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酒器酒具图片大全

隋唐酒器:绿釉联体壶

规格:高18.6厘米Height18.6cm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Tang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

中文名称:绿釉联体壶

英文名称:Green—glazedtwinhu

介绍

唐代釉陶精品

该壶是出土于河南洛阳西工区的一件唐代釉陶精品。白胎绿釉,釉色鲜亮明快。壶口呈深盘状,细颈,颈有凹弦纹两周。颈下两壶体相联,壶上有把柄,柄首为一凤头,向上衔住壶口沿。两壶体所饰花纹相同,分别为凹弦纹、葵花纹、连珠纹、覆莲纹等,两壶体中间联接处亦饰葵花纹和连珠纹。

双腹联体壶的一般形态

双腹联体壶是隋时新出现的一种新器类。此类器给人印象最深的除双联腹外,就是别致的壶把柄了。有的把柄为龙形,有的为凤形,以龙形者较为常见,而凤形者则较稀少。洛阳出土的这件绿釉联体壶即以双凤首为把柄,弥足珍贵。

===================================================================================

隋唐酒器:舞马银壶

规格: 高18.5厘米 Height 18.5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 舞马银壶

英文名称: Silver hu with design of jumping horse

介绍

骏马醉舞伴酒兴

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匠心独运,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蔚为壮观的舞马宴乐

据文献记载,每年八月五日唐玄宗李隆基生日时,必于兴庆宫勤政殿楼下举行舞马宴会庆典。届时,文武大臣云集,四百匹训练有素的“天马”排列成行,身披绣锦,络饰金银珠玉,连鬃毛也修饰得十分漂亮。当一群身穿淡黄衣衫、扎雕花玉带、姿貌美秀的少年乐手奏起“倾杯乐”时,群马闻声起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虽四百匹马一千六百只马蹄在运动,却整齐划一,应节合拍,一丝不乱,蔚为壮观。

诗文中的唐代舞马

宰相张说在《舞马乐府》中写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杜甫在《千秋节有感》诗中也记述说:"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也是对千秋节舞马活动的生动描述。看来,千秋节舞马庆典之高潮的标志,便是舞马口衔酒杯,按照音乐节拍而舞蹈,以表示为皇帝祝寿之场面。这些文献记载对这件舞马银壶作了最适当的解释。

九成宫的兴衰

在唐代,王室贵族不仅喜欢用金银酒器豪放地饮酒,而且还喜欢找阴凉处建造消夏避暑之所,著名的唐九成宫就是为避暑而建造的离宫。九成宫遗址,始建于隋代开皇十三年,时称仁寿宫。唐朝初年,唐太宗在隋朝仁寿宫基础上加以修缮。建成九成宫。后成为数代唐朝皇帝的避暑之所,许多唐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此宫。高宗以后,武则天久居东都洛阳,继玄宗在骊山扩建了温泉宫以后,辉煌壮丽的九成宫逐渐荒芜,并于开成元年(836年)毁于洪水。经考古调查,九成宫外的宫墙,东西约1010米,南北约300米,地势西高东低,秀丽的天台山被围在宫城之内。原宫城主殿的残存夯土基址仍高出现代地面7米左右,通过今已发掘的第三十七号宫殿残基,我们能够感知九成宫当年的宏伟和壮丽。

诗人眼中的九成宫

九成宫的天然风光与人工建筑浑然一体的巧妙设计,在唐代即吸引了不少著名的文人为之舞文弄墨,留下许多千古名作。如由当时的宰相魏征作文、欧阳洵所书的《九成宫醴泉铭》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这块价值连城的石碑,历经千年沧桑,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天台山的西北山脚下。此外,当时的许多著名诗人,如王勃、上宫仪、王维、杜甫、李商隐、吴融等皆到过九成宫,并留下诗文佳句,成为今天研究九成宫的重要史料。

===============================================================================

隋唐酒器:镶金牛首玛瑙觥

规格: 通长15.5厘米 口径5.9厘米 Total Length 15.5cm·MouthDia.5.9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玉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 镶金牛首玛瑙觥

