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敏生平事略转载 杨尚锟与陈少敏

陈少敏生平事略

赵守祥

按:中共寿光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陈少敏故居、兴建陈少敏纪念馆,并将这项工程列为全市党组织纪念建党90周年的重要活动内容。陈少敏是我党历史上的著名革命家。在1977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为陈少敏举行追悼会的悼词中指出:陈少敏先后任“山东寿光县团委妇女部长、天津市委秘书长、洛阳特委书记、河南省委组织部长、中原局敌后挺进支队政治委员,鄂中区党委书记,豫鄂边区党委书记,中原局常委、组织部长”,“中共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副主任”。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陈少敏光辉的一生,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赵守祥根据有关历史资料,整理出了《陈少敏生平事略》一文,现予发表。

(一)

1902年5月21日(农历4月14日),陈少敏诞生,名孙肇修,乳名寰子,父孙万庆8岁给地主儿子当伴读,辛亥革命奋起响应,为革命新军连长,时陈少敏9岁,为7口之家,父、母、哥、姐、弟、妹。哥赴法做劳工(名孙文修),哥回国后给陈少敏讲“穷人党”(共产党)事。1921年不足一年,多人去世,仅剩娘、弟、少敏。少敏娘皈依基督教。

1924年8月,陈少敏时年22岁,到新成立的弥河东岸黄家庄教会女子高等小学以勤工顶学费方式读书,三年半毕业。

1927年2月,陈少敏考进教会办的潍县文美女子中学。3月26日少敏加入共青团。潍县国民党右派分子勾结文美中学美籍校长李恩惠压制学生革命活动,学生罢课致校长离职。校方开除两批学生,陈少敏是第二批被校方开除的。她回到寿光县简易师范,边读书边开展学生运动。

1928年11月7日,少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陈少敏从师范回到范于村,任村党支部书记。

陈少敏生平事略(转载) 杨尚锟与陈少敏

1929年底,青岛党组织被严重破坏,少敏奉调去青岛工作。

1930年1月10日,上午10时,少敏到达青岛,同学董爱莲与她接上头。到达甘肃路徐子兴(邮电局职工,市委联络站)家。见到市委职运会孙劲文、张子颖,以“少年有为,智慧过人”之由,孙劲文建议她改名为孙少敏,她自己说,干脆连姓也改,叫陈少敏。

陈少敏在阳谷路王景瑞家见到市委书记唐汝贤。安排她与新任省委书记任国帧假扮夫妻,掩护他开展工作(青岛无家眷的单身男人不准租房立户)。住在陵县路二号东楼南头,由任国帧、张若臣、唐汝贤组成临时省委。少敏白天去蛋厂做工,下班回来“料理”。

任国帧原名任鸿锡,生于辽宁省安东县滨江村,中学毕业考入北大,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被捕入狱,到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罢职后获释,1924年入党,1925年派往沈阳,组织成立第一个党支部,后派哈尔滨,以编《东北晨报》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又被捕入吉林监狱11个月。出狱后任奉天市党支部书记,领导了奉天制麻会社工人罢工斗争,遭叛徒出卖,第3次入狱,受尽酷刑。

1930年6月初,临时省委改为山东省委,任国帧为书记兼组织部长,6月26日任国帧以用人力车拉陈少敏领略青岛风景方式结婚。婚后领导人力车夫工人罢工和家属请愿活动,还举行了“苏维埃运动日”示威游行、飞行集会。任、陈被通缉和追捕。

1930年12月,任国帧被中共中央任命为北京市委书记(陈少敏在中共北方局工作),任、陈住在沙滩离北大不远的一个院子里,这里即北京市委机关。王明大搞宗派主义(六届四中全会上他取得领导地位,会议于1931年1月7日在上海召开),任国帧被撤职,调做职工运动工作。时少敏生下女儿小梅。女儿百天之后,任国帧被调任唐山市委书记。陈少敏将女儿送回寿光老家,由母亲照管。

1931年10月9日,任国帧调任山西省特派员。夫妻二人共同生活、工作不足20个月,竟成永别。

1932年1月1日家中来信,小梅去世。栗在温来到家里,报告任国帧牺牲的消息(任国帧于1931年11月13日被杀于太原东门外。监狱墙上留下任国帧的诗句:“饮弹从容向天笑,长留浩气在人间”)。

1932年春,中共河北省委调陈少敏到天津,任天津市委秘书长,化名张淑玉,以在打蛋厂、纱厂做工为掩护。在去天津列车上救被日本浪人污辱的王静宜(沈阳人,随夫黄旅长住天津)。

1932年夏,按天津市委周书记指示去王静宜家,被特务逮捕入狱(天津市警察局看守所,又转至国民党51军军法处)。

1933年1月,日军猛攻山海关,军法处对无证据的犯人宣布释放,陈少敏于1月19日出狱。

1933年5月,河北省委任命陈少敏为唐山市委宣传部长。她向书记黎玉报到后即去马家沟矿区,化装成男性下井背煤,组织成立被开除矿工请愿团,同时主办《实话报》。

1934年1月14日,警察制造“一·一四”惨案,将正在开会的矿工镇压,激起大罢工,东四矿三万多工人举行同盟大罢工。英、比资本家答应工人要求,罢工取得了胜利。

1934年9月,少敏被河北省委调任冀鲁豫沙区特委组织部长、副书记,化名老方,并负责冀鲁豫沙区特委妇女工作。时黄河决口不到一月,陈少敏乔装为传教士,带着圣经、唱诗本、婴儿安等简单药品,给群众义务诊病,兼及传“教”。建立了“好人会”、“讨饭队”,开展了“吃大户”向地主“借粮”斗争,在濮阳、滑县、内黄等地的30多个村庄,发展党员800多名,组建和主持了河北省委安阳交通联络站。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

1937年初,少敏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党校通知她“毛主席要见你”。毛主席表扬了她在白区工作的成绩,交待了配合徐特立赴湖南的任务,要求她扮得“很像个贤妻良母”。完成护送任务回到延安,毛主席亲自送她到中央党校,对负责人说:“我给你们送来一个好学员,白区工作的红心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陈少敏同志”。她被编在12班。

1937年5月,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白区代表会议,刘少奇作报告,刘少奇请少敏向全体代表介绍了她的白区工作经验。

1937年7月7日,中央党校学员提前结业,少敏被分配到南方去开辟工作。随曾山到江西任省委妇女部长,同时参加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的领导工作。

