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张清安:诺顿一世称帝故事

咱知道1982年四川大巴山里有位张清安给自己找了份工作叫做正皇帝,而且本着有福同享的原则给他太太廖桂堂也安排了个副皇帝的的职位。不过张皇上刚刚宣布称帝就被县公安局以谋反罪给灭了。

说来有趣,美国也曾经有位同学自封皇帝。不过这人的命运比张皇上好很多。

这人名叫约书亚-诺顿。诺顿君御照如下:




诺顿君的皇帝头衔虽然是山寨版,但是此君还是小有阅历的。诺顿君本乃大不列颠人士,幼年随父母去到南非,此举多半是追随大英帝国向非洲扩张的潮流。1849年,诺顿的老爸去世,诺顿得到一笔四万美元的遗产,富有开拓精神的诺顿就离开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南非,来到传说中蒸蒸日上的亚美利坚。诺顿眼光独到,没有追随移民大潮去美国东北部的老开发区,而是来到西南方的旧金山——那时候淘金热还没火爆,诺顿应该不是冲着淘金来的。行走路线,史书没有记载,不过猜想他不是取道纽约(如果从英国本土出发,肯定走大西洋去纽约,别的路太绕远)。他从南非出发,大可从南美下边绕过去,走太平洋直达旧金山,虽然远一点,但是诺顿君或许要的就是不跟东北部的人扎堆。

诺顿是个有冒险精神的生意人。跟一切有冒险精神的人一样,这样的人生活中容易出现大起大落,发起来飞黄腾达,跌起来一落千丈。诺顿来到旧金山,第一笔投资很成功。他投资的是房地产,适逢房市暴涨,他名下的房产迅速增殖,价值25万,相当于如今的七百万美元有余。

但是他的第二笔投资就没有这么成功了。

起因有点遥远:那年中国发生大饥荒。

中国闹饥荒跟旧金山有啥关系?

关系在于米市。

因为中国闹饥荒,清政府限制出口大米。外汇先别挣了,老百姓得吃饭。

从这事看,咸丰其实不像咱历史教科书写的这么不堪。人家还知道治国之道,最大要义是不能饿死人。2002年赞比亚总统宁愿让国民饿死也不接受美国援助的转基因玉米(虽然那种玉米在美国本土已经销售了十年)。咸丰同志比赞比亚那鸟总统强多了。当然要比咱当朝太祖那还是不能比。咱太祖治下是从来不会饿死人的。

咸丰爷禁止大米出口的圣旨应该有助于缓解中国的国内饥荒,但是美国的旧金山却因此遭受一番冲击。皆因那时中国是旧金山大米的主要来源。咸丰一限制大米出口,旧金山的米市就发生巨变:米价从四分钱一磅涨到三毛六一磅,一涨就是九倍!

看到米市震荡,血管里流淌着冒险血液的诺顿君激动了,决定抓住这个时机第二次腾飞。恰好这时候有一艘从秘鲁开到旧金山的货船上面载有100吨大米,他就一口气把整条船上100吨大米全部买下,打算囤积居奇。

唉,可惜那时没有互联网,要不诺顿君可以先查询一下世界各地的米市行情,大概也就不至于这么鲁莽了。

诺顿刚签完买米的合同,一船又一船的大米从秘鲁运来,结果米价回落如同跳楼,居然跌到比原来还低(三分钱一磅)。而诺顿那一船大米的进价可是一毛二分半一磅啊!

诺顿为这笔大米交易动用了所有可调动的现款。投资失败,他就没钱付他那些房产的房贷了。银行没收了他的房产,诺顿的资产变成了负数,只好宣告破产。

破产之后诺顿从旧金山消失了一段时间。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当年耶稣从家乡失踪了几年,回来之后就宣告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同时也就是上帝本人。这个辈份关系如何在家族谱系里画图表达,老苦一直没能弄清楚。有疑问的同学请访问宗教论坛研讨)。

诺顿结束自我流放返回旧金山之后也发生了一个类似的变化:他给旧金山各大报刊发信通告,说自己现在是美国皇帝了。诺顿一世陛下的头一道圣旨内容如下:
美国的张清安:诺顿一世称帝故事

At the peremptory request and desire of a large majority of thecitizens of these United States, I, Joshua Norton, formerly ofAlgoa Bay, Cape of Good Hope, and now for the last 9 years and 10months past of S. F., Cal., declare and proclaim myself Emperor ofthese U. S.; and in virtue of the authority thereby in me vested,do hereby order and direct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differentStates of the Union to assemble in Musical Hall, of this city, onthe 1st day of Feb. next, then and there to make such alterationsin the existing laws of the Union as may ameliorate the evils underwhich the country is laboring, and thereby cause confidence toexis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our stability andintegrity.

—NORTON I, Emperor of the United States.


