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博文,咱提到一个人名,李大本事。不爱看电视剧的朋友可能不清楚,李大本事是谁呀,谁会叫这个名字。李大本事是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的人物,大名叫李赤水。他觉得自己能耐大,非比常人,所以自号李大本事。北京卫视刚刚播完这个电视剧。故事的结局是,李大本事梦寐以求的番号有了,可是他永远不会知道:他的九纵独立团全都死在阵地上,除了一个编外的孩子,一个不剩。
抗日的影视片,看得多了。小时候就看,现在继续看,看了几十年了,狗日的鬼子。我是被搜狐忽悠着才看这个《番号》的。《番号》未播出之前,搜狐视频就放出广告,说即将播出的“番号”要“秒杀《亮剑》。敢把大话说到这份上,能没有一点真功夫吗。李幼斌主演的《亮剑》是被认为是部优秀的电视剧,多家电视台一再重播,我零零碎碎看过好几遍了。
亮剑是贵族,番号是草根。亮剑中,团长李云龙,政委赵刚,对手楚云飞,名字个个响亮。“番号”中的几个角色,李大本事,丁大算盘,吸铁石,张六斤,赛貂蝉,个个土得掉渣。同样姓李,李云龙指挥正规军主力独立团,兵强马壮。有那家底儿,李团长说话都噶蹦蹦的。李大本事的队伍是他自己拉出来的。乌合之众,要粮没粮,要枪没枪。李大本事说大话,说俏皮话,甚至说假话。站着说话不腰疼。他那队伍啊,丐帮似的,他能像云龙兄那么大咧咧说话吗。
李大本事聪明,幽默,勇敢,有人情味儿。好像一身都是优点,但我不喜欢他。我觉得他就是河北武义县大队的宋江。好不容易拉出一支队伍,打鬼子,救百姓,纵横山野,何等英雄。可他邪了门,一心想弄个什么八路军主力的番号。九纵真有意思,要枪没有,要番号没有,要人也没有。后来好歹给了一个政委。政委一来,县大队就走下坡路了。政委张六斤形象上最醒目的标志就是一道伤疤。他的脑子可能被驴踢伤了,说的不是人话,干的不是人事。李大本事一心番号,张六斤一意孤行,县大队大好局面终于不可收拾。打鬼子哪有不死人的,可是拿一个杂牌军当主力使唤,这是八路的打法吗?想当年,天下好汉聚义梁山,大块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劫富济贫,那叫一个自在。后来,宋政委来了,好汉们要到“体制内”找生活去了,死的死,逃的逃,如鸟兽散。自寻死路,哪有好结果。你本事再大,还能大得过体制。
![李大本事 永不磨灭的番号](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85235t01e61213524b7d23f6.jpg)
故事是虚构的,人物是虚构的,我们可以不必较真。有些事,越是较真,越没意思。赛貂蝉扔出长枪,撞出火星引爆地雷,叫鬼子的骑兵队灰飞烟灭;孙成海扔出手榴弹,居然把鬼子的飞机给炸了。可能吗?不可能。可是,如果你非 要说个子丑寅卯,那就没意思了。这就是文学中的那点“意思”,是温暖人心的浪漫主义。小时候看《地道战》,看《地雷战》,看《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看得确实过瘾,可是心里总有疑问:咱们打鬼子怎么都是“土八路的干活”,咱主力干嘛去啦?如今,看了《番号》,咱好像有点明白了。打鬼子的事儿,土八路就行啦。主力要保存,要发展,要干更重要的事情。
没枪没子弹,大本事到“九纵”讨要。司令说,要枪自己弄,要子弹没有。好不容易弄来一尊大炮,配一发炮弹,还打借条,有借有还。李大本事还是有点本事的,一发炮弹拿下小鲍庄。鬼子要扫荡,九纵主力要撤退,武义县大队要掩护。怎么掩护?正面阻击。这时候,九纵运来两卡车的武器弹药,机枪手榴弹管够,唯恐土八路顶不住,主力走不了。求你的时候,要啥啥没有,危难时候,你让人家替你拼命,这事做得厚道吗。我本来很不喜欢政委张六斤,现在想想,他其实也听悲剧的。那么多政工干部,为什么单单派他来“政委”呢?后来明白了,他有一个妻子一个孩子,住在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