(二)

1938年春,少敏奉命离开南昌急奔中原,先任中共豫西特委书记。

1938年7月4日,陈少敏从洛阳到豫南确山县竹沟镇。

1938年7月9日,陈少敏参加新组建的中共河南省委,朱理智为书记,她为组织部长,彭雪枫为军事部长(1926年这里建立了党支部,后周骏鸣与王国华领导建立红军游击队。1937年10月,根据国共合作协议,这支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八团队,驻扎在确山。1938年3月,林凯、周骏鸣率主力1000余人开进大别山,赴皖敌后抗日,这里留下部分干部和两个排战士共70余人作为留守处,王国华任主任)。河南省委在竹沟利用留守处的合法名义组织抗日活动,成为中原抗日的战略支点。诗云:乌云缝隙见青天,竹沟就是小延安,英雄豪杰齐荟萃,抗日烽火播中原。

1938年9月29日—11月6日,河南省委书记朱理智去延安参加六届全会,陈少敏主持省委工作(朱理智于会前离开竹沟)。少敏侧重抓发动群众、培训干部工作,彭雪枫负责训练教导队和统战工作,王国华负责改造和惩治土匪。陈少敏相继办起党训班、妇训班、教导大队培训班。

1938年9月2日,周恩来、叶剑英给河南省委发来电报:“立即将工作中心转到豫东,制造豫皖苏鲁边新局面,与八路军冀鲁豫部队沟通联系”。

1938年9月17日,毛泽东又来电:“河南省委:尽快组织部队先行开展豫东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同日,周恩来又电示:“速去豫东”。

1938年9月30日,河南省委在竹沟东门外为彭雪枫带队东征举行欢送会,陈少敏在大会上讲了话。这支部队挺进豫东敌后、迅速发展壮大,创造豫皖苏根据地,后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为师长兼政委。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

陈少敏看到日寇渐渐逼近竹沟东南的信阳,把刘子厚、危拱之找来,说:“信阳即将沦陷,它的外围成为必争之地,现在给你一支小部队,速去那里去把抗日的战火烧起来”。这支武装不久即与信阳、桐柏、泌阳等县地方武装合编为信阳挺进支队,开赴信南敌后抗日。

陈少敏又将正在培训学习的任子衡、周映渠找来,说:“敌人硬是不让你们继续学习了。你们已学了军事,政治理论也懂了。现在敌军已逼近信阳,你们立即回去领导队伍抗日。”二人回去后,组成了信阳人民抗日自卫大队,几次狙击日军,旗开得胜,抗日的鲜红战旗,在信南人民中树立起来。

陈少敏派出朱大鹏、崔济民带上“七七工作团”开赴桐山,联合国民党七十七军何基沣抗日,桐柏山区的抗日烽火也点燃起来了。

陈少敏又派王海山带一个排(从省委警卫连中抽出)到豫南山区(纵横200里,平汉铁路横穿南北,大别山、桐柏山绵亘东西,中心是桐柏山区最高峰四望山,北边是一望无际的豫中平原,南面有美丽的江汉平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刑集、北岗一带,汇集信阳县常备队、七十七军工作团、泌阳自卫队、信阳挺进支队、信阳人民抗日自卫大队、范文澜教授率领的“战教团”男女知青等,共800多人枪,成立豫南抗日挺进队,李德纯(国民党信阳县县长,与共产党合作的进步县长)任司令员,朱大鹏任副司令员,王海山任参谋长,危拱之任政治部主任。

1938年底,省委书记朱理智回到竹沟,党中央又派李先念及一批红军干部、战士到竹沟,李先念任省委军事部长。不久,李先念即率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及随行干部160余人,南下抗日。

1939年1月17日,在竹沟东门外沙坪上,举行欢送李先念率部南下大会。少敏他们刚把李先念迎来,又要欢送他走了。她在大会上作了热情而又激扬的讲话。

1939年1月28日,党政军民正在纪念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七周年,迎来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之一刘少奇(1938年9月29日—11月6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决定撤销长江局和王明的书记职务,成立中原局,刘少奇任书记,化名胡服,与河南省委合署办公)。刘少奇听取朱理智、陈少敏汇报。对陈少敏在4个月时间内派出5支抗日队伍、撒下近千人的革命火种,大为赞赏。

1939年4月30日,陈少敏身穿灰军装,军帽紧压双眉,打着整齐的绑腿,腰系一条宽皮带,斜插一把匣枪。在竹沟东门外大沙河上,你拥我挤的人群在欢送她(陈少敏到竹沟已10个月。中共中央和中原局考虑到武汉外围是中原战略要地,是扣住武汉日寇的锁链,要坚持抗战,必须控制中原地区。竹沟这个红色战略支点,有遭到国民党进攻的可能,不赶紧发展武装,怎能站住脚!刘少奇、朱理智都赞成陈少敏带部队南下与李先念会师,把鄂豫地区零散的队伍统一起来,抢占中原要地。鄂中地区的中心为汉水以东,平汉路以西,桐柏山以南,长江以北,七万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大洪山、桐柏山、大悟山三足鼎立,必须尽一切力量,尽快占领它。刘少奇指出,军事上依靠李先念,少敏主要抓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建立和扩大根据地。要求陈少敏,一定要像一把尖刀那样,牢牢插在鄂中,并把他的秘书栗在山及选出的几个助手随陈少敏一同前去)。

经过10多天行军打仗,少敏率部队进入绵亘在鄂豫两省边界的四望山(站在主峰可望见桐柏、信阳、应山、随县四座县城,因以为名),豫南特委和李德纯领导的豫南抗日挺进队就驻扎在北麓黄龙寺村。少敏与朱大鹏、王海山、刘子厚等彻夜长谈,传达了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刘少奇的指示,要求做好统一整编准备,交待了任务,又从豫南抗日挺进队带上两个中队,直下安陆,去与李先念所率部队会师。

1939年6月6日,少敏率部队到达会师地点,湖北安陆县赵家棚镇(武汉失守前,陶铸来到鄂中,同鄂中特委负责人杨学诚在这一带组织武装近千人,李先念即率部驻扎在这里)。赵家棚红旗招展,人欢马腾。李先念率部和先期汇合的罗厚福、许金彪、杨学诚等热烈欢迎陈少敏。李先念用力握住少敏双手说:“陈大姐,可把你们盼来了!大家都挂念你,这一路可不容易通过呀!”不久,应山县杨唤民率两个游击中队也来会师。分散在鄂中的四支党领导的游击队会合了。

