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地理讲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

必修一地理讲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

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北京市京源学校地理教师,侯小波。今天由我来和大家一起交流,我对高中地理必修1的整体认识和教学过程的一些思考。

细心的老师应该还记得,高中地理必修1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就是我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而今天的内容又是必修一的总论,即对必修1的整体认识和思考。所以,对于必修1,我觉得自己讲在前,又讲在后。但是,无论是讲在前还是讲在后,我认为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即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都非常清楚,高中地理必修1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地理,但是,我们应该讲些什么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必修一模块内容结构表述如下,四个内容: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我们用结构图来还原必修 1 的整体面貌:

通过结构图的分析,我们来认识四个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1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无论是从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还是必修一总体结构图中,我们都能看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具体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物质能量组成和运动变化。也就是说,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不过是距地表上、下30 千米左右的物质和能量。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自然地理环境在任何一个区域中的表现,都是一个系统,即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彼此之间的影响、联系,才是自然地理环境。所以在必修1 的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建立,即要注重联系。

2 .课标和教材中出现的宇宙中的地球以及隐含着的内部物质运动,这两部分,是自然地理环境吗?

准确的说,课标和教材中出现的宇宙中的地球,以及隐含着的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其实质都不能算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它们分别属于天文学和地球科学。那为什么要将这两部分内容纳入地理课程之中呢?

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 1 )学科知识内在逻辑的需要;

( 2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我们从逻辑关系上再看看必修 1结构图,不难看出,这两部分的实质是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原因所在。宇宙(主要是太阳)是外部因素;内部物质运动是内部因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是运动和变化的,即能量的运动带动了物质的运动,所以能量的运动既是要素变化的驱动,也是串联各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关键。所以,这两部分无论是从学科角度还是从学生角度来看,都非常的必要。同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物质和能量运移的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教材在“物质和能量交换”这一节中,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进行了单一圈层运移规律的叙述和解释,又在“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节中进行了综合影响的分析。而这些解释和分析,其实质都是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过程的叙述。所以,我提出第二个注重,即必修1 教学中,特别是原理教学中,要注重过程。

3 .如何看待必修1中的最后一个部分,即“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熟知教材的老师都知道,必修3,区域地理中,其主要内容就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自然地理原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在现实区域中的应用,多采用案例教学。但在必修3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能让学生通过单个案例的学习,学会分析能力的迁移呢?单从自然地理原理的迁移能力角度来讲,我们得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必修1教学过程的欠缺。人类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莫过于适应自然地理环境、不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和改变自然地理环境三个方面。所以,纵观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体系,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各原理,我们在必修1 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变化,即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常态、变化和异常进行分析。

4 .必修 1内容不仅多,而且非常的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非常困难。交过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这么多、这么难的内容,讲不完,怎么办 ?

这里,我要提出我的第四个建议:注重对应。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我们除了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之外,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补和删减。这里的增补是对学生实际情况而言,而删减则是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的。但做这样的工作,我们得有一个标准。我认为:标准应该是课标、教材、试题三位一体来考虑,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阶段来制定的。当然,做这样事情,教师必须做到高中整体教学的统筹安排,并做到心中有数。

综上所述,我对必修 1 的总体教学建议有四条:

( 1 )注重联系;

( 2 )注重过程;

( 3 )注重变化;

( 4 )注重对应。

下面,我将就我的四点建议,以案例的形式,为大家展开论述。

一、注重联系

构建自然地理环境系统,是高中地理必修 1 的主要内容。因而必修 1教学内容体现了极强的逻辑性,这也是很多老师和学生感觉地理在文科中偏理的一个主要原因。因而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在各部分之间建立联系。这里,不仅仅是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之间的联系,甚至是自然地理环境与实际和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

1. 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我以大气的垂直分层图来进行说明)

与人类的关系

大气的垂直分层图

特点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①密度小,气压低

②有厚层电离层

地球的天然屏障

利于高空分型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②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上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的各知识要点的总结。高中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学生而言是不是记住并能说出上述特点就可以了呢。老师到底要讲什么呢?我们仔细来分析课标要求中的行为动词,概括。概括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也就是要讲清楚各特点之间的来龙去脉,即各个特点之间的联系。

