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爹妈那一辈的人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我当年高考的时候,常常被质问的一个问题就叫做:文科生有什么用?
的确,文科生的无用和理科生的有用简直无需比较。理科生,特别是工科生动动手就给你修了东西造了东西,他们可以很自豪地说:你能用得上空调,是我们的功劳;电脑?我们的功劳;你用的软件硬件,你喜欢的社交网站,不好意思,都是我们的功劳。
那么文科生有什么用呢?
用马克思的话说是这样的,提升社会效率的手段有两种:一是提升生产力,二是调整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提升在现代社会中很大意义上是科技的创新,这几乎完全是理科生们当仁不让的领域。然而后者,即对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理论上来说就该是文科生管的事了。调整生产关系?如果你对这个词汇陌生的话我可以给你一个比较简单浅薄的定义,你可以仅仅将他理解为你的社会制度。
生产力的提升、科技创新在社会中的功效我不必详述,大家心里有数。那么生产关系的调整以至社会制度的创新有什么用呢?
这么说吧。假设你是一个能够穿越到古代的现代人,带着一个小小的现代科技产品——手电筒穿越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呢?看过太多穿越剧的同学脑子里大概是一幕通过献宝接近皇室从而和各种王子公爵打情骂俏的桃色场面。但是请原谅我对你当头浇下一盆冷水,你的下场很可能是——被烧死。
为什么?
根据圣经中我们都多少耳闻的篇章创世纪,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之说,而你一个人类,居然有在黑夜里创造光明的能力,这岂非是敢和神媲美的技能?!于是以罗马教廷当时的逻辑,你可能是是一个巫婆(或者巫师),于是你的下场是,被烧死。
当然我这只是举个例子,而这个例子也不过是证明: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即使你有了科技的创新,其下场可能也不是你预料的那么好。
著名的科学家的例子其实也太多太多,举一个帮你回忆一下就好:伽利略。
所以文科生的价值就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合适大多数人和谐相处实现多赢局面的制度。
千万不要告诉我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用协调,最起码你应该知道人的社会属性,个人离了社会是没有意义的。你说你年薪百万穿金戴银倍受尊敬,但是假设你是这个社会上唯一的一个人,这些还有意义吗?
越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社会分工就越是细化,各区域以资源优势配置的方式参与了市场竞争,如何保证这样的竞争是良性的?如何保证我们不是为达成少数人的利益而剥削多数人的利益?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好意思,这些都是文科生的主打项目。
如果你想知道,我还可以告诉你细化一点的文科生主打项目分类:制度这两个字说来简单,但是其内涵其实是非常深广的。简单地说就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经济制度里又有收入制度、分配制度,具体到一个国家里又得细化为分配原则(比如按劳分配,按资本分配以及遥不可及的按需分配),税收制度,土地制度,福利制度……等等等等等等。
你还要告诉我说文科生没有用吗?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被大量的海归们数次引用来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操,然而更多的人选择忘了这句话直接在国外定居。我颇认识一些这样的人,他们虽然对我来说是师长,但是对学术圈来说还是新秀。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有机会定居国外的时候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拿下那张绿油油的卡片。而这些人,很多是并不那么在乎物质的学术狂人。
事实上,在国外做一个知识分子也未必能赚多少钱。据我了解(我承认我的了解比较片面)大概年薪在8万美元左右。当然假设你从事一个比较牛逼的领域特别能拉研究经费那是另一回事儿。但是以文学院的正职教授而言,大概是在这个水准,有的甚至更低一些。04年的时候我认得的一个纽约的副教授年薪是4万美元。在美国,这样的水准也仅仅是中等而已,算不上是多么富有。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留在了国外呢?
很简单,自由。你在国外申请到基金(方式多多,可以向对口专业公司“化缘”筹款,可以争取政府拨款学校付款支持等等~)就能研究的东西你在国内可能根本就没有钱、设备、精英团队来和你做。去了之后假设真的拿到了工作签证申请绿卡也不是那么难的事情,而绿卡就保证着你可以享受这个国家合理的其他有关你生活的制度,比如前面提到的税收、福利等等。我也许不那么在乎我拿到手的薪水,可是我也许真的非常真诚地热爱着我所研究的领域,就为这个,我也可能义无反顾地投奔了资本主义社会。
你现在看看钱学森那批归国的知识青年中大多数人的下场是什么,随便写几个名字去搜一搜结果几乎都是相同的:195X年经历千辛万苦回到中国报效祖国。下一自然段直接是197X年(一般是78,79)又有了什么什么成果……假设这个人197X年的时候还健在的话。原因?此处不必赘言了吧。
创造能吸引顶尖高科技人才的制度并不是容易的事,有的国家做得到,有的国家就不成。这种情况加之国际竞争激烈的客观格局,就进一步造成了各国间实力的拉大。
复杂?不。假设你们学校一共有两个班,一个班里吹牛拍马屁的人能当班长当干部当精英能赚“班长费”“干部费”“精英费”;另一个是有本事的人才能如此。而且两个班之间的人是可以相互流动的,那么哪个班会真正聚集起有本事的人?
国际局势说穿了和你、你家、你学校的事没什么不一样,你不可能不懂。
当然假设你是一个大学生,这些可能说服不了你。原因是相对于高中生,你更重视就业市场。你也许会问我说:老师,那为什么理科生就那么好找工作?我们文科生就不那么好找呢?
我刚才讲的都是太过宏观层面的东西,是文科生这个门类对于这个社会的意义。同学更关心的可能是作为个人的文科生的价值点在哪儿呢?落到最简单的层面:我们拿些什么去赚钱?是不是能赚比理科生多的钱?