1939年6月11日,在湖北京山养马畈召开鄂中区党委扩大会议,少敏在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六条指示和中原局关于鄂中抗日武装整编与扩大的指示。会议成立了新的鄂中区党委。陈少敏任书记,李先念、陶铸、杨学诚、夏忠武为委员。6月19日,会议中接到刘少奇、朱理智联名发来的电报,要求“新四军的指挥与编制要统一”,要“在最短时间内,扩大与创立一支5000人、党可直接领导的新四军”,统一了与会人员的思想(打消了部分同志公开新四军旗帜的担心),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成立。李先念为司令员,陈少敏兼政委。豫南、鄂中武装整编后,李、陈率部四处战斗,屡立奇功,日伪、国民党军十分震惊。

中原局指示“要把鄂东、鄂南、鄂中三个根据地连成一片”。李先念、陈少敏对部队作了部署:①第一团队留在身边,活动在京山、应山、云梦、孝感一带;②第二团队来自豫南,仍回豫南活动;③第三团队留在鄂中腹地,配合天汉地区地方游击队活动;④第四团队飞越汉水,驰骋在天汉地区,直接在武汉近郊、襄河两岸创建抗日根据地;⑤挺进团队对鄂东较熟,继续在那一带活动。揭开了在武汉外围敌后抗击日伪的序幕。

1939年7月1日前夕,少敏与宣传部长夏忠诚,主持创办了名为《持久战》的区党委机关刊物。

1939年7月7日,创办《七七报》,击败汉奸李又唐部等战斗频频见于报端。

刘少奇第二次从延安回到竹沟,通知陈少敏前去汇报工作。对陈少敏说,当前国民党顽固派有进攻竹沟的危险,现在你们像一把尖刀总算插到敌人的心脏里了,要千方百计地打几个响炮,扩大影响。

1939年10月3日,李先念、陈少敏率一团队开到大山头一带,新街战斗打响,鬼子仅跑掉几十个,缴获6匹战马,还有机枪、步枪、子弹等,新街战斗大获全胜。新街战斗为对日第一战。

陈少敏、李先念研究,决定由陈少敏带一支队伍越过平汉路到日寇占领区开辟工作。在路东平桥一带,不足一月,建立起几个秘密党组织和抗日团体,打击了一些土匪和地主武装,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在返回路西根据地途中,路遇日寇从据点中开出的火车(两节车厢),少敏指挥战士用捆绑手榴弹炸掉火车,击伤敌双河车站驻军山本太郎大队长。此役歼灭日军近百人,炸毁敌火车,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和食品。20多年后,“日本军人战犯访华团”到北京,有人提出见见当年鄂豫边区赫赫有名的女将军陈少敏。中共中央安排陈少敏接见了他们,他们吃惊的说:“原来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太太,真了不起,敬佩!敬佩!”

陈少敏回到驻地,正巧刘少奇派机要秘书马书年来边区工作,还带来一部电台。刘少奇发来指示,朱理智、任质斌已率机关、部队600多人撤离竹沟去四望山了,指示陈少敏、李先念速去会合,讨论豫南、鄂中、鄂东党和部队建设问题,要求学习豫东彭雪枫部队向正规方向发展的经验,抓紧时间整顿队伍。时竹沟部队、人员已撤出三批,最后一批由王国华带领撤出。

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顽固派2000余人包围竹沟,残害新四军战士、伤病员、家属200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竹沟惨案”。陈少敏、李先念在四望山召开了追悼烈士和抗日到底的誓师大会。

1939年11月16日,朱理智、陈少敏、李先念、任质斌在四望山东岳庙召开豫南、鄂中、鄂东党和军队负责人会议。由朱理智、陈少敏分别传达刘少奇关于统一边区党委和抗日部队以及创建根据地的指示。时豫南、鄂中党和武装已统一,但鄂东边区尚未完全统一。会议决定撤销鄂豫皖、鄂豫边、鄂中三个区党委,统一成立豫鄂边区党委,将三个地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会议结束时,刚到达苏皖敌后的刘少奇发来指示,“所有鄂中、鄂东党所领导的部队,统归你们指挥、节制,部队番号称‘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1940年1月京山县八字门,中原局委员朱理智主持会议,宣布正式成立豫鄂边区党委,由郑位三、陈少敏、李先念、陶铸、任质斌、杨学诚、刘子厚、夏忠武、吴祖贻、程坦、葛启卜11人组成,郑位三任书记(在皖东根据地染病未到任),陈少敏任副书记,代理党委书记(后任书记)。领导①鄂东地委、②豫南地委、③随枣地委、④天汉地委、⑤鄂中的应山、京山、钟祥、京钟、京安、云孝等县委直属边区党委领导。

部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辖5个团队、3个总队,9000余人枪,李先念任司令员,任质斌任政委。成立军政委员会,为部队最高领导机关,由朱理智、李先念、任质斌、刘少卿(以上4人均在部队任职)、陈少敏五人组成。边区党委全面工作的重担落在陈少敏肩上。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孤悬敌后,处在几十万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包围中,不仅关系全边区1000多万人口的命运,还有近万名新四军战士和干部吃穿问题。会议结束,李先念、陈少敏到安陆县赵家棚,向部队宣布了建立边区党委和纵队的决定。

陈少敏同组织部长杨学诚研究了建党建政工作,同宣传部长夏忠武研究了宣传工作,同吴祖贻研究了民运和财政工作,主持召开边区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

陈少敏接待了美国进步作家史特沫莱,陪同她观看了边区人民选举乡政权的过程,向她介绍了“娃娃剧团”的情况(主要由从竹沟南下途中收留的20多个孤儿组成),介绍了孩子们叫她陈妈妈的故事。少敏说,我女儿小梅夭折后,在我心里留下多么深的创伤呀!所以我一见到孩子,就把她们当作小梅来看待。

1940年3月8日,主持召开边区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成立边区救国总会,陈少敏兼总会长。随后又主持召开基本区政权负责人和开明人士大会,成立边区宪政促进会。

