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书《陏唐演义》里,徐世绩被称作徐茂功,并且被描述成了一个无所不知的神人。其实他是像李靖一样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将,横扫西域,攻破高丽,历仕三朝,在太宗驾崩时更被托孤幼主。去世后,高宗与皇太子亲临哭丧,可谓说一生荣耀已极。像他这样历事三朝而恩宠不衰的大臣从古至今也不多见。
隋末天下大乱,群盗并起,翟让起事,年仅17岁的徐世绩前去相投,并开始崭露头角。不久李密亡命雍丘,徐世绩和王伯当说服翟让奉李密为主公,之后建议李密攻破黎阳仓,开仓放粮,募得胜兵二十万,一举使瓦岗军声名大振,成为众多义军中的佼佼者。只可惜在大好形势下,李密最终被王世充击败,不得不入关臣服李渊。此时的李世绩掌管着李密的其余部队,降与不降?李世绩做了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他吩咐手下把所有军士清点造册,然后送与李密发落,并告诉军中长史说:人口土地,都是魏公的,我如果以此献给李唐,是拿主公的失败来为自己谋取私利,我羞于这样做。就是这次选择,使他充分的获取李氏父子的信任。被授为黎州总管,封爵莱国公,赐姓李。之后,徐世绩被窦建德击败,做了俘虏,以他父亲为人质,重又任命其守黎州。不过,徐世绩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李唐。窦建德听说了这件事,也很赞赏他的忠心,把他的父亲送到了长安。
李唐统一天下后,徐世绩就和李靖一起坐镇并州,最终使突厥臣服,之后又统兵攻破从隋末起一直顽抗的高丽。太宗皇帝对他很是信任。徐世绩曾经突然生病,医生说,用胡子烧成的灰为药可以治疗。太宗皇帝于是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用以下药。在后来的酒宴期间ᦁ 2;太宗动情地说:我正在考虑托孤的事情,没有比你更合适的。当年你不肯辜负李密,又怎会辜负联呢?徐世绩当时也很感动,把自己的手指都咬出血了。
然而到了高宗准备废王皇后改立武后时,众多托孤大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都表示反对,独有徐世绩托病推辞不表态,高宗也是聪明人,悄悄的召见他,而徐的回答是那句以后被经常引用的话: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由此,武后顺利得立。此时的武后已流露出巨大的权力欲望和残酷的政治手段,而徐世绩也忘却了太宗的重托。也许年老人都这样吧,不为自己也需为子孙考虑。尽管如此,他还是为子孙们的富贵平安担忧,临死前曾嘱托其弟弟,子孙中有言行不羁、结交非善者尽早除之,不愿意自己的后代象房杜的后代那样。
可是任何事情有其因就必有其果,高宗死后,武后用权,徐世绩的孙子,徐敬业起兵造反。然而,徐敬业打着“勤王”的旗号却不北上,实则选择南下金陵,建立巢穴,这就是公然的造反之举,最终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徐世绩生前身后的官爵名号全部剥夺,唯一留给我们的是骆宾王那篇慷慨激昂的《讨武曌檄》。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既然选择了忠,就要有始有终,半途而废的结果只能是前功尽弃,只能叹息一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