英文名称: Ox—headed agate gong inlaid with gold

介绍

中国的“来通”杯

此觥1970年10月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庄的唐代窖藏坑,是采用有淡青、毛黄双色浸润的深红色玛瑙为原料雕制而成的特殊酒器。觥体呈兽角形,其下部雕为牛首状,看上去安详典雅,绝无造作之感。牛首的口鼻部装有类似笼嘴状的金帽,能够自由装卸,内部有流,杯里的酒可自流中泄出。牛唇闭合,鼻孔起,唇边毛孔点点,就连髭须也精心雕刻,历历在目。牛眼圆睁,目视前方,炯炯有神。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玉匠师们连兽眼的眼球都刻画得黑白分明,形神毕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牛角蜿蜒后曲,角背雕螺旋纹。牛耳后抿。彩色浸润纹带从牛头额顶顺觥体两侧通向觥口。

天然的玛瑙本色与独到的艺术创意

该觥造型应仿自犀角觥,然而它又大胆地突破了旧的艺术框架,成功地在角形觥体上雕出了神形俱佳的牛头,使人隐约感到这件酒觥似乎就是牛角所制。巧妙运用了玛瑙的本色和斑纹,使之与牛的毛色花斑正相吻合,巧夺天工,堪称一绝!

角状酒觥的特殊地位和神秘寓意

角状酒觥在我国酒文化史上,是较为稀少的珍贵酒器,其拥有者的地位一般较高。如商代青铜角形觥出自商王陵墓,汉代玉角觥出自南越王墓,该角杯出自唐代王府窖藏,都说明古代的角形觥绝非普通酒器,应有特殊用途,为与某种身份地位相适应的酒器。然而,西安何家庄出土的牛首玛瑙觥与以前的角形杯不同,它起源于西方,克里特岛在公元前1500年已出现此种器物,希腊人称此为“来通”。当时人们都相信来通角杯是圣物,用它注酒能防止中毒,如果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则是向酒神致敬的表示。何家庄出土的玛瑙牛首觥可能也有这种寓意。

====================================================================

隋唐酒器:褐釉双龙耳壶

规格: 通高32厘米 Total Height 32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

中文名称: 褐釉双龙耳壶

英文名称: Brown—glazed hu with two dragon—shapedhandles

介绍

器具朴实酒亦香

此壶于河南偃师杏园村第一○○三号唐墓出土。盘口外侈,细长颈,肩及上腹部圆鼓而丰满,下腹部渐内收,平底内凹。自口沿至肩部有对称的弯曲双龙,龙首衔壶沿,龙尾搭在壶肩。白色胎骨,坚硬致密,仅口、颈及肩部施褐釉,肩部以下无釉。

各地出土的双龙耳壶

与此壶形制相同的双龙耳壶在各地多有出土,陕西省博物馆收藏一件,釉色青白,施釉不到底。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为三彩贴花双龙耳壶,白色胎骨,三彩釉不到底。这两件与杏园唐墓中所出的双龙耳壶有一共同的特点,即皆有重龙首、盘口、细颈及肩部的修饰,下腹部及器底则很少装饰,这恐怕是所有唐代双龙耳壶的共同特征。

双龙耳壶的源流

双龙耳壶,最早可能源自隋代的双龙耳联腹瓶,唐时定型,并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酒器品类。唐代以后,为大量出现的酒注子所取代。

===========================================================================

隋唐酒器: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

规格:通高5.1厘米、腹径4.7厘米Height5.1cm·BellyDia.4.7cm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Tang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其他金属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称: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

英文名称:Giltsilverzunwithflowerandbirddesignandthreelegs

介绍

器形物异

此樽198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国棉五厂第六十五号唐墓中。此樽小直口,短颈,广肩,鼓腹,圜底,中腹部附加三只蹄状足。带盖,盖覆杯形,盖顶有蘑菇形小钮。整个樽体皆以密布的珠点纹为地纹,并被三组由四个心形团花图案组成的纹饰组分为三大块。每块以一足为中心,足上枯树枝上落有一对鸳鸯,前者顾首回望,后者展翅欲飞,生动形象,可爱逼真。鸳鸯周围有众多的折枝花纹作衬托,更具“绿叶红花”的效果。三足下部素面无纹,上部肥硕,饰有孔雀开屏状花纹。