1940年5月,蒋介石在华北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失败后,把反共的中心转向华中,密令“扫荡长江南北的新四军”。李宗仁接到密令,要求在一个月内吃掉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消灭边区根据地。陈少敏通过随枣地委余益庵、朱明达对驻扎在新野、湖北襄阳一带的戴焕章部做统战工作,送给他缴获日军的手枪和手表,受感动的戴焕章于5月的一天到访陈少敏,达成四项协议(政治上共同抗日,经济上互通有无,军事上互不侵犯,关系上互相保密)。6月,日伪和国民党顽军对白兆山根据地联合清剿,根据地处于严重困难中。戴焕章主动请战,并以胜利向李宗仁请求补充给养,戴将李宗仁奖赏的给养的大部分转给新四军,缓解了根据地的困难。陈少敏、李先念研究决定支持与新四军有统战关系的国民党125师、127师,打击顽军暂编11师,一举歼灭其2个营,又乘胜前进,攻下日伪军占据的蒋家河炮楼,歼灭日伪军一个连。这场战斗,共歼顽敌2000余人,生俘400多人,缴获山炮5门,轻重机枪18挺,长短枪400余支,子弹2万多发。

战斗结束,陈少敏将5门山炮和部分枪支弹药交戴焕章,让他带去向李宗仁请赏。戴焕章将日本战刀、太阳旗、慰问袋、罐头、香烟拿到老河口第五战区司令部,将食品送给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和参谋长太太,得到赏识。

这是陈少敏领导下的统战工作一例,把这支国民党杂牌军,变成了新四军的运输队、情报组、交通站。

1940年7月,陈少敏主持召开边区第二次组织工作会议,将党训班扩建为边区党校。

1940年8月,陈少敏主持筹办洪山公学。

1940年9月1日,陈少敏主持召开边区第一次军政代表大会,成立边区过渡形式的政权组织—军政联合办事处。

1940年10月,陈少敏主持召开边区第三次组织工作会议。

1941年1月“皖南事变”,蒋介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命令各战区清剿新四军。

1941年2月28日,中共中央针锋相对,在苏北盐城成立新的新四军军部,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辖7个师,1个独立旅。豫鄂挺进纵队为第5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

1941年4月5日,李先念率全师将领在随南通电就职,举行隆重的整编誓师典礼。华中剿共总司令李宗仁调动8.8万兵力向边区清剿,日顽呼应,加紧掠夺,边区抗日政府的财政经济,发生空前的严重困难。

陈少敏一方面组织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新四军主力粉碎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和日寇扫荡,一方面召开财政经济会议,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财政困难。成立财经委员会,她亲自担任财委书记。陈少敏与财政处长刘子厚、副处长丁冬放和军队供应部负责人研究,成立了边区工商局、粮食局、税务局、贸易局、银行,并深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陈少敏主持召开边区各县县长参加的财经会议,贯彻中央提出的自力更生方针。1941年边区遇到60年不遇的大旱,边区“人无米下锅,牛无草进栏”,部队实行“扁担饭(日两餐)、秤砣饭(日一餐)。陈少敏两腿浮肿,亲见随南开明地主孙志阶,要他带头,富户借粮。在洛阳店村小学召开各届人士大会,100多人与会,陈少敏宣布:出借者政府出借条,秋后还粮加息,卖粮者政府当场付钱。当场借粮330石。

同时,陈少敏动员军民齐动手,开展生产自救。老少上阵,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男人砍柴、烧炭、烧石灰、做扁担、打木器、编条筐、打猎、榨油、采山货、采药材、捕鱼;女人纺纱、织布、磨豆腐、养牛养羊、喂鸡喂鸭。

陈少敏在生产自救中以身作则,在随南九口堰孙氏祠堂后面开了三分地种菜,分送老百姓。出钱与农民孙初民合伙喂养一群鸭子。买了一辆纺车,夜晚和妇女一起纺纱。

边区从党委书记到每支部党员,从师长到每连战士,从党政军干部到普通百姓,人人动手生产自救,做到了柴、菜自给,粮食部分自给,人民负担比敌占区少80%以上,比大后方人民负担少50%。

1941年4月,陈少敏主持召开边区第二次军政代表大会,成立边区行政公署。

1942年3月1日,陈少敏自1939年4月策马抵鄂中后,始终根据毛泽东“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是不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和中原局“不建立抗日政权,单靠军事行动是难以立足的”指示精神,始终在不断发展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的同时,致力于根据地的扩大和民主政权建设。

边区的政权建设经过了①每次出击、挺进,陈少敏均派出随军工作队,每收复一个地区,工作队及时开展宣传工作、群众工作、统战工作,改造旧政权。②1940年3月,成立宪政促进会,陶铸任主席,为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雏形。③1940年9月,边区党委在京山县八字门召开第一次军政代表大会,成立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按“三三制”原则,选举办事处领导成员,许子威任主任,全区建立了几百个“三三制”的乡、保民主政权。④在乡、保抗日民主政权普选后,由各乡、保选出人民代表,再召开各县人民代表参议会,选举县一级抗日民主政权。⑤1942年3月1日,边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出席代表156人,其中共产党员47人,党外人士79人,台湾代表1人,日本反战同盟代表1人,临时代表10人,特邀代表18人,各地地委及行政干部、绅士列席25人。77岁的姚文轩穿过敌人7道封锁线来参会,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潘怡如因病随身带着注射器来参会。陈少敏为大会主席。

陈少敏主持会议,讨论了边区党委提出的《鄂豫边区施政纲领(草案)》。中遇日伪军扫荡,保卫会议的主力部队与敌接火。会议历时20多天,日伪扫荡4次,会议转移地址4次。会议选举陈少敏为驻会委员会主席,许子威为行政公署主任。

1942年春,陈少敏领导边区整风学习,主持边区机关高干整风学习班,任班主任。

1942年9月,陈少敏主持召开边区第四次组织工作会议,在会上作了《在斗争中建设党》的讲话。

1942年5—12月,陈少敏与五师各位首长共同领导迎击八个月的敌顽夹击,粉碎了日军万人大扫荡。

1943年1月,在大悟山蒋家楼子召开边区党委扩大会议,宣布中共中央关于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的指示,并由李先念任边区党委书记、五师政委,陈少敏改任副书记,仍负责地方工作。

1943年3月,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5月15日,共产国际解散,6月18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反共军事会议,部署“闪击延安”,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电令属部暂停对日作战,调10万兵力进攻豫皖边区。边区与五师处于危急时刻,战事不断,伤亡惨重,部队减员,根据地失陷,财政陷入极度困难。