大气垂直分层的标准是大气温度、密度和空气运动,分层的依据是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图。拿对流层为例来看,其特点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是对图中曲线的现象描述;特点②,对流运动显著,是对流层温度上冷下热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即特点①是特点②的原因;特点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指对流层中常出现阴、晴、冷、暖、风、雨、雪等天气现象。而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对流层的空气运动特点又有很大的关系,即特点②是特点③的成因之一。

掌握了分析方法,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的特点。

同时可以这里补充成云致雨的条件以及逆温现象和危害。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训练。

我们来看两道例题:

例 1 :读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分布图,图中会产生天气现象的是(双选): ( AC )

此题答案为 AC 。 A 层学生很容易选出,因为它是对流层大气的特点之一,但是 C选项对于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大气分层特点中,并没有对高层大气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述,但此题并没有超出学生的考试范围。它只是对流层大气特点(即成云致雨特点)成因(或者原理)的一个应用。如果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对各层特点进行来龙去脉的分析,即没有将清楚各特点的联系,学生对这道题就会无从下手,很容易出错。

例题 2 :逆温是指 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 图中是“某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单选) ( C )

A .50 米

B .75 米

C .100 米

D .150 米

此题答案为 C 。初看这道题,学生会一头雾水,但自己分析,不难发现。提干中给出了逆温的定义:即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由此可以推断出,逆温会使大气对流减弱,甚至对流停止,会使得某地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无法扩散,造成污染事件。因而,会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电厂烟囱,其设计高度应高于逆温层的顶部。此题的实质考点,是通过变式,考察学生对于气温垂直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其实质也是大气分层特点之间联系的考核。

必修 1中,知识点之间的彼此联系特别多,比如还有地球运动中,太阳直射点、晨昏线、昼夜分布、昼夜长短、极昼极夜的变化、地方时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和计算等知识点也是要给学生在光照图中建立起联系的。再比如三圈环流模式图和洋流模式图的对应和联系、气候类型模式图和植被类型模式图的对应和联系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能做到将知识点以及它们彼此的联系烂熟于心,并且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 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

我们先来看一道高考题:读图 1 回答。李明同学发现乙、丙、丁三图所示现象有因果联系,地理老师认为有道理。此因果顺序应该是 ( B)

图 1

此题答案为B 。在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无法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或者吸收的很少,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地面长波辐射,因而,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这就使得近地面大气(也就是对流层大气)的温度出现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特点;而这也就是形成肯尼亚山山顶白雪皑皑,山下郁郁葱葱的景观。所以就因果关系排序,它们就依次为丙丁乙。

那么,回到我们的教学过程来看,其实质就是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垂直分层以及植被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地理教学中的联系不仅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

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这三幅原理图之间有没有关系?

地面的冷热不均形成了热力环流;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赤道和极低的分布不均,使得赤道和极低地区地面温度产生很大差异,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环流,再加上地球的自转,使得这个环流更加复杂,从而形成三圈环流,所以,三圈环流,其实质就是一个复杂的热力环流;第三幅图,季风环流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则也是由于冬夏季节海陆地面温度的差异而已。所以可以看出,无论是三圈环流还是季风环流,实质上都是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宇宙中的地球中地球自转使得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这个原理在大气运动中的应用,在河流两岸侵蚀堆积中的应用以及在洋流中的应用等。

我们来看道例题:

图 4 中甲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 R 河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 R河河谷的形成考虑地转偏向力)。回答。

R 河流汛期时 ( C )

A . 北印度洋海区海水顺时针流动

B . 南半球昼短夜长

C . 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D . 南亚盛行西南风

此题答案为 C。此题的关键在于判断出季节。首先由于甲图中等高线弯曲的地方出现了河流,说明此处为山谷,因而等高线应该向数值大的地方弯曲,从而判断出河流流向为在西向东;再结合乙图河流南岸侵蚀,北岸堆积,可以判断出R 河流位于北半球,因而甲图中的纬度为北纬 40度,从而结合甲图区域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读此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河流靠降水补给,因而,当 R河出现汛期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从而得出答案 C 。

