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国生:创新创领未来


刘源与雪莱特光电董事长柴国生合影
柴国生:创新创领未来

在2011年香港国际秋季灯饰展会上,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莱特)展示了“3.73mm”薄极限的LED台灯等系列产品,独创的“面光源”LightCellTM技术大放异彩,让所有媒体都惊呼:LED“面光源”时代来了!

戴着眼镜,斯文儒雅,待人谦和的柴国生的办公室里处处体现出文化的气息:古旧的太师椅、根雕、书画以及博古架上的青瓷花瓶、古玩、玉石……这令记者着迷和吃惊。但更让记者着迷的是,从出身书香之家的云南国企总工程师到南下广东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从70万元起步到短短十多年间便成长为市值近40亿元的国内重要照明企业,从依靠云南老乡抱团发展到职业经理人运营,从在节能灯、紫外线灯和氙气灯等领域多次填补过国内空白,主持或参与制定了近十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再到LED泡沫渐破时推出超薄的LED面光源高端惊世之作,这里头都有些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又有着怎样的企业经营哲学?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专访了雪莱特董事长柴国生。

机会:只要抓住就不要放

可能是遗传了身为人民教师的父母爱学习的基因,1953年8月出生的柴国生从小就喜欢看书学习。小学毕业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没能读上初中的柴国生只好在小学办的初中班里就读。

1970年,他有一个极好机会,那就是别人都“上山下乡”的时候,他却进了个旧灯泡厂做工人。五年后,整个个旧灯泡厂里工作最勤奋、学习能力最强的柴国生被推荐到复旦大学光学系电光源专业学习,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

在复旦大学的经历,成为改变柴国生命运的重要一步,也为他后来创办雪莱特并将其发展壮大埋下了最关键的伏笔。但刚进大学的柴国生一进课堂就傻眼了,因为“文革”,初中课程没读完,一下子就去读大学让他感觉大学课程学习起来如同听天书一般。

在难得的机会面前,外表斯文的柴国生没有退缩。“那个时候,我的目标就是‘不想浪费时间,不想浪费生命,不想比别人差’。”正是凭着这股倔犟和坚韧的劲儿,柴国生用3年的时间便学完了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的所有课程。

大学三年,柴国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如饥似渴地充实自己。1978年作为全班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柴国生回到了个旧灯泡厂做技术员,并有多项出色的技术发明。一直到1990年,因为一次商务考察改变了他埋头做技术的想法。这一年柴国生去欧洲考察节能灯市场时,英国繁荣的市场经济和捷克落后的计划经济给了他很大的震撼。

从欧洲考察回国后,分管技术的总工程师柴国生认为,企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引进外国先进设备,而应该按照灯泡厂的实际情况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但他的观点与执意想要引进外国设备的厂长发生了极大的分歧,以至于有技术专长,同时对市场经济充满无限期待的柴国生明白,自己所在的个旧灯泡厂已无法实现他的梦想,于是他坚定了辞职的决心。

从国企总工程师的职位上自己打破自己的铁饭碗辞职“下海”,这在1991年前后是很需要勇气的。可柴国生告诉自己,要将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发挥到最大,那才是自己的梦想。

创业:摸清行情抱团求发展

1991年,柴国生正式下海了,他到了广东。因为个旧灯泡厂产品经常卖到广东,他对广东比较熟悉。加上“经济特区”、“深圳速度”……这些深深地吸引了他。

在南海的一家灯具厂里打工“潜伏”了10个月,基本上摸清了广东灯具相关行业、企业的特点之后,柴国生按捺不住了,他叫来了个旧灯泡厂的老同事老部下一起创业。“当时大概有七八个骨干过来,加上后来的,大概有十几个人吧。”

让那么多人放弃“铁饭碗”,跟着自己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打拼,并不容易。“我和他们讲,国际歌里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无法保证日后人人得以衣锦还乡,但是我可以保证,只要有一碗米,我也会做成稀饭,与大家一起喝。”柴国生说。

