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四大天王的来历 在二十诸天中;许多天神在中国名气都不大,不仅在民间,就是在佛教界,也不甚受重视,常常不被提起。但是第三位多闻天王,第四位持国天王,第五位增长天王,第六位广目天王却在中国影响很大,因为这四位天神就是著名的“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国神将中最有名气的。四大天王是梵语Caturmaharajkayika的汉文意译,音译为“缚日罗”或“伐折罗”,即“金中最刚”,指牢固、坚锐、能摧毁一切,因此,又称“四大金刚”。
在佛国的世界境观里,世界中心是须弥山,周甲是浩瀚大海。海的四周分别座落着四个洲。东方的东胜神洲;南方的南赡部洲;西方的西牛贺洲;北方的北俱卢洲。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山顶上为帝释天。山腰为四天王天,高四万二千由旬,这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山有四峰,称为须弥四宝山,高三百三十六万里,四天王就分别住在四峰上。四天王在这里护卫四方,东方持国天王护卫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护卫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护卫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护卫北俱卢洲。四大天王手下有八位大将,其中居首位的就是专门保护佛门中人的韦陀,故他最受僧尼信赖。
东方持国天王。梵文Dhrtaristra,音译为“提头赖吒”、“多罗吒”。“持国”的意思是慈悲为怀,呵护众生。他住在须弥山黄金埵,是主乐神,手持琵琶,欲以音乐教化众生皈依佛门。其造像为穿甲着育,体呈白色,左手最初持刀,元代以后换成琵琶,右手持拄地。
南方增长天王。梵文Virudhaka,音译“毗楼勒叉”、“毗琉璃”。“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他的住处是须弥山琉璃埵。 他的造像亦是穿甲胄,身体青色,手持宝剑,护卫佛法不受侵犯。
西方广目天王。梵文Vir6p5ksa,意译“毗楼博叉”。“广目”是指“能以净眼观察”,即用净天眼观察世界,护卫众生。他的住处是须弥山白云捶。其形像为红色身体,身穿甲胃,手持宝剑或缠一龙。有的造像则为左手持 ,右手把赤索。
北方多闻天王。梵文Vaisramana,音译为“毗沙门”,“多闻”的意思是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的住处是须弥山水晶埵。多闻天王在四大天王中名气最大,在佛寺中香火最盛,在唐代时,因唐玄宗曾标榜自己得多闻天王相助而大破蕃军,故而毗沙门成了军中保护神、城楼上、军营中部建有天王堂、天王庙,军旗上也常画天王像。形成了鼎盛一时的毗沙门崇奉热,至宋元以后才逐渐退热。随后,毗沙门演变成托塔天王李靖,毗沙门的三太子哪吒成了李靖的三太子,在民间,是只知李靖而不知毗沙门,李靖和哪吒的故事吏是家喻户晓。
四大天王的造像出现较早,在中国佛教中,石窟里的四大天王像是较忠实于佛经传说的。敦煌莫高窟第285号窟西壁上画的四天王像,南边为持两股我的西方广目天王和持矛的南方增长天王;北边为托塔的北方多闻天王和提剑的东方持国天王。 明朝障庆、万历年间许仲琳的《封神演义))问世之后,经许氏描写定型后的四大夫王,就已经彻底中国化了。。四大天王成了商朝佳梦关的魔家四将;第一位魔礼海,手持琵琶,琴弦一投敌军立即尸横遍野;第二位魔礼青,手持宝剑,可令敌人四肢化为面粉;第三位魔礼寿,他锦囊中藏有花狐貂,这灵兽生有双翅,飞出来可吃光世人;第四位魔礼红,手拿名为混元伞的宝幡,一经展开则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这四位魔头因助封为虐都送了命,最后姜子牙封神将四位派往西方作了四大天王。《封神演义》第九十九回说:“今特敕封尔为四大天王之职,辅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风之相,护国安民,掌风调雨顺之权。永修厥职,母忝新纶。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琶一面,职调;多闻天王,魔礼海掌管混元珍珠伞,职雨;持国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这新任的四大天王合起来就职掌“风调雨顺”,成了佛教的护法神。现在佛寺中塑的四大天王像多数是按这种描述塑造的。 供奉四大天王的天王殿,是山门内的第一重殿,通常为单檐歇山式或单檐庑殿式。国内较有名的四大天王像是北京法源寺天王殿中的明代铜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