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祖咏,盛唐时期诗人,《全唐诗》存诗一卷,共36首。他的诗歌以赠答酬和、羁旅行役、山水田园之作为主,代表作品为五绝《终南望余雪》和七律《望蓟门》。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盛唐时期诗人,大家熟悉他的这首诗歌,但是不一定熟悉他这个人。他因此诗考中进士,但是却未做过官,算是个隐士。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我们只能从零星的历史资料中略知一二。
祖咏,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大致生活于武则天末年至唐玄宗天宝年间。开元十二年(724)年,进士及第。可能用于某种原因,长期未授予官职。后移居汝水以北别业,渔椎终老。他与王维关系很好,王维在济南做官时,有《赠祖三咏》诗:“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他的诗歌,以赠答酬和、羁旅行役、山水田园之作为主,唐代诗选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其诗:“翦刻省静,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足称为才子也。”
他的诗歌,《全唐诗》存诗一卷,共36首,代表作品有《终南望余雪》和《望蓟门》。我们今天要赏析的这首《终南望余雪》,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先听故事,后品诗。
我门都知道,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但是真正推行起来还是在唐朝。唐朝取士的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种是以诗赋取士,考中的人称为进士,由吏部考核后授予一定的官职。这是许多读书人十年苦读寒窗的动力所在,也是很多士子比较看重的一条进仕之途。按照唐代的科举制度,各州县选拔的士子进贡京师长安,要在尚书省进行考试,由礼部主持进士考试,叫做“省试”,也叫做“会试”。考试的时候固定要做一首五言六韵的排律,共是十二局,叫做“试贴诗”。
据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祖咏在长安应试的时候,考官出的考题是《终南望馀雪》。按照考试规定应该是要写十二句,祖咏只写了四句,即“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写完后,祖咏就交卷了。当时的主考官看了之后觉得写得不错,但是不符合考试的规定。于是提醒祖咏补上剩下的八句,但是祖咏对考官说,意思已经完备,再写就是画蛇添足,说完就出了考场。当时,这件事情引起了轰动,朝廷出于对人才的看重,还是破例让他进士及第。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进士的名额很少,和祖咏一起考中的只有21人,可见祖咏的诗才还是不错的。
虽然由于此诗考中进士,但是要想做官,还需要参加制科考试。可能祖咏不擅长此类考试,为被授予官职。至于其中的原因,历史无记载,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他由于这首诗歌,能够盛唐诸多著名诗人中占得一席之地。听完祖咏的故事,了解了这首诗歌的来源,下面我们就一起品诗吧。
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写终南山雪景的诗歌。这首诗歌后人评价很高,清代大诗人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把此诗与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和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这两句的意思是:从长安城远远望去,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顶上的余雪还未融化,好似漂浮在云端一般。
“终南”,即终南山,在长安城西南六十里,海拔2604米,自古以来就是道家仙山,大诗人陶潜和王维都曾隐居于此。“阴岭”,就是山的北面,古语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长安城在山的北面,向南望去正好是终南山的阴岭。山北为背阴坡,温度较山南低,故有余雪。“秀”,既言终南山风景秀丽,又特指下句的雪景。“浮”,漂浮的意思。按照常理,山顶积雪是不能漂浮的,只有云在风的作用下,才会漂浮。因此,“浮”字不仅表明终南山的峭拔高耸,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从长安遥望终南山余雪的感觉。由于长安城离终南山很远,从长安城望去,终南山顶积雪隐隐约约,仿佛漂浮在云中一般。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两句的意思是:雨雪过后,天气转晴,山林的表面一片明亮,日暮时分,温度下降,让人感觉长安城中更加寒冷。
“林表”,山林的表面。“霁”,雨雪过后天气转晴的天气现象。“城中”,长安城中。“暮”,日落时分。第三句,给我们描绘的是雨雪初晴后特有的感觉,刻画真实。“霁”是“林表明”的原因,雨雪初晴,空气中的尘埃减少,天气更加明朗,视野更加开阔,才能看清终南山上的景色。第四句,将视线转移到长安城,写望中之感。终南山阴岭,尚有余雪,这是“一寒”;雨雪后初晴,寒光闪耀,这是“二寒”;日暮时分,温度下降,这是“三寒”。在三寒的作用下,“城中增寒”的感觉就自然而然了。
这首诗歌,首句诗人将视线从长安城移到终南山,三句写终南山雪中之景,末句又将视线从终南山回归长安城,从所见到所感,的确像诗人自己说的“意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