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博文终于结集出版了,前后经历了六位编辑的斧正,不,准确地说应该是斧劈,目前已经被劈得周周正正了。
这本书的序言出自我以前的领导,时间,他是《东方之子》和《实话实说》栏目的创始人,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视改革的核心人物之一。如今,他老了,自称已是时间老人。其实,他人不老,心更不会老,他一直在等着中国电视第二个春天的到来。
序
不太有人在意,央视的名声,其实是靠数千名编辑、记者默默无闻、辛勤地重复劳动支撑起来的,作者就是其中之一;有谁会关心,他们的人数是越来越多,有职业理想的人却越来越少,而作者就在其中。
我们虽共过事但交流得不算太多,我们看待事物的心态不同,表达的习惯也有差异。没想到,作者的这些文字竟然激发了我那消逝已久的激情——就是在我的同行中,几乎被抛弃和遗忘了的,与我则保持着一定距离的职业责任感。
作者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书里的话,很多他都红嘴白牙地说过,不过是在沙龙、讲座、研讨会、策划会,以及热闹的朋友聚会和觥筹交错的饭局上,唯独没有在电视上说过。
这些话都是民间视角的口语表达,既不是笔墨游戏,也不是官样文章,多半是源于新闻之外的敏感,就着生活中的某些“热点”和“冰点”发出的几句朴素议论而已。我们知道,这种风格的表达必须先声夺人,必须要学会从社会热点切入,然后话锋一转,拐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上来,再复杂的问题也得往简单里去说,必须做到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和平白如话。作者就是用一种轻巧的方式谈及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许多敏感话题。其实,这也是电视脱口秀节目吸引观众和获得共鸣的基本套路。
作者在他自我表达的空间里,少有语言的禁忌和思想的障碍,且不乏幽默的表达和独特的视角。在这个插科打诨的时代,一切假正经基本上都无法躲过人们无情的嘲笑,亦庄亦谐便成为了一种讨巧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研究和掌握一种能够面对受众的表达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我曾极力反对把电视当作艺术来追求,是想提醒同仁们不要过于执著,以免孤芳自赏而忽略受众的存在,因为电视在关注社会现实或与其它艺术门类嫁接的时候,它起到的只是转述或转播的作用。我早就承认电视人是不怎么掌握话语权的,起哄的时候居多,用行话说:电视是一种“跟随媒体”,但作者似乎想用自己的方式示意大 家安静一下,并且试图让大家倾听,让他把话说完。
他把他的话像电视台的节目那样分成了四个频道:社会与法、新闻、生活、电影。在社会频道里,他饶舌于政府;在新闻频道里,他饶舌于同行;在生活频道里,他饶舌于他自己;在电影频道里,他饶舌于影片的细节。他的饶舌有理有据,有声有色,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叨唠多嘴和无事生非。随着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众权利意识和尊严意识的提高,这种饶舌代表了一种公民态度和公民责任,它展现出的批判精神和自省精神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和进步所需要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红嘴白牙地说到了领导开博、食品安全、房价之痛、赵本山独步春晚、杨利伟七年之后吐真言,也说到了《新闻联播》、美女失嫁、郭德纲打人、我爸是李刚以及嫖客的知情权,还有萨达姆和卢武铉之死……在他的眼睛里,总有着和一般围观者不同的视角和关注点。
作者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他有着强烈的表达欲,并且从未动摇,没有停息。相比那些迎合受众,不断生产变质“食粮”、贩卖假药的小媒体以及不断推“陈”出“新”,力捧假大师的大媒体,作者的独立思考,让我看到了一个记者该有的操守和担当。
作者说他曾经幻想着成为一名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在获得这个机会之前,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对我们这个热闹的世界不停地去观察、记录和表达,否则机会一旦降临,我担心他会猝不及防。
假如有一天,真的有人可以在中国的电视上这样说话,一定会被观众们津津乐道的。我个人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记者这个职业,天生就是个收藏家。只要用心,你积累的东西终将显露光芒。本书集中了作者2009和2010年里的观感,所谓积跬步成千里,虽非鸿篇巨制,亦足见平日功夫。
我们的队伍,少见思想者,有独立思想者更少见,而作者能超越低俗的视听群体,始终坚持个人的见解,并把它与更高一级别的受众——读者分享,那就更加可贵了。
时间
2011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