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1教案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3、教法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4、学法指导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5、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借助多媒体)给出一张王小丫的图片(学生情绪高涨),大家都知道王小丫是cctv-2“开心词典”的栏目主持人,下面王小丫给大家出题啦!

观察下列各数列,并填空,然后总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具有什么性质?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①1,2,3,4,5,6,7,8,,…

9313;3,6,9,12,15,,21,24,…

③-1,-3,-5,-7,-9,-11,,-15,…

④2,2,2,2,2,2,,2,2,…

设计思路:1.通过几个具体的等差数列,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由学生观察数列特点,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3.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和性质。4.对问题的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5.按照“观察--猜想--证明”的思维模式设计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培养学生完整地认识数学体系。

(二) 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1、由学生的总结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思考并交流对概念的理解,并总结:

①“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n≥1)

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 9,8,7,6,5,4,……;√ d=-1

2).0.70,0.71,0.72,0.73,0.74……;√ d=0.01

3).0,0,0,0,0,0,…….;√ d=0

4).1,2,3,2,3,4,……;×

5).1,0,1,0,1,……×

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d<0, 第二个数列公差d>0,第三个数列公差d=0

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若一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a2-a1=d 即:a2=a1+d

a3-a2=d 即:a3=a2+d

……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1教案

猜想:

a40= a1+39d

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设计思路: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的通项公式。通过总结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的通项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2)此时指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

a2-a1=d

a3=a2+d

……

an-an-1=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an–a1= (n-1) d即an=a1+(n-1) d ,当n=1时,此式也成立,所以对一切n∈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在迭加法的证明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等差数列概念启发学生写出n-1个等式。将n-1个等式相加,证出通项公式。在这里通过该知识点引入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凸现思想”的教学要求。

(三)巩固新知应用例解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第30项;第4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例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20=31,求首项与公差d。

这一环节是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1和例2向学生表明: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a1、d、n、an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三个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第四个量。

例3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设置此题的目的:1.加强同学们对应用题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数学实际问题引出等差数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3.再者通过数学实例展示了“从实际问题出发经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还原说明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反馈练习

1、课后的练习中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目的: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课后习题第3题和第4题。

目的:对学生加强建模思想训练。

(五)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an-an-1=d(n≥1)。

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知三求一。

3.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习题第2,6题

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24,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目的: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7923.html

更多阅读

《风娃娃》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版风娃娃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了解“纤夫、船帆、断断续续”等词的意思,会写“吸、极”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风娃娃所做的五件事,随课文积累量词和“地”字短语;3.了解课文第二、三段的段式结构,初步

3.《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教学策略

3.《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的课文。本组课文主要是描大自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领略大自然的丰姿。作者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描绘了这

《中国式过马路》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单元1·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学习目标:了解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能通过上网、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与中国式过马路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找到产生“中国式过马路”

声明:《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1教案》为网友餹菓菋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