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蔡金勇:IFC新舵手

[转贴]蔡金勇:IFC新舵手

蔡金勇:IFC新舵手

本文来源于 财新《新世纪》 2012年第33期 出版日期 2012年08月20日

   服务于全世界,而不只是服务中国

财新《新世纪》 记者 郑斐

  8月14日中午,一身休闲装扮的蔡金勇向财新记者表示,“我很期待这个新的机会。”

  这位53岁投资银行家的新去向,刚刚成为一个新闻事件。8月11日,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宣布,高盛高华证券公司CEO蔡金勇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接替6月30日卸任的瑞典人LarsThunell,成为该国际机构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这是继章晟曼(2001年-2005年任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朱民(2010年至今任IMF副总裁)、林毅夫(2008年-2012年间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之后,第四位在多边国际金融机构中担任高管的中国人。

  IFC总裁从来都由世界银行行长兼任,作为执行副总裁兼CEO,蔡金勇将全面管理这家总部位于华盛顿、在近100多个国家布局、有接近4000余名员工的金融机构。

中国代表?

  与朱民、林毅夫相比,蔡金勇并非闪光灯之下的明星人物,18年的投行生涯已令他习惯于站在客户的影子里,直到IFC的任命把他推向公众视野。

  IFC是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五个分支机构之一,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被赋予支持私人部门的定位,起初是向私人企业/项目贷款,近年来更逐渐扩大到股权投资。IFC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股东的资本、业务利润以及在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其投资需关注经济回报,并承担相应的商业风险。2011年,IFC主营业务的收入达到28亿余美元。

  IFC在中国以投资金融业著称,先后投资有兴业银行、新华人寿、上海银行、民生银行、鼎晖基金等,还是首批获准发行人民币债的海外机构。

  今年6月林毅夫世行任期届满,蔡金勇的任命接踵而至,很容易引来外界对于政府协调乃至大国博弈的猜想。不过,IFC的商业性质使得其高管选拔带有强烈的市场色彩。此次招聘历时半年以上,首先由世行高层、外部专家、世行职工代表组成的搜寻委员会(SearchCommittee)确定大致的选择标准和方向,然后通过猎头在全球寻找合适对象,并形成“长名单”。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内部辩论将长名单精简为“短名单”。

  “当得知我的名字出现在短名单上的时候,我才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机会。”在蔡金勇看来,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高管里出现中国人身影,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承担更多责任、扮演更重要角色的一种期待。

  “国内往往会有一种误解,认为你到了国际组织,就要理所当然地为所在国争取利益。事实不是这样,到了国际机构,你的使命就是服务于全世界的利益,恰恰不应总是强调国别身份。”蔡金勇的前同事崔桂勇称。

  “世界公民”的角色,蔡金勇并不陌生。1990年-1995年,他就曾在世界银行中欧局任职,负责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的能源环境板块事务。“我那个处当时有12个人,来自11个不同的国家。”蔡金勇称,这种跨国合作更有赖于各自的职业素养。

  “世行的口号是我们梦想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Our dream is a world free ofpoverty),核心的业务目标是消除贫困,创造繁荣(Eradicating poverty and creatingprosperity)。”蔡金勇说,“在国际组织中要得到尊重,需要通过你的工作显示,中国人为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解决了真正的问题。”

结缘世行

  掌舵IFC,对于蔡金勇来说是一次回归之旅。1984年,刚进入波士顿大学的蔡金勇接到一个电话,“是世行的一位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打来的,问我对去世行做实习生感不感兴趣”。

  这个磕磕巴巴的电话改变了蔡金勇的职业选择。后来他才获知,改革开放伊始的中国领导层希望世界银行能够针对中国做一份全面的分析报告,当时世行负责中国业务处的林重庚提议,找一些具备专业知识的中国留学生来协助。这份名为《中国:长期问题与选择》的报告于1984年完成,促成了次年“巴山轮会议”的召开,后者为中国经济转入市场化轨道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这份影响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报告也带来了一个副产品:蔡金勇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他转而申请经济学博士,师从里根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LarryKotlikoff,关注公共财政领域的研究。

  1990年,博士毕业的蔡金勇如愿以偿申请到世界银行青年经济学家项目,后被派驻中欧局工作。世行的操作不仅集中于单个项目,同时意味着监管规划和行业重塑,这其中的宏观和转轨特点再次决定了蔡金勇未来的职业发展。