从此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理问题的解决,往往会综合应用到各章各节的知识和原理,这种趋势在高考题中表现最为明显,同时,它也是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而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培养,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将节与节,章与章的联系,贯穿到我们平时的教学之中。

3. 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成分在以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种自然组成要素。每一组成要素都按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但没有一个要素是孤立的。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征,这种综合性,必然决定了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但这种联系是有级别之分的。

( 1 )一般级别的联系(即个别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比如:地形、地貌与河流之间的联系。地形决定河流的流向、流速。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

落差大,平原地区水的流速慢,落差小。不同的地形条件形成的水系形状不同,如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如塔里木盆地),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如亚洲水系),山前形成扇形(如海河)平行状(如横断山区)、树枝状水系(如黄土高原)、低平平原形成方格状水系(长江下游、珠江下游)等;山谷处发育河流。山脊为河流的分水岭,以此可以估算河流的流域面积。而河流在不同河段塑造的地貌也不同,一般来讲,在河流上游流经山区形成“ V ” 型河谷,在山前易形成冲积扇,在下游形成 “ U ” 型河谷,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地形区。

再比如:地势地貌与气温的关系、地形与气候的关系、气候与河流的关系、植被与河流土壤的关系等等。

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右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 .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 .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 .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此题答案为 D 。 此题主要考察的是沙尘暴与植被、 天气(主要是风速及气压)之间的关系。题中 C选项与沙尘暴联系较小,为干扰项;甲地作为沙尘的源地,地质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说明甲地植被覆盖率低;乙地以风力搬运作用为主,丙地以风力沉积为主,说明乙地风速大于丙地。在整个沙尘暴发生的过程中,风向始终是由甲地吹向丙地,说明近地面气压甲地高于乙地和丙地。

( 2 )中层级别的联系(即多种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各自然地理要素在某一区域中相互影响,构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所以整体性的核心就在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即系统的建立。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在教学过程,我们应该教什么,从必修1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来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原理其实质就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一个综合,而系统的建立起来的关键,就是联系,这也就从目的性上,告诉了我们平时教学中,建立要素联系的重要性。

因而,在高考题中,这类题出现的频率较高,而且往往出现在问答题中。一般情况,给出某地经纬位置和海陆位置,由此来推断此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或者某些地理要素的特征。

例如这道例题。

图 19 为世界某一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说明 S 地区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 4 分)

本题的答案为:S 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影响:河流稀少,流量小;荒漠植被;沙漠广布

高考题,特别是高考问答题,往往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所以,这道题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世界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而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应用整体性原理和要素联系,来进行推断。在整体性特征中,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各要素在形成某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五个要素中,地形和气候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高考中,这类题往往会给出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从而去推断区域其他自然地理特征。

( 3 )高层级别的联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自然地理环境系统,这个系统时刻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因而,整体性的实质,就是自然界物质能量运动的平衡,能量即是要素动态变化的驱动力,也是维持平衡的关键。这里,我们常说的能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部能量(主要指太阳能),另一种是内部能量(主要指地球内部的热能)。但是,实际上,作为自然地理环境一部分的人类,其转化力(人类活动)往往也会是自然地理环境平衡维持和破坏的一种能量。所以,我所指的高级别的联系,实质是指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即人地关系。这也是我要讲的第四点联系。

4. 自然地理环境与实际和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出现在一节地理课上,这节地理课的讲授的是“野生动物的保护”。很多老师遇到这样的题目,往往会非常犯难。因为,这样的题目,生物课也在上,政治课也在上,要讲成什么样子才是地理课呢?我们来看看这位老师所用的案例以及处理案例的方法。

首先,请同学讲述“第一桶金与蛇”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我们北京西山脚下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庄想迅速致富。恰逢北京建设时期,需要大量僵住砖瓦,而北京市又规定不能用黄土来烧砖。而这个村庄周围的山上,分布着大量页岩。当地人就把山包下来,炸山取石。石头粉碎之后,用来烧砖。这样做的效果好吗?好,村庄获得了起步的第一桶金,并逐渐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亿元村。但同时,也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用我们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闹长虫”。有时,一个早晨,村民屋里都能有四五条蛇,还有毒蛇,群众都很恐惧,我们不禁要想:蛇为什么会进屋里去呢?