首先,在现在的国内市场上,文科生赚的钱确实不如理科生多。当中肯定会有例外,但是大抵如此。但是国外二者的在最高薪行业中的分布是势均力敌的,对社会的影响力上也差相仿佛。
美国各政界要人多半是文科出身,从总统辩论竞选这么一个制度所要求的“辩论”这俩关键字而言,其中不但文科生,且以法科居多。法学院的哥们儿一般面对大型现场不怵,容易展现出良好的辩风辩才驳倒对方,这方面上理科生就占满上什么便宜。但是理科生其实可以通过各财团、政治献金,特别是现在美国流行的softmoney(政治软钱)的方式来影响竞选,也等于是间接地影响和控制了政治的局势。于是在社会影响力上二者相当。
而收入上,法科、经济、金融、管理等为文科贡献良多,是绝对的高薪职业;当然通过技术创新而拿专利费一夜暴富的理工科也当然不在少数(可惜这些人如果在我中华上国就有被盗版盗到死的可能,于是就又呼唤了版权保护,于是的于是就又回到了法律法规制订与执行的文科生领域,哈哈~)。
那么这个关于国外的信息有什么意义呢:一,这会是我国以后的趋势,君不见,习近平先生即为文科生一枚?水利系什么的,以后可能在政坛上未必就如前一样吃香。二,等不及以后的可以移民啊!为自己争取另一片天空下的另一种生活。三,如果你是最牛逼的一种人,做那个为改变现有制度向其他更合理制度看齐而出力的人。
其次,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这个行业最优秀的一个或者一群人吗?假设你无非是削尖了脑袋挤进大学(现在大学还扩招了,于是脑袋还不用削得太尖)然后又在大学里碌碌无为打了四年游戏睡了四年觉谈了四年恋爱的一批人中的一个,你有什么资格抱怨你的工作不好找?
最后,我又要开始纠结回我们最原点的那个问题。我发现很多时候,我要去打动你的心只得说,XX行业可以赚多少钱,而YY行业则能赚多少多少钱。你比较一下哪个多就选择了哪个。
但问题是:人生就是赚多少钱这么一个数字吗?你追求这个数字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幸福吗?
假设你告诉我,你的幸福就在于那么一串数字,且你就学了文科,那么我鼓励你把你所学的科目做到最好(也就是回到了我上一条的内容中)。假设你能做到这样,你的数字肯定会让你幸福。我是教英语的,然而英语其实是一个很让人瞧不起的学科:现在谁还不会说两句英语?!但是你英语说得好吗?是说英语说得最好的一批人吗?说英语最好的一群人都去做同声传译去了。大型会议的同声传译近价不知,07年左右的时候是3天150万三个人。他们,是文科生。
假设你看到我问的问题发了一下呆,决定你的幸福可能不止数字这一个答案,那么学文就能带给你更多的东西。
现在我们的文科生所学的历史、地理与政治其实都有让你“不孤独”这个目的。历史让你知道你今天犯的错可能很多年前就有人犯过,你今天所想出的闪光的小点子,可能许多年前已经有人说到了。这些人的智慧、思维方式有一定的部分已经内化在了语言当中,理论上而言,只要你说的是某种语言,你就不可避免地拥有这种语言的思维方式等,于是这纵向地给了你这样一个本来生物上的“人”一个社会的标签,告诉你你是属于这个群落、这个社会、这个种族的。
地理告诉你,你所居住的环境是怎样的,在哪个方向哪个位置可能有另一些怎样的人。你所生活的环境除了你还有什么生物们和你和谐地共用着一个环境。让你知道,你不唯不在古今长河中孤独,也能在你所在的这个层面上找到属于自我的标签。
政治告诉你你现在的社会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假设你觉得合理,你就该想办法维护它不让它失效;假设你觉得它不合理,你就该思考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在你做这样事情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帮人为和你有着相同的目标而努力,那你就算是找到组织了:而这就是同质梦想所带来的归属感。
不孤独?那和幸福有什么关系?拜托,孤独是现代社会里不幸福的大原因,我可以用黑格尔《小逻辑》中通过非A来验证A的逻辑特点到告诉你这中间的联系,其实说俗点儿就一句话,你知道怎么规避不幸福,还愁得不到幸福吗?
文科教会你爱、宽容与忍耐。历史教会你容忍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曾经,地理教会你容忍不同的种族乃至物种,政治教会你集团间利益竞争之后也要学会对对立利益集团容忍、忍耐和爱。
我们以人类社会追求的最基本几样东西来看:真、善、美。三者中,真大约是和理科脱不了关系;善谈到了道德的确立层面,当然是文科;而美则是文理兼具。你需要一点点素养来发现画作、音乐、书籍历史文化之美,也需要一点点素养来理解一个方程后面极致的简约概括之美。
追求真善美,追求幸福,你怎能没有文科的助力。
在文章的最后,我也要说,其实把学生硬分为文科生与理科生是很糟糕的作法。你当然可以做一个爱文史哲的理科生,也可以选择一个热爱数理化生的文科生。这些都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这会是一种更好的去了解你自己、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作为一个资深文科生,我特别郁闷的就是有些同学学文科的目的是理科学不进去。这个社会需要一些真正爱文科、擅长文科的人,而不是为了规避理科而无奈之下选择了文科的孩子。如果你不幸真的是这样人里的一个,那我希望你在之后的学习生涯里能找到文科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并且怀着爱与信念把它做下去。
祝你们好运,文科生!
祝你们好运,理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