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存的清代王府中,最有名的当属恭王府,但其70元一张的门票可能会让很多游客望票生畏。如果来到恭王府前,不愿花这70元钱但又想感受一下清代王府的话,可以另辟蹊径,去探幽一下同样位于北京西城区定阜街的庆王府。
定阜街呈东西走向,东起龙头井街,西至德胜门内大街,长475米。庆王府位于定阜街3号,而恭王府则位于定阜街东口,两座王府相距不远。庆王府现仍被北京卫戍区司令部后勤部占用,里面住着不少军队干部,所以还没有作为一个正式的景点对外开放,当然也不存在收门票的问题。现在正在动员住在里面的军队干部和家属迁出,准备将其修复后建成恭王府那样的景点。到时候恐怕也得收几十元的门票吧。所以,趁现在还没有封闭,大胆一点地闯进去,肯定会获得一种探险后收获意外的快感,你现在拍的照片将有历史价值哦。前些天,我就这样带着相机悄悄地潜入,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潜伏”和“渗透”。回来后,查阅资料,基本上搞清楚了庆王府的前生今世。
据查,在清代以前的各朝代,被封王的都拥有封地或封国,在封地或封国内握有军事、行政权,严重威胁皇权。比如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他死后,孙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削藩措施,威胁到了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挥师南下,攻破京城南京,随后,朱棣即位作了皇帝,就是明成祖。因为有这样的教训,清朝确立了封王不封地的原则,皇子皇孙们只能在京城建府邸居住,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活动。
定阜街庆王府原址是清末重臣、大学士琦善的官邸。1840年,琦善奉旨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在此期间,他因与英国侵华军首领义律私下约订《穿鼻条约》,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后来,道光皇帝以琦善擅自割让香港为奇耻大辱,将其革职,令锁拿解京问罪。
第一代庆王永璘为清乾隆皇帝第十七子,嘉庆皇帝的同母胞弟,其王府使用的是原和珅府(即现在的恭王府)的一部分。道光三十年,永璘的后人奕劻袭辅国将军。琦善被革职后,皇帝命奕劻由老王府迁至琦善的宅第,即现在的庆王府。咸丰年间,奕劻由辅国将军晋贝子,继而晋贝勒。由于深受慈禧太后赏识,奕劻在光绪十年晋庆郡王,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海军事务。光绪二十年晋庆亲王,光绪二十四年封世袭罔替亲王。1903年授军机大臣,成为清代最后一个铁帽子王。
奕劻晋封庆郡王后,其宅邸始称王府,按王府规制对原琦善的宅第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修建了万字楼和戏楼等,府内建筑宏伟,面积广阔,分为五个大院,大小楼房近千间,朱红大门,高大的宫殿,成为当时京城最华丽的王府之一。
辛亥革命以后,庆王府日趋衰败。奕劻去世后,1918年他的三个儿子载振、载搢、载抡分居,砌筑墙壁将王府分割为三个院落,各有大门出入。载振居西院,载搢居中院,载抡居东院。1923年载振害怕招惹麻烦,把朱红大门改为普通民宅大门,原府门外装饰全部拆除。此后不久,庆王府失火,中院几乎全部烧尽。1924年以后,载振弟兄三人先后移居天津,王府内只留仆人看守。1928年国民党第四军团总指挥方振武将司令部设在庆王府,约一年左右。1940年,载振将王府售予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售价约45万,兄弟三人均分。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府被国民党接收,设教育部编审会和国民党空军北平地区司令部于此,附近有航空胡同因此而得名。
庆王府自东向西分为五个并排院落,建筑分3大部分。中央是主要殿堂,现只余后寝1座。东部亦已改建,屋面为灰筒瓦。现只有西部尚基本保存完整,是王府主要的生活居住区,有三组并排的院落各有大门出入,屋宇错落,回廊曲折。最后是一座二层小楼,俗称绣楼,至今保存完好,雕镂彩绘细腻精致,形制设计新颖独特。当时的绣楼整洁明亮色彩鲜艳,整个房屋建在楼的中间,四周全是明亮的玻璃。五十年代,小楼内居住的都是解放军上校、大校级别的处长、主任级别军官。靠西墙是庆亲王府后花园,园内旧有一座戏楼,能容纳300多人。
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京津卫戍区司令部设于此。20世纪50年代初以后,改由北京卫戍区所属后勤部等机关使用,并于1965年在王府中部建起第一栋三层办公楼房,东部后来也改建成为军官住宅楼和战士宿舍楼。
定阜街头的介绍牌
现在去的话,看到这种“领导干部要带头清退搬迁”的横幅就找到了庆王府旧址。庆王府就隐藏在这高高的围墙里面。
定阜街3号,这就是庆王府旧址的入口大门。但门旁有门卫室,你得悄悄地溜进去。
庆王府旧址1984年被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院里面贴的要求清退的告示,并对清退--进展情况进行了公示,公告中列出名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后勤部原副部长李国乱。看来这次清退是要动真格的了。估计清退完后,就会搞成想恭王府那样的票价昂贵的收费景点。所以这段时间得抓紧来看哦。
尽管是悄悄地潜入,但还得留一张立此存照的照片呀,呵呵
尽管油漆剥落、一幅破残的景象,但雕梁画栋的模样仍显示出王府当年的气派
这一家大门紧闭,门前的石狮子象征着主人当年的身份
这个四合院中住了好几户人家,都是军队干部。
院中的空地被开垦成菜地了
这个走廊通往后面的深宅大院
这座二层小楼,俗称绣楼,至今保存完好,雕镂彩绘细腻精致,形制设计新颖独特。当时的绣楼整洁明亮色彩鲜艳,整个房屋建在楼的中间,四周全是明亮的玻璃。五十年代,小楼内居住的都是解放军上校、大校级别的处长、主任级别军官。
入口的牌楼
这是1965年时在王府中部建起的一栋三层办公楼房,后来改建成为军官住宅楼和战士宿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