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灼口综合征[BMS]是以舌部有烧灼感、刺痛感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
概述
灼口综合征多发生于舌根部,其次为舌缘、舌背和舌尖,其他部位如颊唇腭、咽等亦可发病。发病时,舌痛症状呈现晨轻晚重的时间节律性改变,并在过多说话、食干燥性食物、空闲休息时加重,但在工作、吃饭、熟睡、饮食等注意力分散时,痛感一般不会加剧,反而减轻甚至消失。正因为其症状表现为烧灼痛、刺痛,与一般的疼痛不同,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有症状之后,带着“恐癌心理”来就诊,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及压力。
病因
1、口腔局部因素
1.1义齿因素
在40%的男性BMS患者和50%的女性BMS患者中存在义齿问题,因而义齿因素在BMS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Svensson等发现,配戴义齿的BMS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多的慢性疾病、社会心理紧张因素以及颈部、肩部、舌骨上肌肉的触痛和咀嚼痛Ⅲ.从而说明全身健康因素、社会心理紧张因素与义齿功能不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并在口腔前部烧灼痛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此外,义齿的存在有利于念珠菌的感染,并可引起部分患者发生变态反应,这些都与BMS的发生有关.
1.2口腔不良习惯
在13%的BMS患者中存在紧咬牙和夜磨牙的现象,说明二者可能与BMS的发生有关.其机制可能与舌肌和舌筋膜的紧张有关.
1.3口腔感染
BMS患者常具有较高的念珠菌携带率.在Gorsky等的研究中,有28%的患者念珠菌的培养为阳性.针对此部分患者给予抗真菌治疗后,35%的患者疗效显著p脚.大肠菌类在口腔中并不常见,但BMS患者的大肠菌携带率显著高于正常,其中以肠杆菌属和克雷伯杆菌属检出率最高.
1.4唾液异常
口干是BMS常见的伴随症状,然而,研究表面BMS与唾液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不高.Bergdahl等认为,刺激性唾液流速与BMS呈明显负相关,静态唾液流速则与BMS的相关性不强14p.Tammiala—SMonen等发现BMS女性患者刺激性唾液总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代表粘蛋白浓度的唾液酸比例高于对照组陋1.但唾液的粘着作用及凝集作用无变化,因而认为BMS的发生与唾液对粘膜的保护和润滑作用的下降无关.
2、系统因素
2.1更年期综合征:有高达20%~90%的发病率
2.2糖尿病:35%左右的BMS患者有异常的糖耐量曲线
2.3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维生素B1、B2、B6、B12、叶酸、锌等缺乏
2.4医源性: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长期使用抗焦虑、利尿剂、氯已定漱口液等。
3、精神因素
3.1人格因素: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MPI),艾森克个性问卷等,测试结果BMS患者多焦虑型、抑郁型性格,情绪不稳定
3.2恐癌心理:有调查报告高于75%的BMS患者担心得了癌症,80%患者辗转就医。17%患者因家人得过舌癌,37%患者偶尔发现舌根部疙疙瘩瘩的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而频繁对镜自检,陷入了“自检-恐慌-再自检-再恐慌-舌痛加重”的恶性循环。
病理
无异常明显改变。
临床表现
1.口舌疼痛:
本病以口舌灼痛为主要表现。①常呈烧灼感样疼痛,或呈辣痛感、刺痛感、钝痛感,往往为持续性、表在性、自发性疼痛,时轻时重,多数患者表现为上午轻,下午重,过多说话、食干燥性食物、空闲休息时、疲劳、紧张、情志不畅时疼痛加重。②疼痛部位以舌为主,多位于舌的某一部位,如舌尖、舌缘、舌根、舌背,并多为游感性,自感痛点部,但又摸不到疼痛的准确部位。③疼痛部位亦可位于口腔其他部位,如硬腭前部、下唇前部、下唇部,牙槽、龈沟等处。④在讲话、饮食时无疼痛加重,反而有所减轻或疼痛消失。
2.口腔伴随症:
因人而异,可有口舌异样感、肿胀感、灼热感、麻痹感、搔痒感、口舌干燥感,或味觉减退等。少数病人不呈疼痛感,而呈伴随症中的某些不适感。
3.全身症状:
因人而异,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症状。较常见的有:①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衰弱,如头痛、头晕、睡眠不佳、多梦、易烦躁,或精神不振、疲劳感、记忆力减退。②精神、心理、情绪障碍表现,如愤怒、憎恨、忧愁、悲伤、惊恐、焦虑、抑郁、痛苦,可表现为多疑病症、恐癌症等。③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多汗、脸红、阵发性烘热、肢端发凉、麻木,以及身体某些部位的感觉异常,如麻木、针刺感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④癔病症,多见于青年女性,可出现精神、运动、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有强烈深厚的情感、不稳定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片面与固执、幻想症,以及暗示性强等。⑤性激素生理性改变,多有性欲减退,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更年期病人。