陈少敏号召边区党政军民“咬紧牙关,熬过困难”。她主持边区党委会,作出《关于猛烈开展群众战争动员的指示》,要求每保有一游击小组、一自卫队、一少年先锋队,全民武装,陷敌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中。五师主力与地方部队、民兵互相配合,浴血奋战,历时一年,粉碎了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和日伪军多次、连续扫荡。1943年11月,中共中央华中局代表郑位三到达鄂豫皖边区。

1944年2月,在大悟山白果树湾召开边区党委扩大会议。

1944年2月17日,陈少敏主持边区党委发出《关于赶紧组织人民大多数的指示》,并亲自到礼南县安来乡搞试点。她组织医护人员先为群众防治脑炎,亲自教群众采药熬药,发现乡长问题后,亲自兼任乡长,全乡14保的农救会全部整顿建立起来。1944年3月12日,召开全乡代表大会,陈少敏在会上总结了安来乡整顿农救会的5条经验。

1944年6月23日,刘少奇、陈毅来电,指示五师北上,占领河南,使我华中、华北、陕北连成一气,完成这一重大战略。

1944年7月1日,边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李先念、陈少敏提出从三个主力旅中派出两个旅去河南,未能通过。

1944年7月10日,中央和华中局先后电示五师“向北发展”、“不可错过”、“有极大意义”。在李先念、陈少敏坚持下,五师陆续抽出河南籍干部战士1000余人,组成豫南游击兵团,黄林任指挥,进军河南。只半年时间,开辟了纵横200里、7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

边区由于执行(白果树湾扩大会议)“以巩固为中心”的方针,没有派出主力向河南发展,丧失大面积占领河南的有利时机,未能使中原与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这次战略性失误,使鄂豫边区孤悬敌后,给以后斗争造成极大困难,在解放战争中不得不突围而造成重大损失。陈少敏回想起来仍深感内疚。

1944年11月,在边区第一次农救会代表大会上,陈少敏代表边区党委作《一年来农救工作总结》的报告,并当选为边区农救总会主席。

1945年10月,抗战胜利之时,蒋介石调集大批兵力紧逼与蚕食中原解放区,准备发动内战,中央指示边区党委和五师:“内战迫切,你的所处的地区,不可能夺取大城市,而应乘机扩大地区,夺取小城市,发动群众,准备应付内战”。据中央指示,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在赵家棚召开党委会,决定各军分区抓紧对日受降,作好发生内战的准备,同时将边区党委和五师机关悄悄迁到四望山老根据地。10月初,毛主席复电,同意边区党委决定,要求“打几个胜仗”、“牵制大量蒋军”、“支援华北、华东斗争”。李先念即统率全军发动桐柏山战役,不足半月,解放广大地区。陈少敏于战役后,随即组织召开20000人的“反内战、争和平”誓师大会。蒋介石又调四个战区26个师,逼向中原解放区。按中央急电--,南下湘粤的359旅南下支队立即北返,河南军区部队、冀鲁豫军区第8团南下。

1945年10月24日,三军在桐柏山地区会师。

1945年10月30日,中央电示,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统一领导中原解放区党政军民工作,郑位三代理书记、李先念、陈少敏(兼组织部长)、王震、王首道为常委。成立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郑位三任政委。

1945年11月中旬,国民党军队在双沟、祈仪地区向中原发动疯狂进攻,激战7天7夜,解放军寡不敌众,伤亡惨重,主力向鄂东转移,留下700多伤员,分散在随县环潭镇附近老乡家中(该镇军、警、宪、特机关耳目众多)。陈少敏承担了抢运伤员工作,经九昼夜抢运,700多伤员安全转移到后方医院。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签订了停战协定。时郑位三、李先念、陈少敏、王震正率中原局、中原军区6万军人由桐柏山向东转移,走到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罗山、礼山、经扶、光山地区得知停战协定,遂就地停止军事行动。停战令下达第二天,国民党军队即占领息县县城、光山县城,国民党军得寸进尺,兵力调集达30万人,将中原局、中原部队围困在东西不到200华里,南北只有50华里的窄小山区内。同时国民党军队派出特务造谣,进行经济封锁,企图困死、饿死这支部队。中原将士天天喝稀饭、吃野菜。陈少敏拖着病体,领导着繁重的政治、经济斗争。她执行中央、军区决定,组织非战斗人员和部队中老弱人员8000余人复员。

1946年3月30日,党中央派董必武同志带3亿元法币、若干黄金、白银到宣化店慰问中原解放军,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向救济总署交涉,拨来面粉、大米几千吨,缓解了困难。5月,蒋介石密令国民党军队于4—9日全歼中原解放军。5月8日,周恩来在南京、重庆、武汉等地公开蒋介石密令,紧急督促军调部美方、国民党代表速去宣化店调查处理。8日,周恩来、白鲁德(美)、徐永昌(王天鸣代行)到达宣化店。

当晚,周恩来听取郑位三、李先念、陈少敏汇报后,“蒋介石要军队出川回占南京,进军华北,抢夺东北,中原解放军挡其要道,他怎能放过,必须立足于打!”“中央决定中原部队要进行战略转移,粉碎其围歼阴谋,并拖住敌人”。

周恩来问陈少敏“突围还有什么困难吗?”陈少敏答:“最困难的是伤员、家属、还有些老弱不能打仗的干部,他们怎么突围?”,周恩来说:“这样吧“我想办法在谈判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来解决”。

周恩来回到武汉,在谈判中迫使美蒋代表签订了“汉口协议”,商定5月中旬在平汉铁路广水站将1100名伤病员及家属,由执行小组护送,运往华北解放区,只运出740人。

之后,陈少敏拖着病体,全力投入安排2000多名干部转移工作,大部分干部撤到8分区,再转华北,一部分化装经武汉、上海再转苏北解放区,一部分高级干部乘军调部飞机撤离,其余部分随军突围或者沿途化装疏散。

1946年6月,蒋介石背信弃义,破坏“汉口协议”,密令绥靖公署主任刘峙统一指挥围歼,7月1日总攻,48小时内全歼中原解放军。

中原局请示中央于6月底突围,中央复电:“同意立即突围,越快越好,生存第一,胜利第一。行动一切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中央,免贻误时机,并保机密,预祝你们胜利!”