  1998年以后,中国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在石油行业的重组和上市中,蔡金勇的经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他在转轨国家的工作经验,也为得以掌舵IFC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目前在世行负责非洲事务的王水林认为:“蔡金勇曾担任世行经济学家,又在国际大行长期从事金融和投资服务,他担纲IFC,对IFC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将起到独特的作用。”

  时间回到1994年,35岁的蔡金勇春风得意,在美国买了房子,和毕业于沃顿商学院的同事兼女友DawnVermylia情感日笃。不过,林重庚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委托,开始筹备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组建,建议蔡金勇加盟摩根士丹利,成为派驻中金公司的“塞康蒂”(Secondee,即暂调人员)之一。

  “这是个转折点,因为Dawn告诉我,回到中国的话就应该结婚了。”蔡金勇选择了结婚。

与中国同行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留学生,蔡金勇的命运与中国的发展从未分开过。

  1959年出生的蔡金勇高中毕业即赶上高考恢复,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地理系学习。毕业后蔡金勇考取出国留学名额,来到波士顿大学。海外的新鲜空气以及中国的潜在机会,为这一代留学生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向世界传递出明确的改革开放信号。蔡金勇的回归正是这一大背景下的个人选择,1995年他在中金一开张就进入投资银行部工作。之后的五年,蔡金勇参与和主导了电信、石油等战略性行业国企的重组,也目睹了国际资本市场从“中国折扣”向“中国溢价”的戏剧性转折。

  2000年,蔡金勇开始了他在高盛(GoldmanSachs)长达12年的投行工作。首先是在伦敦,曾为壳牌石油进入中石化全球IPO的战略投资提供顾问工作;后来转战香港,聚焦于跨境并购和投资;2005年高盛与高华证券合资成立高盛高华,蔡金勇回到北京。此时中国企业已进入海外收购的旅程,蔡金勇参与了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尤尼科的项目。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凸显了中国与全球经济的紧密联系,中国越来越多以主导性身份参与国际事务。风起云涌中,蔡金勇再次扮演了弄潮者的角色。

  多位业内人士向财新表示,与拉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相比,由于“文革”期间教育断档,具备管理经验的国际化人才在中国仍属凤毛麟角。对此,蔡金勇也深有同感,在他看来,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的关键在于教育。

  蔡金勇本人正是注重教育的受益者,除现为斯坦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的长兄蔡金冬外,蔡金勇、蔡金良、蔡金青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兄妹分别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波士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卫斯理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深造。“知识改变命运”,在蔡氏家庭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2001年,蔡金勇夫妇在北京兴办了北京启明星双语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提供平衡的双语教育,并特别关注美德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蔡金勇认为是好的教育理念推动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因此也希望将更为开放、更富创造性的教学引入中国。

  本刊记者李箐、特派华盛顿记者章涛对此文亦有贡献

  蔡金勇

  国际金融公司(IFC)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1959年生,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地理系。1990年获得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加入世界银行,负责中欧地区能源与基础设施的重组与融资工作。1995年加入摩根士丹利,先后在纽约、香港和北京办事处工作,并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职。2000年加入高盛集团,曾任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联席负责人,2008年任高盛高华证券CEO。

蔡金勇获任国际金融公司CEO

2012年08月11日 09:29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蔡金勇成为国际金融公司历史上第一位担任该职务的中国籍人士,他也成为继林毅夫后近年来又一在世行集团内担任高职的中国籍人士

  【财新网】(记者曹文姣)据新华社报道,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集团8月10日宣布,任命中国籍的银行家蔡金勇为世行集团旗下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

  早在今年6月13日,财新网发表《国际金融公司CEO换届蔡金勇有望候选》的报道曾表示,由于世IFC现任执行副总裁兼CEO拉斯·斯耐尔(LarsThunell)即将离任,继任者的遴选工作已近尾声。知情人士曾向财新记者透露,来自中国的资深投资银行家蔡金勇亦在竞争者之列,且呼声较高。

  世行集团行长金墉8月10日发表声明指出:“蔡金勇拥有全球顶级的金融和发展经验,蔡金勇决定能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国际金融公司的事业,我感到非常高兴。”

  金墉表示,蔡金勇凭借其对国际金融市场和投资业务的深厚知识,将能够帮助国际金融公司寻找稳健、有战略性的私营部门投资机会,并开拓公共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并提高民众福祉。

  国际金融公司的使命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的私营部门投资,帮助减少贫困和改善民众生活。

  蔡金勇的任命将从今年10月1日起生效。

  蔡金勇成为国际金融公司历史上第一位担任该职务的中国籍人士。蔡金勇也成为继林毅夫后近年来又一在世行集团内担任高职的中国籍人士。

  蔡金勇早年供职于世行,后来加入摩根士丹利,曾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职,并担任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蔡金勇拥有波士顿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和北京大学的学士学位。■