大致翻译过来是这个意思:

根据美国大多数公民的压倒性要求,我约书亚-诺顿,前好望角阿尔戈湾住民,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最近九年十个月之住民,兹宣布策立本人为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并以本王之权柄,诏令各州代表于2月1日至本市音乐厅集会。其后并当改进本联邦现有法律,以期扫除吾国遭受之恶象,令海内外公民对吾国之稳定与健全重建信心。

—— 美利坚合众国皇帝诺顿一世


咱中国人都知道擅自称帝是大逆不道的死罪,不过美国人好像头脑太简单,居然没有意识到诺顿此举实属犯上,于是也就一直没有对诺顿采取任何镇压行动,虽然诺顿不断发出旨意,提出很多非份的要求,比如悍然要求解散腐败的国会,甚至给军队下诏,命令美国最高军事长官温菲尔德-司考特前去荡平国会大厦。他的圣旨都被邮差送达政府机构,不过政府人员全都一笑了之。旧金山的报刊则态度更为友好,不仅每次都全文刊登诺顿一世的圣旨,有时候诺顿略感疏懒,多日不曾下旨,报社编辑按捺不住,也有人伪造诺顿圣旨擅自发布的。好在诺顿脾气和善,一般都不会对这种假传圣旨的行为追究责任。

诺顿帝的圣旨并不仅仅是抨击国会。他的一些圣旨其实颇有远见,比如他多次下旨号令建造横跨旧金山湾的大桥,以便把旧金山跟内陆连接起来。1936年,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建成。虽然这一工程并不是秉承诺顿帝的旨意,但咱可以说后人的这一举动从旁印证了诺顿帝的旨意原是很切合现实需要的。

诺顿称帝之后很有责任心,每日都要出门巡视王土(国土面积覆盖旧金山杜邦街的大部分街区)。旧金山驻军的军官们看到诺顿身着平民服饰出巡,觉得有损帝王尊严,于是赠送了诺顿一世一套带镀金肩章的蓝色军装。诺顿一世换上军服,现在看起来就比较有帝王气象了。




诺顿一世每天巡视的时候都要检视人行道路况和旧金山有轨电车(旧金山知名景观,至今仍在运行)的营运状况,还会查看公共设施的维护是否得宜,甚至对街头巡警的着装是否整洁也发表鉴定意见。

诺顿帝有时候在自己的头衔上还会加上一个“墨西哥摄政王”的名号。不过由于地理条件限制,诺顿帝从来没有到墨西哥巡视。

诺顿帝虽然没有成功的建立完善的国家机器,也没有让任何一道旨意得到实施,但大家对诺顿帝的人品是很肯定的。1860年,旧金山一些心胸狭隘的市民开始排挤以淘金猪仔为主体的中国移民,冲突相当激烈,曾经造成伤亡。有一次诺顿帝巡视期间发生了这种冲突,一群本地暴民试图攻击唐人街的中国移民,诺顿帝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站到暴民和被攻击的中国移民之间,低头念诵圣经祷文。暴徒们见状不由得心生羞愧,于是逐渐散去。

你可能对诺顿帝靠什么维持生活有疑问。他都破产了,怎么能继续生活,而且据说过的是帝王的生活?

这个再次得益于旧金山市民的友善与大度。诺顿帝称帝之后,鉴于国力有限,没有操办太多的国事,除了每日巡视王土,另外一件国务就是印行了若干诺顿王国钞票。这在别人就是印伪钞的大罪,但是旧金山政府不以为意,从来没有对此有什么干预。须知诺顿帝这钞票并不是就贴自己家里墙上看着玩儿的。他真拿去花了,还真被人接受了。诺顿帝身无分文(是说他没有真正的钞票),却一直能在旧金山最好的餐馆吃饭。吃饭的时候就是用自己印行的钞票付账。可怪的是那些餐馆老板都乐意接受诺顿的“伪钞”。咱现在过了一个世纪之后知道诺顿帝的钞票已经成为有收藏价值的古玩,一张能卖到一千多美元。可是那时候这些餐馆老板不会知道这些“伪钞”的前景。他们多半也就是对一个失意的孤身老头做个慈善吧。而且诺顿帝行止端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皇家新钞能被人接受就无节制印行。他的钞票总共就只“发行”过这么有限的几张(所以现在才成为收藏品了)。

有意思的是,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北方的联邦与南方的邦联各自发行自己的钞票,而老百姓因为不知道哪边能打赢,所以谁的钞票都信不过,都宁愿用金银做交易。诺顿帝的钞票在旧金山基本就是唯一被店家接受的纸钞。

