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徐捷:2012上海高考语文现代文《冬阳·童年·骆驼队》解析

第二篇阅读共22分,学生正常的得分是11分、14分、17分、13分、16分、19分。

加上第一篇阅读12分,现代文部分38分,学生可以获得23分、26分、29分、25分、28分、31分。甚至还因为第一篇阅读的优秀答题率,分数还可能会浮动一两分。也就是说现代文得分浮动范围应该是23——31分。

第9题6分选择题,因为BC选项的莫名其妙,一定会有同学丢掉3分,甚至因为已经有了BC两个很莫名其妙的选项,导致也没有深入分析F选项,6分尽失。

第7题丢1分。第8题丢1分或者全对。第10题扣1分或者全对。第11题扣1分,至少3分。第12题扣1分,至少3分。最后得分由第9题控制,分为全对、半对、全错,也就是扣0分、扣3分、扣6分。

所以学生的得分可能是17分、14分、11分。中间还会一些学生因为表述特别严密、字迹特别工整,而可以少扣2分拔毛分,也就是19分、16分、13分。

林海音《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小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组第6课。单元序言里说“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本组课文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却又好像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无从得知2012上海高考出题人是否知道这篇高考题就是人教版小学课文,我倾向于他不知道,毕竟高考出题和小学课文雷同也不是什么特别光彩的事情。但是比较确定的是,出题老师和教材编订者的思路是一致的。在人教版单元序言里说“一只昆虫……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观察生活……感受生活……”高考试题的第7、8、11三道题目都是紧紧围绕这些主题来考查学生的。

林海音的这篇文章只是她当年《城南旧事》的一篇后序还是前言,坦率地说,这样的一篇絮语做一本女性作者回忆童年小事一书的后记或者前言用来引起全书,仅仅是一种意犹未尽的心绪抒写,或者说是一种思绪打开前的悠悠回想,是合适的,因为最重要的内容会在正文中出现,这只是开胃菜或者餐后小甜点,读者都清楚这篇文章的作用,但这不代表所有的序跋之文都是如此。周作人就在为俞平伯《燕支草》写的跋一开头就说:

小时候读书不知有序,每部书总从目录后面第一页看起。后来年纪稍长,读外国书,知道索引之必要与导言之有益,对中国的序跋也感到兴趣。……因为我喜欢读序,所以也就有点喜欢写序;不过,序实在不好做,……做序是批评的工作,他须得切要地抓住了这书和人的特点,在不过分的夸扬里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才算是成功。

这种看法是序跋的一种更严肃主流的见解。读这一类序跋就类似于读学术论文,而读林海音先生的序跋则是看一篇刘墉、读一篇林清玄,淡淡的,一篇文章写的内容不会很多,包含的思想也很单纯浅近,作者更想表达的是她的某一种感情和感悟,台湾八九十年代非常流行这一类文章,大陆也被波及,香港也有小思等作家。只是近年来由于社会节奏的急剧加快,人们不再关注这一类舒缓优游的小品文了,代之而起的是很难概括的网络文学,有杂谈有玄幻有历史有穿越,不一而足,但总体说来,人们不再具备当年那种逍遥自在的心境。这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但并不表示此时的中国文坛这一股文学流派消失了,肯定还存在,只是目前大的趋势不在这里,所以没有在社会上引领潮流。

所以让90后去阅读这样的作品,我认为是很难有什么共鸣的,和此文类似的其实还有鲁迅的《社戏》,这两篇文章都是中年暮年之人回忆童年所谓的趣事,但由于各人视角和趣味的不同,在鲁迅和林海音心中非常美妙、值得回味的看社戏偷蚕豆、看骆驼学骆驼,在我们看来都有一点点隔膜,并没有那么有趣,也并没有那么让人回味,让人有诸多的共鸣那就更是苛求。怎如现在小朋友切水果来得过瘾?怎如现在小朋友去迪斯尼来得畅快?我们真不必强求所有人都要为某一些文章鼓掌,不想喝彩就不喝,看懂就够了。

我们如何去解读这一类或许很难共鸣、只属于某一些人特定回忆的文章呢?林海音女士因为她的父亲在这篇文章之后就过世了,所以深深地怀念那时候和父亲在一起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因此冬阳的骆驼队因为有了父亲的陪伴宠爱而格外地记忆犹新,这其实是追忆父亲怀念父亲。

学生在考场上查考不到资料,不可能了解这一点,那就用所学的文学规律、人类的普遍情感去体会、去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的。因为这篇文章文字上完全造不成一丁点的障碍,这可是小学五年级的课文啊。这道题目如果做不好,只能说,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功太弱,也是需要好好反省的。

我的其他博文:复旦徐捷:2012上海高考语文现代文《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解析

复旦徐捷:2012上海高考语文现代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林海音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

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①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②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③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④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⑤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⑥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萆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⑦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⑧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⑨“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⑩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儿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⑪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⑫“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⑬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⑭“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⑮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⑯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⑰“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⑱“谁?”

