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照出现代人的病态——读《月光满地》 感受满地月光txt

月光照出现代社会病态

——马新朝《月光满地》主题解读

月光照出现代人的病态——读《月光满地》 感受满地月光txt

小溪潺潺

最先注意到的是文中两次出现的城市高楼的意象,第3段中“一栋黑糊糊的大楼,遮住了半个天空”使“我”看不到月亮,紧接着第4段写道“在一人造小山上,我看到了它,它在东边群楼的缝隙中,左冲右突,艰难地上升。”作者似乎意在提醒我们,如今生活在繁华的都市,林立的高楼阻隔了人与月亮、人与自然的亲近。难怪作者为了看月,特地跑到“地势相对开阔,建筑物又少,接近自然”的“紫荆山公园”——可惜,那里只有“小山”,还是“人造的”的。再看第4段中那“没有烧透的汽油味与尘土味,混合在一起,在空气中漂浮迷漫”似乎也在提醒我们现代工业化生产造成的空气污染是导致月亮变得“暗淡”的最直接原因,不难发现作者说“我穿过车流如水的金水大道”也是有深意的,“车流如水”“金水大道”,这都是城市繁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象征,但作者似乎恰恰要从这份繁华中抽身出来,踏破铁鞋,去寻觅那一轮明月,那一地如水的月光!这是怎样的风雅?

不禁想起那当代湖北作家熊召政写的那篇《烟花三月下扬州》,作者为了追寻唐诗里“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风雅居然想到要“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得知“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最后只得感叹“如今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公路上去了”,此处之“金水大道”与彼文之“高速公路”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两位作家的这份风雅情怀都似乎有着共同的出处,那就是唐诗宋词的熏染,《烟花三月下扬州》从题目到行文好几处引用古诗,这篇《月光满地》开篇也是从唐诗宋词元曲中的月光说起,我们平日说的“共同的文化基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当然本文作者的月光情结还来自于童年时的生活记忆,存于作者心中的童年时代的故乡的月光,不仅仅是“带着原野上植物的丝丝甜味”,还有“墙角蛐蛐鸣叫声”和“村头此起彼伏的青蛙声”相伴,“水草浮动,鱼虾成群,清澈见底”的小河相映衬,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美好,在如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而环境严重破坏的时代简直是童话般美好。“母亲和三婶在院中纳鞋底,很长时间不说一句话,月光带着高天的凉意和香气,游走在她们中间,她们便成了月光的雕像”,多么诗意,多么美好!美在邻里关系的亲近、和谐,美在女人“纳鞋底”的从容和朴实。这份人与人之间亲近和谐,这份手工制作的从容和朴实,以及这一切折射出来的宁静、诗意的生活状态,对于匆匆奔波于城市高楼丛林之中的现代人来说显然也已经是一种奢求。而更为重要的是,那时的“我”正是“少年光阴诗卷里”,孤灯黄卷却能自得其乐,那时的“我”物质上也许是贫困的,但是精神世界却是无比纯净,无比圆满的,就如那如水般明亮、如水般纯净、如水般灵动的月光。正因为那时的“我”心境是诗意的,才能发现这份诗意,正如作者结尾说:“一个人要深入月光,首先要有一种心境成为月光,才能感受月光……现代人无法深入月光的内部。”

再回首看第4段有一句“我一直生活在没有月光的生活中,那无边的琐碎、烦恼、不安遮蔽了它”,这种“无边的琐碎、烦恼、不安”究竟是什么,作者语焉不详,但可以相对照刚才童年月光记忆一段去理解,应该是一种与从容的生活节奏、纯净完满的精神状态相对立而言的生活状态。再细看,突然发现原来第4段那句“我脱下便衣,换上西装,蹬上皮鞋,下得楼来,直奔市区的紫荆山公园”才是作者藏得最深的密码,作者本要去寻觅一份风雅,皈依一份童年时纯净的情结,可偏偏要换上象征社会身份和阶层地位的“西装”“皮鞋”,这不是为生存为名利所累的“无边的琐碎、烦恼、不安”吗?

由此可见,作者不仅在反思时代的变化,也在反思自己,反思到自己已然被快节奏、高压强的现代生活异化了,且反思自己是更主要的,第7段的补充其实就在说故乡的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是“我”变了,“我”的心境变了。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我很敬仰的一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她说“我叫桂华,就是桂花的意思,我本是一株来自农村的桂花,自从移植到这个城市,就不香了。”老师大学毕业就留在大城市,从中学老师一路打拼,如今刚逾不惑就已是名校大学教授,在我们看来是年轻有为的成功人士,但当她满脸倦容地说出这句自嘲调侃的话语时,个中况味怕也有此文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吧!1728字)

