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如山
曹先锋
一个人经历的事情无法用数字显示,尽管多如牛毛,然永存记忆者不多,时间愈久,忘却者愈多,偶有留存,印象也愈淡薄。
有件事在常人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何况已历38个春秋。但我却至今记忆犹新,而且恰如一坛老酒,时间越长,越欲品味。
1972年,那是个非常的年代,高考被废,高中生至少要在农村“劳动锻炼”二年,才有进大学校门的资格。但如同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样,有被选举权者比牛毛还多,然被选中者比牛角还稀。升学不考,而是推荐。美其名曰“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其实“自愿报名”和“学校复审”无关紧要,关键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在那个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被推荐者最基本的就是“根红苗正”,即出身贫下中农。学习成绩犹如梁山的军师——吴(无)用。而查遍我的所有社会关系,地主的地主,富农的富农,还有资本家,最为寒酸者也是中农。如此之条件,焉有被推荐之可能?我心碎了,意冷了,劲没了。看来,一辈子只能做个“地球修理工”了。
一次周六的下午,我正在生产队打面机房里忙活,忽然,高中时期的老师王树范出现在面前。我顿时一惊:此处距学校10里多地,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且王老师有关节炎,骑车甚是不便,他怎么顶炎炎烈日来这里呢?我忙迎过去,领至树荫下。王老师开门见山,问我毕业后这一两个月看了哪些书,写了什么东西?我把肺腑之言说与老师。王老师立时严肃起来,给我讲起了学习重要性的道理。由古及今,从中到外,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老师越说越激动,越讲话越多,我开始被他说得闭口无言,继而心潮澎湃,最后信心百倍。
天色将晚,王老师要返回学校,把一摞书籍和复习资料留给我。为再聆听老师的教诲,我执意挽留。无奈,王老师便随我到家。晚饭是一盘凉拌黄瓜,一盘腊肉豆角,一盘辣椒茄子和一盘炒鸡蛋。现在看来,这些菜莫说招待客人,即使自食,也次于一般。可在当时,已属高档。酒是不到一元一斤的60度景芝白干,当然是村代销店酒中的上品。又叫来同村的一个在读同学作陪。王老师不胜杯杓,不到二两便近醉境。饭后,那个同学自去歇息,我们师生二人来到村外场里。满天星斗,万籁俱寂,凉风习习,万家皆眠。我俩盘膝于席,说学业,谈人生,话理想,直至丑时。
自此之后,我与王老师时常来往,他给我书读,解惑释疑,更重要的是传道指路,给我信心和力量。在往来中得知,像关心我一样王老师还关心着其他许多学生。
有时别人的几句话,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尤其行至人生十字路口,遇良师指点,实属莫大幸事!后来,我终于迈进了高等院校的大门,用所学知识在岗位上不断取得成绩:荣获过“全国省市区党报好新闻”一等奖这样的全国大奖,当选为“山东省首届十佳业余记者”,在市县,立功、劳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皆进囊中。虽没成为国之栋梁,但勉强成了根椽子。
用好课堂45分钟谓之合格老师;心中24小时装着学生是为良师;毕业后仍关心帮助学生堪称恩师!
父母给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情深似海;老师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恩重如山!
(写于2010年教师节前夕)
【曹先锋简介】
曹先锋,山东省郓城县人,中国水浒学会理事,“山东省首届十佳业余记者”荣誉称号获得者,曾任郓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郓城县文联主席等职。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大众日报》、《文汇报》、《羊城晚报》、《宣传月报》等等报刊发表文章千余篇,74篇获奖。其中《郓城农民把中央文件供上中堂》1994年5月获第二届全国省区党报新闻奖一等奖,《计生服务站里的笑声》1995年11月获第二届中国人口新闻奖二等奖,《平凡的人 不平凡的爱》1996年5月获全国农民报新闻奖二等奖,《欠发达地区如何搞好新闻报道》1998年2月获第四届中华大地之光论文奖二等奖。在《山东文苑》、《牡丹》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30余篇(首)。其中短篇小说《 一步到位》获“牡丹文学奖”,散文《终生难忘的记忆》获“水浒文学奖”。著有《日常生活中的三十六计》、《神机妙算》、《水浒故地话水浒》等书,主编出版了《郓城文学作品选》、《水浒争鸣》、《说水浒爱家乡》等书。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