邓小平南方讲话后的1992年初,包括工人在内总共才7个人的小厂,在南海东二村临时租来的一间厂房里开始运转了。这年的12月,柴国生正式注册了南海市东二华星光电实业公司(雪莱特前身)。

“我们刚起步就做国际上流行的节能灯,因为当时国内白炽灯基本饱和,技术含量也不高。”柴国生说。节能灯前景虽好,但资金匮乏带来的诸多困境,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70万元的创业资金,绝大部分都用去买了最关键的设备,其他一些简单的设备及原料则是能省就省,像车床、工作台等都是靠自己动手做。省到什么程度呢?用柴国生的话说,就是连生锈的螺丝也要放在煤油里泡上几天之后再用。

为了尽快实现生产,公司的所有人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连续工作30天也是家常便饭的事。这样的辛苦日子整整持续了5个月,同年7月试产。1993年初,雪莱特生产出第一只节能灯。

考验远未结束,1993年公司唯一用于采购的人力三轮车被交警拦下。因为那时佛山市已经禁止人力三轮车进市区了。后来,放在保险箱里准备用来发工资的3万元也被小偷偷走,“那是我唯一一次拖欠过大家工资。”柴国生说,后来东拼西凑,比往常晚了几天终于发了工资。

创新:领先一步领先一路

艰苦的日子持续了几年,但公司创立之初树立的“品质源于科技,以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的理念让柴国生慢慢尝到收获的甜头。

1997年,复旦大学有一个名为“紧凑型荧光灯光衰机理的研究”国家重点项目,需要高品质的企业进行技术实验和项目合作攻关,可在全国范围内找了很多企业都不满意,最后他们找到了柴国生。

与复旦大学合作的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生产的节能灯平均寿命延长至8000小时以上,2000小时光通维持率达90%以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雪莱特也因此成为第一家使中国节能灯质量达到如此高度的公司,从而奠定了在国内外电光源领域的品质地位,公司从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喜事连连。

1998年雪莱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功率节能灯——“火箭炮”问世,突破了节能灯没有大功率的禁区,创造了更紧凑的65W以上的节能灯,是迄今为止中国电光源领域的一次超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00年,3W、5W的家庭型细管径荧光灯“小越亮”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再次引领行业潮流;

2004年,“高品质紧凑型荧光灯的研究和开发”项目荣获照明行业迄今为止的最高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一系列的技术发明和创新,使得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就连一向以技术著称的电光源世界巨头也纷纷上门要求合作,进行贴牌生产。

从那以后,尝到创新甜头的柴国生提出了“领跑哲学”:不做则已,要做就做第一。在日常工作中,柴国生一直强调“品质源于科技”、“99+1才完美”等理念,并要求全体员工必须把工作做到最好。因为他坚信,照明企业的未来比拼的就是科技创新。鉴于此,2002年他把公司过去的口号“以技术进步为核心”改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

在很多人看来,技术出身的人可能会因为过于注重技术而忽略了市场。柴国生却非常注重两者的结合。“我很重视技术的开发,但我更重视技术满足市场的需求。因为技术必须变成产品,产品进入市场并得到认可才有价值。我们非常强调市场需要什么,怎样的产品才符合市场的需求。”柴国生说,就像雪莱特刚推出的面光源超薄LED台灯,因为有这样的高端市场需求,“我们就以市场为基础进行技术开发,推出产品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对技术的重视,让柴国生非常注重提高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为此,雪莱特果断地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了《职务发明奖励办法》。根据该办法,公司每年对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所申请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都会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公司对所申请专利用于生产后如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发明人员可获得该产品销售收入15%的奖励。

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雪莱特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短短数年间便独立自主开发出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目前,雪莱特拥有200余项国内外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2项,并获2008年中国专利优秀奖。主持或参与了中国节能灯、紫外光灯的《单端荧光灯性能要求》、《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光电性能要求》、《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紫外线杀菌灯》等近十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