  附:蔡金勇简历

  现为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蔡金勇于1990年任职于世界银行中欧局,从事中欧国家能源行业的重组与企业融资工作。1995年加入摩根士丹利,先后在纽约、香港和北京办事处工作,并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职。2000年,蔡金勇加入高盛集团,并先后在伦敦、香港和北京工作,曾任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联席负责人,他参与了众多中国企业重组及融资项目,并为中国和跨国公司兼并收购担任顾问。2008年起任高盛高华证券CEO。

  蔡金勇拥有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和北京大学学士学位。

蔡金勇出任高盛高华CEO

2008年03月05日 23:05 本文来源于 caijing

   同时还担任高盛在中国区投行业务的负责人;蔡加入高盛八年,擅长于油气资源和电力行业的交易

  由加入高盛已经八年的蔡金勇出任高盛高华CEO,这一任命在本周初已经在高盛内部正式公开,同时,蔡金勇还担任高盛在中国区投行业务的负责人。


  蔡金勇本次接替的是在去年5月被任命为CEO的原高盛高华副总裁査向阳的职务。据悉査向阳已经辞职离开了高盛高华,将与高盛高华董事长方风雷管理一只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实际上,査向阳在高盛高华被任命为CEO乃是高盛的权宜之举。此前高盛曾想任命高盛在新加坡办事处的联合总裁RichardOng担任此职,RichardOng于2006年被调到北京。但要担任高盛高华的CEO,必须通过中国证监会的中文资格考试,这对RichardOng有些困难,因此査向阳才由副总裁转任高盛高华的CEO。


  RichardOng到北京,担任高盛负责日本以外亚洲投行业务的联合主管,虽未被任命为CEO,但仍被看作是高盛最高级别的驻华银行家之一。不过,RichardOng也在今年1月份辞职离开了高盛高华,也加入了方风雷管理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率领团队与高盛合作成立合资券商高盛高华的方风雷,目前仍是高盛高华的董事长,但其主要精力则转向了私人股权投资领域。方风雷目前已经参与了两个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一个是有20亿美元规模的厚朴基金,由方风雷团队全权管理,该基金的其他合伙人包括淡马锡及来自北美、日本等地的资金;另外一只基金是有50亿元人民币的中新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由方风雷团队与林向红团队及苏州创投集团平分股权并共同管理。


  高盛高华内部的一位人士评价说,“蔡金勇被任命为CEO,可以看作是高盛在中国的进一步投入,是高盛高华在中国业务发展的里程碑。”


  在中国出生并成长的蔡金勇,对中国业务更熟悉。他在1990年从波士顿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在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工作,随后在1995年被摩根士丹利派往中金公司。五年之后,从中金公司离职的蔡金勇加入高盛,并在2006年成为高盛高华的合伙人。


  蔡金勇此前擅长于在油气资源和电力行业的交易业务,并在高盛高华一直领导这些领域的工作。此前他曾帮助国家电网公司以39.5亿美元收购菲律宾的电网业务,还是中海油收购尼日利亚石油项目的顾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1652.html

更多阅读

转贴:忆与吴志攀教授夫妇交往点滴--冷静

提示:本文作者冷静,是我博士同门,共同师从尊敬的吴志攀教授,目前任教于香港大学法学院。冷静闻知吴老师和杨老师遭人陷害,悲愤在心,连夜写就长文,回忆与恩师交往点滴。冷静文章多有自谦之词,事实上,冷静游学多国,学问及才识远在本人之上。因而

转载 转贴:频率校正因子和零点能校正因子

原文地址:转贴:频率校正因子和零点能校正因子作者:量子飘飘Gaussian程序频率计算中的注意问题第一,在Gaussian计算中,为了确定优化得到的几何结构是势能面上的局域极小点还是鞍点,或者要得到相关的热力学性质,经常需要对优化后的几何结构

韦金勇:端午3天游最实用详尽的洞头旅游攻略

韦金勇:端午3天游 最实用详尽的洞头旅游攻略俗话说“游过洞头不思岛”, 洞头是温州市唯一一个以县名冠名的重点风景名胜区,山明水秀,四季如春,具有岛屿奇、礁石美、沙滩佳、大桥秀、战旗红、风情纯等特点。有半屏山、仙叠岩、大瞿岛、竹

声明:《转贴 蔡金勇:IFC新舵手》为网友无悔我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