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国学堂和梁冬先生的缘
其实真正接触国学堂源于本人要回到北京。在我查询北京风水的时候,我发现了张一指先生的一篇文章,继而找到了国学堂节目,里面有张一指先生讲的易经。我也因为此,对易经有了初步的一点点认识。再之后,一些很偶然的机会就陆续看到梁冬老师的电视版国学堂节目,后来也偶尔看看。说实话,本人2009年底,才算是买了第一本易经系统的书,但并没有看懂。是图说奇门遁甲。2010年断断续续看一些东西,也是似懂非懂。但后来一直通过国学堂节目了解国学的一些知识,个人认为对我在国学相关的东西的启蒙作用还是很大的。今年11月份,我买了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周易集解,还买了王以雍先生写的易经解析与致用。我个人在国学学习过程中,第一感谢梁冬先生。第二就是感谢王以雍先生。因为易经解析与致用这本书,很好的帮我开启了对易经的一种理解思路。无论是从数理分析上,还是从儒释道等思想的分析上,均对我有巨大的启发。虽然我可能只是看到了极少的一部分,但我也因此而觉得相当兴奋了。于是乎,我辞职了我的工作,去整理我的思想,去整理我对许多问题的推测。现在许多东西自不想说那么多,其实也许说的越多错的越多。我只想发表一些相关的国学堂,相关语国学,或者相关于周易、中医以及对一些西方科学的看法。所以,决定把本人的新浪博客作为主阵地,并辅以其他博客的渠道,共同去发表。虽然时间有限,特别是最近做的这个项目还是很疲惫的,但是还是想尽量把一些问题的观点与更多对国学有兴趣的朋友分享。今天简单讲讲我最新看的几期国学堂。最近国学堂主要内容其实就是张长琳教授和萧宏慈老师与梁冬老师用物理学的方式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其实用西方科学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我个人觉得是在传播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媒介。说白了,本来我们骨子里应该懂传统和自然的东西,现在我们必须得通过翻译去理解自然。就像现在很多朋友已经不怎么写字,只会打字。许多人只会吃饭,不会种地一样。所以,个人一直很敬佩梁冬先生的一点就是,用最最简单的语言,试图把许多可能很好的东西翻译给有缘人看。当然,我个人也很赞赏梁冬先生凤凰、百度、太美的工作经历,以及对媒体、品牌和文化的专业和执着。尤其是其表面诙谐通俗的传播与其内心的深刻的完美结合。
我从易经、儒释道西和科学里面得到的基本观点其实个人针对于最近用物理学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解释儒释道(道即包括了黄老学,也就是和易一脉相承)。我觉得其实讲到物理学可分的问题非常简单,用易经的阴阳学说来说,其实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分成阴阳的,也就是相对的一个存在整体,总有其对立面,合成以后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相对整体。同时,每一个相对存在的部分,又能够分成两个更低层次的部分。并且,这些所有的都是可以再分的,上下都是无穷尽的。就像一个无穷尽的金字塔,或者说数据结构里面的无限的完全二叉树。并且金字塔或者完全二叉树的每两个下面层级的相对部分,都可以等于1和0或者阴和阳。同时,所有的这种相对趋近无穷再分的部分,每个都是相关性波动的,如果能够分到最细,那么肯定是正弦或余弦曲线的。也就是说,宇宙中所有可以监控的一个局部整理,都是波的和。也就是所有存在的物质和非物质,存在状态都是波的。也就是都具有波动性。说白了,世界就是波的和。而波可以是物质和非物质存在的。而其实非物质也就是一种能量或者精神存在。其实本没有区别,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之所以非要对立,只是研究用的。正所谓没有生死,也没有每一秒。那何谈时空?何谈对错?以上即是我与国学堂与梁冬先生的缘,也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结合了西方文化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的整体观。但细化这些整体观的工作,是需要无穷的时间的。那其实真正悟道,或许只是一瞬。因为无穷和一瞬本没有区别。
国学堂梁冬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