附原文:月光满地

马新朝

翻开唐诗宋词,翻开元曲,几乎满篇月光,中国古代文人,鲜有不写月光的。月光历世照著我们,总是那样如期的圆,如期的缺,那样的清辉,那样的如水。

只是近些年来,我见得它少了,模糊了。它缓缓隐退于我的生活,数月,经年,没有清到它在窗前升起。它曾是那样皓皓满天,现在它怎么了,我已很难见到它。然而,我知道它仍在,仍存在于天空,存在于我内心的某一角落,却已锈迹斑斑。

是夜,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微弱地喊我,我的身体感觉到了它,它用无声的嗓音喊我,用盈盈泪光喊我,用不存在的小手触摸我。我缓步登上楼阁晾台,向天空望去,可它在哪呀?前面一栋黑糊糊的大楼,遮住了半个天空,我看不到它。

我脱下便衣,换上西装,蹬上皮鞋,下得楼来,直奔市区的紫荆山公园,因那里地势相对开阔,建筑物又少,接近自然。我穿过车流如水的金水大道,那些没有烧透的汽油味与尘土味,混合在一起,在空气中飘浮迷漫。在一人造小山上,我看到了它,它在东边群楼的缝隙中,左冲右突,艰难地上升。它怎么了?竞有些黯淡,也小了许多,全然不像旧时月。我看到它的脸,有不易察觉的愁容和倦意,它病了吗?那么无力、微弱、无奈,像老人被无边暗哑所围绕。它淡淡地照着我,照着我身边的假山、沉睡的石头、无语的松粕,用它的残缺唤醒着我体内的残缺。多年了,月光渐远,我一直生活在没有月光的生活中,那无边的琐碎、烦恼、不安,遮蔽了它。谁能说没有月光的生活不走一种残缺。

我童年的月光,可不是这个样子。

彼时,月光是明亮、洁净的,一尘不染,尚带有原野上植物那丝丝的甜味。在南阳盆地腹地,一个小村庄中,木格子窗内,煤油灯结着浅浅灯花,我和李白、杜甫、陆游等我所敬仰的诗人先贤,频频相会在一本本发黄的书里。每每抬头,向窗外望去,满院皆是月光,那月光像水,似银,从高空流淌下来,在地上铺厚厚的一层,把方方正正的小院子撑满。枣树叶子一明一暗,像无数闪动着的小眼睛。蛐蛐在墙角处鸣叫,青蛙声在村边此起彼伏。村西就是终年流清着的涧河,水草浮动,鱼灯成群,清澈见底。此时,正无声地把大片大片的月光,运向不知道的远方。我的母亲和邻居家的三婶,坐在院中纳鞋底,她们很长时间不说一句话,.月光带着高天的凉意和香气,游走在她们中间,她们便成了月光 的雕像。此时,月光已融入了我的身体,融入了我的生命。它照在土地上,因此也就变成了土地;它照在村舍里,因此也就成了村舍。

后来,无论我到何处,在有月亮的晚上,我总要留意向天上看去,月亮就成了我的一个情结。只是我很纳闷,为何再也看不到故乡那样明亮、干净的月光了。我所看到的月光,总像是掺了某种不洁的杂质,某种病态。这是为什么呢?莫非若古人所说:月是故乡明。有一次回乡,我故意选择了有月光的日子,目的是看月,寻找往昔失去的月光。奇怪的是,故乡的月光也同样含有杂质和病态。一次,我把这种对于月亮的感觉说给一位朋友听,他说他也有同样的感觉,说罢.二人相对无言.心中有着深深的失落。

一个人,要深人月光,首先要有一种心境成为月光,才能感受月光,月光需要人的配合与栽种,才能长出更为繁茂甘甜的如水似银的月光。只是现代人无法深入到月光的内部。

何处才能找到我幼时的月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5405.html

更多阅读

读后感之二:无怨无悔的爱——读《长途跋涉的肉羹》有感

读后感之二:无怨无悔的爱——读《长途跋涉的肉羹》有感今天,我作了一篇阅读,名字叫《长途跋涉的肉羹》。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在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因出去开一次农会,所以吃上了这一辈子最好吃的肉羹。作者笔下最好吃的肉羹,是父亲从遥远

第三节旁见侧出的“谤书”《史记》 左列钟铭右谤书

第三节旁见侧出的“谤书”《史记》李陵被俘,使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受到宫刑。刺激之下,司马迁继承屈原“发愤以抒情”之说而提出“发愤著书”一说。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其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他若

与爸爸妈妈 共读《表哥驾到》 爸爸是妈妈的表哥

与爸爸妈妈共读《表哥驾到》杨阳昨天,与父母共读了《表哥驾到》。我们两代人从对方的言语中了解了作为父母和作为孩子的独到看法。1—16段,父母是这样评论的:“我们喜欢文中的‘我’和表哥的结合版。因为表哥成绩好,但又死读书;‘我’

声明:《月光照出现代人的病态——读《月光满地》 感受满地月光txt》为网友森林系女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