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双飞翼》的某次会议上,钱惠丽忽然悠悠地冒出一句话:“我和王志萍的第一次合作正好是30年前。”淡淡的一句话,却引起了一小阵感慨。
《双飞翼》某次连排结束后,钱惠丽与王志萍并肩而坐,额头上都渗着细细密密的汗,因为刚才的激动和投入,脸庞都是红扑扑的。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回顾30年来共同或是分别走过的越剧之路。
1984年,18岁的王志萍已经是舟山越剧团的当家花旦,而且是唯一的台柱子。这一年,浙江一家音像出版社找她录制电声越剧《红楼梦》,她终于见到了闻名已久的“小徐玉兰”钱惠丽。和王志萍相似,20出头的钱惠丽不仅是诸暨越剧团的顶梁柱,而且还是剧团的副团长,刚刚在第一届“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上获得了二等奖。一见王志萍,钱惠丽微微愣了一下:呀,这女孩怎么和王文娟老师长得那么像?
录完盒带,在看好这对小“徐王组合”的业内人的撮合下,两人同台演了一次《红楼梦》,这是两人第一次同台演出。
1986年,王志萍参加了第二届“江浙沪青年演员大奖赛”,一举夺魁,并被誉为“小王文娟”。
1988年,上海越剧院在上海开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先河,徐玉兰、王文娟两位越剧表演艺术家在花甲之年领衔成立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钱惠丽、王志萍和单仰萍一起,作为优秀人才从浙江引进到上海。此举在浙、沪两地激起了轩然大波,三人的离开使原属的三个剧团无一例外地陷入窘境,因此三地的主管领导集体到上海“要人”,《钱江晚报》在头版头条以大篇幅指责“上海挖角”。最后,还是在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江泽民的亲自调停下,才把三人留在了上海。
从浙江来到上海的时候,三人放弃了很多,物质待遇、政治荣誉、家人……为了留住钱惠丽,诸暨给了她一套房子,但她却和王志萍、单仰萍一起搬进了上海越剧院的集体宿舍,三个人挤在一间房里,住了挺长一段时间。但她们觉得特别充实,特别快乐,就因为每天都在老师身边,仿佛与自己尚不清晰的艺术之梦走近了。
至今,王志萍仍清晰地记得老师们排戏的场景:那时候,老师们都60多岁了,却还在排新戏,《皇帝与村姑》,我们是看着她们把这戏排起来的。那时候,“小徐玉兰”和“小王文娟”并不能预测自己60岁时候的光景,却很憧憬能在老师的悉心栽培下,拥有自己的舞台。
4年的光景,钱惠丽、王志萍、单仰萍很快接过老师的接力棒,成为红楼团的台柱。钱惠丽和王志萍因为个头身材相称,长相气质都有乃师风范,搭档合演的大戏比较多,从传统戏到新编剧,都演了不少,《红楼梦》自不必说,还复排了暌违多年的名剧《追鱼》和“徐王派”《梁祝》,新编戏有《勿忘曲》、《情洒罗山》。
然而,1991年,王志萍突然决定随丈夫东渡日本。听到消息,钱惠丽并没说什么。最后一场演出,演的正是《皇帝与村姑》,那晚演出结束后,钱惠丽看着王志萍,说:“就这么走了?”