⑲“骆驼呀!”

⑳妈妈回答不上未了,她说:

(21)“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22)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23)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7.第⑥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2分)

画线原句: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新浪答案:细致入微地写出骆驼吃草料的样子;突出“我”观察的仔细,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和天真。

徐捷解析:

句子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回答。一种是结构上的作用,一种是表达上的作用。

结构上起作用的句子往往在一篇文章的特殊位置,比如开头、比如结尾,比如独立成段等等。这篇文章段落很多,文章很散,和画线句类似的句子很多,如果这句话都有结构作用的话,那几乎句句都结构了,所以谈不上在结构上起了什么特别作用,着重谈表达上的作用就好。

我们回看原句,“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这个句子就是描写了骆驼在咀嚼的时候的样子,只不过描述得非常细致入微罢了。作者把上下牙、大鼻孔、胡须上的白沫子都一一写到。

观察细致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当然是对表达有帮助,可以把描述对象写得更生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观察人对所观察事物的观察之细致。

思路到这里,就可以答题了,语文答题注重交代清楚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按点给分,所以我们得学乖一点,思路往前推一点往后推一点,就容易多踩到得分点。

当题目问你,“画线句的作用是”,一般先回答“画线句写了什么”,然后再回答“画线句的作用”。因为答案有时候会把“画线句写了什么”也算作得分点,这题就是这样。所以为了万无一失,就题题都按这套路回答。然后这句话只介绍了骆驼,可观察骆驼的是谁呢?是主人公,于是答案中可以有两个主体——骆驼、主人公。

答案可以是:

画线句写了什么+这样写的好处(对文章的好处,对表现人物的好处)

这题的答题难点是一些同学会只写作者观察细致,作者是个细心的人之类的,而漏写“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和天真”,我觉得这属于正常损耗,不必强求。当然,像我这样做多了题目,经验丰富了,是一定会加进这些东西的,但不能强求所有考生。很多人一味去背诵答题公式,其实那样并不能包答百题,最关键的还是要学会分析问题本身。

这样,这题至少得1分。一定不要苛求正常损耗,人就一个脑子,很难强求。

8.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我”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3分)

爸爸的想法: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儿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海音的想法: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新浪答案:爸爸认为挂铃铛是骆驼安全的需要,是从实用角度讲的;“我”认为挂铃铛是人的需要,是从情感需求角度讲的;“我”的想法富有情趣,所以更美。

徐捷解析:

很多题目都是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的,一是谋篇布局的角度,一是表达文意的角度。这篇文章因为结构上很平常,所以答案基本不涉及谋篇布局,除了第11题。

再加上已经提示了学生,让大家比较的是话比话更美在那里?那就着重去写美感好了。

爸爸的话很实在,也非常符合现实,骆驼挂铃铛,就是人类为了警告狼。

女儿的话充满了孩童的天真和情趣,而且是因为心疼骆驼太寂寞,想给它们挂铃铛解闷,是关心骆驼、爱骆驼的表现。

把这些话组织好,就基本和答案差不多了。

这题至少得2分。也会有学生能拿3分,字写好一点,条理清楚一点,阅卷老师宽松一点,就可以拿3分。

9.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

A.第①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

B.第②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第③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

D.第④段“屈”、“撅”、“跪”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

E.第⑩段不用对话描写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文富有变化。

F.第⑮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新浪答案:CF

徐捷解析:

绝对有把握判断它是正确的是D、E、A,尤其是D、E。而我们对A的疑虑不在于这个选项错误,而在于它把第一句话的神奇作用拔高得太多了,“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说实话,和“我家门前有条河”也差不多,都是大白话,在视觉上并不能造成太强烈的画面感,所以认真的同学会在“画面感”上犹豫一下,但没有大错,一般会放它过。

绝对错误的是F。F说“第⑮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那么第⑮段写了什么呢?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说的是春天要来了,骆驼脱毛了,作者想帮它剪一剪。春天里,骆驼负担轻了,更轻松了,铃铛更清脆了。仅此而已。根本无从说起作者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所以F明显是错的。

那么只剩下两项了,就是B和C。

B.第②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第③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

先看B项。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

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这个句子写了两个客观事实,骆驼队走了远路后到了一个地方,骆驼排成串列队沉默站着。拉骆驼的摘毡帽,秃瓢儿冒热气。

这就是长途跋涉之后动物和人的正常反应,要比较什么呢?又有什么能比较出来?难道说骆驼不冒热气所以骆驼耐劳动不夸耀?还是说秃瓢儿冒热气,所以不爱劳动爱显摆?