之后结合漫画,以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1. 蛇为什么会进屋呢?( 炸山)

2. 炸山干什么?( 要石头)

3. 山上的土哪里去了?( 随石头一起进了粉碎机,烧砖了)

4. 山上的草和树哪去了? ( 砍了烧了)

5. 山上的动物呢? ( 人不管了)

6. 蛇怎么样了?( 进了村子的屋里)

7. 为什么?(。。。。。。。。学生犹豫了,答不出来)

老师接着问。

1.

我们把这个过程画成链条行吗? (学生开始画)

老师继续问。

2. 人吃蛇肉了吗?( 没有,北京人没有吃蛇肉的习惯)

3. 蛇受到人类影响了吗?( 是的)

4. 人类怎么影响蛇的?( 破坏了蛇生存的环境)

大家看,这虽然是给初一学生上的一节地理课,虽然 “野生动物保护”这个题目很难体现地理特征,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也能看出,这节课“地理味”十足。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选择案例和分析案例时,抓住地理学科的5 个特点:

1. 地理问题的时空性。

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 地理要素的系统性。

4. 人地关系的相互性。

5. 人地作用中,人的主体性。

再回到我们的主题来看,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是改变了地理环境中某一个要素,从而引起了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变化。这样的案例很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必修3中这样的案例很多。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案例的发生过程,其实质还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唯一多出来的,就是人类活动成了其中的一个要素。所以,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必修1 中,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是贯穿在整个高中地理理念里的,它至关重要。

二、注重过程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事物分布的学科,主要的包括两大方面: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而表现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载体就是地理图像。因而地理教材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地理图像和图表。高中地理必修1 也不例外,但由于必修 1 主要侧重于自然地理学原理的学习和应用,因而我们可以发现,必修 1中两类图像最多。一是分布模式图(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二是原理模式图(反映地理事物运动和分布的过程,也是就时间分布和变化)。其中分布模式图也是地理过程中物质能量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所以,在高中地理必修 1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原理、应用原理的过程就是对地理过程的理解过程。所以,在我们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和强化地理过程的教学。

1 .过程模式图(我们先来看一道例题)

读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某区域示意图,分析斜线所示地区地貌形成过程。

此题的答案为: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所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由于流速降低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

仔细分析这道题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出,这里除了要表达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之外,还要表达清楚山路冲积扇地貌的形成过程,其有特定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

2010 年地理高考全国卷 1,36 题(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标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其思考方法和答题方法就是和上题类似的地理过程的叙述。

类似的高考和模拟题还有: 2010 年北京文综卷 39 题(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2010 年天津文综卷 13 (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2009 年北京文综 36 ( 4 )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2011 北京石景山期末试题 34 题( 3 ),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全球气温的影响等。

高中地理必修 1 中需要强化的地理过程主要有:

( 1 )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 2 )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 3 )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

( 4 ) 说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过程

( 5 )读地表景观图片,说出河流、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地表形态形成演化

( 6 )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 7 )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 8 ) 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

2 .分布模式图

高中地理必修 1中的多数分布模式图所表达的内容,虽然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状态,因而,它也是地理规律的一种,但我认为,在教学过程,我们教学的重点并不仅仅是分布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分布规律形成的过程。

举个例子来看。(比如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地中海气候)

我们要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0 度到 40度的大陆西岸,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能够应用三圈环流的分布原理,结合冬夏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导学生分析南北纬 30 度到 40度大陆西岸会形成怎样的气候类型。具体来说,在操作上,先看分析对象南北纬 30 度到 40度大陆西岸,学生应用三圈环流原理(其实质就是模拟了该区域的环流运动过程),结合风带、气压带特点和海陆位置特点,得出了这个区域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只是这种气候类型的命名而已。学生的分析就是对地理过程的还原。

再比如说,在第一章地球运动中,学生对于除二分二至以外的其他地球光照图情况分析起来,会比较费力。这就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只讲清了特殊时刻(二分二至),而忽略了过程的教学。地球运动中,太阳直射点、晨昏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等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变化时相伴而生的,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某个时刻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它们彼此之间相互怎样影响的,这个变化过程(地理过程)是我们要叫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来看道例题:

