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书法作品赏析 刘兴坪书法作品赏析

赵朴初书法作品赏析 刘兴坪书法作品赏析

  赵朴初书法作品赏析


 

一、赵朴初简介

赵朴初,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和佛教人士,安庆市太湖县人。

1928年,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佛教净业社”社长,四明银行行长。1938年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主任秘书,上海净业流浪儿童教养院副院长。1945年参与发起组建中国民主促进会。1946年后,任上海安通运输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

1949年任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总干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后,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市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副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7年,北京书学研究会成立,赵朴初即被推为会长;1981年,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赵朴初又当选为书协副主席。此外,他还曾担任过“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的名誉社长(1983)和第五任社长(1993)。从当代书法史、书法发展史等角度来看,赵朴初都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历史性坐标。

  他的书法以行楷书擅长,脱胎于李北海、苏东坡,字的体势向右上方倾斜,结构严谨,笔力劲健而又有种雍容宽博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气象。书法作为一种情感寄托和内在修养的外化,而作为一种美的表现形式,又必然地会和人的精神相关联。“书如其人”、“字如其人”即言此理。

 二、 家学渊源

  1907年11月,赵朴初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

其十三世祖赵文楷是清乾隆举人、嘉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嘉庆四年(1799)封正使出使琉球参加国王加冕典礼。

五世祖赵畇34岁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国史馆编修,实录馆总裁,广州、潮州知府等官,清帝光绪御赐匾额“四代翰林”耀其门庭。赵畇次女赵继莲许李鸿章为继室,成为李鸿章的岳丈。

赵朴初的父亲赵炜如曾受教于大儒严复,且善诗词书画、闻名乡里。母亲陈仲瑄精通音韵,诗词颇有造诣,著有剧本《冰玉影传奇》。

赵朴初五岁承庭训,八岁吟诗作对,勤于文史哲、佛学、诗词的学习,在当时即被目为“神童”。少年赵朴初受到父影响,留心书法。13岁结束私塾学习,到苏州求学。学业优异,被保送到东吴大学。在诸多名师的熏陶下,赵朴初的诗书之艺大进。

  1927年,赵朴初在表舅创办的上海“中国佛教净业社”做秘书,走上了研究佛教事业的道路。有缘接触中国佛教领袖太虚法师和圆瑛法师,同时,广泛接触专家和学者,谈诗论艺,寻经问道,为其后的书法精进奠定了厚实的基础。1935年,经恩师圆瑛大师介绍,赵朴初正式成为圆明讲堂的佛教居士。赵朴初在书法上对晋唐宋明时期书法都作了研究,尤致力于宋代苏东坡及魏晋二王”。他的博学和个人高尚的人品和修养使得他的书法饱满奔放、隽秀浑厚、俊拔清新、雄肆凝重。赵朴初一生勤于翰墨,临池不倦,每日临池,未曾或辍,数年积淀,成就了“赵体”的书法艺术。

三、赵书的风格特色

1.贵和尚中的精神内核

“赵体”的形成,极大程度上地将“贵和尚中”这种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展现出来。“返朴归真,悟初笃静”,这是其父为赵朴初起名的取意.但用这八字来形容赵字的风格特色和笔墨精神,却是再恰当不过了。他认为,艺术的领域最应讲究宽容,最应该有热情奔放而又谦恭温良的风度。

朴老的书法碑帖互融互补。赵早期的书法,由北碑入手的,学李北海的以行书写碑,结体上较方正,血肉丰满,骨法劲健,用笔上涩多于疾。中年以后开始以帖学参入,笔法学苏东坡较多,继承了他字势右斜而扁肥的特点;而后合以颜鲁公字体的雄健、宽博,接受并践行了米南宫“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的用笔主张,最终形成了不激不厉、欹正相生,圆润中常见挺拔,方正中微带沉雄的赵书。

 赵书兼有“韵”和“力”、“意”和“法”,字形流畅秀逸,结构严谨缜密,笔墨洗炼疏朗,秀逸中见端庄,潇洒中见法度。运笔收放有度,且开始行中带涩,字形宽舒恬静。如果结合朴老书法作品分析,不难看出他博观约取,兼采众长,既吸取碑学厚重沉稳、刚健雄浑,又吸收帖学清隽流美、秀逸绰约的美学特点,最终化成外型表现为帖学风格,行笔则贯注了碑学思想的独特的“赵书”。

2.清新隽永的文士风度   

  朴老笔迹,多是他所作诗稿,这些凝结书家情怀的诗稿才最可窥见赵的精神世界。静观朴老遗墨,似同高士对晤,与语如兰。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

