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死神与少女 死神与少女剧本

死神与少女

诗:马缇斯·克罗多斯【德】

少女:

走开,啊!快离去!

远离我吧,你这个可憎的骷髅腐愚!

舒伯特/死神与少女 死神与少女剧本

我还年轻,啊!快离去!

不要碰我,亲爱的死躯。

死神:

把手递给我吧,美丽温柔的少女!

我为交友而来,并非将你辱虐。

勇敢些,我并不可憎,

躺在我的手臂上吧,你将安稳入梦。

《死神与少女》是舒伯特为德国诗人马缇斯·克罗多斯MatthiasClaudius的同名诗作《Der Tod und dasMädchen》而作,是他所有14首弦乐队四重奏乐曲中最完美的一首,也是最感动人心、意义深远的一首。

这部作品通过描写“少女”与“死神”的对话,探讨了对“生”与“死”态度。死是这首乐曲的主题,然而,对舒伯特来说,死并不代表终结,而是轮回再生的起点,就像希腊神话,万物枯死,年复一年却又生机勃勃。音乐中,巴赫、莫扎特、瓦格纳等许多艺术家都无不将死神与爱演绎成了另一种神爱,他们对死神和爱的理解应该不是巧合,所以,人文精神始终是人类创作的动力和主题。同时通过这部作品,还折射出了作曲家对自己生活年代的无奈与批判、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无奈与不满,作者一生都是在黑暗与光明,痛苦与欢乐,理想与希冀中徘徊的,而对于这种徘徊的最终,舒伯特又总是乐观的,是始终坚信光明终会战胜黑暗的,即使是死亡,也要死的安详和幸福。

这首四重奏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音乐伊始,在钢琴前奏中,死神正踏着沉寂的脚步缓缓地向少女走来。低沉的音区和阴暗的和声,是死神的写照。而后,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加上一把大提琴立即同时进入昂奋状态,立刻点明此段主题:命运不可逆。这个主题音乐不断重复,直到第一乐章结尾时,速度才缓缓减慢,直至过渡到第二乐章。

第二段乐章:很精彩的一个乐章,也是全曲的中心,大提琴和小琴配合地非常完美。

舒伯特采用“行板”突出灰色的主题。面对死神步步逼近的威胁,少女发出惊叫:“走开,啊!快离去!远离我吧,你这个可憎的骷髅腐愚!”此时的音乐时而高昂,时而低迷,时而停顿,又时而跳跃。。。在伴随着急促的节奏声中,我们感到了少女内心的惊慌和恐惧,然而也更体现出了少女对死的厌恶和对生的祈求。此时,低音部分的中提琴和大提琴又渐渐传来了死神的召唤:“把手递给我吧,美丽温柔的少女!我为交友而来,并非将你辱虐。勇敢些,我并不可憎。躺在我的手臂上吧,你将安稳地入梦。”此时死神的主题旋律开始显得深沉而平稳,音乐色彩也不再阴暗---死神似乎已不再阴险,狡诈与可怕,而是如慈父般的慈祥与深沉。

第三乐章:为诙谐曲。这一段乐符不断地在大调与小调间跳跃,似生命之光忽明忽暗,这是少女在与死神继续对话、全力抵抗着。。。但是,她的反抗越来越微弱,而死神却无时不刻地在以一种丧钟般反复的音调,唱着诱惑她长眠的歌声,无辜少女最终不得不向死神屈服。。。 

第四乐章:为快速曲调,是旋转曲和奏鸣曲的混合曲。这种混合曲令人联想到中世纪的死亡之舞。少女先前所有的“挣扎”似乎在此时都已显得微不足道,最终还是逐渐接受并在死神怀中安详入睡。也许这也正是体现了“死亡是睡眠的兄弟”的西方哲学观点。如此,音乐节奏领引主题走向最后的终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3486.html

更多阅读

舒伯特《魔王》 月姿版魔王 视频

舒伯特的叙事歌曲《魔王》作于1815年,歌词是歌德的叙事诗。1781年4月,歌德在图林根的枞树旅馆听到一则传闻:前几天夜里,有一个农民抱着生病的孩子骑马去耶那看病,农民想请一位著名的内科医生诊治,但这位著名的医生对此病却束手无策,这位

舒伯特小夜曲——大提琴 舒伯特小夜曲大提琴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生平简介在十九世纪初的音乐名城维也纳,继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声明:《舒伯特/死神与少女 死神与少女剧本》为网友丶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