上市:完善体制做大文章

在节能灯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以后,柴国生又紧紧围绕电光源做起了大文章。

上世纪末,冰箱、微波炉、消毒柜等家电呈现爆发式增长。凭借独有的技术优势,敏锐的柴国生又迅速进入了家电产品的配件生产领域。

2002年,雪莱特大力研发的紫外线光源系列产品获得巨大成功,并据此制定了新的国家标准。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自镇流紫外线杀菌灯(10V/3W)”,因其独特的设计、耐用、体积小巧、安装方便,特别适用于冰箱、消毒柜、微波炉、消毒箱等电器,一进入市场就脱颖而出,迅速抢占国内外市场,并成为PHILIPHS、GE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指定优质供应商。

如今,雪莱特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紫外线研发与生产基地之一,“下一步,我们准备生产300W以上的大功率紫外线光源,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打破目前大功率紫外线光源依赖进口的局面。”柴国生信心满满地说。

随着私人汽车的高速发展,雪莱特又大胆进军汽车配件领域。2003年,拥有43项国内外专利的雪莱特汽车氙气灯(HID灯)问世,其“带灯头的车用高气压放电灯”技术打破了国外照明巨头在全球照明行业的知识产权垄断,成为汽车氙气灯领域除飞利浦之外的第二家拥有自有知识产权体系的企业,引来业界惊叹。

2004年以后,氙气灯已成为雪莱特继节能灯之后的第二大支柱。“根据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汽车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雪莱特的氙气金卤灯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实现翻番式快速发展,最终达到100万辆汽车的配套能力。”柴国生说。

从节能灯到紫外线杀菌灯,再到汽车氙气灯,雪莱特因技术创新形成的一个又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让人艳羡不已。然而柴国生却忧心忡忡,面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他明显地感到机制、资金、人才、产能等多方面的掣肘。

怎么办?

柴国生想到了上市。“首先是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扩大投资,从而促进企业的再发展,其次是通过上市促使企业步入现代化、公司治理规范化的运作轨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4年12月,“华星”华丽变身为“雪莱特”。因为很多企业的名称中都有“华星”这两个字,“我们就采用已注册的英文商标‘cnlight’(中国照明)及其中文谐音‘雪莱特’注册了新的股份公司名称——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25日,雪莱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南海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掌握核心技术的雪莱特,注入资本后,其成长速度令人惊叹。上市前,雪莱特还是一家年营业收入2亿元的中小型民营企业,80%的产品是贴牌生产出口国外,利润薄弱。上市后,雪莱特募集到1.6亿元资金,将1亿元用于扩大前景极好的汽车氙气灯生产线,扩产效果相当显著,当年该类产品就获利1000万元。而其余的6000万元则被用在紫光灯生产线自动化设备的引进和传统————节能灯机器设备的升级换代。

充裕的资金、设备的更新、技术力量的进一步增强,从以前依靠云南老乡抱团发展到后来任人唯贤的“外引内输”,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现代企业运营机制的建立让“雪莱特的生产效率至少提高一倍以上”。如今,雪莱特已经迅速成长为国内重要的照明企业之一,形成了年产1.5亿只节能灯的产能规模,一年可为全国节约107.1亿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41.5万吨。

未来:创世界一流的照明企业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称,中国从2011年11月1日起分为五个阶段,5年内将基本实现淘汰白炽灯。

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早在1996年我国就已经启动实施了绿色照明工程,以助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实现节能减排。节能灯代替白炽灯、LED代替白炽灯大潮的来临,这成为包括柴国生在内的许多人都认定照明行业是朝阳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坚信,这一产业还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柴国生说,因为节能、环保的绿色照明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柴国生指出,如果以功率为11W的高品质节能灯代替60W的白炽灯,不仅减少耗电80%,亮度还能提高20%~30%。以每天燃点4小时,推广使用1亿只的节能灯计算,一年就可节约71.4亿度电,以0.6元/度电计算,每年可节约电费42.84亿元,节约289万吨煤。同时,还可以分别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761万吨和6.5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3.1万吨。如果是以推广使用12亿只计算,一年可节电856.8亿度,相当于再建一个三峡工程!

