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超越:参天地之化育
晋芬
“参天地之化育”乃儒家最理想的精神境界,亦是沟通儒释道三家的精神桥梁。因而,是儒释道三家共识之道德精神理想境界。郑玄等汉儒认为“参天地之化育”这一境界,是对君王而言,朱熹等宋儒则认为是圣人之境。这种理想境界的确定,无疑对新儒家和朱熹的“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的形而上理论构架有振聋发聩的先导意义。对常人而言,“参天地之化育”就是自勉修行提升的精神自我超越目标。
《中庸》有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这句话,有三个要点。其一,至诚的内心境界;其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其三,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通俗地说,只有心怀至诚的人才能全面发展完善自身的人性;以此为条件,他们才能理解、影响和发展他人的人性和万物的物性。如果他们能达到这种境界,他们才能有助于促进天地化育宇宙一切的进 程。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共天地之道而成就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早在《洪范》所记录的发生于前1121的事件讨论中形成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里,参天地之化育这种境界的形而上架构,得以具体化;同时,也深入到了道德、修养、社会、家庭、祸福等等社会实践领域。所以,在貌似神秘主义的超越方式里我们不难找到它宣扬普世价值的实践意义。
新儒家对以上这些方面多有涉及。周敦颐《太极图说》在新儒家形上学和宇宙论的纲领之上建立了天人合一的道德哲学。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且推其仁及于万物;致良知即发现至善与完成道德生活之道;内外为一、体用为一,知行合一。为协调抽象的共性与具体的特殊性,朱熹论《西铭》时谈及理一分殊:“以乾为父,以坤为母,有生之类,无物不然,此所谓理一也。。。。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则其分亦安得而不殊哉。”由此看出,虽新儒家门派各异但天人合一基本原理统一;虽人与万事万物各有特性但相互关系统驭于一理之中。每个个人客观地存在于天地万物间,社会中,家庭里,同时,主观地存在于自我的内心世界里。从内心里努力改造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完善统一和谐,就会实现一个智慧的纯粹的道德人性,即“天地之性”;然后,就能理解影响和促进完善他人他物、家庭、社会和天下。
这一说明很粗浅,画虎成猫。抛砖引玉。
言为心声。人最大的勇气就是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最艰难,但最必须。人在做,天在看。
天,极简单地说,可以有两解。其一,客观的执掌道德大法的超自然物、道、天理、或人格神(古代中国上帝),扬善避恶,惩处不公,所以有天命不可违之说。人格神亦可理解为宗教信仰中的上帝、佛祖、太上老君、安拉等神明。他们令人敬畏而行善。其二,新儒家也把天内在为心的良知,因而致良知就是去认识天理,得到以道德知识为主的知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良心,就是指一种内向的愤怒,自我谴责和惩罚的判断力;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自我提升能力。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