演化中的新品种

这件银质酒樽从形制上看,与以前的酒樽大为不同,以前酒樽多为直筒状腹,平底,而这件则为鼓腹圜底,甚是奇异。可能与日本奈良市正仓院所藏之敛口银酒樽一样,皆为特殊器形,或者到了唐代中晚期,酒樽的自身形制发生了变化,这件银质酒樽为重新演化出来的新品类也未可知。

=========================================================================

隋唐酒器:金杯和金釦玉碗

规格: 杯高5.7厘米 碗高4.1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隋代

类型

质地类型: 玉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称: 金杯和金釦玉碗

英文名称: Gold cup and jade bowl with gold edge

介绍

白玉黄金制成的酒杯、酒碗

此酒杯和酒碗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隋代李静训墓中。酒杯直口微侈,高圈足,杯身与高圈焊接为一体,杯上装饰的凸弦纹也是用金条焊上去的。此墓中还出土一件银杯,形状与此高足金杯相似,大小亦相仿佛。金釦玉碗,直口微侈,下有假圈足,杯口内外镶金沿一周,金沿宽6毫米。玉碗造型典雅,用材高贵,作工精湛,黄金、白玉相映成辉,煞是珍贵。

这几件金、银、玉杯,小巧玲珑,容量都很有限,可能是专为李静训特制的小型酒器。一个年龄不足十岁的女孩,竟拥有这么多的特制高级酒器,足见当时皇室生活之奢华。

=============================================================================

隋唐酒器:双身龙耳白瓷瓶

规格: 高18.6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隋代

类型

质地类型: 瓷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文名称: 双身龙耳白瓷瓶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酒器酒具图片大全

英文名称: White—glazed twin vase withdragon—shapedhandle

介绍

一瓶双腹,线条洗练

此瓶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隋代李静训墓中,白胎白釉,胎质纯净细腻,釉色光亮温润,有细小的冰裂纹。这件白瓷形体秀美,线条洗练,富有时代特征。尤其是一瓶双腹之设计,独具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是古代瓷酒器中的珍品。

颇负盛名的邢窑白瓷

白瓷是正当青瓷鼎盛之时出现的一种新兴瓷器,古时白瓷以邢窑最负盛名。唐人李肇《国史补》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贵贱通用之。”陆羽《茶经》说:“邢窑类雪。”即邢窑瓷器洁白似雪。邢窑白瓷至迟始创于北朝晚期,1971年在安阳发现的北齐范粹墓中首次发现白瓷器。李静训墓中出土的白瓷器非常著名,除了这件白瓷双身龙耳瓶外,还有一件白瓷鸡首壶,亦是挺拔秀丽,线条刚柔相济,肩上之鸡首,栩栩如生,代表了当时白瓷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这两件白瓷酒器,既具北朝和隋代瓷器所特有的浑厚凝重,又不乏其灵秀活泼。加之器表施白釉,使之成为隋代稀有的瓷酒器精品。

又名之为“传瓶”

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还珍藏有一件白釉龙柄联腹壶,形制与李静训墓中所出这件双龙柄联腹壶几无二致,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由此可知,此类器应名之为“传瓶”。

“意花与香佩俱芬”的女孩

李静训之父李敏官至光禄大夫,母亲是周宣帝之女宇文娥英,外祖母杨丽华是隋文帝长女、周宣帝皇后。李静训幼年在皇宫随外祖母生活,九岁夭折,葬于长安休祥里万善道场,位于皇城西。别看李静训只是个九岁女孩,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埋葬时极尽奢华。李静训墓中,石椁石棺雕制精美,随葬大量金银玉器和瓷器、玻璃器等。其中有一条镶嵌珍珠和红蓝宝石的金项链,周长43厘米,由二十八个金质球形饰物组成,分左右两组,每球各嵌十颗珍珠,各球之间有多股金丝链索连接。下端垂珠饰。整个项链制作精致,华贵无比。除项链外,还有一对镶珠金手镯和两枚金戒指以及金质发饰、衣饰,手指上都戴着银指甲套。这些饰物把她浑身上下装扮得珠光宝气,灿烂辉煌,正如其墓志铭上所说:“戒珠共明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