本来旧金山从官府到市民都本着幽默精神对诺顿帝的非法政体善意接纳,不料1867年有个新警察过于照书办事,居然把诺顿帝给逮捕了,要把诺顿强行送到精神病院去接受精神病治疗。此举在坊间掀起轩然大波,市民群起抗议,报章也纷纷发表文章激烈抨击警方。幸亏警察局长明白事理,迅速下令释放诺顿君,并且发表了一篇很迎合大众胃口的道歉信,信中说诺顿君“既不曾制造流血,也不曾掠夺他人,更没有横征暴敛,比起跟他身份类似的别人来(暗指当权者),他要高尚得多。”道歉信效果良好,市民没有继续骚动,诺顿帝本人也很大度的对肇事犯上的年轻警察赐予“皇家大赦”。

这个事件之后,旧金山警察吸取教训,上街巡逻如果遇到诺顿帝,都会向他敬礼。

其实旧金山市政府不仅是对诺顿的称帝逆举十分宽容,实际上市政府对诺顿可以说很是照拂。诺顿帝每天上街巡视,年头久了,王袍逐渐显得破旧。旧金山市政府因此拨款为他置办了一套与帝王尊严班配的新装。诺顿帝为此写信致谢,并下诏授予市政府官员们“终身贵族”的头衔。

诺顿帝“在位”凡21年。1880年1月8日,诺顿帝在前往科学院发表演讲的途中晕倒在这个教堂面前的人行道上。

(您可能看出来这是唐人街。没错。诺顿帝的国土其实就是唐人街所在地。)





当时马上有市民报警。警察快马扬鞭用警方的马车把诺顿帝火速送往市立医院,可惜无力回天,诺顿帝当日驾崩。旧金山各报都为此发布了沉痛祷文,标题是按当时西方文化里报道帝王驾崩时使用的标准拉丁文标题:Le Roi est Mort (皇帝驾崩)。报道内容很是动情:

“在一个月黑雨浓的闇夜里,在一条湿冷的小道上……诺顿一世,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墨西哥摄政王,承蒙上帝的恩典,魂归天国。”

诺顿帝一贫如洗而且没有子嗣。警察在他的住所里只找到2.5美元。由于诺顿帝的国库如此空虚,最初市政府打算用最便宜的红杉木棺材装殓诺顿帝。但是旧金山市民们迅速筹集到足够资金,为诺顿帝购得豪华的玫瑰木棺材,并由一个商会主办了体面的告别仪式。有报道称夹道送行的人绵延三公里,人数大约三万,社会各界都有参与,上至富商,下至贫民,连穿着华丽的贵妇都有。

诺顿帝葬于旧金山共济会墓园,墓地是由旧金山市政府出资为诺顿帝购买的。

1934年,因为市政建设需要,所有共济会墓园的墓葬都要搬迁。旧金山市政府再次出资,将诺顿帝的墓地迁到加州戈尔马的伍德伦公墓。伍德伦虽然是公墓,但颇为高档。从公墓大门就能看出气势不凡:







公墓里面的格局也显然是很体面的所在。注意看画面上方偏右的那几个小房子式样的墓地。一般百姓是不会有这么豪华的墓地的。曾经看过一个大毒枭系列纪录片,那些大毒枭转战天国之后,他的属下喜欢为他建设这种高级阴宅。这种高档阴宅动辄耗资几十万上百万。连这样的高端消费人士都选中这个墓地,可见安息于此地绝不掉价。





诺顿帝的墓碑上写的就是他自封的职称:诺顿一世,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墨西哥摄政王:






这墓碑应该是市民给刻的,不过旧金山市政府两次出资给诺顿帝买墓地,当然知道这个墓碑的内容。但市政府不以为忤,就让这个形同谋反的诺顿以皇帝的名号长眠于此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9924.html

更多阅读

美国的少林电影:《功夫》

美国电影《最后的风之子》中的小主人公,活脱就是个小少林和尚美国人的少林兴趣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在美国的影响很大,大概是所有为美国人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前几年,美国的媒体公

张爱玲: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

经典短篇阅读张爱玲在其发韧之作《天才梦》中写道:“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锦袍之华美与虱子之可恶合而为一,则美者不复美,可恶者更其可恶。她的感受,十多岁时的感受,就已经如此到位,难怪后来她对世事人情能够明察秋毫。张爱玲

正说水浒人物之张清篇 新水浒传张清老婆

  在梁山上,有着两位同音同姓的好汉:他们的名字都叫张Qing,但是两人的内容绝对不一样:排名高的张清,名字里多了三点水,是马军中的八骠骑将之一。但是上山很迟,死得却很早,攻打独松关的时候,被厉天闰杀死。排名倒数的张青,在书中出场很早,是

转载 张鲁新:一辈子为了一条路上

原文地址:张鲁新:一辈子为了一条路(上)作者: 易水不寒修建青藏铁路,难!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难题摆在了世人面前,而青藏高原上长达546公里的多年冻土又是难中之难。作为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张鲁新在他

声明:《美国的张清安:诺顿一世称帝故事》为网友你知道我长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