所以B项的说法是有错误的,这题,非常莫名其妙。

再看C项。

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

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南山高末和乌金墨玉经过百度搜索,大家都说是当年山西商人为了招揽生意,给煤取的响亮名头。乌金墨玉很好理解,煤都和金玉一样了,那还不珍贵吗?南山高末稍微复杂一点,看有人说南山是指终南山,高末是高级茶叶,那也就是把煤炭比做终南山高级茶叶,也还是要表现煤的珍贵稀少品级高。所以这都是夸耀自己煤产地正宗品级高贵的一个说法。“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作者就是否定了这两个广告语,想告诉读者这就是一般的煤。那语意明显与上文形成了转折。

C项的说法也是有错误的。

所以这题目就坑害人了,直接可能导致6分全丢了。。。。。。我们不怕难题,就怕这种自作聪明似是而非的题,古人说了句“诗无达诂”,现代人就给自己拿来当武器了,什么都胡乱解读,不讲究是否有道理,对考生满惨淡的。这也是目前高考选择题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10.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⑦段画线句。(3分)

新浪答案示例:用两个“慢慢”修饰“走”和“嚼”的动作,两个“总会”修饰“走到”和“吃饱”,两两呼应,写出骆驼不着急的性子,意味深长。用词朴素,句子简短,表达恰到好处,不见柔弱。

徐捷解析:

这道题目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分析的,就是紧紧围绕“细致”和“不柔弱”来分析句子“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复旦徐捷:2012上海高考语文现代文《冬阳·童年·骆驼队》解析

细致就是观察入微,描写全面仔细。不柔弱就是有力量,这力量可以体现在句子的铿锵有力的节奏上,也可以体现在词语选择的顿挫上,也可以体现在所反映出的内心力量上。毫无疑问,林海音的文字是最后一种,内心的力量不柔弱。林海音写的都是看起来很温婉的文章,可若去阅读她的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强人,而且是一位爱美和气外表看起来柔弱的女强人,中国文坛和她类似的女作家很少,有些女作家内心和她类似但文风不像,比如丁玲。有些作家文风和她相似,但内心又有不同,比如冰心。有些作家生活经历和她类似,年少时都经历过一些磨难,比如林海音13岁时父亲去世,张爱玲父母离婚,萧红被逼婚等等,但她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我能想起来的稍微有些类似的例子倒是梁实秋的太太程季淑女士,但她不在文坛混,只是相貌、气质、为人处事、人生经历和林海音很相似,程季淑女士和林海音女士一样,也在童年9岁时父亲去世,母女相依为命,坚强生活,受过高等教育,后来相夫教子,和丈夫一起共担人生风雨。当然,事业成就上二人不太能相提并论,但这是人生取舍,不是人有高下。比较讽刺的是,梁实秋先生在写作了深深怀念太太的文章《槐园梦忆》之后就续弦了,那时候他已经70多了。庄因也写过一篇回忆岳母林海音的文章,很大的篇幅是写林海音没料想女婿会过来看望自己,没带假牙,于是真面目示人,有些失落。人生百面,到底该如何,谁也不知道。

这道题至少得2分,最多拿3分。

11.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4分)

新浪答案:前一部分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后一部分(最后三段)以成年人视角,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追念和珍惜。

徐捷解析:

这一题也是很简单的,我不想细说了。我认为这题至少3分。

12.“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4分)

新浪答案示例:“冬阳”在行文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与全文都有内在联系。“冬阳”点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为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这样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

徐捷解析:

这道题目不要看分值最多,其实和11题一样,难度都是很低的,大家都知道标题的一些作用,点明主题、奠定基调,然后这一篇还有特别之处就是点出了时间。于是,答案就全部答到了。

至少得3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2002.html

更多阅读

1978-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

1978-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3文言文阅读【2012高考题】(2012山东卷)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

文学常识(中小学 摘录 中小学反恐防爆小常识

文学积累 1、《窃读记》、《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2、《《松鼠》作者:法国作家布封,18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博物学家,用40年写了6册巨著《自然史》。3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现代文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中考语文现代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抓住文章的题目,每篇文章起码读三遍,筛选文中的重点词语和中心观点,认真审题,完善简洁地回答问题等是现代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抓住文

声明:《复旦徐捷:2012上海高考语文现代文《冬阳·童年·骆驼队》解析》为网友选择放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