===================================================================================

隋唐酒器:凤首龙柄青瓷执壶

规格: 高41.3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 瓷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北京故宫博物院

主题词或关键词: 执壶

中文名称: 凤首龙柄青瓷执壶

英文名称: Celadon ewer with phoenix—headed cover anddragon—shaped handle

介绍

通体施淡青色玻璃质釉

灰色胎骨,胎质厚重坚硬,通体施淡青色玻璃质釉,有细小开片。盘状口外侈,口部一侧有流,壶盖塑成凤首形,高凤冠,长喙微下勾,正好与壶口流相吻合,细长颈,腹呈橄榄状,高圈足。执柄塑作一蟠龙形,尾抵壶足,身贴壶腹,嘴衔壶口。口沿下有一周联珠环绕,颈部饰联珠、覆莲纹,肩雕忍冬纹。壶腹上部有用小联珠围绕的六幅人物舞蹈图,图中人物身体健壮,昂首挺胸,肩披长巾,袒胸露腹,双臂舒展,舞姿翩翩。人物旁边有葡萄藤蔓、酒壶和小鸟等。壶腹下部饰六组花纹,由忍冬叶、宝相花和藤蔓组成,中心是一颗大宝石,旁边点缀星月纹。再往下是双层仰莲纹,圈足上亦饰联珠和覆珠纹。

中西合璧的产物

据有关专家研究,凤首龙柄青瓷壶系借鉴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中鸟首壶的造型,又融入中国本土的工艺成分,中西合璧,创造出一件稀世精品。其设计巧妙,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纹饰布局严谨,富有立体感,体现了唐代制瓷工艺的高度技巧,具有极高的审美鉴赏价值。尤其可贵的是,此壶虽历千余年,而今完好如初,且为目前国内仅有,可见其珍贵。

执酒壶的唐代仕女

凤首龙柄青瓷壶,虽然在考古发现或传世的实物中并不多见,但与此相同的形象在唐代壁画墓中却时有出现。

执壶仕女图,系陕西西安唐代大长公主墓中的壁画,为一仕女持壶把盏献酒图。侍女梳单髻,穿白色窄袖襦,上加绿色背心,浅红色长裙。侍女形体丰满匀称,雍容富态,充分体现了唐代妇女尚肥之风。右手提长颈凤首壶,左手举高柄酒杯,作前趋敬酒状。

值得一提的是,侍女手中所持之凤首单把酒壶,与故宫所藏之凤首龙柄青瓷壶颇为神似。另外,侍女手中所拿高柄小酒杯,与今天常见的高脚玻璃杯没什么区别。这种小型高足酒杯应是饮用酒精度较高的酒时使用的,这说明唐代时,蒸馏酒的制作水平已相当之高超。

=========================================================================

隋唐酒器:鸬鹚杓

规格: 通长29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 银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称: 鸬鹚杓

英文名称: Cormorant—shaped ladle

介绍

此杓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杏园的一座唐墓中,腹呈八瓣状,每瓣上皆刻有缠枝花纹。长柄微曲,柄首似鸟头形,柄身錾小缠枝花纹。在美国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中,还藏有两件与此杓形状相同的器物,皆为银器。

鸬鹚杓的由来

这件酒杓的柄首部呈鸟头形,应是鸬鹚头。李白《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元代伊士珍的《琅环记》也说,金母召群仙宴于赤水:“坐有碧玉鹦鹉杯,白玉鸬鹚杓,杯干则杓自挹,欲饮则杯自举。”鸬鹚鸟,长颈,头颅低平,长喙,脚在后体,故站立时犹如蹲坐姿。这件酒杓的形制颇似鸬鹚静立状,故称之为“鸬鹚杓”。

鸬鹚杓的挹酒作用

在唐代,樽、铛、杓、杯等是最基本的酒器种类。杓的用途,是从樽等盛酒器或温酒器中挹取酒斟注于杯中。台北故宫所藏宋人摹本《宫乐图》中的贵妇们,就是用这种长柄的酒杓挹酒的。

