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斗力PK
一般认为二郎神是73变化,比孙悟空的72变要多一变,所以二郎神的战斗力更高。那么这多的一变是什么呢?主要有三种说法:
1、这是虚数,只表示多,没有具体含义。
2、多这一变是二郎神多个哮天犬。这一变就是哮天犬的变化。
3、二郎神可以变化为猴子,而孙悟空本来就是猴子,所以不会变猴子。
第一种说法,我认为不对,因为道家讲的天罡36,地煞72,本来就是个虚数,而且这是一个公认的说法,怎么会多出来73这个说法呢?个人认为第二、第三种说法倒是很有道理,尤其是第三种。不过这两种说法对战斗力好像关系不大。最重要的是,二郎神73变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西游记说得很明白,二郎神是72般变化,没有说他是73变。
那么再有就是二郎神和孙悟空的那次著名的交手了,整体看来,孙悟空处于下风,总是逃跑,但是即使这样,二郎神也拿他不住,还是太上老君偷袭才抓住孙悟空。但是,孙悟空逃跑并不是打不过二郎神,实际上,两个人是打得难舍难分,打个平手。个人认为孙悟空逃跑的主要原因是:
1、哮天犬袭扰孙悟空,让他烦不胜烦。请注意,这个时候孙悟空还没有在八卦炉里炼得铜头铁臂,所以被狗咬还是很烦的。
2、二郎神拖住了孙悟空,那十万天兵却没有闲着,花果山的猴兵们死伤惨重,孙悟空心神不宁,注意力不集中,而且他逃跑可能也是想摆脱二郎神去救他的猴子猴孙们。
从发展的眼光看,孙悟空最后的战斗力是超过二郎神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孙悟空后来在八卦炉里炼得火眼金睛,铜头铁臂,本事大涨。起码和二郎神的天眼有得一拼。而且二郎神没有铜头铁臂的本事。
2、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玉帝大喊:“快请西天如来佛祖”。这就很耐人寻味了。二郎神是他的下属,他不宣他来救驾,却万里迢迢去找如来来救。作为中天之主,找西天来帮忙,这也太没面子了,可见,玉帝也是心知肚明,二郎神现在是打不过孙悟空了。说句题外话,这一闹,导致西天的势力渗入中土,从此,西天一拨又一拨地排人到中土来传教渡有缘人,玉帝连屁都不敢放,还不是有软肋在人家手中,不服气,把猴子给你放出来。
3、孙悟空从观音菩萨那里学到了点本事,后来还做了如来的门下弟子,如来怎么着也要教他两手吧。
所以,孙悟空后来被封斗战胜佛那不是盖的,绝对的武力第一。
二、属性PK
这个属性很重要的,所谓五行相生相克。这两个人的属性都很清楚。二郎神是神仙和凡人结合后生下来的,不管怎么样还是三届之内,而孙悟空则不一样,孙悟空是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而自然产生的,在三界之外,五行之外。这个是非常牛叉的,换句话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无人能管,无人能克。
三、社会关系PK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个关系社会,这个关系很重要的。二郎神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很清晰,相反,孙悟空的则比较复杂而且很混乱,这里我只讲主要的社会关系,
1、师父
二郎神是玉鼎真人的徒弟,而玉鼎真人又是元始天尊的徒弟。这个很明白很清晰。孙悟空呢,孙悟空是菩提老祖的徒弟,这菩提老祖就是准提道人,佛道兼修,根据封神榜的说法,他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同时呢,孙悟空还是如来佛祖的门下,这如来佛祖又唤作接引道人,是西方教的大教主,后来自创佛教,兼并了西方教,菩提老祖归隐,这样说来,孙悟空是西方教两位教主的徒弟,深得西方教的真传啊。这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是元始天尊的师兄弟,可见单从辈份上讲,孙悟空是二郎神的师叔啊。
2、兄弟
二郎神的兄弟也很简单,就是梅山六怪,他们几个,名为兄弟,实为主仆。孙悟空这边的兄弟那可就多了去了,像四海龙王这种小名小姓的不讲,首先一个,拜把子的镇元大仙,那是地仙之祖,是元始天尊的师弟,第二个,孙悟空直接管太上老君叫老头,太上老君可是元始天尊的师兄哦。种种迹象表明,孙悟空和包括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在内的三清都是兄弟。
3、同事
二郎神性格比较古怪,不仅舅舅玉帝不待见他,而且貌似其他神仙也对他不怎么感冒。孙悟空就不一样了,在当齐天大圣的时候,所有的实力派神仙都和他称兄道弟的,还引起了玉帝的猜忌。后来在如来门下,位列佛这一级,和弥勒佛、燃灯佛平级,比观音菩萨还高一级。可见,孙悟空的同事关系那不是一般的好,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同事朋友都是重量级的实力派人物。
4、徒弟
二郎神好像没什么徒弟,不过孙悟空有,那就是宝莲灯中的沉香。这个沉香后来还打败了二郎神。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孙悟空的战斗力比二郎神强。
可见,孙悟空比二郎神更厉害。不过在神话中,孙悟空和二郎神都是个棋子罢了,是宗教战争的工具。《封神榜》是以元始天尊为主的阐教 联合西方教和太上老君向以灵宝天尊为主的截教发动的战争,在人间则表现为西周对商汤的战争。杨戬作为元始天尊的徒孙,自然担负起了他的战争责任。《西游记》则是西方教或者佛教对中土蚕食的一个例证。当年在阐教和截教战争中,太上老君为了削弱西方教的实力,化胡为佛,现在人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孙悟空作为西方教两位教主的嫡传弟子难道是偶然的么?他被作为楔子打入中天,逼迫玉帝不得不默许佛教在中土传播,最后功德圆满,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