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几位私塾先生 普明私塾位置

小时候,我在私塾里混了不少光阴,那时虽然觉得非常难受,但今天看起来却是受益匪浅。我在私塾里学到许多洋学堂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它的规矩比洋学堂大,天亮到校,天黑回家。每日只许小便3次、大便1次。因为怕学生纠结到外面皮闹,全校只有一根“恭签”,我们把大小便叫做出恭,谁拿到“恭签”谁出去。如果“恭签”被哪位同学占先拿走,或是早早把几次用完,不论你多么急,也得在那里憋着,以至有一回竟然把小便尿到了裤子里。

我们家年年盯着私塾,倒不指望学生在里面得到多少学问。大人要忙着做生意,寒暑假把小孩往里面一送,放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既不会丢失,也不会在河里偷偷洗澡被淹死,等于进了保险箱。

六岁时,我碰到第一位私塾老师刘大先生,“刘”是他的姓,“大”是排行,“先生”是“老师”的专用代名词。我们对别的长辈,大多直呼爹爹、奶奶、伯伯、叔叔,偶有称呼“先生”者,那就是遇到比较陌生和尊贵的了。刘大先生是位启蒙老师,一辈子只教三本书:《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偶然也教教《四言杂字》、《五言杂字》,以后就叫家长另请高明了。有些小同学一边念书,一边用手抠着认不得的字,抠得一本书处处都是小洞,只好辍学不念等着长大去下苦谋生。刘大先生也解释说,这种孩子天生不适合念书。

逢年过节,我们没见刘大先生回过家,也没有见任何亲人来看望他。刘大先生在哪里教书,哪里就是他的家,端午节买几个粽子,八月半买一斤月饼,过年买二斤猪肉也就混过来了。不过过年时他还要额外忙乎几天,办些洋红洋绿回来画祖前(祖先的众多牌位)和财神,拿到街上去卖。祖前歪歪斜斜,财神一脸穷相,我虽然觉着不上眼,但它却也能都卖掉了。这也难怪,什么货有什么客。

我的第二位私塾老师是孟三先生,一位不兴时的老中医,自己既没有诊所,也没有药铺,只靠收一点微薄的诊金维生。他每天在外面瞎转,转到了几个钱就送回去养家糊口。每次开完方子,他还要叮嘱一句到三和兴药铺去打。我们都知道他可以在那里拿到提成,所以总是遵照执行。孟三先生原来并不教书,是几个常常找他看病的人家,主动把孩子送了去,帮助他建立起学馆来的。其实建一个学馆也很简单,租两间小草房,收六七个学生,桌子、板凳、书籍、笔砚、纸张都是由学生自备的,别无其他开销。孟三先生的心性很高,有一次他写了个发展学校的规划,洋洋洒洒地念给我们学生听,说他要因材施教,把一个个学子分别培养成医卜星相琴棋书画的高手。我们被听得如痴如醉,可惜后来没能造就出一个高手。

我的第三位私塾老师谢大先生,叫谢文森。也是行医的,他有自己的诊所、自己的药房,病人看了以后,一般都要在这里抓了药带走,所以他家日子过得较为宽裕。他善于接受新事物,就在许多医生还使用老粗的银针给人扎病的时候,他已经用上了上海新推广的不锈钢针。那针细如发丝,轻轻一捺就进到肉里,不怎么疼,这在当时看来还是比较稀奇的。他的出名是在前几年,一场大瘟疫席卷朐海大地,死人无数。谢大先生配制了一种极细的药末,点到人的眼角,过几天病就好了。这药他是免费赠送,一分钱也不收。每天来看病的人不绝于途,一些人抬着过来求医,治了两天,便能自己爬起来走回家去。谢大先生是一位实干家,他亲自做水泛的小药丸、蜜制的大药丸,有时候也熬膏药,一次摊上几百张。建国后他回到故乡灌云县,担任县中医院的院长,才华这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还是一位隶书的书法家,每天上午都要用麻扎的把子在大青砖上练习大半个时辰,只到砖头浸透了清水为止。他的字丰腴滋润,显示出人品的温良敦厚。