宴饮图中的等级差别

1987年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发掘了一座唐代壁画墓,不仅随葬有各类酒器,而且墓内壁画中还绘有宴饮图,真实地再现了长安地区中唐时期中小贵族阶层欢宴畅饮的场面。

画面中间,置一长方大案,杯盘罗列,食物丰盛,周围九人均戴幞头,穿长袍,分三列坐榻上,正欢宴畅饮。有的侃侃而谈,有的拍手即兴,有的举物欲食,有的杯觥交碰。桌前放一大酒海,内有一酒杓,形状颇似前边介绍的这件鸬鹚杓。桌旁站立两个端盘的仆童,左右两旁各有五名旁观者。中间有戴凤帽拄拐杖的老人,有头裹黑布、手持马鞭侍立的农夫,有肩驮小孩侧身观望的妇女。一个个生动传神,妙趣横生。背景衬以花朵、流云,更烘托出欢快、热烈的气氛。

据专家研究,此壁画当出自民间画匠之手,格调简率自然,不拘绳墨。作者以近乎写实的笔致,描绘出众多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一幅珍贵的历史风俗画。

=====================================================================================

隋唐酒器:掐丝团花金杯

规格:高5.9厘米口径6.8厘米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金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掐丝团花金杯

英文名称:Filigreegoldcupwithposydesign

介绍

造型娇小线条流畅

此杯1970年10月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何家庄窖藏坑,杯口呈圆形,微外侈,杯腹内弧,小圈足,环状杯把上带小鋬。腹部焊附用金丝编结的蔷薇式团花四朵,团花边缘焊接连缀成串的小金珠。花瓣中心曾镶嵌宝石。团花之间,填充用金丝编成的如意云头八朵。另外,在杯底亦装饰有四朵同样的如意云头。金杯工艺精湛,造型娇小而不失庄重,线条简单而圆润流畅,团花云头布置得简洁和谐,疏密恰当,堪称杰作。

景泰蓝的前身

所谓掐丝团花,即是把黄金锤延成细丝,编成花朵,并把金珠焊接在花朵的周缘,然后把团花仔细焊接在杯体上。这种手工艺绝活儿,非技艺高超娴熟的匠师难以完成。团花中心镶嵌宝石的工艺技法,被认为是明代景泰蓝的前身。

隋唐长安城的布局

隋唐长安城,最早创建于开皇二年(582年),在隋时名大兴城,入唐以后,改称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都市之一。长安城建在陕西西安市附近的龙首原及其六条余脉上,北枕渭水而南面终南之山,规模宏大,规划整齐,面积达八十三平方公里,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外郭城位于都城之最南部,呈里坊式布局,皇城及宫城在其北部正中,宫城又在皇城之内。皇城南壁正中的朱雀门,与宫城正门承天门、郭城南壁的明德门同在一条南北线上,这条南北线便是长安城总体设计的中轴线。除皇城与宫城外,在郭城外的东北部还建有大明宫,郭城东门春明门北还建有兴庆宫,皆结构严谨,宏伟壮丽,防卫措施十分严密。这些外扩宫殿在唐代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大明宫自龙朔三年竣工以后,唐高宗始御紫宸殿听政,高宗以后的诸帝多居住听政于大明宫,大明宫成为与太极宫同样重要的正宫。兴庆宫也曾一度成为玄宗听政之所。

无人知晓的地下宝藏

唐长安城内聚集着大批皇亲国戚,唐玄宗的堂兄李守礼的宅府就坐落在城内兴化坊西门内。作为唐朝大贵族,王府内自然是富贵豪华,穷奢极侈,整日里宾客盈门,花天酒地。不料,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军节节败退,京城危急。唐玄宗携杨贵妃率诸王大臣、皇亲国戚逃离长安城,李府因财宝太多,竟一时难以全部带走,只好把一部分财物装进两口大陶瓮和一个银罐中,就地掩埋。后来,经办人死于战乱,从此无人知道这宗地下宝藏。