诊断
灼口综合症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因而给诊断带来困难。一般而言:
1.灼烧样疼痛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且多无固定界限。
2.疼痛轻重与情绪及精神状态有关,并有晨轻午后加重特点,疼痛可自然缓解。
3.局部检查无充血糜烂、溃疡等病变。
4.可伴烦燥,抑郁症状。灼口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它是以舌部有烧灼感、刺痛感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
鉴别诊断
应于舌部溃疡、舌癌、蛇淀粉样变性、三叉神经痛、舌乳头炎等鉴别,以上病损均有明显特征,且与临床症状相符。
治疗
缺乏特殊有效治疗,但心理治疗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一般用药治疗:
局部用药:采用维生素B12 0.5 mg +维生素B4110mg + 2%利多卡因2~3ml。行舌神经封闭。每隔一两天封闭1次,5—10d为l疗程。连续治疗两三个疗程。
疼痛明显者可用0.5%达克罗宁局部涂布。失眠,抑郁明显者可用谷维素,阿普唑仑等,口干者可用溴已定口服。
常规全身用药:服用10mg谷维素+10mg核黄素+100mg维生素E。
二、抗焦虑治疗
抗焦虑药物治疗焦虑和抑郁往往同时存在,然而,抗焦虑药物常常起效快,在心理药物的使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在临床上常用的是氯硝西泮(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mg片),也可以用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根据年龄和全身情况,从开始1~2mg/d,晚间服用,在2周内增加至治疗量4mg/d,严重患者中午可以再加2mg,全程服用。
抗抑郁药物的治疗,以往的治疗常常采用第1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第2代三环类抗抑郁药,但是患者往往因为不良反应大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我们采用的是第3代药物(5一羟色胺摄取抑制剂ssRI)盐酸氟西汀(美国Lilly亚洲公司提供,20mg/胶囊),其最大的优点是抗抑郁效果同三环类抗抑郁药相似,但不良反应很轻微,患者容易接受;每天给予l粒(20mg);与其他的抗抑郁药一样,药物的起效一般要在3周以后。
以上2种药物同时应用,由于抗焦虑药物起效快,所以患者的症状迅速缓解,使患者增加了治疗的信心,一般在1~3个月患者的口腔和全身症状可以得到控制,继续维持3个月后开始逐渐减药,一般全程需要6个月到1年。对停药后有反复的患者单纯使用抗焦虑药物仍然有效。
三、心理治疗,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心理疏通建立良好的医患互信关系,认真倾听病人诉说病情,做好详尽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和患病背景因素通过家属和周围人群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及生活习惯和发病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引导帮助其解决心理障碍。
2、暗示疗法
(1)语言暗示:用热情的服务,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告诉患者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使其对医生和药物产生信任,诱导患者走出疾病阴影,树立能够治疗好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2)药物暗示:采用有一定治疗作用的药物,如中西药结合、含漱液等作为治疗剂和安慰剂。
(3)自我暗示--:指导患者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避免经常性的自我口腔检查,坚信疚病会康复增强战胜疚病的信心。按心理疏通适时改变环境,带患者旅游或走亲访友和同龄人多交谈,生活丰富多彩,对疾病逐渐淡忘。(4)合理安排生活:每天合理安排
作息时间,注意体育锻炼,多听音乐、看书、下棋、散步等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改善患者的情绪。治疗期问,饮食宜清淡,适当多食一些含铁丰富和有化瘀作用的食物如菠菜、猪肝、木耳等,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加强体育锻炼,分散对舌痛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