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苏洵《六国论》有借古讽今的意义,但未真正阐述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本人再读六国论和《春秋》《战国》,认为六国破灭的因素既有秦国的因素,也有六国本身的原因,但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从秦国来说:秦国自被周天子封为诸侯后到战国前期,其地域发展受很多因素制约,其东面有强大的晋国,还有后来继承晋国大部分土地的魏国。南部和东南部是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楚国。西部和北部的西洹,戎狄也时常骚扰秦国,使秦国疲于应付。国内也时常发生动乱,国内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经常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等等因素,使秦国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中秦国是比较弱后的,“六国俾秦,不与之盟”。不要说和国土面积大的楚国,国库富足的齐国,军事实力强大的晋国(或者说魏国)相比,甚至连赵国这样的国家,秦国要和它打仗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穷则变,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把满目创痍,积贫积弱的秦国,变成了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商鞅变法140年后,秦灭六国完成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统一。秦灭六国有以下原因。
第一,秦国国君相对六国国君要开明,秦国国君用人已经不再局限于老秦人,包括六国士子能人在内,秦国国君广招之,以图霸业。像帮助秦穆公称霸的五羊大夫百里奚就是楚国人,大良造商鞅(卫鞅)为魏国人,杂家的代表人物,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以奇货可居而著称的吕不韦是卫国人,修建郑国渠的郑国是韩国人,精通纵横之术,战国时著名的外交家张仪是魏国贵族。早先为吕不韦家食客,后官至秦国丞相的李斯为楚国人等等等等吧,这些六国士子能人,都在秦国一展所学,为秦国发展壮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第二,商鞅变法的实行,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商鞅入秦国之初,秦人大多对变法和法律陌生或无知,商鞅向秦孝公谏曰,国之所以治则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商鞅以徙木为信,开始了秦国求变图强的变法运动,使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打起仗来经常割地给别国)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
第三,都江堰,郑国渠等几大水利工程的修建,极大的治理好了秦国国内的水患,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关中,蜀中成了万亩良田,农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也巩固了秦国的经济基础。
第四,就六国而言,人才极大流失。六国国君不开明,以至于很多本国的人才为秦国所用,这样一正一负,极大的抵消了六国的实力。六国国君用人,大都只限于本国世族,像平原君,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赵奢,赵括,田忌,公子卬等等基本是六国贵族,有些贵族人事还不被重用或陷害,像屈原,李牧等。
第五,六国在对秦国战争时没有真正拧成一股绳,六国国君各有各得想法,在战争时为了保全国家,不时联合起来对付秦军,短暂的联合,不会化解六国之间曾经的间隙,以致被秦国一一消灭。当时的六国也没有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如六国能真正联合起来,摈弃前嫌,统一指挥,以十倍于秦国的土地,百万之师攻秦,秦定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