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复习资料
【学习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认识高原人民乐观、豪放、顽强的性格特征。
2、品味短句、排比句和反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知识点梳理】
1、文章前四段,写的是表演前的安静。这种安静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人静、鼓静、环境静。环境,一片高粱地、丝溜溜的南风。人物,茂腾腾的后生,朴实、沉稳而安静。腰鼓,呆呆的,不曾响。
2、文章主要内容为安塞腰鼓表演,为何第一部分要写表演前的安静?
写表演前的安静是为下文写表演蓄势。
3、课文“但是……撞开了那么一股劲”写恢弘的表演场面,表现了安塞腰鼓表演场面何样的特点?
壮阔、豪放、火烈
4、这一部分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比喻、排比
5、请找出这段文字中的三对反义词,并分析为何要用这些词语。
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
反义词的运用,使场面对比强烈,进一步突出安塞腰鼓表演是场面“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6、“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表现了陕北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写出了陕北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
7、“好一个安塞腰鼓……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这一部分写激越的腰鼓响声,鼓声敲在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敲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鼓声回荡在山崖壁上,崖壁似乎成了牛皮鼓面,描写了腰鼓敲起的磅礴气势,响彻山谷,隆隆作响;敲在观众的心上,说明鼓声融合了高原人豪放、粗犷的性格,敲进人们的心坎里,敲出心里的气势和希望。
8、“好一个安塞腰鼓……哪里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写黄土高原的后生们。为什么只有黄土高原才敲得这样的腰鼓?“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只有黄土高原这么厚的土层,才生养出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才能有这么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作反衬,衬托黄土高原的厚重,养育了这方豪放、粗犷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后生们。
9、“好一个黄土高原……成了茫茫的一片”从哪几个角度写安塞腰鼓奇丽的舞姿?
文章从力量、声响、光影的变幻、艺术的享受四个角度写安塞腰鼓的舞姿,并写出这奇丽舞姿给予人的蓬勃的想象力。
10、作者在描写安塞腰鼓时,为何要从人、人的想象、环境等角度进行描写?
从人的感觉、人的联想和群山、大地等周围环境的回响上,多方位地渲染着它的奇特效应。描写腰鼓所释放出的磅礴能量。
11、文章共出现了多次“好一个安塞腰鼓”,但却不完全一样,你怎么理解这几句话?
“好一个安塞腰鼓”是对陕北腰鼓最直接的抒情和赞叹。反复运用,体现了对腰鼓最强烈的感情。结构上起到显示层次、推进层次的作用,而且使全文语言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产生音乐美。同时在反复基础上进行扩充、变化,气势越来越盛,感情越来越强。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快节奏使内容表达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表达了黄土高原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和充满希望的精神状态及作者对这种性格和精神状态由衷的赞美之情。
12、“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13、“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一段写演出后的寂静,这个静与第一部分的静,作用是否一样?
不一样。第一个静是表演前的前奏,为后面的表演蓄势;这个静是表演后的寂静。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人们会感到特别的静;作者用静来反衬闹。更加突出表演时热烈、轰动的场面。
14、如何理解“鸡啼”在文中的作用?
“鸡啼”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同时,写鸡啼又具有以声衬静的作用,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15、文章语言长短交织,排比、反复交叉运用,请体会这种运用的好处。
文章运用大量短句,如“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读起来清脆响亮,铿锵有力。与长句搭配使用,长短有致,语言富有变化,更能表现安塞腰鼓的演出的盛大场面。
文中排比既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如“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也有句子的排比,如“狂舞在你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还有段落的排比,如“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些排比句节奏明快,语气连贯,读起来酣畅淋漓,气势磅礴,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反复句,如“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数次出现,不仅在结构上起到显示层次、推进层次的作用,而且使全文语言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产生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