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了一部正热播的电视剧——《双城生活》,虽有瑕疵,但值得一看。剧中有两句台词,可视为解读该剧的偈语:一句是“距离产生美”,一句是“距离产生问题”。该剧编剧王丽萍在解释片名时说,这里的“双城”既指京沪两城,也指婚姻的“围城”。有点儿意思,那么“距离”也可以理解为既指城与城之间的距离,也指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让人思量的是,“距离”能不能只产生“美”而不产生“问题”呢?或者广而言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好保持在一个怎样的距离?这个距离能不能量化?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豪猪”之喻。
鲁迅先生在《一点比喻》中曾引用叔本华的一段话,其中就有这则精彩的比喻。在阴冷的冬天,一群豪猪为了取暖,必须要靠拢在一起,但靠得太近就会彼此扎伤;于是,就要躲开对方,但躲得太远又会感到寒冷。豪猪们为难了,但在两难中它们终于发现了彼此之间最适宜的距离。人际交往也是如此,先师孔老夫子早就研究出了人与人之间最适宜的距离,这就是“中庸”,不偏不倚,若即若离,具体的实施方式就是“礼让”。你看他老人家对子路和冉有的教导:“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则可能欲益反损。记得30多年前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两位同窗一见如故,很快打得火热,上厕所也要结伴而行,但半年以后便因为一些小事而反目为仇。难怪古人告诫我们:“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淡如水”,则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甘若醴”,则好饮贪杯、心智痴迷。亲密必须“有间”,倘“亲密无间”,则离疏远不远了。所谓“亲则疏”,过于亲近正是疏 远的开始。为什么亲人一旦结怨,便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因为亲人之间的伤害最为致命。所以,没了“距离”,不但没了“美”,也没了“命”。
说起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只是一种感觉,在于站在“距离”两端的人内心的揣摩。这是很难量化的。但在韩国,衡量亲疏关系的“距离”却有一套量化的方法,这就是“寸骨法”。中国古代区分血亲的远近主要是丧服的规制,与死者的血缘关系不同,丧服也不同,通常有“斩衰”“齐衰”等名目;如果“出了五服”,血缘关系就已经很远了,已经淡得跟水差不多了。而韩国则是通过“寸骨法”来区分血缘关系的远近,例如:父子、母子关系是一寸,祖孙关系是二寸,叔侄关系是三寸,等等,数值越大关系越远。在韩国语里,“三寸”是指“叔叔”,“外三寸”是指“舅舅”。但血缘关系可以量化,非血缘关系得全凭感觉。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关键全在“距离”的拿捏,中国人活得累,就累在这“打哑谜”似的揣摩上。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道难题,我活了一大把年纪,也没有找到标准的答案,也许它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人与人之间不要离得太近,要给对方留下自由呼吸的空间;人与人之间也不要离得太远,不要淡出彼此的视野、彼此的思念……在英国,这种状态叫:Keepyour d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