读图 12 、 13 ,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 1 )在图 12 公转轨道上用“ ”和字母标出图 13 所示日期的位置。( 2 分)

( 2 )北京地区出现寒潮的天气多位于图 12 中的 _________ 时段。当地球运行到③位置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 ,其成因是 _________ 。( 3 分)

( 3 )图 13 所示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_________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是 _________ (选择填空)。( 3分)

A .逐渐加快

B .逐渐变慢

C .接近最快

D .接近最慢

( 4 )图 13 中 a-d 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_____ 。再过 4 个月后,太阳直射点直射在 _____半球,其移动方向是 _____ ;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是 _____ 。( 4 分)

此题的答案为:

( 1 )绘图略( 2 分)

( 2 )④ →①→② 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3 分)

( 3 )北纬 20 ° BD ( 3 分)

( 4 ) a=b > c > d 南 向南昼渐短,夜渐长,昼短于夜 ( 4 分)

这道考察地球运动知识的考题,在很多问题的设置上,都体现了考察过程的意图。比如:第( 1)小题,请注意观察,途中极昼极夜的范围不是极圈,而是 70 度纬线。第( 2)小问,北京出现寒潮的时间冬春季节,也是一个过程的考察,第( 4)小问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和北京昼夜长短变化,考察时也都不是图示状态,而是 4个月后。这道题单从地球运动原理角度来讲,所考的,都是基本原理。但很多学生会出问题,其实质还是对地球运动光照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不够。

最后,要提醒各位老师,注重过程,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认识、理解,更重要的是运用。检测的方法就是学生要能叙述过程。

三、注重变化

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或者环境中单一要素特征,都是系统中的一种动态平衡,一旦影响环境或要素的因素发生变化,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出现所谓的异常,之后,会形成另外的平衡。因而,高中地理必修1 中,各种系统的建立很重要,即地理过程很重要,同时,学生对于过程的认识,需要在系统的变化中理解。

例如: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海气状况。

由于南美西海岸为秘鲁寒流,使得东太平洋海水温度较低;而赤道暖流的影响,使得西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较高。正常年份,西太平洋上升的暖湿气流给东南亚带来了温暖、湿润的气候。而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则加重了沿岸地区的干旱和少雨,出现大片沙漠。而实质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洋流对于海水的影响,使得太平洋东西两岸产生的大气环流(热力环流),即洋流通过影响近地面温度,从而影响大气运动,对不同区域气候的影响。其本质,是两个自然地理要素运动的相互影响和叠加,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系统。而这些运动原理,都是学生在前面学习过的内容,因而,它可以作为学生运用原理的案例。

厄尔尼诺是什么呢?现象与正常年份相反,信风的反转,使得西太平洋温度较高的海水向东流动,这种海水的反转运动,使得大气运动状况也发生反转,从而使得太平洋东海岸以上升气流为主,从而湿润;太平洋系海岸以下降气流为主,从而出现干旱。对于这个案例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做什么呢?帮助学生建立这个复杂的系统,通过改变系统变量,训练学生对于原理的熟练掌握和应用。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包括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表物质组成)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就构成了气候系统。任何一个区域,其气候的形成,实质是这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气候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不同区域,气候系统变量发生了变化。举个小区域的例子。

一个区域中,城市降水和雾气较多,是因为城市废热的排放,以及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影响,使得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所致。

对于一个区域总体的自然地理特征而言,气候、地形、生物、水文、土壤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系统,而这些要素也是这个系统的变量。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这个地理环境系统),需要将系统放入具体的区域中。因而,课标对这节内容的要求,也往往是要举例说明。

自然环境整体性有两层含义, 1.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第二层含义,就是要求学生要在变化中去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系统。

举个例子:我们常说,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是指:气候上,它位于中国非常重要的 400毫米等降水量附近;植被上处于森林草原过渡的边界;因而其自然地理环境才具有脆弱性和易改变性。但总体来讲,它应该是中国适合农耕的区域。而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了区域植被,从而使得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貌沟壑纵横、河流含沙量大。这个过程的实质,是人类活动改变了区域植被要素,使得地貌、河流、土壤等要素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不同。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系统性。同时也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即区域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正是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性和开放性,才有了梯度流的理论。比如:中国主要的资源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

