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大堤上
五一节,去了洪泽湖。
此前总共去看过三次洪泽湖,但头两次都是到洪泽县城旁的洪泽湖湖湾一地,一次是陪远道来到同学,一次是陪同样来自远方的亲属。第三次去的是老子山,老子山是洪泽县下辖的一个镇,实际紧邻盱眙县,这是一个以泡温泉著称的镇,去那里开一个会,到达当晚的“节目”就是洗温泉。老子山也是滨湖的镇,抵达后,安顿了住处,我便和同住一间房的文华小老弟去湖边转了转。
这次去看洪泽湖算是第四次了,约上朋友一道,走宁连高速,是五一小长假期间高速免费的最后一天,从上高速到下高速,也就是二十分钟时间就到了洪泽县城。县城街道整洁、宽敞,路两侧的绿化也非常好,建筑大都是新的,而且建筑物距离马路很远,这样显得这个湖滨小城规划不错,不显得拥挤、凌乱。
又到了滨湖的景区湖湾,这里属于高良涧镇,有高良涧进水闸、船闸、船坞,船坞有众多渔船停靠,就有许多船上店铺,服务渔民,还有船上饭店,以湖上出产的鱼虾为主要卖点,前两次来,都是在高良涧的渔港船上的同一家饭店就餐,鱼的品种还比较丰富,不过船坞这里因无数的船只汇聚,水质较差,肉眼看去,湖面水浑浊,有许多漂浮物,而渔家饭店就直接从湖里取水烹饪,卫生可见一斑。
比前两次来,有了些变化,那时湖湾一带的不少民居正在拆迁,现在湖湾景区已初具规模。把车停在渔船码头附近,逛了逛鱼市,有卖龙虾的,有卖甲鱼的,也有卖小杂鱼的,竟有意外发现,在一个摊主前,看到了有卖还是活的野生大鲤鱼,共两条,就讨价还价,商议好,决定买下,称了称,每条都有十多斤重,刚刚到湖边,就先买到了大鱼,也算不虚此行吧。
一路走走停停,看了洪泽湖大堤。
这洪泽湖大堤,可是有些来头儿。洪泽湖虽说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却是人工湖,也就是一座大水库。原来并没有洪泽湖,只是有些水荡、沼泽,属于今天我们说的湿地吧。据说隋炀帝南下去扬州路过此地,为之命名洪泽浦,于是有了洪泽之名。南宋时,为阻金兵,掘开黄河,黄河改道南侵,夺泗入淮,为治理河患,筑堰修堤,截断淮水,遂成一烟波浩渺的水天泽国,于是洪泽湖形成,由此,洪泽湖非天然形成,而是古代人修建的巨大水库。
由明至清,洪泽湖大堤逐渐形成规模,直到今天仍在使用,今被誉为“水上长城”,还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我驾车在洪泽湖大堤上慢行,堤上的公路不很宽,一车道,会车时要减速避让。一边行走,一边观赏两边的景致,好在车不是很多。见到有碑等就停下来驻足看看。
最先停车浏览湖光的地方,紧邻高良涧船闸,实际从买鱼停车处到这里也就是几分钟的路。前两次来,这里正在拆迁、修整,现今好像也没有完全竣工。与高良涧港湾渔船汇集的场面不同,刚巧洪泽湖在这里湖岸通直,视野开阔,是极好的凭临处。湖岸边,建有观景台,修了宽敞的游客凭临小广场,立有题写有“洪泽湖”巨大书法的石碑,还有一处题写着天鹅湖,因洪泽湖又有天鹅湖之称,还有一处举办活动的场地,据说颇具特色的洪泽湖水上运动会的主场地就在这里,在此举行开闭幕式及进行主要水上项目比赛,想来彼时一定是热闹非凡。湖岸上还有不知从哪里运来的细沙,是小巧的湖滨浴场,是进行日光浴的地方,不过此时还没到暑热季节,暑天下湖游泳的人不知多不多。
沿湖堤前行,堤上正在施工,是加固和改造病险湖堤吧。正是槐花盛开时,槐花的芬芳馥郁之气扑鼻而来。见一处矗立着题写“洪泽湖”的石碑处停下来,这处石碑,还真有讲究,是2005年,洪泽县经专家论证并多方征求意见,认为此处是观赏洪泽湖湖光景色的最佳地,由此设标志碑,碑为巨型湖石,碑文为毛泽东手书“洪泽湖”三个大字。在标志碑驻足观看一会儿,又拍了照片,然后过一片浓密灌木丛即来到湖畔,见有一伙野游的人,有十多个人,都是青年男女,带来了烤具,正在湖边烧烤。我绕过这群人,沿湖岸漫步,其实我的脚下就是有“水上长城”之称的洪泽湖大堤,大堤又称高家堰,皆是由较大块的青石砌筑成石墙,此地不产石料,据说是从山东、安徽等省运过来。高家堰最早兴建于汉代,以后历朝历代都有修筑,特别是随着黄河夺淮,水患频仍,加固洪泽湖大堤就迫在眉睫,明代实行“蓄清刷黄”之策,其中修筑洪泽湖大堤便是关键,到了清代,河道总督靳辅继续实行“蓄清刷黄”之策,对高家堰进行了全面整修、加固,到1751年,遂建成北起今淮阴区码头镇石工头,南到今洪泽县蒋坝镇,全长60.1公里的石工堤。“蓄清刷黄”成就了古代水利奇观,但也使洪泽湖成为著名的“悬湖”,一旦决堤,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洪泽湖大堤不是很高,没有想象中那样雄伟、巍峨,但是蜿蜒、绵长,我停留处的洪泽湖堤坝,两头皆迤逦伸展,望不到尽头。远眺湖面,只见烟波浩渺,一望无际,跟在海边的感觉是一样的。近观此处的湖水,还是很清澈的,我还看到不时有小鱼从水里跃出水面,又倏然不见了影踪。
