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周二,上周六又下雪了,而周日白天未下,晚上越下越大,昨早上起来到处是银装素裹。把车上厚厚的雪搞掉就弄了二十分钟,十公里的路程开了足足一个小时。到班后首先想到富民农贸市场是棚顶的又是公共密集场所,就和老杨实地查看。我们和市场经理老俞从颤颤巍巍的梯子爬上屋顶一看,顶上结雪已在40公分以上,而且雪还在下。在进到里面看顶钢粱很厚实的样子。而大棚东侧是棚顶的临时建筑,背后就是一条河。俞认为不会有啥问题的,杨说一定不可大意。正在讨论怎办时有人来报告说前面一个小棚塌了。再到现场一————看,原来用水龙头冲由于雪一时不及溶化而反增加了负荷。反复权衡,我对俞讲:马上做三个推的工具安排十个人分三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先将东侧棚屋上的积雪推掉,不要犹豫。由此,到中午时推了一半,到下午三点东侧最薄弱的棚屋上的积雪全给推掉了。其实,我并不分管市场,也不分管安全生产,但俞与老大联系不上而又事在紧迫。这时大棚的安危问题凸显出来了,有问题吗?没问题吗?我即让当时建设时的当事人赵书记问设计单位设计承重,问的结果是25公斤/平方米。那雪的密度是多少啊?我打电话问儿子,他很不耐烦地说:你自己上网查嘛,谷歌、百度或搜狗。我一查,百度有,雪的密度随温度及雪的类型不同而不同,一般在50—100kg/m3.有趣的是有一个小实验:测雪的密度,注该活动由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教育系塔拉和芬兰提卡考斯基初级中学奥拉维提供。可见西方重实践之一斑。知道雪的密度后就发现设计厚度当在25-50cm,而现已到40cm了,于是我力主关闭。正巧工商系统来书面通知要求所有大棚类市场一律关闭。今天早上起来由于气温到零下2度,路上结冰了,好在到处有人扫铲,上班时反比昨顺畅,只是车速大多在20公里/小时以下。看电视说昨积雪厚29cm,是自1953年有积雪记录以来南通最大的一次降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