意外发现

直到1970年10月,埋藏地下达一千二百余年之久的宝藏才在一项基建中被意外发现,共出土文物一千多件,其中金银器就达二百七十件之多,属于酒器者计有金杯、金碗、金铛、银杯、银碗、银铛、银盘、银壶、银羽觞、玛瑙羽觞、玉羽觞、玻璃杯等,简直就是唐代豪华酒器大集会!如此地下宝藏,在长安城中肯定还有很多,但不知幸运之神何时再显灵。

==============================================================

隋唐酒器:八棱人物金杯

规格:高5.3厘米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金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八棱人物金杯

英文名称:Octagonalgoldcupwithportraituredesign

介绍

八棱人物金杯共出土两件:佩刀剑人物杯和乐伎人物杯。

佩刀剑人物杯

佩刀剑人物杯口呈八角形,口沿外侈,小喇叭形圈足,环状鋬,杯身有八道纵棱。该杯系浇铸而成,器体敦厚。内壁光素,外雕人物花纹,八个棱面各有一个人物形象。其中一人双手合十,袒腹裸胸,余七人穿窄袖翻领袍,束带,高腰靴。八人中有四人腰悬刀剑。从服饰装束和面目上看,多数与中原汉人有异,大概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或外国人的形象。人物的周边还饰有各种植物花纹、几何纹和“心”字纹。

乐伎人物杯

乐伎人物杯的形制与佩刀剑人物杯相同,不同之处仅是杯身上的八个人物皆为胡人乐伎,他们的形象是:深目高鼻,短衣长裤,头戴卷檐尖帽或瓦棱帽,有的手持拍板、小铙、洞箫、琵琶,有的空手舞蹈,有的捧杯抱壶,鋬首浮雕两个胡人头像。此杯高6.7厘米,口径7.4厘米。

民族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唐王朝是个多民族大融合的、发达而开放的王朝,许多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都汇入了华夏民族的洪流之中,唐王朝与外国的交流也很广泛,其中以与西域的交往最为深入,西域的音乐舞蹈,颇受唐人喜爱。这两件金杯上雕铸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和胡人乐伎形象,正是唐朝民族大团结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

隋唐酒器: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规格:高5.1厘米口径9.1厘米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英文名称:Octagonalsilvercupwithladypatternandhuntingscene

介绍

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此银杯1970年自西安市何家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杯腹呈八瓣花状,口沿外缘一周联珠,弧形腹,下腹有仰莲八瓣凸出在杯身表面。喇叭形圈足,足沿亦饰联珠一周。环状单柄,柄上覆有如意云头状平鋬,鋬合錾花角鹿,周圈刻花枝纹。杯腹的八个花瓣即八个纹饰区,每区錾刻一组人物,或仕女,或狩猎人物。仕女图为仕女戏婴、仕女梳妆、仕女乐舞和仕女游乐;狩猎图中有三幅为策马追鹿,一幅为弯弓射猛兽。杯腹下部莲瓣内填忍冬纹。杯之内底,在水波、莲荷、游鱼之间,探出一象头,象牙光而长,象鼻上卷喷水花,似是大象在荷塘洗澡时的情景,富有诗意。

玉环一人得帝宠,盛唐美女皆腴丰

狩猎纹在唐代高足银酒杯上多有发现,内容及风格与此相同。而仕女图在酒杯上的出现,则较为罕见。仕女们均体态丰腴,高髻,长裙。婢女则身材瘦俏,衣着异于主人。唐代女子以丰满肥胖为美,这一习俗之源头,据说是因深受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即丰腴婀娜之故。唐代的陶仕女俑和壁画中的仕女图,都是这种美女的形象。在酒杯上装饰仕女、狩猎纹,犬马酒色俱全,正是唐代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

隋唐酒器:金花鸳鸯银羽觞

规格:高3厘米口径7.7-10.5厘米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金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金花鸳鸯银羽觞

英文名称:Silvershangwithde--signofgoldflowerandmandarinduck

介绍

所有花纹皆鎏金

此银羽觞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的何家庄的唐代窖藏坑中,椭圆形口,双耳如翼,浅腹。锤打成型。器内外满饰鱼子地纹,器底刻宝相花或团花,内壁饰枝蔓流畅、花繁叶茂的忍冬花四株,耳面上各刻小团花一朵。器表腹侧錾莲花座,其上立鸳鸯,配忍冬卷草纹,器腹两端各饰振翅鸳鸯一对,亦有莲座。所有花纹皆鎏金。