赵朴初的书法不是机械地写字,不唯求美,而在求精神之抒扬,特别是在信札中,这种文气表现得更为强烈。只有贯通了文气,不执着于字形和笔画的限制,笔下才会自来一种潇洒隽永的神韵。赵朴初的诗词和其书法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文是道,字是器,朴老做到了文字合一、诗书合一、道器合一。恬吟密咏,挹取其芳泽,渲泄于尺缣,不是为书法而书法,而是有感而作、而发。

朴老的书法作品,多是自撰的诗词,其书外之境,弦外之音,情外之理,相互交融。每看一遍,几乎都能发现新的妙趣,不但见法,还能见情,字字顾盼,有一种“无尽意”的精神,在书法和文字之外,蕴涵了物外的神采,以致于使赵书达到了“第二自然”的高深境界。

3.缜密谦恭的学士姿态

  黄宾虹说,“诸病可医,唯俗病难医。以格调入字,以学识入字,实乃书法正途也。”如果书法不参佐以学识修养,则一定匠气十足。在书法中,学识不仅表现为一种自家面貌,更表现在书者用笔结字中的“古意”和法度。《书谱》所言:“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躁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  

  赵书显出一种严谨的法度。从赵书的结体看,明显带有苏字的特点。苏轼所生活的宋代正是强调学问、个人修养的时代,禅宗思想将人格修养的完善,看成是人生的最高目标。赵的性格具有宋代士人的特点,他的字,表达了寻求生命意义、追寻经过道德自律的自由的主张。对于人生,赵朴初持有理智、平和、稳健的态度,对于学问自然会有一种缜密严谨的作风。折射在书法上,表现出规整雍容的气韵。

赵书看似信手而为,生于无意,但细究,却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每每无意之处法度井然,笔笔还其本分,不消闪避取巧。赵字不作狂怪奇侧之态,是公认的具理性、稳重、平和的书法,在平常处洋溢着生活的新意与乐趣,飘逸但纵逸,将激越的精神在深沉中含蓄地表达。赵字在结构上呈现内中收紧的特点,他书法因为有理性的节制而显得儒雅谦恭,雍容和豫,温和内敛。

赵书是在不断地临习练笔的过程中求变、求自家风貌,。特别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后,赵字开始由秀逸而逐渐转入凝练,气紧神敛而形愈宽散,“赵体”浑穆清癯的特点也更加鲜明,正如林散之言:“其不可及处,乃在笔笔气舒、藏锋、神敛。”  

  4.浑然精深的居士禅智

  历代高僧大德,尤喜以书法结善缘,故而沙门亦多书法大家。在朴老以前,中国书法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佛门书法家,一是北齐的安道壹,二是由南朝陈入隋的“二王”传人智永,三是唐代与“草圣”张旭并称的怀素,四是近现代律宗大师弘一。僧人书法,必有佛性。赵朴初居士的字显示一种长于思理的佛门禅智。

  读朴老的字,特别是晚年真是字字如莲花,笔笔有梵音,字体古雅平和,萧散自然。典型的例子是他书写于北京医院的遗嘱:“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流水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短短三十二个字,写得一丝不苟、一尘不染,宁神静气、淡定自如,结字布白却似乎又能照见万象,充满了释家所独具的智慧的精神。朴老的大仁心和大智慧浇开了朵朵墨花,在这朵朵墨花中似又现出无尽禅意。

  赵朴初先生长期浸淫书法、诗词曲赋等传统文化,领悟极高,再加追求进步,胸襟广阔,豁达大度,精神昂扬,其书法成就,自会造诣通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2379.html

更多阅读

赵丹——春天里歌曲赏析 春天里歌曲下载

赵丹——春天里歌曲赏析春天里春天里来百花香 郎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和暖的太阳在天空照 照到了我的破衣裳朗里格朗格朗里格朗 穿过了大街走小巷为了吃来为了穿 昼夜都要忙朗里格朗朗里格朗 没有钱也得吃碗饭也得住间房 哪怕老板娘

赵孟頫都推崇备至的好书法 赵孟頫书法特点

有这样一幅作品,连赵孟頫都推崇备至,并跋曰:“笔笔皆有古法,足为至宝。”先睹为快!鲜于枢《御史箴卷》 纸本楷书 50.1×409.6cm。 大德三年(1299)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鲜于枢楷书《御史箴卷》高清放大

赵孟俯行书字体杜甫秋兴八首 杜甫秋兴八首

用识图,寻找图片答案意见反馈您要找的是不是:赵孟頫行书字体杜甫秋兴八首全部尺寸全部颜色全部类型赵孟頫行书《杜甫秋兴八首》-书法知识书法问500×655赵孟頫行书《杜甫秋兴八首》-书法知识书法问500×621【引用】赵孟頫行书《杜甫秋

声明:《赵朴初书法作品赏析 刘兴坪书法作品赏析》为网友臫皒催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