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咏雪》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讲清楚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2.通过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3.理解言简意赅的文章里,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要素教学法

具:u盘,白板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升入初中后,文言文以及古诗就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年内容了。一般每册课本中有文言文五篇,古诗包括课后的诗词背诵近十五首,篇章比例占到五分之一强。每次期中期末及中考分数也都占到四分之一左右。

学习文言文及古诗有很多好处,例如:可以直接了解我国五千年的历史,能促进现代汉语学习,文言是现代汉语之根,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可以学习我国古人丰富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

二、新授

(一)学习文言文基本要求(或者说学习的基本内容)

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朗读文章会停顿,准确清楚每个字的含义,文从字顺的翻译句子,揣摩课文内容,有哪些感悟,很多篇章需要背诵等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明确这些要求的。

1.文学常识

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城彭(现在江苏徐州)人,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朗读文章会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范读,学生朗读,读流畅,读出停顿)

准确清楚每个字的含义

3.文从字顺的翻译句子,翻译原则以及方法

1)初步学习翻译课文,首先要利用课文注释。

2)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我们应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具体方法:留、扩、补、调、删等。  

在翻译中,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谢太傅是用官名做称呼,就不要再译成谢安。

变单音词添加为双音词,翻译中运用最多。如:谢太傅雪日内寒冷。

补充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句首补充主语“谢道韫”。

调整语言顺序,让原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调整为“寒雪日谢太傅内集—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

,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不译。

5)译文一般以教学参考书的注释为准,同学们要准确记忆。

(二)同学们将打印好的译文,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句子,明确每一个字词的含义。

1)同学自己翻译

2)同位对译

3)教师逐句逐句订正

4.《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差可拟中。”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不久,雪下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
课文注释中的每个短语,每个词,要理解,要准确背诵,不走样。(背诵注释,包括每个字,理解背诵,共9个)

1)内集:家庭聚会(2)讲论文义:谈论诗文(3)俄而:不久,一会儿。(4)差可拟差: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5)因:凭借

补充:(1)骤,急、紧。(2)儿女,子侄辈的人。(3)何,什么。(4)未若:不如比作。(5)即:就是。

三、总结:本文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朗读文章会停顿,能够准确清楚每个字的含义,能够文从字顺的翻译句子,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四、作业:背诵、翻译原文,背诵注释。

五、教学反思

这是升入初中后,第一次学习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陌生,对文言文应该学习哪些知识茫然,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一片空白。是白纸就好,可以画,可以写新的图画与文字。从零开始,对于学习要求,学习方法,要清楚条理的告诉学生,严格要求,历练习惯。

第二课时

内容:复习上节所学内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导入

学习文言文要能读懂,翻译准确,还要从古文字中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人们的思想情况,以便于学习、借鉴、辨别。

二新授

(一)复习上节所学内容,检查背诵原文,检查译文及注释

(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6. 揣摩课文内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明确:通过描写咏雪,表现谢道韫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2)你认为“撒盐说”好,还是“柳絮说”好?

明确:柳絮说好。(a)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b)柳絮有好的意象,比喻传神。(兄子谢朗把雪比喻成撒盐空中,虽然形似,但是谁把盐撒在空中呢?只有物象,没有意象。)

谢朗的比喻好。(a)雪的颜色和下落的情态与盐都很接近;柳絮的颜色和飘舞的方式与雪不相同。(b)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然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3)编者以及谢太傅对于二人比喻得高低优劣都没有表态,你认为他们更赞成谁的比喻?

明确:结尾一句,补充交代了谢道蕴的身份,暗示他们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谢太傅大笑乐,他发现了谢家又多了一位大才女。)

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明确: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和谐、融洽)

5)揣摩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明确:(1)东晋的谢太傅家族是诗礼官宦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2)在这样的家族里,只有雪天无法出行,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3)召集人是谢太傅,参加者是儿女们(4)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有了。

7.写法

本文叙事,采用白描的手法,未加任何客观评论,客观地表明了编者及谢太傅的观点。谁的语言好,一目了然。

8.拓展

1.还有写雪的名句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唐代岑参(cén shēn)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唐代李白 《北风行》,)

2.《咏雪》吟

名门望族重学习,太傅内集讲文义。雪骤欣然把题命,众位子侄显才艺。

男侄胡儿信口吟,撒盐空中差可拟。小女道韫随即咏,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公笑乐不做答,世说枉评定高低。敏捷美名传后世,归入言语明意旨。

说明:学习《〈世说新语〉二则》,见“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二句押韵,句式关联别致,便尝试将二句连接在一起,复述基本内容并解释《咏雪》在原文中的归类。