风头正劲的王志萍为什么自己选择将艺术生涯嘎然而止?原因应该有很多。有一次,王志萍很坦然地承认:顶着“小王文娟”的名号太久了,不知道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哪里,而体制规定了领导安排什么戏,我就得演什么戏,这样是找不到合适自己的戏路的。
射手座的王志萍就是这样的,独立,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忠于自己的感觉,喜欢琢磨自己想干的事,并付诸行动。白羊座的钱惠丽却是相反的,在台上她是众星拱月的男主角,常常在剧中为女子撑起一片天;在台下,她却是个内向安静甚至有些孤傲的人,单仰萍和王志萍的相继离开,并没有在她心里掀起蠢蠢欲动的波澜:“除了越剧,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嘛”。在上海越剧院近30年,如今的钱惠丽早已身居副院长、当家小生,但这么多年来,她几乎是“让演什么演什么”,她觉得:“一个演员的实践很重要,演戏是我的工作。”
带着这样的心态,在没有“王派”搭档的岁月里,钱惠丽和其他旦角演员合作,继续在多元的角色中穿梭。这一时期,她主演的角色类型开始变得多样,比如,从完美的男主角走向了带些缺点的男人(《断指记》),比如,大着胆子搬演昆曲的“看家书生”潘必正(《玉簪记》),再比如,演现代戏(《啼笑因缘》)。相应地,荣誉也接踵而至。她在上海越剧界最早实现了戏剧类奖项“大满贯”,30岁就出版了自传,还相继担任了红楼团副团长、团长,直到上海越剧院副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99年,与越剧院几乎没有任何往来长达8年的王志萍突然回来了。回到上海以后,王志萍看的第一部越剧是钱惠丽、单仰萍主演的《舞台姐妹》。那是一部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由越剧人演越剧人的新编剧目,是近30年上海越剧的代表剧目,钱惠丽和单仰萍因此剧双双获得了中国戏剧的最高奖“梅花奖”。
看完这部戏,王志萍的心情很复杂:在自己缺席的8年当中,当年的伙伴们已经走得那么远了……一直对自己充满自信的王志萍第一次体会到远远落后的感觉,虽然对回归舞台的难度有所预期,但现实有时候远比预料要残酷得多。
对于王志萍的回归,钱惠丽依然没表露什么,但在心里却暗暗为她捏着把汗,同为演员,又深知王志萍的个性,钱惠丽深知这个回归会有多难。
2001年,由王志萍策划并主演的新编越剧《蝴蝶梦 》上演,这是一部为她度身打造的大戏。2003年,《蝴蝶梦》被拍摄为越剧电视剧,王志萍力邀钱惠丽加盟联合主演,时隔12年,两人终于实现了再度携手。钱惠丽说:这是表示对王志萍的支持。2011年,凭借在《蝴蝶梦》中的出色表演,王志萍摘得了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王志萍常常戏称钱惠丽“有很多个娘子”,钱惠丽有时会回应她一句“你也有很多官人”,但两人也常说“我们是娃娃亲”。这十几年来,两人同台合作的机会非常有限,只是很偶尔地在《红楼梦》和《孟丽君》里“碰个头”。
2014年,上海越剧院以全院的顶级配置排演新编大戏《双飞翼》,剧中的李商隐是为钱惠丽“定制”的。接到排演任务时,王志萍正在家乡舟山,这半年多来,她一直在忙碌着自己折腾出来的“新花样”——普陀山的驻场舞台秀《观世音》。读完剧本,王志萍思考了两天。剧中的角色王云雁是一个很典型的越剧女主角,美丽、多才、多情,用爱与包容温暖着她的爱人,用钱惠丽的话来形容:李商隐和王云雁的爱情是夹在牛、李党争之间的,但他们之间心有灵犀、四季如春的爱情,是李商隐的港湾和依托,这样的爱情应该是大多数人最向往的。
王志萍接下了这个看似没有多大挑战的角色,她说:我向往那种没有任何杂质、只有艺术的纯粹氛围。
钱惠丽内心的希冀如出一辙:最近,我一直在想,我们的青年一代已经在渐渐接班了,作为她们的老师,我们再排新戏,总要给学生带来些什么。除了怎么从零开始塑造一个新角色,在对待艺术的态度、团队合作精神这些方面,年轻一代也在看着我们。
《双飞翼》的导演卢昂是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有一天他很认真地说:“这个剧组真是一个学习型的剧组,所有人都放空自己,心里只有戏,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衬。”所有踏足过《双飞翼》排练场的人,都被这里特别宁静、全神贯注的排练氛围感染过,自然,主演们的表率作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戏份很重的钱惠丽,一如既往地全情投入在排练之中,排练场上的她,看不出一丝一毫的明星气息,反倒更像攻读状态的学生;而相对轻松的王志萍,不排戏的时候也会安静地坐在排练场的角落里,仔细观察搭档的一举一动。两人经常在一起窃窃私语,探讨对方的表演,钱惠丽形容:我们的合作是在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商量中进行的,当然,也有搭档之间才会有的默契,不用说什么,我们都很理解对方现在的状态和想法,就是“归零”。
心有灵犀是《双飞翼》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境界,无意中也成为了钱惠丽和王志萍之间合作的境界。这两位,同样因喜爱《红楼梦》而投身越剧,同样年少成名,同样因一场比赛而崭露头角,同样从浙江走进大上海,几乎是相同的起跑,在中途跑阶段虽然走了不同的轨道,但终究殊途同归,如今两人都以饱满的艺术状态、“归零”的心态在《双飞翼》中再度联袂。“到现在,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刚到上海的那种状态,就是只想着一个词——艺术”,钱惠丽和王志萍不约而同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