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仅因为它保值增值,更因为它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不变质,不褪色,耐久藏。
——你把一沓百元大钞埋在树底下,用不了多久就会受潮腐烂。古代的铜钱,埋在地下多年也蚀锈斑斑。铁质的钱币,更不必说了,时间一久,肯定烂穿了。唐朝诗人杜甫,曾经收藏了两颗价值不菲的明珠,多年之后打开一看,不翼而飞了,令杜甫迷惑不解,还为此写了一首诗;后世的化学家破解说,明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容易受潮分解。金刚石百坚不摧吧?却是碳原子,遇到火就灰飞烟灭……唯独黄金最好了,不怕水不怕火不怕土,既不变质,也不变色,存放多久都没有关系。
当然,如今是新时代,人心不古,似乎黄金也开始不古了,黄金居然也会生锈——
2010年,消费者沈先生在中国黄金集团设在大兴王府井百货的专柜花14900元购买了一枚50g的中国黄金AU9999元宝金,随即将其放在银行保管。两年之后的2012年12月18日,沈先生称元宝金上面出现红斑和锈迹。
我看到了新闻图片,确实生锈了。
这些年,不可信的事件太多了,连稳定的黄金也变得不可信起来,涉及黄金的丑闻林林总总:无良商家把纯度不足的黄金当作千足金卖,人们早已司空见惯;早前,健力宝集团高调奖励给奥运冠军的纯金易拉罐,竟然起泡了,冠军们发现,所谓的金罐,不过就是在铝罐上,贴上了一层镀金纸而已,连金箔都不算;去年,市场上传言国有银行出售的黄金里掺杂了铱和钨;这两天,黄金更是直接生锈了。
是黄金变了吗?当然不是,黄金没有变,是人变了,变了的人改变了黄金,使得“黄金”不再是从前的黄金。人愈发贪婪和无耻,不是缺乏底线,而是根本就没有了底线,心里眼里只有钱,为了牟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人心是腐蚀性最强的化学药剂,其腐蚀性比能够溶化金子的王水还要强。
——二战时期,丹麦大物理学家、与爱因斯坦齐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为了躲避战火和纳粹的迫害,把金质的诺贝尔奖章溶解于王水,带离国境,之后又把黄金重新从王水中提取出来,制成奖章。这个例子说明,王水只是溶解金子,而并不剥夺、改变金子;但叵测的人心则不同,它改变了金子的成色和质地,让金子变得不再是金子。
黄金变质生锈,其实质是人心变质生锈。
黄金生锈,在我看来,这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大事件,但国字号企业——中国黄金集团营销有限公司如何回复呢?简直可以称得上把西瓜大的事情看作是芝麻大的事情,显得轻描淡写:
该公司发表声明称,如果能确认是他们的商品,可以按规定更换同等规格和质量的新品,或者按实时金价回购。“现在出现红斑,是生产问题,还是保管问题,需要检测证明。”
这样的回复,等于是没有回复,根本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诚意:
——就算消费者“更换同等规格和质量的新品”,这能保证更换后的黄金产品让消费者放心吗?会不会放了两年后又生锈呢?假设是这样的结果,届时消费者是不是又要“更换同等规格和质量的新品”?这样循环下去,何时是一个尽头?
——即便“按实时金价回购”,貌似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但最根本的“黄金生锈”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黄金本不该生锈,却生锈了,这里面是不是有掺假问题,才是最应该揭开的。毕竟,这不仅是消费者沈先生一个人的事情,更是所有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也关系到黄金市场的产销信誉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给出明确的答案,谁还敢消费黄金?
——黄金本不会生锈,无论是生产问题还是保管问题,都不会让黄金生锈;导致黄金生锈的唯一可能是,黄金里做了手脚,掺了假。由于黄金造假、掺假,直接造成黄金消费的假象,甚至类似于传销:消费者购买的并不是货真价实的黄金实物,而是一个黄金符号和概念,这个符号和概念通过假货来表达了。这算不算黄金消费的闹剧?
——我更加担心的是,包括中国黄金集团在内的黄金产销企业,如果确实存在着黄金掺假的问题,那么这一次沈先生购买的金元宝生锈事件,只不过是整个行业黑幕后不小心露出的马脚,就像从前陕西即开型福利彩票因冒领头奖出现失误、不小心露出马脚而曝光了彩票业的黑幕一样。我想,假如沈先生的元宝生锈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解决,只会促使那些掺假的黄金企业改进和完善他们的造假工艺,今后造出来的假黄金再也不生锈,消费者也将永远沦为被蒙在鼓里的人。这才是最可怕的。
——对有黄金产品进行送检处理,也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如此一来,会造成普遍的市场恐慌,意味着是不是人人持有的黄金都需要进行检测?这样的社会,不仅荒诞,而且令人绝望。
——因为假币的泛滥,验钞设备很常见,几乎无处不见、无时不见,由此形成了中国庞大的验钞设备市场,产销两旺。我有理由相信,随着黄金消费市场的形成,以及低成色黄金、掺假黄金的泛滥,会不会催生简易黄金检验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呢?这种可能性很大。我把这种产业形容为“诚信缺失产业”,基于防备和不信任而形成的产品,都可以归结为这类产业,比如防伪和产品质量检验设备,防盗版装置,防盗门、防盗窗等等。这类产业越发达,就越说明社会存在着严重的诚信问题。
——沈先生希望能把黄金送到境外进行检测,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在我们国家,很多问 题曝光出来之后,如果可能导致社会普遍的恐慌,或者导致某些行业的崩溃,那么相关部门和行业肯定会采取掩盖真相、封锁消息的办法来消弭事态的发展。据此,我的推测并非不可能:就算最终的检测结果证实包括中国黄金集团在内的黄金企业确实在造假,这一丑闻的真相也必定会被掩盖起来,只是因为,相比起消费者的利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面前,消费者的利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请允许我重复我以前说过的话:在庞大的、有预谋的既得利益集团面前,中国的消费者,始终是一群可怜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始终是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