三、总结: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以后的学习本文就是学习古文的一个范例。

四、布置作业:默写原文、译文,默写注释,理解记忆关于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反思:学习文言文,要将朗读,背诵,翻译,理解,书写,准确记忆联系在一起,缺一样都不行。学习文言文要下真功夫,一点都不能马虎。

六、附板书:

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叙述事件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两答——兄子——撒盐空中}赞誉谢道韫才气

兄女——柳絮因风起

附:练习题

(一)《咏雪》第一部分:

1、本文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朝代的(姓名)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寒雪日内集撒盐空中差可拟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4、《咏雪》一文用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地家庭气氛。

5、《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6、请仿照问问中的文言句式再写出一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做生动地描述。

曰:差可拟曰:未若

《咏雪》第二部分:

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雪骤(无奕(

2 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未若柳絮迎风起。

4、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咏雪的名句两组,并注明作者。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第一部分:

1、本文选自南朝宋(姓名)组织编写的(一书)。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尊君在不下车引之

3、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文章主要是从方面来刻画主要人物的。

4、本文中元方从两个方面反驳父亲的友人,具体表述是

5、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元方入门不顾

6、结合原文内容说说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太丘与友人期行》第二部分:

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尊君在不(

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期)去(离开) 委(委任)信(信用)

B、期(约定时间) 去(离开) 委(舍弃)信(信用)

C、期(日期)去(到……去) 委(舍弃)(相信)

D、期(约定日期) 去(去往)委(委托) (相信)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不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人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D、由陈元方的行为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参考答案:《咏雪》第一部分:1、南朝宋刘义庆 2家庭聚会相比3、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儿女、事件讲论文义4、内集欣然大笑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后一句好。因为比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有意蕴。柳絮一喻好就好在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6、曰:棉絮纷纷差可拟。曰:未若鹅毛当空舞。《咏雪》第二部分:1zhòuyì2、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指家中年青一代人。今义:专指子女。3、略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陈太丘与友期行》第一部分:1、刘义庆《世说新语》 2通否,不在3、元方语言行动4、信用礼貌父亲朋友失约在先父亲朋友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5、友人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6、与人期日中,结果过中不至,可看出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有礼貌,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就斥责太丘,十分无礼,可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的义正词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就改的精神。《陈太丘与友期行》第二部分:1、古义:丢失今义:死亡2B3、略4、友太丘 5C


《世说新语咏雪》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翻译
附:练习题

(一)《咏雪》第一部分:

1、本文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朝代的(姓名)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寒雪日内集撒盐空中差可拟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4、《咏雪》一文用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地家庭气氛。

5、《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6、请仿照问问中的文言句式再写出一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做生动地描述。

曰:差可拟曰:未若

《咏雪》第二部分:

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雪骤(无奕(

2 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未若柳絮迎风起。

4、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咏雪的名句两组,并注明作者。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第一部分:

1、本文选自南朝宋(姓名)组织编写的(一书)。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尊君在不下车引之

3、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文章主要是从方面来刻画主要人物的。

4、本文中元方从两个方面反驳父亲的友人,具体表述是

5、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元方入门不顾

6、结合原文内容说说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太丘与友人期行》第二部分:

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尊君在不(

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期)去(离开) 委(委任)信(信用)

B、期(约定时间) 去(离开) 委(舍弃)信(信用)

C、期(日期)去(到……去) 委(舍弃)(相信)

D、期(约定日期) 去(去往)委(委托) (相信)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不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人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D、由陈元方的行为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参考答案:《咏雪》第一部分:1、南朝宋刘义庆 2家庭聚会相比3、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儿女、事件讲论文义4、内集欣然大笑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后一句好。因为比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有意蕴。柳絮一喻好就好在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6、曰:棉絮纷纷差可拟。曰:未若鹅毛当空舞。《咏雪》第二部分:1zhòuyì2、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指家中年青一代人。今义:专指子女。3、略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陈太丘与友期行》第一部分:1、刘义庆《世说新语》 2通否,不在3、元方语言行动4、信用礼貌父亲朋友失约在先父亲朋友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5、友人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6、与人期日中,结果过中不至,可看出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有礼貌,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就斥责太丘,十分无礼,可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的义正词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就改的精神。《陈太丘与友期行》第二部分:1、古义:丢失今义:死亡2B3、略4、友太丘 5C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2454.html

更多阅读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诗歌。2.学习品味诗歌中的具体形象,理解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意象)来抒情的特点。3.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 世说新语两则阅读答案

25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课前预习学案一、走近作者作品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体)小说。

声明:《《世说新语咏雪》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翻译》为网友迷糊小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