙灯”的技巧。为彰显龙灯在云中行云布雨或喷火吐雾的本事,每个龙灯还有“焰火”一把。焰火实为火把,随着龙灯的舞动,在焰火上撒了麸子,顿时火星四射,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效果。在舞龙的队伍中,还有一把上书令字的令牌灯,云彩灯有若干把,彩旗若干。表演时,配备着阵仗很大的乐队。乐器有大鼓一面、大锸两把,小锸一把等,随着鼓点节奏的强烈变化,烘托节庆的热闹热烈气氛。
曲周龙灯表演程式成熟完整。在龙灯队出行前,令牌开路,云彩点缀,乐队跟随,展现其行云布雨,喷雾吐火,师出有名。舞龙的方式有盘龙、滚龙、钻龙、游龙、跑龙等,还有龙斗珠,珠戏龙、龙门阵等。
曲周龙灯表演场所众多,过去境内有很多寺庙,如东桥镇(河东)的灯山庙、三官庙、铜佛殿、十方院,南铺的漳滏河神庙,北铺的老会馆,城内东街的增福庙,东城头上的关帝庙,西街的城隍庙,北城墙的真武庙,北门外的火神庙等,这些寺庙一般都有戏楼或庙前广场,是重要的民间信仰和表演场所。嘉靖《广平府志·卷之十六·风俗志》,“曲周之龙王庙尤甚。”加之经济社会的发展,明清以来滏阳河河运畅通,曲周是冀南重要的水陆码头。来自山西、武安等地的商人设立商号、货栈等。民国《曲周县志》云,“居民亦较殷实。”“惟东关属商市。接滏河西岸为河西铺,过济川桥至东岸为东桥镇,与东关鳞次栉比,屹然水陆商阜。每旬二四七九日市集。四乡奔赴交易。”
曲周龙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曲周龙灯即表现在对龙和灯(光明)的崇拜上。龙灯表演时,舞动前后协调,步伐一致,好看精彩,体现了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玩龙时舞龙人必须全身心使力气,充满了活力朝气。加之龙灯的成本低,用钱少,材料环保,易找易做,符合节俭的精神。境内滏阳河、支漳河(漳河故道)蜿蜒穿县而过,形势如龙。曲周又名凤凰城,有龙有凤,体现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和谐统一的观念,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日军占据曲周期间,龙灯表演时断时续,受到很大的伤害。文革期间,龙灯被当作四旧,此后十多年间停止表演。改革开放以来,龙灯的表演得到恢复,进入了全面复兴的新阶段。此后,曲周龙灯更加深入人心,并走出国门,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曲周龙灯”因其制作、造型别具一格,表演、舞法奇特多变,仪仗、规模气势恢弘。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2009年东街村居民郑玉华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数年来,郑玉华积极参加传承活动,研讨舞龙表演及制作技艺,扩大了曲周龙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曲周龙灯是我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品牌、文化名片,对促进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为曲周龙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