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我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这里重要的,是找“反对派”;如果没有“反对派”,也要假定一个“反对派”。毛主席自己就假定过许多反对的意见,别人不推翻,自己来推翻,推翻了再来。上述这些,都是全面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陈云(1957年1月9日在中共商业部党组会议上的讲话)
互联网言路上围绕三季度宏观经济及当前经济政策的公开讨论似乎遵循着这样一条规则:与政府相同的意见准许通行,甚至讲脏话也准许通行,唯独与政府不同的意见或经过理性分析产生的反对意见不准许通行。
这让我立刻想到了陈云在1962年讲过的一段话:“领导干部听话要特别注意听反面的话。相同的意见谁也敢讲,容易听得到;不同的意见,常常由于领导人不虚心,人家不敢讲,不容易听到。所以,我们一定要虚心,多听不同的意见”。对比之下,如今互联网处理不同意见的方式显然是十分危险的。
提到陈云,起初令我心生敬畏的是他早在延安时期便推行了边币与法币之间的联系汇率制度。在此之前,我知道7.8港元兑换1美元的联系汇率是1983年经英国人建议为应对香港回归风波下的港元危机执行的。《陈云文选》出版后,最令我心生敬畏的是陈云的十五字箴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至今如此。
人类的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就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关系。依据不符合实际的认识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往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所以,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政策评估者,都应当努力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实际。然而,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人的意见都可能出现纰漏。所以,陈云的上述讲话可谓切中要害。
绝非偶然的是,在美国经济学者津津乐道的所谓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政策遗训当中,经济政策与公众保持经常的联系,被认为是政策制定者必须牢牢遵守的。
当前,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形势,要不要降息降准,以及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无疑都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其中的一个关键,无疑是“事实正确”。如果使用错误的统计指标,或者发布显失公允的统计数据,都会妨碍人们对中国经济做出正确的判断。
很遗憾,在三季度统计数据两场发布会文宣里,我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其一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介绍201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强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他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同比名义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有媒体据此得出结论,居民收入跑赢GDP。然而,既然城镇居民收入可比增幅只有6.9%,怎么能笼统地说居民收入跑赢GDP(7.4%)呢?此外,抛开住户调查的可靠性不谈,鉴于201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是3.03比1,考虑到统计数字显示至今城镇人口比例已接近甚至超过54%,在这个收入大3倍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基期总量(大致为15.26万亿)可比增长6.9%的情况下,即便是农村居民纯收入基期总量(匡算不到3.9万亿)可比增幅为较高的9.7%,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幅怎么可能达到8.2%呢?起码高估了0.75个百分点。显然,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应当按全部居民收入合计做分子来衡量,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不能简单地按照城乡居民各自的增长率及各自的人口权重来衡量。
值得注意的是,当盛运来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两个指标做对比披露时,他显然忽视一个常识性问题,即二者不具备可比性。只有在扣除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支出后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具有可比性。真实情况是人均纯收入要比人均现金收入低得多。所以,盛运来的说法很容易误导人们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幅缩小的判断。
其二是央行不久前公布的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长13.2%这一指标似乎有————很大的水分,原因是在“表外转表内”这一统计指标变更后,表外贷款减少值多达1.78万亿,而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比上年多增加值仅为0.4万亿。显然,假如剔除“表外转表内”的部分,当期人民币贷款增幅会远远低于13.2%。
此外,依据央行上海总部披露的数据,“9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6,973亿元,同比增长6.9%,增幅较年初下降1.5个百分点”。一个是前三季度贷款增长13.2%,另一个是9月贷款增长6.9%,尽管上海有其地域性,时间段也不同,但与央行在贷款增长数据上的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对比之下,不能不增添人们对前三季度贷款增长数据真实性的疑虑。
如果居民收入增长真的是大幅跑赢了GDP,如果贷款真的是在大幅增长,那么,处在持续减速状态下的宏观经济的确不值得忧虑,降息降准的必要性也的确可以忽略,“新常态”就“新常态”吧。但是,假如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呢?(201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