但让很多人不解的是,作为行业领头羊的雪莱特为何对发展更节能且被看好的LED节能灯显得有些“迟钝”?

“我们一直没有声音,因为我们一直在观察和思考,怎样发展LED才是正确的”。事实证明,柴国生的冷静是对的。受过高的市场预期的吸引,大大小小的企业纷纷涌入LED领域,看似繁华却泡沫丛生。直到2011年下半年,国内LED泡沫逐步破灭。“到现在为止,LED的上游企业很多都出现了亏损,处于半停产、停产的状态,甚至很多企业都无以为继了。”

经过观察和思考,柴国生认为,LED上游企业本质上是资金高度密集、技术高度密集的半导体行业,“在未来LED技术成熟以后,能生存下来的企业会非常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雪莱特紧紧抓住终端应用和发展,以推动LED产品的升级换代,集中精力做好LED最有前途的室内照明领域。“这是我们要重点发展的”,所以雪莱特推出了面向高端市场的面光源系列产品。“这在国际照明领域都是大的趋势,是很多人在追求的东西,而我们已经实现了。在LED领域我们一开始没有出手,但一出手就一定有‘亮点’出来,推出让大家耳目一新的优秀产品。”据介绍,在刚刚闭幕的2011年香港国际秋季灯饰展会中,雪莱特与国际上科技公司合作,采用最新研发的“LED面光源” LightCellTM 技术,展出全球最薄的LED台灯,在继承了传统LED光源优越特性的基础之上,具有外形纤薄、发光均匀等特点,其光效达到80lm/w的基础上显色指数亦达到了90~95,实现了光源由“点”到“面”的转变,是真正的面光源,是LED光源发展至今的又一次重大技术突破。依凭“面光源”技术、极薄的视觉体验、简约人性化设计在国际灯展上独领风骚,大大彰显了雪莱特光电在照明行业技术领头羊的实力,也让雪莱特这个民族品牌赢得了极好的国际声誉,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空前高涨。

按柴国生的想法,雪莱特未来将紧紧抓住LED室内照明的应用,推出更多模块化、芯片化、智能化的产品,让人们在享受美轮美奂的照明效果的同时,也实现更节能、更好的光色质量和更加可以调控的照明系统。“面光源产品未来将在很多领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雪莱特与国际上顶级的技术公司合作,把最优秀的东西引进来,我相信,我们在LED方面将会有大的作为。”

据悉,雪莱特在2011年进行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并提出“五年规划”、“精益生产”、“绩效考核”三大工作主线,明确了“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以此凝聚企业的每一股力量,“团结奋进、追求第一”,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不断强化技术优势,深化“两条腿走路、内外销并举”的营销方针,实施全球营销战略,促进业务的国际化进程,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成长为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品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1517.html

更多阅读

史铁生:扶轮问路的哲人

史铁生:扶轮问路的哲人(之一)史铁生 周国平 和 歌采访手记如果说世间上有一个人,听他说话你会感觉到如沐春风,那一定就是指的史铁生先生。采访到史铁生先生很不容易。他很少接受采访,因为他花在生病上的时间太多了,那些他并不生病的日子,他

北京工商学院何明珂:创新与低碳—物流供应链产业的未来

 北京工商学院何明珂:创新与低碳—物流供应链产业的未来东方财富网:何教授,感谢你接受我们东方财富网的专访。中国加入WTO已经十多年了,国际贸易这几年也是蓬勃发展,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贸易相比,我们都是呈现大幅度的顺差,那么随着国际贸

转载 转发:国师张木生谈中国现实与未来--凤凰财经

原文地址:转发:国师张木生谈中国现实与未来--凤凰财经作者:但斌国师张木生谈中国现实与未来2015-08-01 张木生 凤凰财经2015年,就是今年,非常现实的危机,你有没有本事解决?实体企业的问题没有人去研究,小微企业每年死40%,生40%,这都不可怕,可

声明:《柴国生:创新创领未来》为网友传奇人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