精湛的制作工艺

这件银羽觞采用了钣金、浇铸、焊接、抛光、镀、锤打、刻凿等工艺技术,做工精湛细巧,纹饰既刻画入微,纤巧悦目,又雍容华贵,大方可人。

鸳鸯——爱情之鸟

唐代李商隐《鸳鸯》诗写道:“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不须长结风波愿,锁向金笼始两全。”鸳鸯有配双结对生活之习性,因而成为夫妻恩爱、忠贞不渝之象征。这件羽觞上的六只鸳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使整个器物的装饰画面生机勃勃,情趣深长,或许是代表了唐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吧!

========================================================================

隋唐酒器:狩猎纹高足银杯

规格:高7.4厘米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北京大学燕园

中文名称:狩猎纹高足银杯

英文名称:Silvergobletwithhuntingscene

介绍

犬马酒色自古有

此银杯为传世品,深腹高足,杯口微侈。圜底,足呈喇叭状。通体满布花纹,上腹一周弦纹,在口沿至凸弦纹之间饰唐代常用的缠枝莲花纹,杯腹中段饰四幅狩猎图案,有的骑马搜索,仔细前行;有的搭箭在弦,运力欲发;有的扬鞭策马,奋力追赶;有的射击奔兽,扣人心弦。画面布局严谨,禽兽、流云、树木等穿插得当,人物刻画入微,栩栩如生,场面紧张热烈。画面上的骏马,比例匀称,肌肉丰润,逼真写实而气势磅礴。马尾束结,其雄浑矫健可与唐昭陵六骏马相媲美,马的飞驰形象颇似昭陵六骏中的“什伐赤”。画面上的禽兽也都刻画得形象逼真,唯独树木花草等衬托点缀之物,不刻意追求与真无异。杯腹下亦饰缠枝莲花纹,足面饰莲瓣纹。相似的高足酒杯常见于唐墓壁画中。

西域文化入唐来

据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研究,这种样式的高足银杯基本造型系仿自伊朗萨珊王朝银器,上面的鱼子纹、莲瓣纹也都是受了西域文化之影响。然而狩猎图中,人物均“唐人唐服”,可以断定,这两件高足银杯是中国银匠的作品,但借鉴了西域文化银器之因素。

古都长安,遍地遗宝

唐都长安位居今西安市一带,因而如今西安市附近不仅发现有金银器窖藏,而且随葬品丰富的唐墓也被频繁发现,为研究唐代的物质文化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乐舞骆驼三彩俑就是西安唐墓出土的极为重要的文物。

乐舞骆驼三彩俑,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的一座唐墓中。通高56.2厘米,长41厘米。骆驼站在长方形的底座板上,高48.5厘米,四腿强劲有力,挺颈、昂首、张口,作嘶鸣状。驼身施白釉,颈部上下、前腿上端及尾部生有长毛处涂以赭黄色釉。

驼背部垫有一椭圆形的蓝色毯子作鞍,在双驼峰上设木架平台,铺有一条多彩长毛毯向两侧下垂,毛毯周边作辫线状,垂丝装饰涂茄紫色彩,毯身刻画菱形图案,上涂赭黄、紫、白三色釉。驼背平台上有七个男乐俑,头戴软巾,身穿圆领窄袖长衣,盘腿环坐于驼背上,中间立一歌舞女俑。在七个乐俑中,前端两乐俑,一人捧笙,一人执箫,作吹奏状;右侧两乐俑,一人怀抱琵琶,一人拿箜篌,皆作弹奏状;左侧两乐俑,一人托笛,一人拍板;平台后方一乐俑,面后而坐,执排箫作欲吹状。中间立俑高11.5厘米,女性丰颊肥体,鬟发高髻。身着宽度长裙,袒胸,平视前方,右手前举,左臂后撤,作歌舞状。这件三彩乐舞骆驼俑,载乐舞俑多达八人,不仅阵容庞大,而且乐器齐全,对盛唐时期的音乐史和舞蹈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