继续沿堤前行,在地名为周桥的堤坝,再度停下来,这里的堤坝叫周桥大塘,是为了加固湖堤,防止决堤修建的条石砌成的护墙,与大堤形成大塘,形状如月,深似龙潭,因此也叫周桥月潭。林则徐曾督工修筑周桥大塘,在洪泽湖畔,留下了这位禁烟大臣的又一段佳话。周桥的洪泽湖堤坝上,建有毛泽东题写的治淮杯。治淮杯为水泥铸就,正面为毛泽东的手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背面为治淮碑文。建国初期,淮河泛滥,给淮河流域百姓带来灾难,毛泽东领导的中央人民政府决策调集皖豫苏三省成千上万水利建设大军治淮,单是苏北就调集三四十万人投入治淮工程。淮河与洪泽湖关系密切,黄河夺淮后,淮河到盱眙境内入洪泽湖,因此淮河便没了下游。治淮工程之一即解决洪泽湖悬湖易出槽成洪灾的问题,修建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江水道等,就是解决洪泽湖泄洪问题,让悬浮在洪泽湖畔的广大民众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再构成威胁。建苏北灌溉总渠,出动民工达119万人次。高良涧进水闸也是那一时间建成。1954年,淮河发生特大洪灾,因为有这些水利设施,洪水东注入黄海,南进入长江,洪魔被降服。为了纪念这段治淮史,遂铸就治淮碑。
离开治淮碑,行进不远即是蒋坝镇,过蒋坝镇再行不远,即到了三河闸,这也是我此次出游观赏的最后一处景观,过三河闸便是盱眙县境。
三河闸水利风景区主体景观就是三河闸,闸长697.75米,共63孔,是我国自行设计的淮河流域第一大水闸,也是我国仅次于荆江分洪闸的第二大水闸。清代在此建有礼字坝,建国后的1952年开工建设三河闸,不到一年时间就竣工投入使用,时任水利部长傅作义前来剪裁。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还很贫弱,能自行设计并建造这样浩大的工程,不能不说是奇迹。三河闸建成后,经受了淮河洪水的考验,发挥了防洪保安、蓄水灌溉、水力发电等多重效益,对淮河安澜和里下河地区的千万亩良田旱涝保收起到了关键作用。三河闸,成为了“天湖锁钥”。
我们去时没有赶上开闸放水,一般夏日丰水期会放水,据说场面恢弘,气势磅礴,水声震天。我们来到水闸的南面,也就是盱眙县境,先到了坝下,仰观水闸风采,然后又到坝顶,俯瞰泄洪通道,如果是泄洪时节,那场面会是何等壮观,撼人魂魄。再到闸的北面,眺望了水天一色的大湖。然后到三河闸管委会的办公区转了转,这里曾有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王光美下榻处。刘少奇曾经于1958年来到三河闸视察,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也于1984年到此视察,还有乔石、温家宝等前来视察。三河闸风景区管委会门前的类似街心花园的花坛正中,有两尊铸铁卧牛,这就是洪泽湖有名的镇水铁牛。洪泽湖古有“九牛二虎一只鸡”的传说,洪泽湖大堤筑成后,遂在险工要段,铸造“九牛二虎一只鸡”,以此镇水,去灾避害。九牛现存五牛,其中两只就在三河闸。铁牛形制相同,均为长1.73米,宽0.83米,高0.8米昂首屈膝俯卧在铁板坐上,每只重达2400公斤。铁牛肩部铸有铭文,证明为清代铸造,为镇水神物。铁牛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早在1982年就已列入。
半天的时间,基本把洪泽湖在洪泽县的一段主要景观和风光看过了,如悬湖烟波、长堤石工、镇水铁犀、周桥月潭、巨闸英姿等。
从三河闸下来,再回到因洪泽湖而兴的古镇蒋坝,据说这里的古迹名胜也很多,只是已过了中午,饥肠辘辘了,便到街上找饭店,不巧,大一点的饭店皆承办婚宴,最后找到一家,也是承办酒宴,不过已经结束,趁着还没打烊便在这家落了座,点了湖鱼,忘记鱼的名字了,当时问过店家,是个从为听说的名字,应该是当地的土名,而非学名。以前很少吃过也很少见过,个头不 是很大,都在半尺左右长,有点类似黑龙江里的虫虫(重唇),鱼新鲜,做的也还好。午餐后,也没有再去寻访古迹,也未顺着洪泽湖大堤原路回返,而是在蒋坝附近上了高速,踏上了返程的路。
高良涧渔港
渔家之子
洪泽湖上一家人
高良涧渔港
洪泽湖大鲤鱼
古堰
三河闸
三河闸上眺望洪泽湖
三河闸管理处的镇水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