我的几位私塾先生 普明私塾位置

谢大先生原先只是利用后院的一间空屋,教子女读书写字。我来了以后,接连又有两家朋友请他带学生。他一时要到前面看病抓药,一时又要到后面教书讲课,忙得焦头烂额。因此在放年假的时候就对我们说:“我事情多,没法教你们。过了年我替你们请来位张大先生,学问很好的,他可以专心致志地教书。 ”

过了年,我奉命和另外一位同学一起到海州东大街,把张大先生接到新浦来。张大先生年轻时考过秀才,竟然也被他考上了。正当许多远亲近邻肩挑手拎带着礼品前来祝贺,他家也杀鸡宰鹅准备接待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说榜上的名字被贴掉了。这对于一个素以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为箴言的老百姓来说,除了逆来顺受还有什么办法!接着他就生了一场大病,一个多月没起床。后来辛亥革命成功,大清王室垮台,从此也就没有秀才可考了。他唯一的本领是念书,所以只好以教书为生。

就是这位老先生决定了我一生发展的轨迹。我开始跟着他念《论语》,念完以后,立即改成《古文观止》,让我读先秦的艰涩文章。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往下读,后来就有了轻松愉快的骈体文,越读越有兴趣。我曾想读《诗经》和《唐诗三百首》,他不许,他说现在又不考科举,读那些做什么。不多久,他就叫我“破笔”学做文言文,原则是有什么说什么,别绕闲圈子,不要用华丽的辞藻堆砌。有一次他在外面回来,气呼呼的,出了个作文题:《不是个钉》,我不知道这题目是什么意思,只好顺着它的意思胡诌。我写道,有个人到店里吃饭,要了盘小炒肉,刚吃一口,便大呼跑堂的,责问他为什么上来一盘钉子。跑堂的连忙申辩不是个钉,他说不是个钉为什么咬不动啊?我小心翼翼地把作文呈送上去,没料想他倒是很感兴趣,用红笔在后面批上一大片赞扬的词句,以后还多次向我父亲夸耀此事。今天我只能记得“趣味盎然,语近说部”几个字了,从此才懂得什么是“文从胡诌起,诗从放屁来”的道理,也因此受益终身。

“天下三样狂,学生猴子羊。”小学生好动,不太听话,是很难调理的。所以“家有隔宿粮,不当孩子王。”没有人自愿要当私塾老师,过去只有那些落第的秀才、没有创业本领的读书人,才会走上这条既寂寞又困苦的道路。因此过去人们在谈到教书先生的时候,都要在他们头上加上个一个“穷”字——穷教书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1730.html

更多阅读

生于1885年前后的四位太极拳名家 中国太极拳名家排名

由于我的祖父童今吾先生生于1885年,因此我对这个年份颇有些敏感,我祖父是早期浙江财团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银行家之一,但并没有听说他懂武术。我的上辈中似乎也没有任何人会武术,直到如今家族中似乎也只有我喜欢武术。不知何时

我的地主爷爷刘延龄(俺村的老故事5) 扬州华塑医院 刘延龄

纪实系列《俺村的老故事》将陆续发出以前我所能知道的,并又经到刘家村收集到的几位前辈和相关的一些老故事。此前已写成发出的老故事有(已链接):1.《中国远征军抗战英雄:李常裕》2.《奉天新明制钟工厂经理:刘振翔》3.《清朝末年武举人

浙东女杰--宁波早期的几位女革命家 宁波浙东大竹海

中央红军离开红都瑞金的时候,共有8.6万多人,随队而行的女战士有32人,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约为2700∶1。这32位女性都是有案可稽的,她们是:蔡畅、邓颖超、康克清、贺子珍、刘英、刘群先、李坚真、李伯钊、钱希均、陈慧清、廖似光、谢飞、周越

我的几次选择欧进萍 欧进萍 唐秀云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随时随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几次重要的选择,它成了我生命中每一个阶段的转折点,改变着我的命运。我的第一次选择——走出油灯的世界湖南五夷山下

声明:《我的几位私塾先生 普明私塾位置》为网友甩了脆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