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东北角(1):建三江,地图上没有标识的城市
早晨9时,我们从哈尔滨出发,赴农垦建三江分局。路途实在很遥远,600公里,得走6个小时。
中午11点,路过高速公路旁边一个叫“得莫利”的地方,在这里吃午餐。挑早晨9点从哈尔滨出发,就是想到这里吃午饭,因为“得莫利炖鱼”已经是在整个黑龙江都出了名的美食。
因为在路上就打电话让炖上了,所以我们刚坐下,鱼就端上来了。两条鱼都是4斤多重的大鲤鱼,分别放在一个直径足有半米的大盘子里,炖的是粉条和豆腐。赶紧尝了一下,味道果然不错。主要是一个字:鲜。
炖活鱼,各地都有,“得莫利炖鱼”为什么格外鲜,据说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水好,是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的硅质矿泉水。所以同样的鱼到哈尔滨,就做不出这味道来。听说在北京也有打出“得莫利炖鱼”招牌的东北菜餐厅,估计也做不出这个味道吧。
一条鱼,“炖”出一个产业来,也算是个奇迹。在这个得莫利村,专营炖鱼的饭店已经集聚成一个产业,效益想必也十分可观。从哈尔滨往东走,或是回哈尔滨,饭点时到这里总要在这--里吃炖鱼,甚至像我们这样专门赶饭点经过这里,就是为了吃这里的炖活鱼。
得莫利的炖活鱼虽然味鲜,但总体来说还是有着东北的粗犷,那么大盘子端上来,缺少些精致。
专门在网上查了一下,“得莫利”是俄罗斯语的音译。黑龙江的地名很有趣,有的来自于俄语,有的来自于满语,如佳木斯,还有的来自于蒙语。
12点吃完炖鱼,继续赶路。高速公路擦着佳木斯市区外边继续往东走,下午3:30抵达建三江。分局领导已经在路边等我们,直接到了紧挨着分局的七星农场,先后看了工业化浸种催芽车间和科技种植地块,与两个农场职工交谈,然后去看了农场的生态园。还看了农场的农机展示,那么大“块头”的机械,我以前还没见过,有轮式的,有履带的,还有三角形履带的,像是大“玩具”似的。黑龙江农垦的机械化水平是全国最高的,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像水稻种植的全过程已经97%的环节实现了机械化。
建三江分局所在地现在已经是一个挺繁华的城镇,就城市规模而言,起码相当于一个县城吧,并且比一般的县城更整洁。但由于属于农垦,在中国的城市序列中并没有一个“建三江市”或“建三江镇”,在地图上也没有标识为城镇。这也是中国行政体制造成的一个怪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