隋唐酒器:宣徽酒坊银酒注子

规格:高26厘米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

收藏地: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宣徽酒坊银酒注子

英文名称:SilverewerofroyalXuanhuiWinery

介绍

器形朴实,铭文珍贵

宣徽酒坊银酒注,197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鱼化寨南二府庄,是当地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的。形同今日的瓷茶壶,小口,高领,凸肩,肥腹,平底,圈足。流管从肩部伸出,颈、腹之间置,双系耳,提梁已失。外底錾六十一字铭文,是研究唐代官制、技艺和酒文化的重要史料。

唐代酒壶叫“酒注”

按照铭文,该器名叫酒注,即俗称“注子”。酒注子是唐代中期新产生出来的一种酒壶,其功用主要是向酒杯中注酒,故名酒注。到宋元两代,酒注更为流行,并且还给酒注配备了温碗,考古发掘中常有宋代的瓷注子与温碗共出。河南偃师酒流沟宋墓壁画中,有妇女温酒图,放在炭炉中的酒注子可能是金属器,其形制与宣徽酒坊的这件酒注子相似。

皇家酿酒厂——宣徽酒坊

这件酒注子外底錾刻铭文:“宣徽酒坊,咸通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别敕造七升地字号酒注壹枚重壹百两正,臣杨存实等造,监造蕃头品臣冯金泰,都知高品臣张景谦。使高品臣宋师贞。”共六十一字。

据《通考》记载,宣徽院乃唐代皇宫内府所设机构,“置宣徽南北院使,以宦者任之,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飨、供帐之事”。宣徽院设有酒坊,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说“唐有酒坊使”。据文献记载和器上之铭文可知,这件酒注子和陕西耀县的宣徽酒盏皆为宣徽酒坊的酒器。酒注上刻有拥有者的名称、制造时间、监督官员姓名、工匠姓名,还有编号、容量、重量等。根据酒注有铭文“地字号酒注”,酒盏铭文有“宇字号”来看,唐代宣徽酒坊的金银酒器是根据《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顺序编排号码,显示出唐宣徽酒坊拥有金银酒器的数量相当可观。

皇家宣徽酒坊是专为皇宫造酒的,这种制度到元代时仍然沿袭。据《元史》记载,别儿怯不花任宣徽使时,“宣徽所造酒,横索者众,岁费陶瓶甚多。别儿怯不花奏制银瓶以贮,而索者遂止”。元代宣徽酒坊连贮酒器具也用银制,饮酒之具为金银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7968.html

更多阅读

客厅组合柜图片大全 微晶石瓷砖价格

  客厅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待客休闲的地方,所以客厅的家具的摆设还有整体空间的效果非常重要。而现在的客厅组合柜也是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款客厅组合柜,供大家欣赏。  客厅组合柜图片大全之电视柜组合:以象牙

办公家具图片大全 创意办公家具图片大全

办公家具图片大全——简介办公家具---办公家具图片大全,提供广大网民在选购时做参考,办公家具图片大全——工具/原料办公家具屏风工作位办公家具职员椅办公家具主管桌办公家具大班台办公家具大班椅办公家具图片大全——方法/步骤办公

描绘少年儿童日常学习生活的儿童简笔画图片大全

表现少年儿童日常学习生活的儿童简笔画图片大全这是我见过的最全的描绘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简笔画图片了,有做早操、唱歌、吹泡泡、弹钢琴、织毛衣、体育运动、爱学习、植树、滑雪、划船,甚至还有看病、钉扣子、登山等,太全了,是小学生学

各类新生儿红色胎记图片大全 新生儿胎记

各类新生儿红色胎记图片大全 【内容导读】红色胎记在医学的角度来就是血管瘤。较为常见的血管瘤类型主要有:新生儿斑痣、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为了让大家能够全面的了解,并做到及时发现病情,我们以各种常见类型

一品红的繁殖方法 一品红图片大全 一品红图片大全

一品红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盆栽植物,一般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而一品红的叶子是红色的,非常喜庆。那一品红的繁殖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土拨鼠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品红的繁殖方法,随便一起来欣赏一品红图片大全吧!一品红图片一

声明:《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酒器酒具图片大全》为网友你可爱的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