6月26日,蒋介石已飞抵武汉,亲自指挥对中原解放军围歼。26日夜,中原解放军悄悄突围。主力向西,皮定钓率一纵一旅向东佯动。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率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和二纵十三旅、十五旅(45团)为北路。王震率359旅、干部旅为北路另一支,两路平行向西北突围,经过桐柏山直上秦岭。王树声率一纵二、三旅,二纵十五旅向鄂西北突围。鄂东军区部队掩护主力突围后,留下坚持游击战争。

6月29日,陈少敏等率中原主力到达平汉路东的长冲。晚10时,夺取柳林车站战斗打响,激战一小时,夺取何家店,部队浩浩荡荡越过平汉线。王震一部也于武胜关北的李家寨突过平汉线,取得突围第一个胜利。

天亮之际,截获敌电报,“活捉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王震,奖赏300万元”。

7月4日,突围部队跨过天河口,进入桐柏山山区,又过苍苔,夺取唐河的郭家渡口。

7月12日,突围部队抵达鄂豫陕交界的淅川、荆紫关地区。蒋介石苦心经营的围歼计划失败,恼怒交加,严令号称“天下第一军”的胡宗南昼夜赶到入陕咽喉荆紫关据险堵防。中原解放军攻荆紫关损失很大,并未攻下。李先念立断弃其正面,改往南渡过丹江,然后西进入陕。

7月14日,中原解放军抵达丹江北岸,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江水汹涌,白浪滔天。

陈少敏和战士们一样,两天两夜未合眼,未吃饭,她的心脏病犯了,腿肿得像圆圆的柱子。部队在芦丛中找到一位白发老人,经过指引,探到一处水深齐胸可过的江面。少敏坚持自己涉水过江。次日天亮,部队渡过丹江,向中央报告:“正在向陕南挺进”。

突围部队渡过丹江后,为躲避敌追兵,防止敌机扫射,进入鄂西北崇山峻岭中,穿森林、走峡谷前进。

7月17日,突围部队到达南化塘。胡宗南部队已占领制高点玉皇顶挡住去路。一场生死存亡的恶仗,势在必打。陈少敏建议,把不能打仗的干部编为两个团,由警卫团护卫,夹在主力中间突围。

夜幕降临,李先念下令,37团主攻,38团右击,39团左护,45团断后,他亲自在37团前沿指挥,陈少敏带38团右翼配合。

37团7次进攻未能突破。团长夏世厚怒发冲冠,带队猛冲,杀开了一条鲜血铺成的通道,部队汹涌而过。中原解放军又一次突出重围,进入陕南。

陈少敏在南化塘战斗后病倒,发高烧,昏迷不醒,被战士用担架抬着前进。她醒来挣扎着伸手对警卫员说“给我手枪,你们走吧!不要让我连累你们!”。几天后,她又战胜了病魔。

中原解放军从6月26日离开宣化店到进入陕南,历时一个月,击破敌人10多万兵力前堵后追、包围和飞机扫射,完成了战略转移。《解放日报》社论把中原突围、苏中大捷、陇海战役,并列为三大胜利。

中原解放军进入陕南后仍受到国民党军队追击,秦岭大山,几里路不见人烟,部队以野菜充饥,杀马吃白肉。

部队进至山阳县又被敌人重重包围,分割进剿,很多指战员被冲散,失掉联系。陈少敏身体有病,隐藏在龙山森林一老太婆家中。同行的顾大椿担心她的安全,到山上告诉她情况危急,却看到她正替房东老太婆防线,说“有什么可说的,若被敌人抓住,不过一死么!”并告诉他,老太婆很可靠,一旦有情况,我可躲到后边山上的山洞里。

8月3日,前头部队与陕南红色游击队胜利会合,3日又会合挺进伏牛山的河南军区部队,遂留在陕南开辟陕南根据地。郑位三、陈少敏因身体多病,按照中央指示,离开部队,化装北上。

到达马家寨,陈少敏又病重难支,遂与郑位三分手,单独留下,在秘密党员、国民党乡长李世华家住下。病稍好,又继续前进,经麻街、黑龙口,到临潼后住在党的秘密联络站—一个中药铺里。几天后,地下交通员陈平、李德章驾马车把陈少敏接到坝桥,又改成火车经咸阳北上(陈少敏乔装为一个教会修女,穿一身黑色长袍,戴一顶白色大翅帽子,戴一副眼镜,与大批国民党官兵同车北上)。下火车后,在马兰镇,陈少敏在中央陕西工委驻地稍作休息,即随交通员李锋、郭仪步行北上。

到达富县,陈少敏在县政府与延安任弼时接通电话,县长郭景龙得知赫赫有名的陈少敏到了,亲自备马将陈少敏送上咸榆公路。

陈少敏到达延安,与早期到达的郑位三、李先念、王震受到毛主席、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领导的接见。当毛主席问她身体如何时,她虽疲弱不堪,仍开玩笑说“我病危了好几次,马克思说,革命尚未成功,你不能报到,还得干下去。就这么着,我又活过来接着干了”。

1947年3月,突围后在陕南的中原部队奉命北渡黄河到山西晋城休整,陈少敏也离开延安,到晋城与部队会合。

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奉命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揭开了对国民党蒋介石战略进改的序幕。中原部队被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陈少敏奉命组建南下干部大队,李雪峰任大队长,陈少敏为政治委员,在主力大军之后,第二批南下,反攻中原。

1947年8月5日,陈少敏精神抖擞,衣着整齐,跨着战马,踏上南下的战斗征程。

刘邓大军所向披靡,经过鲁西南战役,向南千里跃进大别山,相继解放了鄂西北、鄂南大片土地,收复了桐柏山。陈少敏率干部大队又和当年一块战斗过的许多老同志、老部下及广大群众见面了。仅几天时间,陈少敏又奉命离开大别山区,渡淮河北上。到达郑州时,心脏病复发病倒。党中央命令她到河北刑台后方医院治病,后又转到山东,从此结束了她辉煌的戎马生涯。

(三)

1948年秋,辽沈战役后,华中、中原野战军联合展开淮海战役,继之,东北、华北野战军打响了平津战役。

1949年1月,天津解放。

1月31日,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3月5日—13日,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参会的中央委员共34人),陈少敏以中央委员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全会结束后,她的心脏病再次复发,住进医院。

4月,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平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覆灭。

陈少敏在医院听到消息,心情激动,病情稍有好转,就急于出院投入工作。她拿笔给中央写信:

少奇、恩来同志:“我在此检查的结果尚好,不像过去医生说的那样怕人。我相信这里吴大夫说的,争取6月初出院,请分配我的工作吧!”“关于工作,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工作都无意见”。“最好分配我去做工人工作或农民工作(从一个工厂或一个农村生产合作社做起)。最理想的是叫我到一个工厂中去,以工人工作为主联系其他工作,一气儿做上三年、五年,搞出一套经验来。按我的水平和身体条件,做这样单一的工作是合适的,是对党有利的。另外,我还有个理想,是叫我住两年马列学院,学点理论、使我进步。”周恩来看到信后,对陈少敏积极要求工作、不计个人得失、不讲职位高低的精神非常高兴。本来中央考虑给陈少敏重大的担子,因身体原因,未确定下来。周恩来拿着信犹豫了一下,提笔写到:“安(子文)阅存。少敏同志工作得与少奇同志一商。”周恩来、刘少奇研究时,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陈少敏的意见,决定让她到全国总工会报到。周恩来亲笔给陈少敏写了回信。

6月12日,陈少敏出院到全总报道。主持全总工作的李立三,建议她负责组织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的筹备工作,并转告她中央通知陈少敏先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去青岛协助做好接受青岛工作。到达青岛后,市军管会安排她住八大关招待所。陈少敏对军管会主任向明说:“我不去八大关,住厂子的招待所随便些,那里接近群众,工作更方便些”。她迅速帮助军管会解决了中纺四厂罢工事件,并要求向明、赖可可等市领导分头到各厂去宣传党的政策。她自己则到了中纺九厂。在厂里她脱下军装,换上便服,便于接触群众。在中纺四厂,陈少敏以鲜明的工人阶级立场,发现和制止了搜身制这一旧社会遗留的旧制度。在中纺六厂大门口,彩旗飘扬,在院内召开工人大会,一片掌声中陈少敏走上讲台,她说“今天解放了,我们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不是贼,决不允许别人拿我们当贼、当小偷看待,我们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爱护工厂,保护工厂财产不受损失。工人同志们,你们说,对不对?”最后,军代表庄严宣布:“从今天起废除搜身制,填平十八层地狱,拆掉搜身栏杆”。

1950年7月,在中国纺织工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上,陈少敏作《关于半年来中国纺织工会工作基本总结和今后方针任务》的报告,并当选为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

1951年春,在北京东交民巷11号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二楼办公室,秘书郭秀菊拿一份报告进来,说青岛国棉六厂提到有个细纱工人连续七个月皮辊花率保持在0.25%,当时全国先进地区还是1.5%,这个细纱工人叫郝建秀。陈少敏让大家算算账,照郝建秀的皮辊花率,如果全国得到推广会是什么效益。计算结果出来,全国纺织行业皮辊花率达到郝建秀的水平,全国可增产棉纱4.5万件,这4.5万件棉纱可织布590万米以上。陈少敏安排青岛六厂总结郝建秀的经验,亲自打电话给青岛纺织工会主席王伯泉,又派出生产部副部长朱次复与施家英、钱大东到青岛国棉六厂,总结出三条:①工作主动,有规律、有计划、有预见性;②动作合理、协调、准确安排时间;③抓住清洁这个重要环节,保证质量。陈少敏将其命名为“郝建秀工作法”。

1951年8月,召开全国细纱工人代表会议,陈少敏作了《大力推广郝建秀工作法》的报告,《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各大报纸都以1—2两个版面,全文刊登“郝建秀工作法”,还发表了社论,为新中国工人阶级指明了新的劳动态度和科学的劳动方法,为纺织行业的操作技术革命提供了范例。

同月,主持召开首届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陈少敏在会上作《把抗美援朝运动与改进生产密切结合起来》的报告。

1952年,陈少敏在青岛、天津、东北、上海等地支持工人开展技术革命和发明创造,在青岛通过总结和培养郝建秀工作法,对纺织工业恢复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纺织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受到中央人民政府嘉奖。

1953年,陈少敏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副主任。

1956年,陈少敏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

1966年8月,陈少敏出席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她看到一群戴有“红卫兵”袖章的学生参加了全会,心想这么严肃的会议,让一群学生红卫兵来吵吵闹闹,顿生疑虑。

8月5日,陈伯达向全会传达毛泽东《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会议即开始批判刘少奇、邓小平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会议休息时陈少敏看到刘少奇坐在休息室,目光炯炯,表情中透露出气愤不平。陈少敏走到刘少奇身边坐下,说:“少奇同志,有时间我要向你汇报女工工作”。刘少奇会意,泰然自若地向她笑着说:“我有错误与同志们无关,我一个人负责,请放心”。

全国总工会批判刘少奇的大字报中已提到“陈少敏是刘少奇黑线上的重要人物”,“陈少敏是刘少奇一伙的走资派”。家里一批又一批造反派、红卫兵闯进来翻箱倒柜,勒令她交待问题。又将陈少敏赶出家门,住进全总机关的“牛棚”,不发工资,经常批斗。

一天,全总突然出现陈少敏是“大叛徒集团黑干将”的大字报,说她1946年中原突围时与郑位三、李先念一起作出了“叛变”的“四六决定”,组织了叛徒集团,还说她1932年在天津被捕时也有叛变行为。对她的批斗更为频繁,甚至从医院中拖出来参加中央机关造反派联合组织的大规模批斗。

江青、康生、谢富治等用伪证炮制《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发下来了。造反派来到她面前,“陈少敏,你看了刘少奇的审查报告没有?”“看了”,“你写没写揭发刘少奇的材料?”“没写,没有可揭发的”“十二中全会就要开了,刘少奇的末日快到了。你顽固不化,可没有好下场啊!”“各有各的账,各有各的下场!”

