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至润燥养肺 描写白露节气的诗句

白露节至润燥养肺文/国际周易今年的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节。白露节是9月份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节前后,气温逐渐降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变大,清晨草木上可见到白色露水,故名白露。另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解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也就是说,到了白露节后,天气就开始告别酷热而转凉了。民间有白露节适宜祈谢求福的习俗,因地域不同,其祈福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太湖人有白露节拜禹王的习俗。禹王就是大禹,传说是黄帝的第四代子孙,是上古治水的英雄,太湖畔的渔民则称他为“水路菩萨”。因此,每逢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太湖流域的渔民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和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以感谢禹王一年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苏浙一带的居民有在白露节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白露米酒发源于兴宁、三都、蓼江一带,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兴宁县志》云:“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酿可千日,至家而醉”。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以祈得健康,庆祝一年好收成。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龙眼又称“桂圆”,传说以前杨贵妃生病了,什么东西都不吃,有位大臣向皇上推荐一种水果给杨贵妃吃,杨贵妃看到这个水果就有了食欲,吃下去之后,病就好了,皇上因此给这种水果取名叫桂圆(贵体复原)。在福建民间,人们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据说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虽有些夸张,但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粒大饱满,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进补龙眼是再好不过了。说完各地白露节较有代表性的习俗,下面就谈谈白露节后的养生保健。俗话说“白露天始冷,鸿雁南飞去”,即便是南方,也要“白露勿露身”了。正如《礼记》中所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在养生上常讲“春捂秋冻”,但也要适可而止,白露节后首先要注意早晚温差的变化,早晚保暖,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或体质较弱者,应适时注意添加衣物。常说“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秋雨、落叶,确实常给人一股肃杀之气,尤其是天气突变时,令人悲忧生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同时,根据《易经》五行理论认为,五脏中的肺,对应自然界的秋季,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故外感燥邪多从肌肤、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开始。阴虚内燥多由机体阴精亏虚而所致。所以,在饮食上,秋季养生主要以“润燥”为主,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要点。干燥的秋天,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很多,所以,补水是秋季养肺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吃些凉性而多汁的蔬菜水果,如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食物对预防秋燥是非常有益的。董易林温馨提示: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词》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白露节后秋高气爽之时,不妨走出家门,到户外登高望远,陶冶情操,既锻炼了身体,又调节了情绪,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养生保健之道。
白露节至润燥养肺 描写白露节气的诗句

结缘热线:400-002-19871581070866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1502.html

更多阅读

描写苏杭的诗句 形容苏州的诗句有哪些

白居易:霅溪(湖州)殊冷僻,茂苑(苏州)大繁雄,唯此钱塘郡(杭州),闲忙恰得中。白居易: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李商隐: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白居

描写战争的诗句、成语、名言和作品 描写战争场面的诗句

诗句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

声明:《白露节至润燥养肺 描写白露节气的诗句》为网友柠檬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