区域的比较和区域的差异,其实质也是在这个系统中,改变变量而进行判断的。比如青藏高原和东部季风区的比较。我有一位同事上过这么一节课。

她通过藏民与北京居民的一些生活细节方面,对比总结了两个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不同。比如她用到的这样一幅图片,图片中藏民衣服都穿的非常厚实,而且带了帽子,但却往往都是草帽或者遮阳帽(不是防寒帽),从而总结,青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辐射强。通过一包薯片在北京和格尔木的差别,总结出青藏高于气压低。通过藏民的饮食习惯,总结了其高原牧业为主,植被以草甸为主等特点。而且最有意义的一个问题是,青藏高原与华北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即两个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完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即地形的差异。板块运动是的青藏地区地形抬升,周围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山脉阻挡了南部太平洋和北部北冰洋的水汽进入,从而改变了气温和降水(即改变了气候),从而形成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1的主要任务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建立。而学生对于各个系统的认识则是在系统建立和变化中理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认识要素,建立要素联系,构建地理过程之外,还要通过变量控制的方法(即通过系统变化)来加强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四、注重对应

这里所说的对应是指课标、教材、试题三位一体。我们首先看看它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课标的作用:作为教师,理解和把握课标是实施教学的的前提。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用“三维目标”的形式做了详细的规定。课标是指导我们进行教学的最终标准。

教材的作用:新课程特别注重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材中说明一般方法的案例因版本不同各有侧重,在教学中无需将多个版本的教材内容都灌输给学生,重要的是领会课标要求和考试说明的精神。在具体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真对课标要求阐述内容的逻辑关系,教师要深刻领会,同时对于教材中的典型例证、重点图像说明的原理和方法要深入理解,对照课标要求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将教材作为重要的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落实课标要求,并融会贯通,领会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教材案例与考试要求、考题间方法上的联系。

试题的作用:简单来讲,试题是我们解读课标的一个工具。教学中对老师最有价值的试题有两类:会考题和高考题。两类考试的共同点都已落实课标为基本要求。因此二者的具体考试说明要求都来自课标的要求。但会考将课标要求进行了具体细化,旨在指导教学更加具体,突出如何落实课标,落实什么内容,因此其体现的主要是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基础性要求;高考说明则去掉了行为动词,只留下了具体的内容要求,忽略了达到的层次和方式,这样更加突出了对学生地理能力的考查和个性化的区分,同时也将内容的不同层次和认知方式,解决问题的途径等都能以题目的形式进行考查,从而更大程度的体现了能力立意,和对学生的区分与选拔的功能。

综合来讲,所谓的课标、教材、试题三位一体,就是教学必须以课标为依据,试题为解读课标的工具,教材为达成课标的材料,共同辅助我们的教学要求和效果。

总结:老师们,以上就是我对高中地理必修 1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关键词:注重联系、注重过程、注重变化、注重对应。

这就是我整个辅导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还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北京市京源学校 侯小波

2011-2-2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2733.html

更多阅读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历史必修一总结框架图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

高一化学必修一 模块复习

高一化学·必修一模块复习   (2010-12-08 09:28:35)很快,高一学生就将开始期末考试和模块考试,化学课进行的是《必修一》的模块考试,现在将复习要点讲解给同学们。高一化学必修一的模块考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20题×2分=40分)、第II卷(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

知识强化一、内容概述本节为“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是在前面两节学习了大气和水的有关知识后,接着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另外一个因素——地貌。在地理环境中,地貌对地表物质和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对地表其他要素也有重要影响。这一节与前

高中语文必修一绪论教材解读和教学思考 高一物理必修1绪论

高中语文必修一 绪论 教材解读和教学思考(一)了解语文必修①教材的编写意图从《普通高中课程教科书语文(必修①)》编写说明来看,突出了以上几点。1.力求照顾高一学生“初始”的特点高中语文必修①是提供高中必修课起始阶段使用的,所以,

声明:《必修一地理讲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为网友早已不年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