1968年10月,中共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陈少敏虽是八届中央委员,但被剥夺了参加会议的权利,经周总理、毛主席干预,陈少敏才被通知参加会议。会议开始,就分组围攻所谓“二月逆流”的黑干将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聂荣臻、徐向前,还把矛头指向朱德和陈云。

陈少敏因原籍是山东,与江青、康生同分在一个组。讨论《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陈少敏充满愤懑,默默不语。康生发现陈少敏不表态,盛气凌人的逼问:“陈少敏,你怎么不发言?你是什么态度?”“我身体不舒服”“不舒服就请假,别参加会!参加会,你必须表态!刘少奇是叛徒、内奸、工贼,是党内最大的走资派,你知道不知道?”“我不知道。少奇同志有错误可以检讨改正嘛,为什么要打倒?(把“少奇同志”四个字说得亲切而响亮)。康生狂怒了,他死盯着陈少敏,威胁道:“这就是你的态度?你要考虑后果!”。在康生煽动下,小组会变成对陈少敏的围攻批斗会。康生还进一步对陈少敏施加压力,将小组会情况编进会议《简报》,散发全会,挑动全会对陈少敏进行批斗。

10月31日,全体会议。会场内外,岗哨林立,戒备森严。会议主持人宣布:“同意开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永远出党,并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举手!”陈少敏心一横,不看会场,不说话,也不举手,庄严地投了一张反对票,反对开除刘少奇的党籍。她捍卫了党的原则,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刚正不阿,敢于向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浩然正气。

陈少敏没有举手,被康生知道了。一散会,康生就气势汹汹的质问陈少敏:“开除刘少奇党籍,你为什么不举手?”“这是我的权利!”陈少敏理直气壮地顶了一句。

1969年10月,林彪借搞“战备疏散”,把大批老干部赶出北京,下放劳动,陈少敏被迫下放到河南罗山(全总“五七干校”,是陈少敏工作过的鄂豫边区老革命根据地),其时陈少敏已病重不能行走,被人抬上火车到达罗山,由于条件太差,她屡犯心脏病,肾病加重,四肢关节剧痛。陈少敏在罗山的消息传出,人们赶到她的住处,监管人员堵住门不让进去,人们在喊:“陈大姐是抗日英雄,是老革命,不是走资派!”“陈大姐没有罪,为啥把她关起来?”“我们要看陈大姐!”监管人员只好让陈大姐与人们见面。当群众见到监管人员架着一个面黄肌瘦的老人出来,看到陈大姐被折腾成这个样子,不由抱头痛哭起来。陈少敏强忍热泪,对大家说“乡亲们,咱们能见面,应该高兴才是,咋哭呢?快别哭了,咱们说说话!”一个老妇救会长紧握着陈少敏干瘪的手说:“陈大姐,那些没良心的坏蛋,把你折磨成这个样子!他们不要你,俺们要,跟俺走吧!”一个老妇救会长挎着一篮子红枣、花生、半袋子小米,几次来都被阻拦没见上陈大姐,这次总算见上了,她哭着说:“陈大姐,先吃点咱家乡的土产,补补身子吧。你领导俺们解放了家乡,过上了好日子。他们不养活你,俺们养活你,回俺们山沟里去吧!”一位老奶奶,见陈少敏穿一双破布鞋,上去用手比了比她的脚,回家和女儿连夜赶做了一双新棉鞋送来。医院的医生护士争着去送药,都想看看这位当年威震中原的女将军。附近驻军领导多是原五师的干部战士,纷纷驱车到罗山看望他们敬爱的老首长。当地医疗条件不好,陈少敏病情加重,她以前的警卫员、时任信阳铁路医院领导李天元冒风险将陈少敏接到信阳抢救,才免去危险。

1971年9月,“九一三事件”林彪集团垮台后,陈少敏才得以回京。陈少敏知道林彪垮台了,很是高兴。但仍怀有隐忧,时刻挂念着党和国家的命运,也挂念着她熟悉的工作。

1975年,四人帮大刮阴风,掀起批判“右倾翻案风”的恶浪,撤掉了邓小平在中央的领导职务。

1976年1月,传来周恩来逝世的噩梦。“四人帮”不准陈少敏去向周总理遗体告别,她气愤极了,瞪着充满怒火的眼睛,大骂“康生是大地主、大恶霸、是整人狂”,骂“江青是妖精,张春桥是阴谋家”。在党和国家多灾多难的时刻,陈少敏病情急剧恶化。她忧国忧民,有时长吁短叹,泪如泉涌;有时怒火冲天,暴叫如雷,用能动的右手,捶打着床头柜,手都捶肿了。家人只好挪开床头柜,在床上挂上两个气球,供她生气时捶打,以消怒气。她忍受极大的痛苦,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斗争。她说:“我不能死,我要看到这些坏蛋们的下场!”

终于,她亲眼看到了“四人帮”的覆灭,看到了党和国家又有了新的希望。但她没有看到刘少奇这个最大冤案的平反昭雪。

1977年12月14日,陈少敏与世长辞,终年75岁。

陈少敏虽已故去,但风范长存。陈少敏品德高尚,党性坚强。她的丰功伟绩如巍巍大别山、滔滔长江水永留人间。她的一生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光辉,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

在由胡耀邦主持的中共中央为陈少敏举行的追悼会悼词中说:陈少敏“是我党长期主持一个地区全面工作和直接领导武装斗争的少有的女领导干部”。这是对陈少敏革命一生的高度评价!

TOP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9356.html

更多阅读

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著作 杨宪益 戴乃迭 红楼梦

http://book.ifeng.com/yeneizixun/special/fanyijia/detail_2012_08/15/16831231_1.shtml杨宪益:翻译“整个中国”的人英国《独立报》:陨落的翻译大家杨宪益杨宪益与戴乃迭在工作【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著作】《离骚》,[战国]屈原

转载 杨奇清与建国初期的“天字一号”诈骗案 杨奇清

大案原文地址:杨奇清与建国初期的“天字一号”诈骗案作者:中国人物传记文/何立波1960年,北京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诈骗案件。犯罪分子模仿周恩来总理的笔迹,诈骗中国人民银行20万元人民币。这个案子惊动了中央领导,轰动了全国。周总

杨白冰上将旧照:哥哥杨尚昆亲自授衔

1988年9月14日,杨尚昆向杨白冰等人授上将衔时情景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

吕良伟老婆杨小娟乃杨尚昆小女儿图 吕良伟的老婆

吕良伟老婆杨小娟神秘背景曝光 乃内地高干子弟[图]吕良伟爱妻杨小娟神秘背景曝光杨小娟和大众明星吕良伟相比,显得有些神秘,其实杨小娟本身是中国内地高干子弟,她是前国家主席杨尚昆最小的女儿,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

哈佛才女杨元宁与国学教养 哈佛才女

哈佛才女杨元宁与国学教养(2009-06-04 14:45:03)传统经典教育杂谈分类:转载转载自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从6岁起,杨定一就带着她与两个弟弟读经书,从孔子、老子到佛家思想,身为

声明:《陈少敏生平事略转载 杨尚锟与陈少敏》为网友一挽清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